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民乐教育的文化困境及其破解路径

2023-07-23 18:31王雅薇曹映雪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3年3期
关键词:以文化人核心素养

王雅薇 曹映雪

摘 要:借助中国民乐特有的美感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以美育人”同“以文化人”有机结合,开展多样化的青少年音乐艺术教育,实现更加立体、全面的育人目标,是当下校外民乐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为破解育人理念与实践冲突、课程内容存在文化短板、育人方法刻板等文化困境,校外民乐教育要融入“以文化人”思想。依据发现中华文化的“母语”价值、着眼于核心素养培育与学校课程标准修订、进行跨学科内容融合的原则增强校外民乐课程内容的文化育人功能,通过延展与融合实践方式、开发和重构文化资源等教学实践路径,加强“以文化人”思想在校外民乐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以文化人”;校外民乐教育;文化困境;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0-0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502(2023)03-0039-09

作者简介:王雅薇,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教科研部教研员,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校外教育;曹映雪,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民乐教师、民乐团团长,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民族音乐、校外教育。

校外民乐教育是推动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精华继承与发展的重要实践载体,作为美育的实践阵地愈发受到关注,“以美育人”成为校外民乐教育始终坚持的理念之一。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这两份文件持续深化美育工作价值,在强调艺术教育育人功能的同时,也关注“文化”在基础教育领域的综合性研究与思考。2022年5月,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多项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修订完成并发布,各学科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主题,要求有效落实有关传统文化相应主题的教育内容,更加突出文化传承的育人价值。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音乐文化、民族文化所提出的音乐学科课程标准修订内容,为校外民乐教育的课程转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多年来,校外民乐教育借助中国民乐特有的美感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展多样化的青少年音乐艺术教育。如何更加具体、深入地利用中国民乐艺术的文化价值,将“以美育人”同“以文化人”有机结合,实现更加立体、全面的育人目标,是当下校外民乐教育亟须思考的主题。

一、“以文化人”思想在校外民乐教育实践中的教育价值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使用了“以文化人”的说法,强调要“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以文化人”思想的提出,既代表了中国教育独特的历史延续,也符合现阶段中国校外教育发展的文化需求。“以文化人”思想在校外民乐教育领域的教育价值可谓深远,既关乎校外教育理念的拓展与转型,也有利于校外教育功能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有效发挥。

(一)“以文化人”思想的实践有利于凸显校外民乐教育的人文性质

“音乐的意义是由其文化来界定和解说的。”[2]音乐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不仅具备自身独有的艺术风格与特色,更与所属国家、民族的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同国家、民族的音乐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日益凸显。近年来,为保证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扮演合格的育人角色,国家有关部门对不同学段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了多轮修订。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的修订,加大了音乐课程中“文化”内容的学习比重,这不仅更新了人们对音乐本身的认知,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传承与推广本土音乐文化的作用。

校外民乐教育是在音乐演奏和再创造的实践中开展教育活动的。每一个民族的音乐创作都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塑造,演奏音乐的过程也是感受和理解相应文化的有效方式。在以往的实践过程中,校外民乐教育对音乐艺术技能水平提高的关注远高于对民族音乐文化熏陶的重视,未能借助音乐艺术特有的文化力量,通过聚焦民乐作品、深耕挖掘作品创作及演绎风格等方式,更好地体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属性与多元样貌。因此,站在“以文化人”思想的高度思考校外民乐教育课程的开发及实践,不仅能够从更为宽广的视角开展内涵深远的艺术教育活动,加深学生对现阶段校外民乐教育人文价值的理解,同时也能够让校外民乐教育实践回归到具体的个人身上,塑造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二)在教学中融入文化要素有利于增强校外民乐教育的实践育人效果

与学校音乐教育多采用“音乐鉴赏”方式进行的“听音乐”学习不同,校外民乐教育无论是常规的兴趣小组教学,还是艺术社团的排练及实践活动,都以“做音乐”为根本。20世纪末,纽约大学音乐教授戴维·埃利奥特(David Elliot)提出了“做音乐”这一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核心概念,认为“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实践,应该在做音乐中进行教学” [3]。“做音乐”强调“做”的行动以及在行动中对音乐的理解,即通过演奏这一“行动”让实践者在“做”的过程中,形成与作品的真正互动,并在互动中建立对音乐内涵的个人理解。

校外民乐教育注重音乐实践,这一特点为学生深入认识、理解、体验音乐奠定了基础。而与音乐相关的文化要素的深入、具体参与,则会让音乐与人的互动过程变得立体而丰满,有效促进音乐实践教育价值的发挥。学生只有了解、感受并理解文化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够参与到文化的传承中。讓学生明确知道音乐产生的来龙去脉,理解所处文化带给音乐作品风格特色的独特影响,不仅有助于提升演奏本身的品质与艺术效果,更能够为学生搭建关于民乐认知的完整、立体结构,有益于学生文化意识、艺术素养的全方面发展和提升,从而避免成为做音乐的“空心人”。

二、校外民乐教育的文化困境

(一)育人理念中的文化要素未能在育人实践中体现

1.凸显技能展示的校外民乐实践状况违背了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对所处文化背景的深入理解与内化认同。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着重强调了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校外民乐教育在探索与发展过程中,尝试打破以往“技能为上”的传统观念,在设计教学实践活动时,注意将素养培育与技能展示相结合,但仍未找到恰当的融合互促的有效途径。校外民乐实践活动以艺术实践为主,活动本身对教育价值、全面发展要义的凸显尚不充分,特别是未能深入发掘中华传统文化、民乐特色等与专业主题相关的育人优势。校外民乐教育实践活动的展示性特点远远大于其对教育性、发展性的追求,与当下聚焦培养人实现全面发展、体现综合素养培育、强调引发学生内生动力的教育理念存在矛盾与冲突。

2.功利主义思想背离了校外民乐教育实践的育人初衷

以器乐演奏为代表的音乐教育活动,一直被视为单纯追求演奏技巧、考查演奏水平层次的训练式教学课程。家长过分片面追求学生参与社会等级考试时核定的等级,学生日常演奏学习也都围绕固定的考级曲目,全部时间用于追求演奏技能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各项器乐类竞赛、展演活动中对排名奖项的刻意追求,也成为困扰教师和学生双方的难题。

从客观角度看,不应否认专业等级考试对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应演奏技巧的促进作用。学习民族器乐演奏需要一定时长、一些方式技巧的刻意练习,但“刻意练习”本身不应是校外民乐教育的全部,更不应受到社会功利思想的过多干预和侵扰,将艺术实践参与异化,人为阻断了音乐艺术作为文化载体的功能发挥。学生为了演奏而演奏,为了评级而练习,为了成绩而实践。这些停留在技能技巧层面的做法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干扰,割裂了“活动”与“育人”两者之间的关系,更违背了校外教育培养学生兴趣、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育人初衷。

(二)课程内容的选取视角存在文化短板

1. 课程内容整体趋势看重演奏技法,轻视文化内涵

现阶段的校外民乐课程内容,主要选取以培养学生民族乐器的专业演奏能力为目标的民族音乐曲目,多以经典作品及其片段为主。在现阶段的校外民乐教育活动中,尽管在学生学习的演奏曲目中不乏有与民歌、戏曲、歌舞等艺术形式密切相关的作品或片段,但师生关注的焦点通常仅停留在如何利用器乐演奏旋律这一点上,“专业视角”过于聚焦,而疏于对音乐文化内容的求索,即缺乏对作品创作的文化灵感及来源的思考。

中国音乐包含多种艺术形式,其多样性为设计民乐教育活动,特别是艺术普及性专业体验活动提供了大量能够在激发学生求知兴趣基础上寓教于乐的文化素材,但在现阶段的民乐教育实践中,这方面并未受到太多关注,实际的教育性转化状态不理想。

2. 课程内容尚未关注中国音乐体系独特的文化属性

学生原有的音乐知识储备,大都源自西方的音乐教育内容与方式方法,而对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作品演奏的独特性缺乏比较式的思考。中国音乐作品独特的乐理文化,不仅影响作品创作的诞生过程,对音乐体系特征与作品演奏关系的清晰梳理也对演奏实践本身产生影响。但是,在目前的校外民乐教育教学活动中,特别是专业课程内容的涉猎中,关于中国音乐体系的整体认知,即中国民族乐器演奏特有的文化属性的关注,在学生层面涉及并不多,学生学习民族乐器演奏的“中国特色”与“文化理解”尚未得到积极关注。

三、“以文化人”思想下校外民乐教育的课程开发原则

(一)借助课程开发,发现中华音乐文化的“母语”价值

1995年全国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研讨会上提出的“以中华音乐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口號,历经多年依旧被中国音乐教育学界所认可。“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是以中华各民族各地区不同音乐风格为内容组成的,并有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心理、行为、艺术、思维方式、审美理想及价值等深厚的文化哲学基础。”[4]校外民乐教育课程内容的开发应关注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中国音乐庞大体系重要一员的身份,明确自身是以民族民间音乐为主要载体,通过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方式开展文化传承、文化育人的音乐教育活动。

1.课程内容的开发过程中应关注民乐自身发展的文化脉络与特征

我国民族多样、地区宽广,各民族、地区的文化又各具特征与差异。校外民乐教育课程内容的开发,首先应关注自身音乐文化发展的脉络与特征。“人文主线”的梳理,可以作为深入理解作品创作文化特质的有效方法,采用人文视角丰富学生对演奏作品的认识,凸显课程内容中独特民乐文化脉络的艺术特征。

例如,在学习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或民族的音乐作品时,可适当增加以民间音乐形态的发展为背景知识的扩展性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有关中国音乐的全局性认识,其间还可以延展出基于不同层次、对各自音乐形态所涉及文化的探讨[5]。这样的民乐课程不仅结合了专业演奏实践,学生在遇到同类型、同地区、同时代的作品时,还能够整体把握作品,为开展高品质专业实践,建立发展性音乐思维,可持续性地理解中国音乐作品的艺术风格奠定了基础。

2.在中西方音乐的比较中加深对演奏文化属性的认知

中国音乐有其自身的特点,尤其是与西方国家音乐在文化理念上存在较大差异。目前的校外民乐课程鲜有涉及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专业文化。中国民乐作品中涉及的不同调式、不同民族乐器发音原理、演奏特色、中乐记谱方式等主题,不仅具有中国音乐文化的显著特色,也成为学生在开展民乐专业演奏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要点。学生切实通过专业实践渠道,在演奏前、演奏中及演奏后,不断领会、加深对中国音乐专业演奏知识的体验层次,在进一步完善学生中国音乐文化审美知识背景的同时,让专业演奏技法的学习更加立体、完整,还原音乐教育的人文属性,从专业视角拓展校外民乐教育特有的“以文化人”内涵。

3.建立“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视角

中华文化以“和合”为基础,在尊重差异与多样性的同时,鼓励多元文化的共生与共同发展。从民族乐器的发展与交流,到不同时期各种音乐形态的发展与交流,无不透露出多元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了更广阔范围内各国、各民族、各地区的融合与发展。因此,在尊重和巩固中华文化价值的同时,以包容态度和融合眼光看待、演绎、促进和发展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同样是发挥更大格局视野下“以文化人”思想教育价值的出发点。

(二)着眼于核心素养培育与学校课程标准修订,建立学科融合视角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包含与文化息息相关的内容。在六大学生核心素养中,文化基础维度提出了“人文底蕴”这一基本要点,具体涵盖了人文积淀、人文情怀与审美情趣等内容;同时在社会参与维度的“国家认同”要点中,明确了学生应具有文化自信,尊重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文明成果的要求。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对艺术核心素养的划分与阐释中,将 “文化理解”素养细分为“感悟艺术活动、艺术作品所反映的文化内涵,领会艺术对文化发展的贡献和价值,阐释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3个层次[6]。由此可见,跨学科融合视角可作为开展校外民乐课程内容的创新重组,打破旧有困境的方法。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就艺术门类跨学科课程内容融合进行明确说明,即在1~7年级艺术课程设置中,突出音乐和美术两门学科的贯通性,同时将其他艺术学科(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融入其中[6]。新课标中提到的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学科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元素,且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校外民乐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同一艺术主题内容时,通过了解不同学科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异同,从更多元的角度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此外,同期修订的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也关注文化传承和发展,同样可以为校外民乐教育课程内容中的人文主题提供丰富的素材。

(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校外艺术教育跨学科内容的融合

将校外艺术教育的内容选题与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通过不同的艺术专业教育教学活动加以呈现,其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教育初衷的作用就会加强。在众多校外艺术教育教学活动主题中,与民族音乐具备文化关联性的内容十分丰富,例如古代绘画中的音乐演奏场面、服饰绘制,民族民间舞蹈、古典舞等与民族音乐作品的相互成就,或以某一民族音乐作品为主题,从其他艺术专业视角进行教育诠释等,都能够使文化以多样化的方式深入人心,进而成为破解校外民乐教育文化困境的有力抓手。

四、“以文化人”思想下校外民乐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延展与融合实践方式

“音乐教育既是艺术教育,也属于人文素质教育。”[7]艺术学科相关的人文素养培育需要艺术专业知识与实践的充分参与。在校外民乐教育的课程开发,特别是内容的设计方面,如果想将跨学科融合内容有效落实,丰富现有校外民乐教育教学实践渠道势在必行。

当前,校外民乐常规教学方式依旧占据主要地位,主要涉及具备实践活动特点的专业小组课程、社团常规作品的排练,通常以集体课程的形式开展,地点通常选在校外教育单位的专业教室或排练厅。而带有实践参与性质的校外教育活动类型主要包括专业实践类活动和社会实践类活动。两种实践活动在校外民乐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演出性质的舞台艺术实践活动,即专业实践类活动更为普遍,通常以学期汇报演出、各级各类校外学生艺术节展演、主题演奏会等形式出现,学生参与的主要表现是对作品的艺术演绎,是常规教学的成果性展示;社会实践类活动则通常以走进社区、学校、军营等与社会团体、人士互动交流的形式开展,是将专业展示或交流的场景扩展到社会教育资源单位,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进行专业展示的范围,且在活动中会涉及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

“以文化人”思想下的校外民乐教学实践,可以在继承已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搭建更加丰满、立体的校外民乐文化教育平臺,创设文化类主题教育活动,突出校外民乐专业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文化属性。例如,在已有专业实践活动设计的基础上借鉴群众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的实践方式,开展聚焦中国民乐文化主题相关的教育活动,深化文化价值的引导作用,让专业实践过程更加丰满。校外民乐教育也可以设计开展独立的文化类主题教育活动,深入聚焦专业实践活动的文化内容,实现人文素养培育与艺术教育目标的有效衔接和相互促进。例如,依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民乐作品的共性特征,开展与地理风貌、风土人情相关联的综合性艺术鉴赏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与历史事件关联性的讨论与学习。

此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节日、传统民族民间技艺的角度切入,开展特定主题的作品展演或专题讨论,帮助学生找到民乐与人的关联、民乐与民族的关联、民乐自身的关联,让民乐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例如,在传统技艺主题下,可以开展非遗传承主题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非遗技艺产生的乐器,学习非遗传承人的生平事迹、工匠精神,同时也能够让学习其他民族乐器的学生深入了解不同种类民族乐器的特点与故事;传统节日版块可以在融合其他传统艺术形式的基础上,与劳动教育有效衔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二)开发与重构文化资源

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全社会各方作为参与主体共同为教育发展出力的价值。参与主体之间互相促进为实现校外民乐教育的“以文化人”提供了资源开发、拓展的可能:将学生已有经验看作一种文化资源加以利用并完善,更有益于促进其内生学习动力的产生;学生家长是校外民乐教育的间接参与者,是学生家庭文化的代表,自身对民乐文化的理解将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社会资源单位中文化素材的教育转化过程日渐成为推动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这三者在以往校外民乐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也为更好地推进“以文化人”思想的落地提供帮助。

1. 内生资源:尊重“以文化人”中“人”的主体地位

“以文化人”思想不仅强调文化对于“人”的重要作用,同时更加尊重“人”在被文化熏陶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学实践对学生发展需求及表现的关注,同时更应体现对个人已有经验的重视。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储备,在校外民乐教育或其他艺术学科校外教育中的经历都会对其知识技能的学习产生极大影响。与此同时,学生在其他情境中受到的文化熏陶、形成的文化理解等,会对其如何觉察、发现、理解中国音乐文化产生影响。因此,应在充分重视学生个人已有经验的同时,在整个教育实践过程中顺畅地实现个人对文化的内化和理解,让教育实践成为促进学生自觉成长,并触发其内在发展动力的过程。

2. 家庭资源:重视艺术普及活动中家庭参与的作用

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家庭密不可分。校外民乐教育由于其专业特性,在实践过程中始终重视家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参与。但是,在以往的教育实践中,学生家庭成员在民乐艺术普及活动中的参与及作用尚未得到关注。参与艺术普及性活动的学生家庭成员可以作为弘扬与推广,甚至促进文化传承的对象。因此,在开展校外民乐艺术普及性活动时,可通过课程内容的选材、活动方式的变换增强学生家庭成员的参与程度,带动或双向促进中国音乐文化在学生日常生活情境中的推广,在拓宽育人渠道的同时,发现可资借鉴的教育素材与亮点。

3. 社会资源:延展社会音乐教育资源的文化价值与效果

近年来,社会各界以多种多样的方式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贡献着力量。校外民乐教育通过教育的独特方式,对社会文化资源单位输出的各类音乐资源进行教育转化,使其服务于学生。校外民乐教师通过专家资源、学术资源、场地资源、作品资源等多种渠道,收获了开展不同形式校外民乐教育活动的生动素材。

在已有校外民乐教育实践经验中,涉及现实可用的文化资源数量较多,但在转化社会资源,体现其文化价值与育人深度方面,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校外民乐教育的专业教学与活动中,可借助专业实践活动以及主题教育活动方式对社会资源文化价值进行挖掘。例如,将专家资源与作品、演出类的文化资源相结合,开展中国音乐人文大师课堂,讲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发展脉络或乐器的交流演进,以鲜活的作品或历史故事展开文化传承的脉络,凸显其文化价值。此外,深入挖掘当前社会文化体系中流行文化,特别是影视、动漫等素材的文化育人价值,同样能够为校外民乐教育提供喜闻乐见的资源,助力校外民乐教育在弘扬、推广民族民间音乐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EB/OL].(2014-02-26).http://china.cnr.cn/news/201402/t20140225_514935599.shtml.

[2] 管建华. 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课程改革与文化[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9(03):14.

[3] 喻意.“音乐作为实践”的内涵、教育方式与价值——埃利奥特音乐教育哲学研究述评[J].中国音乐, 2020(05):134-142.

[4] 管建华.中华文化作为母语音乐教育的性质和意义[J].人民音乐,1996(01):31.

[5] 章峻源.创新性母语音乐教育路径探索——基于中国传统音乐素材与表现手段的编创教学研究[J].艺术教育,2020(03):231-234.

[6] 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 [EB/OL].(2022-04-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204/W020220420582364678888.pdf.

[7] 耿仁甫.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之“文化理解”的理论与实践[J].艺术评鉴, 2021(19):105.

Abstract: It is an essential issue for contemporary after-school folk music education to achieve a three-dimensional and comprehensive educational goal through diversified music and art education for young people. The article suggests to utilize the unique beauty and profound cultural heritage of Chinese folk music, and combine “educating people with aesthetics” with “educating people through culture.” To solve the cultural dilemma of conflicts between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practices, curriculum contents lack of culture elements, and rigid educational methods, it also suggests that after-school folk music education should integrate the concept of “educating people through culture.” To be more specific, it should enhance the cultural education function of curriculum content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discovering the value of Chinese culture as mother tongue, focusing on cultivating core competencies and revising school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integrating interdisciplinary content. All in all, teaching practices integrated with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and reconstructing of cultural resources - all these efforts have deepen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dea of “educating people through culture” in the after-school folk music education.

Keywords: “Educating People Through Culture”; After-school Folk Music Education; Cultural Dilemma;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Teaching Practice; Core Competency

(責任编辑:魏 一)

猜你喜欢
以文化人核心素养
以文化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价值目标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文化新论四题
让课堂“以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