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2023-07-17 21:33魏珂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亲子绘本诗歌

魏珂

摘 要: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学生阅读量的积累,所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该如何引领低年级的孩子们阅读,让其迈开人生的第一步,由此行走在儿童阅读这片快乐的沃土上呢?我觉得可以从多种方式激趣、用爱点亮阅读的心灯、用诗歌点燃诵读的火种、让师生共读照亮好时光、让亲子阅读涂抹最美色、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等方面入手,由此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孩子爱上阅读,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兴趣 语文素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10.030

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学生阅读量的积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免发现思维活跃、自信开朗、能够积极回答教师问题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知识面非常广,对待问题或多或少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知识面的广泛与阅读量的丰富息息相关。应该从小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因为小学生有大量时间进行阅读,阅读不仅能够增加其知识储备,使其开阔眼界,还有助于孩子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那么该如何引领低年级的孩子们阅读,让他们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和阅读牵手,共同行走在儿童阅读的沃土上呢?

一、起步激趣,感受阅读的乐趣

语文新《课标》对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看了费书芬教师的儿童阅读指导展示后,我的脑海里不禁蹦出一句广告词“快到我的碗里来”。是啊!教师如果拥有一种魔法,能够激起儿童阅读的兴趣,让孩子们自愿“跳”进有阅读相伴的新天地,那该多好啊!

(一)浪漫的开读仪式

在教师精心布置的教室里,新书在鲜艳的花朵、七彩的缎带簇拥下显得格外迷人!在这温馨的气氛下,教师用心准备的短短几句开读词瞬间就点燃了孩子阅读的火苗,帮孩子找准了阅读小主人的定位,神圣而又浪漫!

(二)巧妙的促读高招

1.吊胃口

教师可以利用零碎时间为孩子读一本故事书,并在有悬念的地方停下,让孩子们急不可耐。有一次,我给孩子们读《七色花》:“她停下来一看,这里完全是一个陌生的地方。珍妮迷路了,她急得哭起来……”孩子们平心静气地听着,而我来了一个急刹车:“想知道珍妮怎么样了吗?”“想!”“但教师要去忙了,两三天后再给大家接着读吧,等不及的小朋友可以自己回家看哦!”果真,第二天,教室里就七嘴八舌地议论起了珍妮的后续故事。

2.积分赛

我在班级的墙上贴了“阅读积分榜”,上面既有个人分数,又有小组分数。每读完一本书,孩子们都会请教师或家长进行检查,合格的孩子就可以得到10分的奖励,同时还能为小组夺得1分。有时,小组中的某位成员拖了后腿,其他成员也会督促他。

3.树榜样

在我们班,每月一次的“阅读小明星”“阅读达人组”评比活动对学生来说也是值得期待的小盛典。得胜的孩子们喜笑颜开,落后的孩子暗地较劲,班级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竞读”氛围。阅读是有魔力的,在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喜欢上阅读后,班级的纪律、班风和学生的成绩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每每看着孩子们阅读的身影,我都欣慰地默许:愿阅读伴孩子们一路前行,一路成长……

二、立足本位,用爱点亮阅读的心灯

儿童阅读点灯人徐冬梅教师说:首先,母语教育要从儿童出发,坚持儿童本位,一个教师能在教室里,在童年,为孩子们点亮一盏阅读的明灯,送来他们需要的光芒。我特别认同这句话,只有教师有了幸福的阅读体验,才能把它传递给孩子们,因为阅读是有温度的,是可以传播的。要想给孩子们点亮阅读的心灯,呵护好儿童阅读的火苗,教师自己就要做一个阅读者,做一个点燃儿童阅读心灯的人。

(一)教师要努力成为“书虫”

身教重于言教,如果教师是“书虫”,那他的学生一定也会被阅读吸引,甚至迷恋上阅读。当教师一次次地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时,可以想象其对学生的震撼将有多大。见贤思齐,有这样的教师,学生中的“书虫”也一定会越来越多。

作为引路人,教师要用心选择適合班级年龄特点的作品,自己先读进去,这样才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龙卷风”,引导孩子们步入阅读之门,寻找一条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阅读之路。有了教师的一读,才有了和孩子们的二读、三读……

(二)教师要做阅读课程的开发者和实践者

教师要做开发和实践阅读课程的有心人。比如阅读课该怎么上,才能让孩子们对书籍感兴趣?阅读指导课要有怎样具体的阅读措施和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才能知道如何阅读每个篇章?整本书阅读课该怎么上,才会和孩子们产生共鸣,才会开启师生共同的语言密码?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深入透彻地研究,教师只有实实在在地俯下身子,做儿童阅读的农耕者,才能开辟出一块属于自己的阅读花园。只有教师心中装满阅读的火种,才能播下阅读的火苗,以此点燃儿童阅读的火山,唤醒儿童内心阅读的种子,如此,阅读课程才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学校要重视校园阅读环境的创设

人的成长一方面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另一个方面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学校里的书卷气对于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对孩子们开放学校的图书室,每周每个班级都有一次借书、还书的机会,图书室管理教师还能够定时通过“荐书栏”向孩子们推荐相关书籍。我认为,学校在充分发挥学校阅览室功能的同时,还要在班级设立“图书角”,在每层教学楼设“书吧”,由各班图书管理员及学校遴选出的图书管理小助手为广大学生提供服务,保证孩子们在闲暇的时候能够读到心仪的图书。爱读书的孩子会互相影响,会一起谈论阅读感受,彼此相伴成长。班级和学校也要定期评选出“阅读之星”,并利用阅读分享课让喜欢阅读的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趣事。正如“引而置之庄岳之间”(《孟子·滕文公下》)所说,好的环境将引导更多的孩子沉浸于“悦读”之中。

三、展开想象,用诗歌点燃诵读的火种

语文新《课标》建议教师让学生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易懂的古诗,以此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儿童阅读该如何起步?我们首先要学会选择儿童应该诵读的诗歌和文字。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他们正处在幻想期,语文教师首先要呵护这些孩子浪漫天真的想法,用诗歌去唤醒身体里沉睡的阅读兴趣。

(一)播下詩的种子

1.巧用课内时间

刚接一年级时,我都会利用每天上课前的几分钟为孩子们读诗。第一首诗一定要选好,要让孩子们感受到儿童诗的魅力,要让他们真切体会到诗的好听、好看、好玩,于是我读了金波先生的《花的梦》:我从植物园归来,带回一个彩色缤纷的梦,我梦见,在我们的土地上,到处鲜花盛开、万紫千红……这首诗读起来节奏轻快,内容生动有趣,一下就抓住了孩子的心,希望我也能陪孩子做一场关于诗的梦。

2.鼓励家长参与

在校内每天几分钟的滋养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召开了家委会,和大家一起商量。我提出想法,让孩子们睡前也能听着诗歌入睡,大家都觉得这样很好,因为既有助于养成睡前阅读的习惯,又能增进亲子关系。每天我都会利用空余时间选材、备稿、录制,在晚上8点,将录制好的诗歌作品分享到班级群里,供孩子们收听。刚开始,我都是选择名家名品,后来,我发现一本诗集叫《孩子们的诗》,这里面收录了很多小朋友写的诗。这些诗语言纯真,却又在平淡的文字里道出了真理。“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我答,我在天上挑妈妈。看见你了,觉得你特别好,想做你的儿子,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没想到,第二天一早,我已经在你肚子里。”如果我们的孩子可以跟妈妈一起听这首诗,那画面该多美。

3.发动孩子们参加录制

教师读诗只能给大家营造一个氛围,要想孩子们真正喜欢诗歌,还要他们自己参与进来。我们处于一个网络发达、信息共享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分享自己的朗读作品,展示自己的声音魅力。我发动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作品,请爸爸妈妈帮忙录制,而后分享给大家。这样一来,班级群里就热闹起来了,一个接一个,分享视频的孩子越来越多。

4.借助网络资源

我鼓励孩子们收听广播节目,通过朗读软件收听各种各样的故事。

5.让诗歌成为特别的礼物

孩子们在不停地诵读中,可以感悟到诗歌的魅力,我们可以选择特别的时间(国庆、端午、中秋、清明等节日),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展开主题诗歌诵读,不但加深了孩子对节日的理解,更能让其在提升涵养中习得语言。每次开学,我都会用日历记下班级每一个孩子的生日。在那特别的日子里,我都会选择一首最适合孩子的诗歌,让全体孩子诵读,将其作为礼物赠送给孩子,让孩子知道:特别的日子有特别的成长礼物。每当生日要到来时,孩子们都会提醒我,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对我的礼物有特别的期待。虽然诵读微不足道,但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确实是弥足珍贵的,值得记忆。相信通过我们的引导,孩子们心中诗意的种子一定会开花结果。

四、绘本阅读,师生共同享受阅读乐趣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绘本阅读就是连接孩子与教师的纽带。这些年,我一直在一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探索,我深深喜爱低年级的孩子,因为可以由我为他们的阅读奠基。在备课阶段,教师需要对低年级语文教材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解读,从知识目标的角度来分析教学的核心,并结合情感态度元素来选择与教学内容匹配的绘本教材。

以《春夏秋冬》为例,“春夏秋冬”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所以教师在讲解春风吹、夏雨落等内容时,学生无法从文字中获取感性的认知。在讲解这一内容时,教师应该选择与“春夏秋冬”有关的绘本让学生阅读,在课堂上以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展现绘本的内容,通过讲解绘本内容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春夏秋冬”。如教师可以讲解绘本中雪人的形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绘本中雪人的重要特征,在观察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还能把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实物结合到一起,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每年我都会在开学就选好适合孩子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的绘本和童书,并做好绘本课件和一些视频。在我的阅读课上,孩子们眼睛放光、思维碰撞,他们以自己的独特视角来聆听我的故事,我们在默契的对话中、奇怪问题的探讨中、适时的顿悟中,共度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如何设计儿童阅读的话题,如何发现儿童阅读的成长点,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师生共读中寻找答案。

五、亲子阅读,为阅读涂抹最美的色彩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也是最佳的陪伴和倾听者。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直接影响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方向。所以,亲子共读在儿童阅读的起步路上就显得特别重要,因而要利用好亲子阅读,让孩子与家长有很好的交流话题和成长乐趣。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师,在推荐书籍后,会由教研组把阅读书目和阅读计划发给每一个孩子和家长,让他们针对阅读计划展开家庭阅读打卡活动,每天晚上由孩子读给父母听,再由父母对孩子的阅读进行提问,然后形成亲子阅读的成长记录袋,通过亲子阅读图片和视频进行打卡,再由语文教师对每一个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推动了父母参与阅读,形成了相互督促阅读的良好氛围。我们还利用阅读开放周活动,让家长来到学校,陪伴孩子阅读一本书;通过亲子一小时,开展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很好地铺设了亲子阅读之路。有时候很多家长会有困惑,会和孩子沟通不畅,但通过一段时间的亲子阅读,父母与孩子就会更加亲密、和谐。虽然阅读道路上有很多阻碍,但只要读起来就是一条畅通的成长路。

六、多元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校开展了各级“书香家庭”的评选活动,由相关部门每学年评选“书香个人”“书香班级”等,这些荣誉称号激励着许许多多潜在的“读书的种子”。

根据“世界读书日”,我校创立了为期一个月的“读书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淘书跳蚤市场、演讲、图书漂流、辩论赛、阅读竞赛、作家签名售书会……分享阅读带来的成就感,怎么会让孩子们不迷恋阅读呢?

跨学科合作,提升孩子们的爱书热情。美术课上,语文教师与美术教师合作指导孩子们做木刻藏书票,在版画中设计藏书票的几个元素。孩子们刻制出自己创作的藏书票,或恭敬地贴于心爱的图书上,或作为礼物送给爱书的朋友。科学课上,教师可以合作指导学生用氢氧化钠水溶剂制作叶脉书签……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应在各种活动中,让孩子们玩转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无穷乐趣。这样的爱书人,不正是一颗颗影响着周围人群的阅读“种子”吗?

读书给人力量,给人前行的勇气,它唤醒了儿童当下的生命体验,更引领着孩子走向广阔的未来。愿你我都是儿童阅读道路上的铺路人。

综上所述,阅读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低年级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启蒙时期,此时正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阶段。所以,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樊爱凤《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赤子》2015年第2期。

[2] 乔丽《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基础教育研究》2017年第7期。

[3] 杨立刚《让童心在乐园里成长: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年第34期。

猜你喜欢
亲子绘本诗歌
绘本
绘本
绘本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
诗歌过年
绘本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