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美味

2023-07-25 05:23贾文清
雪莲 2023年3期
关键词:凉面小吃商场

力盟不叫力盟的时候,叫古城台市场。

古城台的名字源于虎台。虎台的四周,还有六个小一点的土墩台,众星拱月一般,围绕着虎台,这是将近两千年前南凉王国的城市格局。

因了这些小土台,这一片地方就叫古城台。只可惜,虎台周边的六个土墩台在开荒造田的年代被铲平了,变成了土地,古城台只剩得一个名字。

后来,古城台逐渐繁华起来,因为陆陆续续有了很多企事业单位。青海省第二人民医院、西宁市歌舞剧团、青海省平弦剧团、古城台小学,还有一家很大的国营煤场,专门出售从大通、窑街等地方拉运过来的煤。煤场里有很多工人,把筛选后剩下来的煤面子打成煤砖。古城台周边很大一片区域的居民,就在这家煤场购买生活用煤。

人烟兴盛了,商业也必将发达起来。古城台曾经有个很大的商业市场,就叫古城台商场。地址就在现在的博纳广场。一个大院子,里面盖了十几排平房。每间平房就是一个门面。我的记忆中好像也没有门头招牌,每个门上都挂着厚厚的帆布门帘。但我们绝不会走错。周边十几里就这么一个商场,而且,那会儿所有的商品都是凭票供应,我们唯一能买到食品和生活用品的,只有这家商场。

我常常拿着当月的供应票到古城台商场买东西。哪一间门面是肉铺,哪一间门面是菜铺,还有哪一间门面里卖亮晶晶的水果糖和油汪汪的糕点,我都一清二楚。掀开门帘,直接走进去,递上供应券和妈妈给的零钱,换回全家的份额。

买完东西,如果手里还有一分两分的剩余,我都要到古城台商场对面的商业巷转一转。商业巷就是现在力盟商业街的前身。当然,那会儿根本不是什么商业街,就是房屋之间的一条道路。只是,这条道路的位置却是别的任何一条道路都无法比拟的。南头是省二医院、古城台商场;北头是人民公园。如果再稍微多走两步,西头有一个很大的蔬菜瓜果批发市场,就是今天的新宁广场。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这里,进行着蔬菜交易。往东,则进入城区,到繁华的西门口、大十字逛一逛了。商业巷在城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在很早的时候,城中的水井巷和莫家街还未兴起,商业巷就有了市场的雏形。

最早到商业巷出摊的,是一些生活无着落的城市贫民。他们炒一些葵花籽、大豆,爆一锅米花,或者收集一些小人书,做个架子摆起来,吸引孩子们来读,挣一点小钱以养家糊口。后来,就有一些进城的农民,贩卖城市里见不到的东西:新摘的樱桃啦、野草莓啦;捆扎成小把的山丹丹花、荆芥草、薄荷草啦;还有磨成粉的胡麻、香豆、草红花啦。我手里一分两分的零花钱不足以支撑我买这些东西。我就到租小人书的摊位前,花两分钱租一本书,蹲在案子前安静地翻着看。

但是,我常常看不下去。那会儿是计划经济年代,所有商品都是凭票供应,不允许小商小贩私自倒卖。尽管爆米花小人书野山花也算不上商品,还是时常有套着红袖箍的人突然出现,把蹲在马路边的小贩赶得四处乱窜。每当这时,摆书摊的小贩就会一把从我的手中夺过小人书,扛起书架一阵风逃走。我的两分钱算是白瞎了。

商业巷是当之无愧的黄金地段,在这里随便摆个小摊,就能挣到一家大小的生活费。所以,就是这样的驱赶,也没能阻挡住小贩们在商业巷摆摊。后来,不但卖瓜子炒大豆的多了起来,还有一些卖凉面卖酿皮卖酸奶的也加入了进来。比起只挎一只篮子或拎一个蛇皮口袋,以备随时逃走的小贩,这些人的家当更多、规模更大。他们一般都推一辆小车,车上放着碗筷、菜刀和案板,还有一瓶一瓶的调料,还有一些面袋和包裹。那个年代还保留着以物换物的商业遗风,有些怀了孕的小媳妇,或者正在长身体的大姑娘,想吃一碗酿皮解馋,手里又没有钱,只好拿家里的面粉、或穿旧的衣服去换。卖酿皮卖凉粉的心领神会,收下她们的面粉或衣物,仔细地装进自己的袋子里,再操起菜刀,当当当切一碗酿皮,特意多放些调料。于是,那些大姑娘小媳妇嘴边汪着一圈红红的辣子油,吃得心满意足。

还有一些进城的农村妇女,大多坐在凉面摊前,掏出藏在内衣深处,浸透着汗水,卷成卷儿的纸票,一毛两毛地数给卖凉面的小贩。先给自己要一碗,吃完后嘱咐摊主再抓一碗,帶给家中的婆母和孩子。凉面是寻常之物,农村妇女自己也可以做。但这寻常之物也不是随时可以吃的。凉面要用白面,还要用清油拌起来,那个年代白面和清油都是奢侈品,只有逢年过节、或家中来了重要客人才允许做一次。不过,要是进城的话,就可以花不多的钱吃一碗长面(农村人把一切细长的面条都叫长面,寓意着长久、富贵。吃一次长面相当于过一次节日)。在城市里吃一碗长面,才不枉起早贪黑走了几十里的路进城,才算是在西宁城里享受了一回。

我常常替我妈到古城台商场买东西,每次也能剩下几分钱落到我的手里。我就拿着这点钱到马路对面的商业巷。只是,我的这点私房钱怎么也不够我买一碗酿皮或凉面,我只能望着这些勾人魂魄的食物咽咽口水,快步走过他们。我喜欢到卖零食的小贩那里,两分钱可以买一把甜豌豆,四分钱可以买一块上海的天山牌泡泡糖。如果手里有五分钱,就可以买一茶盅炒熟的葵花籽,或者一大碗爆米花。还可以买一小碗黑枣或者沙枣。还可以买一条活泼美丽的小金鱼。五分钱是那个年代的一个价值分水岭,就像现在的一百块钱也可以买许多价廉物美的东西一样。到了夏秋季节,商业巷会变得更加香甜迷人,除了常规的吃食,乡下的农民带来了琳琅满目的山野美味。我的五分钱可以买一碗小樱桃或者锟青稞。在水果摊那里,五分钱的价值更大,可以买一长串酥梅梨或者长把梨,还可以买一兜子花檎和楸子。不论是从贵德河阴来的,还是从民和享堂来的,那些身穿黑条绒棉袄,腰里扎着绣花腰带的农民,一律赶着毛驴车,车上堆满了他们从自家果树上摘下来的果实。毛驴安静地站在一边,好奇地打量着与它生活的乡村完全不一样的景致。卖水果的农民如果不太忙,他们会用席芨草把水果一颗一颗串起来,方便买主。那会儿没有塑料袋,人们买东西都是拿绳子捆扎一下,提在手里。遇上不能捆扎的货物,基本上都是撩起衣襟兜在怀里。

我就用衣襟兜回来过很多美味香甜的果子,红艳艳的花檎、黄澄澄的软儿梨,还有个头硕大、软糯多汁的神不知梨子。我和弟弟们围坐在一起,分吃这些水果。那是多么美好的记忆啊,我们的童年因这些美味的零食而变得生动多彩。

我唯一一次消费过五分钱以上的钱财,是花两毛钱吃了一碗炒凉粉。不过这个钱不是我掏的,是我爸爸掏的。我记得那是某一年的春节前夕,爸爸带着我到古城台商场采购年货。置办完东西后,我又拉着爸爸的衣襟,把他拽到了商业巷。我知道,这里有比古城台商场更神奇更诱人的美食。果然,我发现了一家卖凉粉的摊位。因是冬天,凉粉就放在锅里炒热。一个汽油桶改制的炉灶上,支着一口大锅,锅里的油煎凉粉滋滋作响,散发着迷人的香味。

平常我是不敢多看这些美味佳肴的,但今天有我爸爸在。我仗着爸爸对我的疼爱,直接对老板娘说:“搲给一碗!”

凉粉什么滋味早已忘记,那个场景却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怎么都不可能忘记。我的爸爸一口没吃,全让给我吃了。我像那些进城的农村妇女,辣子调得红红的,嘴边汪了一圈辣子油。

随着时代的进步,商业巷变得越来越繁华。如果说城中的水井巷是以卖服装为主的话,那么,商业巷就以它的小吃闯出了名声,成了西宁城的标志性商业街,那条不算太长的楼丛马路,也正式命名为商业巷市场。

还是最早卖凉面、酿皮、羊杂碎的那批人,把肩挑手提的小吃担子变成了固定的摊位。扎一顶露天帐篷,支一台锅灶,再摆一两张桌子,小吃摊就算开张了。那个年月没有天然气,更没有电灶,一律用煤。就近从古城台煤场拉几口袋煤渣,和小吃摊的锅碗瓢盆堆在一起,谁也没觉得这不卫生。小吃摊的主人忙得不亦乐乎,一边负责炒菜做饭一边负责烧火。每一家的灶火口都安装着一个小型鼓风机,大多用手摇。小吃摊的主人在锅里翻炒几下,又蹲下身子用力摇几下鼓风机,灶火里的火星就会一串串地迸出来,火苗舔着锅底,呼呼作响。主人又赶紧起身,照看锅里的食物。商业巷里一排排都是这样的小吃摊,生意都非常的火爆。食客们坐在矮桌前等候上菜,厨师忙得满头大汗,锅底下的火苗呼呼乱蹿。尤其是夜晚,火星子在半空中乱飞,火苗像礼花一样绽放,夜空变得无比绚烂。那时候的商业巷市场,是西宁城里人间烟火最繁盛的地方。

后来,外地的小吃也来到了西宁城,最先出现的是陕西的肉夹馍、梗皮、擀面皮;后来,是河南的胡辣汤、水煎包;到四川的麻辣烫、上海的鸡汤餛饨、湖南的肉酱米粉传进来时,全国各地的小吃已经占据了西宁城的半壁江山。它们最早的落脚地,就是商业巷市场。我记得第一个卖米粉的小吃摊在商业巷摆出来后,食客的队伍排得一眼望不到头。而我也是一吃上瘾,每天从城东坐公交车跑到城西,穿越大半个城市,就为吃一碗以前从没见过的米粉。在好长一段时间里,我一个月的工资差不多有一半送给了这家小吃摊。不止是我,所有的女孩子都把到商业巷吃麻辣烫,吃擀面皮,吃手擀粉当成了生活中的常态。

当然,本地的小吃也并未因此衰落。它们以独特的优势依然牢牢地把控着本地人的味蕾。我记得又是一年的春节,一位卖酿皮的摊主无比自豪地问我:“你猜我三天里一共挣了多少?”我问:“多少?”他左右看了一下:“一百!”天哪,我那会儿一个月还挣不到一百,他三天就挣了一百,可见他的生意有多么的火爆。

其实本地小吃中最受欢迎的还不是酿皮儿,而是那会儿很流行的羊肉面。曾经是西宁城里风靡一时的快餐食品,类似于现在的牛肉面。只不过,羊肉面的汤底是用羊肉汤调制的,碗面上漂着一层油花,滋味要比现在的牛肉汤底醇厚鲜美好多。下到锅里的面也没有任何添加剂,当然也拉不出牛肉面那样细长柔韧筋道的效果,但吃到嘴里有一股小麦面本真的香味,青海人叫“捋条儿”。浇到面条上的羊肉也很实惠,切成指头蛋大小的肉粒,铺在捋条上面,肥瘦相间。挑起面条来吃一口,再喝一口汤,那滋味儿啊,能香得灵魂飞扬起来。

只可惜,羊肉面不知啥原因没有流传开来,倒是那会儿不太出名的羊肠面,名声一天天大起来,成了西宁的名小吃。

商业巷的名气越来越大,小吃摊越来越多。有的小吃摊做大做强后,就近找一家铺面,装修一番,开起正儿八经的饭馆,专门经营本地人喜欢的川菜、湘菜,还有以经营海鲜为主的小吃店。也因此涌出了一批人们津津乐道的小吃。每逢周末或假期,多是一家三口,两三个闺蜜,三五成群的朋友,来到这里,他们都有各自心仪的小馆儿,熟门熟路。点几样自己爱吃的小吃,喝酒聊天,度过一天中美好的时光。就连那些维持秩序的城管,白天一脸严肃地清理街道,下班后脱下制服,也要在小摊上买一点好吃的带给老婆孩子。

再后来,城市改造,商业巷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取了一个十分高端的名字,叫“力盟商业巷步行街”。

力盟商业巷打造的是现代化大都市的商业步行街,就和成都的春熙路、长沙的太平街、南京的夫子庙一样,它将成为西宁市的品牌商业步行街,成为高原古城的一张名片。改造后的力盟商业巷扩大了好多,不再是一条直直的街道,它像丽江古城的四方街一样,成为一个四通八达的商业步行街。以商业巷不夜城广场为中心,分别有两条巷道、四个城门。两条巷道又连接着八条不同的巷子。这八条巷道以高原古城的古老文化为元素,分别叫丝路巷、彩虹巷、大食巷、公主巷、踏歌巷、卡约巷、茶马巷、文峰巷,古色古香,引人遐想。而每一条巷子里,隐藏着我们从童年时代就心心念念的各种美食。如今的小吃美食也与时俱进,变得愈加高端、愈加精细。就如麻辣烫,不再是大锅里一锅烫了,如今有了干锅的、串串的、蘸汁的,还有旋转小火锅,几乎照顾到了每个人的口味。

酸奶也不再是单一地点上菜籽油做奶皮,而是撒上各种果脯、各种香料、还有鲜花和抹茶,五颜六色地摆在柜台里,非常受小姑娘的欢迎,几乎人手一杯捧在手里,成了高原古城独特的酸奶冰淇淋。

如今的力盟商业巷已是标志性的品牌步行街,是集吃、住、玩一条龙的旅游景点,国家4A级景区。有几家大型购物商场,集中了中国著名品牌商标,还有国际品牌也在这里安家落户,开店营销。当西宁城里第一家星巴克咖啡店在商业巷出现时,我几乎就成了那里的常客。我经常早早地出发,背着电脑来到这里,点一杯咖啡,然后找一个安静的角落,默默地敲一天字。敲累了,就在店里的长椅上躺一躺。我非常喜欢这里静谧温馨的环境,闻着咖啡的香味敲字,灵感似乎比平日多一点。

有时候,我坐在窗前默默地望着外面熙熙攘攘的人流,我就不由得回想起,很多年以前那个夹在楼丛中的小巷道,以及马路边上挎着篮子,挑着担子偷偷摸摸做生意的小贩们。还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棉线头巾铺在地上,堆着亮晶晶的樱桃,红艳艳的野草莓(我们叫地瓢儿),还有脆生生的水萝卜。就是他们,奠定了这条商业街的基础,而这条街上的美味小吃,抚慰了一代又一代孩子的童年。城市美食在这里盛开,在这里流转,在这里升华。弱柳青槐拂地,软烟红尘醉人,力盟商业街,但愿把一座城市的美食一直传承下去。

【作者简介】贾文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八届高研班学员。出版有小说集《银簪子》。散文集《老西宁记忆》《望穿天路》。作品曾入选《21世纪年度散文选》《中国企业职工文化大系》等。作品散见于《雪莲》 《文艺报》 《儿童文学》 《天涯》《飞天》《散文选刊》等。

猜你喜欢
凉面小吃商场
我是一个小吃货
麻辣鸡丝凉面
脏物是如何被带出商场的
夏日的百搭选择内行人的台北凉面
怕冷的小吃货 等
怕冷的小吃货
可爱的小吃货
香港ifc商场 本季好FUN乐
香港ifc商场
阆中热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