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设计的主要问题与推进理路

2023-07-20 00:26刘孝友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设计新时代

刘孝友

摘    要: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对于提高其教学的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思政课教学设计需要针对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准思政课教学设计的推进路径:实现知识传授中强化价值引领与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有机统一,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从结构和关系中设计教学内容,将教学设计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坚持理论教学设计和实践教学设计相统一。

关键词: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设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8-0075-04

2022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再次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思政课能否发挥应有作用,关键在教师[1]。不断提高教学设计的水平,是发挥思政课教师关键作用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思政课教学设计的价值意蕴

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针对性、有效性的必经步骤和重要环节。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思政课,其教学设计具有特殊意义和重要价值。

(一)有助于深刻认识三个“为什么”,把准育人的正确方向

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思政课教学设计有助于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致力于为人类求解放的人民理论,是指引人民改造世界的实践理论,同时又是合乎时代要求不断发展的开放理论[2],从而揭示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思政课教学设计有助于揭示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3],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思政课教学设计反映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揭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理,有助于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把自身的成长成才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有机结合起来,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二)彰显关键课程的地位,取得立德树人的成效

检验思政课教学效果,要看学生是否能够入耳、入脑、入心,是否真懂、真信、真行。思政课教学设计通过密切关注党情、国情、社情、民意,深刻回答时代之问、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类之问,及时反映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成果,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思政课教学设计针对大学生的出生时代、成长环境,甚至所学专业,找出他们的所思、所惑、所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导他们深入思考,逐步把思考后的感悟转化成内心自觉和行为遵循。思政课教学设计有助于促进教师从大中小学校思政课一体化视角分析、思考课程设置,了解、掌握学生学习了该类课程的哪些内容,教师是怎样教的,学生学得怎么样等,结合将要学习的教学内容,找准最近发展区,使高校思政课教学既不会因简单重复提不起学生学习兴趣,又不会因拔得过高,使学生可望而不可及,挫伤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在螺旋式上升中开好高校思政课。

(三)不断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

思政课教学设计有助于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师生共同分析问题,集思广益解决问

题;有助于教师以知识为载体,在知识传播中强化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有助于教师在讲清、讲透理论教学之“理”的同时,开展实践教学的设计,以巩固、深化、提高理论教学的效果,实现思想政治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思政课教学设计还有助于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这种交流合作能够给教师带来经验上的分享、理智上的挑战和价值上的构建。思政课教学设计的过程是教师了解课程、走进课程,与课程深度融合的过

程,是教师理解教学、深谙教学到驾驭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教学技能、研究能力、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教师职业的自我认同、同辈认同、社会认同不断增强和职业获得感、荣誉感逐渐形成的过程。

(四)广泛吸收意见建议,不断完善思政课教材

05方案实施以来,中宣部、教育部等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教材编写工作,有关专家学者在广泛听取高校思政课教师和大学生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不断对教材進行修订。就《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而言,自2006年出版使用以来,先后共进行了8次修订,前4年每年修订一次,平均每两年修订一次。频繁修订教材至少说明了这样几个问题:一是中央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把它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二是需要及时充分地把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果融入教材,发挥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主渠道作用。三是在教材使用过程中发现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思政课教学设计有助于把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想充分体现出来,逐步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推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落细落好“三进”。通过开展和加强思政课教学设计,有助于教师就教材编写和课程设计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为今后教材修订提供有益参考。

二、思政课教学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新时代推进思政课教学设计,需要找准思政课教学设计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五重五轻”。

(一)重知识传授设计,轻态度情感价值观引导设计

思政课教学以知识为载体,以理论为支撑,离不开相关知识理论的教学设计。但是,知识理论只是基础和铺垫,教学目标和要求是在一定知识理论基础上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在现实中,有些思政课教学设计重视知识技能传授,而轻视态度情感价值观引导。具体表现在:一是注重相关知识和理论的教学设计,轻视甚至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设计,价值观引导设计不到位甚至缺位。二是没有把相关知识理论的教学设计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设计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两张皮”现象。三是没有能从宽广的知识视野、历史视野、国际视野,在纵横比较中深入、生动地进行价值观引导,思想深度和理论高度不够,引导力不

强。四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设计不能切中社会现实、学生疑惑,难以释疑解惑,教育效果不明显。

(二)重教师教的设计,轻学生学的设计

由于多种原因,思政课教师队伍来源广泛,专业背景多样,部分教师缺乏师范专业的系统培训,往往按照自己对课程、教材的理解进行教学设计,较少考虑学生年龄结构、知识储备、存在疑惑等实际情况,没有把

“教”与“学”统筹起来。具体体现在: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习惯于把思政课教材用语直接转换成教案内容,没有概念解读,缺乏理论溯源,拓展延伸不够,充当着教材“传声筒”的角色。在教学重难点把握上,教学重难点不清、不分,熟悉的多讲,不熟悉、不好讲的少讲甚至不讲。在教学方法上,照本宣科,满堂灌输,自说自话。在板书展现上,较少研究并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加工处理教学内容,PPT成了word文档的翻版。由于重视教师教的设计,轻视学生学的设计,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三)重“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轻“线”和“面”上的

教学内容设计

有些思政课教学设计往往重视“点“的内容,即微观教学内容设计,没有把“点”的内容纳入到“线”的层面和“面”的高度上来分析设计,教学设计的“广度”“厚度”和“深度”不够。具体体现在:一是按照教材内容的编写顺序,逐章、逐节、逐目进行教学设计,不敢越雷池一步。二是不能对教学内容作适当的拓展延伸,教材用语不能教学化。三是孤立而不是联系地进行教学设计,没有能从大中小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的宏观视野、四门思政课的中观视野和某一门思政课的微观视野中来谋篇布局设计教学,教学内容重复多。四是没有能综合运用哲学、历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来辅助教学,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

(四)重课前设计,轻基于反思教学实践后的跟进设计

在现实中,有些思政课教师比较注重课前的教学设计,在备课环节花了很大功夫,但一进入实际教学,就会出现问题:一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把事前准备好的教学设计抛到脑后,完全没有按照教学设计方案开展教学,教学进程跟着感觉走,教学设计形同虚设。二是断断续续地按照教学设计组织教學,由于课前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不能同步,导致教学内容推进不畅。三是没有深入细致地观察学生在实际教学中的反应,也没有留意、思考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在衔接上遇到了什么问题,导致课后跟进教学设计因缺乏第一手“资料”而难以推进。四是由于课后没能及时反思教学,固化反思成果,形成改进方案,难以对教学设计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根源在哪里、如何应对等作出客观分析,修改完善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水平始终徘徊不前。

(五)重理论教学设计,轻实践教学设计

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工作基本要求》指出:“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拓展,重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深化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目前,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认识不到

位。认为思政课教学就是要搞好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可有可无,轻视甚至忽视实践教学和实践教学设计。二是内容不匹配。实践教学内容没有能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与学生、学校和学校所在地实际相联系,实践教学内容随意性很大,缺乏系统性、契合性和针对性。三是实施途径单一。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就是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参观考察。四是操作性不强。或者是实践教学的内容选择过于抽象,不便于操作,或者是基于时间、人数等条件限制,覆盖面有限,或者是考评机制不健全,难以客观评价学生实践教学的效果等。

三、思政课教学设计的推进路径

教学设计是围绕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统筹规划整个教学系统,提出教学具体实施方案的过程[4]。不同性质课程,其教学目的和要求各异,教学设计也应有相应的变化。思政课教学设计需要结合课程的性质特点和教学设计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找准和把握思政课教学设计的推进路径。

(一)实现知识传授中强化价值引领与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的有机统一

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努力实现教书与育人统一,育人成效是检验教学的标准。从本质上说,思政课是承载和体现国家意志的一种意识形态教育课程,思政课教学设计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旗帜鲜明、导向正确、格调高雅。第一,在知识传授中要强化价值引领。在知识内容的讲解上,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明辨能力,引导学生作出理智选择和正确价值判断,向美、向上、向善[5];在学习方法的传授上,要注重涵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求知热情,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生活学习,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强化责任担当;在学习能力的提高上,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不断提高与拓展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用奋斗来展现青春底色。第二,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注重引导方法。首先,思政课是一门说理的课,要始终以理明事、以理服人、以理导行。无论是真理的理、逻辑的理还是教育的理,都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没有知识,也就是不懂得善的概念是什么,他就不可能为善[6]。其次,要动之以情。教师言说一件事情,不只是个事实,它还有情[7],“事”与“情”紧密联系。思政课教学设计要在拉近师生心理距离的基础上,注重用家国情怀、人世间真情和澎湃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强国

行,用情感来滋养情感,在真情和爱的传递与升华中实现价值观传播。再次,要增强问题意识。思政课教学设计要以问题为导向,直面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从设疑导入,以悬疑促思,以破疑促进。最后,注重发挥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各自优势,突出人文底蕴,注重实践养成,将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生活,日用而不觉。同时,教师巧妙“留白”,引导学生“得出”“悟出”,而不是教师“说出”结论,可以有效增强价值观教育的规范和导向作用。

(二)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通过教来引导学、促进学的过程。因

此,要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首先,教育者要先受教育。教师要加强学习,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不断扩大知识半径,更新知识储

备,始终站在理论发展前沿,带给学生最鲜活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增强学生学习思政课的获得感。其次,精准分析和把握学情。通过问卷调查、师生座谈和个别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接受水平、学习习惯和学生普遍存在的思想困惑、认识误区、价值迷雾等问题。只有把教学设计建立在真实学情分析的基础之上,有温度、接地气,才能切实提高教的针对性,激发学的内生动力,有效克服教学设计中“想当然”的倾向。再次,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在思政课学科逻辑的基础上,摸透学生的认知逻辑,把握学科逻辑与学生认知逻辑的内在关系,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发力点,有效引导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构建、自我超越。最后,注重启发引导。灌输是思政课教学的显著特点,需要在改进中加强,注重启发引导,坚持灌输和启发相统一。教学内容设计要体现出时序性、递进性和发展性,并与学生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相结合,从而主动接受、积极认同、自觉践行思想政治理论。

(三)注重从结构和关系中设计教学内容

思政课教学设计需要树立联系、发展的观点,注重从结构和关系中规划教学方案,设计教学内容。首先,要准确定位概念。概念是理论之砖,把概念讲深、讲透、讲到位是理解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的基础。思政课教学设计要明确概念的整体结构,深入剖析概念的内涵、外延和使用语境,厘清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和边界。其次,要立体呈现理论。把握理论核心要义、历史演变、适用范围和指导意义,深入理解相关理论之间的内在关系。再次,要注重理论运用。在教学设计中,既要注重运用其他学科知识、典型案例和生活常识来佐证理论,又要善于用理论来分析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最后,注重从课程的整体视角来把握各章节、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就“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其教学体系的核心是“做人”。首先要回答做什么样的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接着从提升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三个方面具体说明怎样做人。这三个方面之间是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关系。就提升思想素质而言,“三观”是总开关,理想信念是“三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贯穿于中国精神之中,核心价值观又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依次回答了提升思想素质的方向目标、动力来源、参考依照等几个问题。

(四)将教学设计贯串于课前、课中和课后全过程

课前教学设计往往是教师基于教学经验,在分析教材和预判学情基础上所作的教学准备。这种准备工作既是教学实践的指导方案,又是进一步修改完善教学设计的基础。但是,这种准备工作有没有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需要接受教学实践的检验。教学设计只有通过教师讲出来、师生动起来、大家评出来,才能发现教学导入是否切中主题,教学环节是否循序递进;才能发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是否适当,教师的“启”有没有引发学生“发”的效果;才能发现教学用时分配是否合理,有没有突破教学重难点;也才能最终检验教学目标有没有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达成。切实提高思政課教学设计水平,既要做好课前教学设计,又要重视并利用好课中和课后两个环节。教师需要在课中、课后及时将教学设计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拓展的内容、学生的反馈信息等标注明确,以便后期完善教学设计。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段,教师就只能有支离破碎的感觉了。如果说,通过教学实践能够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那么,课后反思不仅有助于其从整体上重新审视教学设计的构思,修改完善教学设计方案,缩短设计方案与实施方案之间的距离,而且有助于教师养成在持续改进中不断提高教学设计水平的良好习惯。

(五)坚持理论教学设计和实践教学设计相统一

思政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为主要内容,具有鲜明的理论属性。思政课理论教学设计要围绕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理、说理,以理释事、以理服人。不仅要使学生懂得大道理、明白小道理,更要使学生领悟大道理管小道理的道理。同时,思政课又具有强烈的实践指向性,它既是实践发展的产物,又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必须依据理论与实际、需要与可能相结合和重在引导的原则,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从认识上看,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原则,主要不是看教学场所,而是要看教学内容,即教学内容是否具有社会实践性内涵。思政课实践教学不仅不与课堂教学相对立,而且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8]。从内容上看,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延伸拓展,应该结合理论教学内容,反映理论成果的时代价值,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课程教学内容,以巩固深化理论教学。如果撇开理论教学来进行所谓的实践教学设计,就失去了实践教学的意义。从形式上看,我们要善用大思政课。在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主渠道开展实践教学的同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专业发展,开展好问卷调查、主题演讲、专题辩论等校园实践教学;结合学校当地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考察、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教学。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已经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还需要在推动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中积极探索虚拟实践教学形式[9]。从方式方法上看,教师要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情与理的交融上,营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深度融入,在“身临其境”中“感同身受”。

总之,思政课教学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不仅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学生实际和存在问题把它设计出来,而且需要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把它展现出来。只有在持续改进中才能不断提高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

社,2020:328-330.

[2]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4.

[3]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

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2.

[4]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110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青

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1.

[6]  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127.

[7]  陈嘉映.说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262.

[8]  钱广荣.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

2007(2).

[9]  冯刚.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把握新时代思政课建设

规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95.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学设计新时代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