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建设成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2023-07-20 00:26王丽丹陈骏李杰
关键词:评估模型指标体系

王丽丹 陈骏 李杰

摘    要:研究生党建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工程。文章将高校基层党组织提出的工作标准和具体工作内容提炼出研究生党建工作建设成效评估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评估各指标贡献度以构建研究生党建工作建设成效评估模型。该评估体系的构建旨在通过建立测评标准,不断完善其内涵过程,从而科学评价研究生党建工作并对促进其工作提升提出实践性意见,为不断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培养高层次人才提供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研究生党建;建设成效;评估模型;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8-0067-04

研究生党建是高层次人才培养关键优势和重要特征的体现,加强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的有效保证。通过建立研究生党建工作建设成效评估指标体系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推进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组织化、制度化、标准化,充分发挥研究生党支部宣传示范作用、提升研究生党建工作创新性,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一、开展研究生党建工作建设成效研究的意义

研究生黨建工作建设成效评估指标体系,是指以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要求和具体内容为标准、以研究生党建实务工作为基础,提炼研究生党建工作评价指标从而建立研究生党建工作建设成效的评估体系,并通过实证分析进行验证,根据模型提出符合研究生发展规律、促进研究生党建高质量发展的建设性意见,进而推进研究生党建工作向更规范、更高效、更完善方向发展。

(一)研究生党建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目前,研究生党建工作存在组织体系不够科学、管理机制不够规范、运行模式不够创新、考核办法不够健全等现实问题,全面把握研究生党建新要求,必须以构建研究生党建工作建设成效评估体系为重要着力点[1-4]。建立党建工作建设成效评估体系,合理设定考核指标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验证,可以明确影响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关键因素并针对性突破,对推进研究生党建与时俱进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新形势下构建高校党建科学体系的应有之义

党建工作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性工程,要树立系统化思维,增强系统意识,注重事务之间的关联性[5]。不断强化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建设成效评估是构建党建科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内在要求。研究生党建工作成效评估要以基层党建工作要求为抓手,结合研究生党建工作特点,构建符合其发展规律的系统化指标体系,实现研究生党建促基层党建、基层党建引领研究生党建的良性循环态势。

(三)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2021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明确提到:“把立

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根本标准。”研究生党建是高校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关键优势和重要特征的体现。以深入推进研究生党建工作建设成效评估为契机,以构建测评标准为导向,不断深化自评自改自建,是高校提高办学质量,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有力保障。

二、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建设

成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指标维度与结构设计。 研究生党建工作建设成效评估要以研究生党支部为研究中心,根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等对高校基层党组织提出的工作

标准和具体工作内容,总结提炼五项主要内容,同时结合研究生群体人口学特征五项,总共十项内容作为一级指标,并在相应的一级指标下设二级指标。

本研究旨在客观评估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成效,设置为目标层(因变量);目标层下设的一级指标反映评价维度,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发展教育管理、宣传示范效果、党建创新以及性别、专业类别、年级、党龄、党内职务人口学特征等十个角度解构评估体系目标理念;二级指标反映了评估体系的内涵,从结构出发继续将一级指标进行细分产生十九个细化指标。每个指标都设置了主要观测点,属于二级指标内涵层次的再分解。通过层次分析将考核指标进行细化,使评估体系的构建、指标的甄选更具代表性,更科学化。指标维度及主要观测点量化赋值如表1所示。

三、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建设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旨在通过对样本调查问卷的分析处理结果进行分析,构建研究生党建工作建设成效评估指标体系,探索提高研究生党建工作成效的实施路径。

(一)数据描述及统计

本文调查对象为南京审计大学各学院党委、党总支下研究生党支部党员。共发放问卷279份,有效问卷279份,回收率达100%。为了保证各指标之间的可比

性,本文对各变量对应测项得分先进行标准化后再相加。表2是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根据表2可以看出,样本中男女生比例合理,党龄平均值大于1年,并有27%的学生担任过党内职务。整体来看,此调查样本在人口统计特征分布上是合理的。

(二)相关性分析

之后,本文运用R软件对样本进行相关性分析,图1展示了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根据图1的结果所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发展管理、宣传示范、形式创新与研究生党建工作建设成效成正相关,党内职务与党建工作建设成效成负相关,其他人口学统计指标与党建工作成效未显示出明显的相关性。

(三)回归分析

为了更加准确检验各变量对研究生党建工作建设成效的影响,本文设定如下模型。

其中,y为研究生党建工作建设成效,xi为第i项一级指标,βi为第项一级指标的回归系数,α为截距项,εi为残差项。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进行估计,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中第(1)列未加入人口学特征,结果显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宣传示范效果、党建创新等指标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发展教育管理指标在5%的水平下显著为正,这样的结果说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宣传示范效果、党建创新及发展教育管理均对研究生党建工作成效有显著影响,但发展教育管理的影响相对较弱。表3第(2)列加入了人口学特征后,未对上述结论产生影响,即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宣传示范效果、党建创新及发展教育管理仍对研究生党建工作成效影响显著。但是,党内职务与研究生党建工作成效负相

关,这样的结果提示各级党委、各党支部,应着重加强党员干部素质培养,不断提升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四、推进研究生党建工作建设

成效的实践路径

(一)不断健全研究生党建工作制度

研究生党建工作应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遵循研究生培养规律,遵循党建工作规律,在此基础上探索研究生党建制度标准化。研究生党建制度建设应建立其应有机制,以设置党建工作制度为立足点,以监督为实施路径,以考核为督查方法,以奖惩为保障措施,构建制度—监

督—考核—奖惩一体化的研究生党建工作机制。一是着力加强党支部监督机制。在贯彻落实支部工作条例等制度基础上,通过定期检查各支部工作会议手册、支部建设活动开展情况、访谈党员等形式加强支部监督机制,从而推动支部制度不断细化并更新完善。二是切实加强支部考核机制。考核是对支部工作开展情况的评估,根据支部工作指导性文件并结合支部工作现实情况制定支部工作考核细则,不仅是对支部工作的复盘,还为后续评定做好准备。三是切实落实研究生党员奖惩机制。通过各党支部内部互评方式,每年、每学期评选优秀党员;通过支部考核细则评定优秀先进支部。同时注重学习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支部建设成果,不断加强各支部及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制度化、示范化。

(二)切实丰富研究生党建工作宣传示范机制

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宣传和示范,为研究生党建工作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树立了标杆和模范,对典型进行宣传加强了示范引领作用,为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途径。一是传播社会主义理论,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及时传达并加强宣传上级党委最新精神,开展支部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坚持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将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融合,不断增强优秀人才综合素质提升。二是树立先进模范,建设学习典型。评选支部党员先进模范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途经,设立先进典型示范支部是加强各支部间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有利平台。通过评优创先,全面激发支部建设和党员发展的生机活力。三是加强党建示范引领团建、群建。通过党员、发展对象、积极分子、群众划分研究生主体,制定明确责任分区,以党建带动团建,以党建教育群众发展,发挥党团建设、党群合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增强全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

(三)着力完善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建设

教育系统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健全基层组织,优化组织设置,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师生最贴心和最信赖得组织依靠,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堡垒[6]。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建设是形成支部凝聚力、团结力和向心力的有力基石。因研究生群体特殊性,存在党建专业人员配备缺失、党支部设置结构不合理、党员整体素质高但个体差异大等问题。新形势下,研究生党支部须增强组织建设[7]。一是科学化支部结构设置。支部成员组成结构决定开展组织生活的有效性。根据研究生注重科研的特点,将同专业研究生划分到一个支部,可以提高研究生科研与党建相结合的契机,同时发挥高年级同学引领和指导作用,使党建内容更充实、党建活动开展更具成效。二是专业化支部人员配备。研究生党支部除了研究生外,须增加党建专业人员[8]。通过配备专职组织员或者由专任导师参与的方式,让支部组织人员配备更系统、更科学,达到以学促建、以榜样强引领的作用。三是强化支部党员素质。研究生各党支部成员整体素质较高,但存在个体差异。通过严格把关发展标准,加强继续教育,不断提升研究生整体水平。

(四)注重强化研究生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研究显示,党内职务与研究生党建工作成效负相关,提示应着重加强研究生党员干部素质培养,不断提升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首先,要以重点培养党支部委员会工作能力、提升支委会模范作用为突破口。通过建立党支部书记规范化培训、支委会密切配合的模式,引领党员树立密切联系群众、切实带动群众、落实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9]。其次,干部队伍制度建设是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保证,是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党员干部队伍制度建设,要以严格选拔党员干部为前提保障,以管理干部为重要方法,以考核干部为落脚点,制定并根据研究生党建工作实际情况不断完善选拔任用办法及决策机制,对党员干部任期合理规划并加强过程监督,从而对工作成效进行考核,形成良性反馈系统。最后,保持党员干部队伍持续发展,做好党员干部梯队建设。以“老带新”做好队伍建设,以“传帮带”做强干部队伍素质。储备干部培养能切实解决研究生党员干部任期短的问题,因此在研究生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要着力加强储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通过换届、新生入学教育等途径加强培养教育契机,提升研究生党员对储备干部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五)持續推进研究生党建工作创新

党建引领作用要求研究生党建顺应教育发展进行自我革新,结合研究生群体具有的新时代特征,传统研究生党建模式已经不能满足“90后”研究生群体个性发展需求,新形势下要求研究生党建工作突破创新,为党建工作提供发展动力。研究生党建工作创新可以从工作机制创新、载体创新和形式及内容创新三方面开展[10]。一是开拓工作思路,探索特色创新方法。研究生各支部可以围绕各级党委重点工作部署和工作目标要求,申报党建相关课题研究,拓展研究生党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要与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提升科研能力要求相契合。通过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探索研究生党建新思

路。二是顺应科技发展,创新党建工作载体。以在研究生会成立党员工作站作为切入点,带领研究生各党支部与校研会、院研会联合学习共建,扩大党员引领示范作用,增强各研究生黨支部影响力。三是结合个体特

色,创新活动形式及内容。应注重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习期间的党建管理,以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为例,在研究生专业实习实践中,研究生党支部同志在进入实习单位后迅速成立临时党支部,结合实习地点的历史特点开展丰富的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此举建设一支实践能力强、政治素养高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六)全面落实研究生党员发展教育管理

党员发展教育管理主要分为党员发展管理和党员教育管理两方面。

首先,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发展党员不断壮大党的队伍,使党增添新鲜血液,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在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原则指导下,结合研究生群体特点做好研究生党员发展工作。一是做好发展规划,提升发展党员素质。院系党委、党总支通过定期梳理研究生党员培养和发展计划,做好党员发展数量的统筹工作。根据发展计划,研究生各党支部制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做好研究生党员培养过程及发展程序充分准备工作。二是严格落实流程,确保党员发展质量。研究生各党支部对研究生党员培养过程及发展程序进行督查,其中包括研究生各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和培养、考察、教育工作;做好推荐积极分子作为党的发展对象、对发展对象进行考察、政审等工作。

其次,强化党员教育和管理,是保证党员队伍红色底色的重要举措。一是着力把研究生各支部发展成各研究生党员、发展对象、积极分子思想活动的主阵地。主要通过各党支部委员会制订支部年度学习计划及实施方案、每学期学习部署、月度党支部活动等措施,督促各支部组织学习党的最新会议精神、最新文件内容等,并时刻关注研究生思想发展动态。二是加强党员档案流转管理工作。研究生党支部具有流动性大的特点,新生入学后及应届生毕业前,研究生各党支部须严格查阅党员档案,经核实材料齐全后方可接收或转出其组织关系,确保研究生党员档案完整性。

参考文献:

[1]  蔡茂华.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面临的困境与策略[J].学校

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4).

[2]  刘兆磊.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机制优化和载体创新[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5).

[3]  谭杰.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思想政

治教育研究,2010(6).

[4]  武晓峰.基于研究生特点的党建工作体系探索[J].学位与

研究生教育,2011(2).

[5]  杜华.高校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设计探讨[J].思想教育

研究,2017(7).

[6]  本书编写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38.

[7]  黄晟.新时期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和实践[J].黑龙江高

教研究,2005(4).

[8]  李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的研究生党建创新[J].思

想教育研究,2013(1).

[9]  牛珩.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评估考核体系的构建与思考[J].

北京教育(德育),2019(1).

[10]  徐峰.研究生党建中的辅导员参与:作用、现状及对策[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5).

猜你喜欢
评估模型指标体系
浅谈公路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试验靶场无线通信系统综合效能评估方法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电能质量评估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