一闸越半百 逐浪再出发

2023-07-14 04:05朱淼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23年5期
关键词:涵闸黄河水德州

朱淼

沿着黄河流经的城市进入德州市,就能看到矗立在潘庄险工上的潘庄引黄闸。这座涵闸兴建于1971年10月,历经风雨沧桑,经过不断加固改建,距今已发挥了50余年的作用,见证了当地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也见证了德州治黄事业的艰苦历程。

这是一座意义重大的引黄涵闸

1972年6月,潘庄引黄闸竣工并开始供水。据德州市齐河县潘庄村的老人回忆,1971年,来自德州地区各县的几万名建设者聚集到潘庄一带,他们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扬起铁锹,有的和着水泥,浩浩荡荡地开展着建闸工作。老人说:“修建引黄闸是好事,当时只想着引出黄河水来就可以浇地了,哪能想到现在竟然流到河北那么远的地方去了嘞!”

然而再牢固的工程也抵挡不住洪水和岁月的侵蚀。后期,涵洞内出现多处裂纹,防洪安全受到威胁,经除险加固后,又被认定为Ⅳ类闸,运用标准降低。

经上级有关部门多次协商,潘庄引黄闸终于在2017年1月迎来了移址除险加固建设,新闸于同年12月完工并通过验收,2018年2月正式通水运行。经过这次建设,新闸更符合国家现行的标准与规范,更好地肩负起了引黄供水的使命。

这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输水线路

一泓清水,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水资源对于城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将有限的黄河水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战略性任务。

20世纪70年代后期,受自然降水偏少等情况的影响,天津地方用水矛盾日趋尖锐,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1981年8月下旬,山东省召开第一次引黄济津紧急会议,要求潘庄引黄济津要在年底之前实现向天津送水。

号令即出,动若风发。为保证这一工程顺利完成,18万名民工投入到引黄济津工程建设中。经过25天紧张施工,此项工程顺利通过验收,第一次引黄济津于当年11月27日正式开启。

2010年,又逢天津市城市供水紧张,国务院作出了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前开辟引黄济津新线路的决策部署,引黄济津潘庄线路由此开辟建成。因该线路恰好途经河北省,考虑到此条线路还能为河北沿线带来综合效益,在山东省、河北省两地河务部门的全力协调下,又拓展出一条引黄入冀线路,自潘庄引黄闸送出的黄河水途经6条河流,最终流入河北沧州。

潘庄引黄闸作为黄河德州段第一座大型涵闸,不仅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水资源保障,还为协调改善水环境治理、水生態修复作出了巨大贡献。2023年3月,潘庄引黄闸第二次助力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滚滚黄河水一路北上,所经之处,春江水暖,绿柳拂堤。

这是一处人水和谐的世外桃源

百舸争流千帆竞,攻坚克难奋者先。自潘庄引黄闸改建以来,德州黄河河务局一直高度重视工程管理的提升工作,紧跟潮流,结合“两化”建设和“三个全覆盖”应用,不断更新工作思路,配合做好潘庄引黄闸BIM建模,推进智慧涵闸建设。该局2021年年初立下创建黄委工程管理示范工程的目标,不断打造亮点工程,工程面貌和管理水平达到新高度。今年又将创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列入重点工作任务,创建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

如今的潘庄引黄闸不仅构造坚固,周围景色更是美不胜收,黄河左岸早已不是漫天飞沙的景象。展眼望去,这里绿草如茵,郁郁葱葱,坝头处栽种有多种灌木、乔木,更有亭台、石雕相辉映,与一旁奔腾流淌的黄河水共同构成一片蔚然深秀的景象。

在春意渐浓之时,潘庄引黄闸管理所(以下简称“闸管所”)庭院西侧大片海棠花竞相绽放,吸引着路过的行人驻足欣赏,打卡留念;在夏日炎炎的季节里,周围村庄的老人相约于此下棋乘凉,享受着悠闲惬意的午后时光;在秋高气爽之时,车队在这里出发,沿着宽广平坦的大堤行驶,能体会到杜牧笔下“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的情感;在雪落无声的时候,人们将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寂静的大堤逐渐热闹起来。除夕夜里,闸管所几位值班人员带着家人一起守在黄河岸边,许下对新一年的期许。不管是闸管所的工作人员,还是附近村庄的居民,抑或是沿途经过的行人,来到此处都会有种置身于世外桃源的体验。

潘庄引黄闸走过半个世纪,恰逢风华正茂时。德州黄河河务局将继续深入践行新时代治水思路,持续响应“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在治黄事业的新征程上踏浪前行。

猜你喜欢
涵闸黄河水德州
德州大陆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德州鲁源货场信号联锁设备关键技术的应用
黄河水是胶体吗
两滴黄河水
穿堤涵闸渗透变形分析与加固
在德州,电力经纪人帮你选电!
德州地区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综合防治措施
天然文岩渠重建穿堤涵闸分析探讨
GPRS数据传输在引黄涵闸远程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沿海涵闸水行政执法难点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