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文化”理念下随迁子女家校共育路径探索

2023-07-30 14:09俞慧彬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随迁子女家文化家校共育

俞慧彬

【摘 要】南京市觅秀街小学针对随迁子女众多、教育基础较薄弱的生源现状,始终秉持一颗真心,在学校“家文化”理念的指引下,结合随迁子女的基本学情和家庭背景,不断探索家校共育的个性化路径。同时,致力于培养随迁子女“爱集体有品性,爱生活有个性,爱思考有灵性”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引领学生形成良好个性与健全人格,从而促进学校教育质量高速发展。

【关键词】“家文化” 随迁子女 家校共育

“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人与人之间唯有真心相待,才能够情意相通。学校和家庭作为两个与学生紧密相连的载体,各有所长。南京市觅秀街小学以“家文化”理念为引领,在家校沟通中注重从“心”出发,以心相交,二者相互合作、同心协力,共同促进学生的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健全人格的养成。

一、将心比心:校园概况及成因

南京市觅秀街小学位于南京市的近郊区域,坐落于社区保障房汇聚处,是一座新建立不久的公办乡村学校。生源以随迁子女为主,具有以下特征:(1)人际交往熟稔。他们大多来自多子女家庭,人际关系适应力较强;(2)学业适应缓慢。随迁子女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导致学生整体学业水平较差;(3)行为举止随意。随迁子女大多来自农村,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文明素养需提升;(4)情感因素缺失。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无法顾及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个人情感世界较为匮乏,精神生活较为空虚。

“家文化”是学校的核心校园文化,宏观层面发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家庭人伦的国家,随着时代的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微观层面则适应了学校随迁子女众多的学情。随迁子女家庭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他们比城市居民更渴望以“小家”融入“大家”,寻求“家”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学校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众多随迁子女进入新生活的起点,在随迁子女适应现代生活、提升市民素养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二、心之所向:莘莘学子,爱校如家

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氛围由在校师生齐心创造,它将时刻鼓舞着校园内的成员不忘初心。在国家教育政策和“家文化”理念的指引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也逐步上升,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在情感上更是有所依靠。

(一)有“温度”的评价制度

学校随迁子女幼时大都留守故乡,学龄期才回到在城市务工的父母身边。由于从小缺乏父母的管教,初入学的学生仍会保留一些在农村养成的不良习惯。为了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学校从学生最爱的“集卡游戏”出发,从细微处进行评价,塑造学生的行为品格。学校内部有两种类型的卡片,两种卡片一圆一方,蕴含着“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儒家理念,同时卡片小巧玲珑便于携带,令每一位学生都爱不释手。教师平时会根据学生“坐姿端正” “举手积极”等表现进行代币奖励。学生集齐十张小卡可兑换一张大卡,随后去学校爱心超市挑选不同的学习用品,以此鼓励学生保持良好的行为。此外,教师会和家长合作,由家长在家中代收一定数量的代币卡片,从而规范学生的行为。很多家长反映学生在家里的表现有明显进步,较以往更讲究文明礼仪。有温度的评价,在于教师对学生自尊心的呵护,在于家长对学生成长的助力。

(二)有“温情”的课堂教学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这意味着教育需密切结合社会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知识以贴合学生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初入学时,由于拼音字母外形抽象、发音各异,学生和家长初期普遍对拼音学习感到焦虑。针对这种状况,笔者带领学生结合他们最熟悉的家庭成员,抓住家庭成员特征对拼音字母进行联想,从而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教学拼音期间,笔者与学生共同创造出许多朗朗上口的小口诀,如元音字母a、o、e是“元音三兄弟”, a、o、e、i、u、ü是“单韵母六兄妹”,其中“ü是小妹妹,见到大哥y,擦干眼泪笑”等。一开始是教师编口诀,后来在教师的影响下,学生也一起编,甚至家长也和孩子一起编。不少家长反映在和孩子一起编口诀、读口诀的过程中自己也收获不少,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也更亲密。将人文关怀纳入日常教育教学,使原本按部就班的课堂变得温情脉脉,不仅学生乐于思考,教师和家长也配合默契。

(三) “温暖”的节日班会

传统佳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学校“家文化”理念的指导下,每个班級都以传统节日为核心,以班会课为载体,让学生在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更好地融入班集体,懂得珍惜生活。例如,在中秋节班会课上,笔者执教班级开展了“童声开场,共创情境” “师生交流,感悟情怀” “追根溯源,体会情感”等活动,将家庭、学校、国家紧密相连,引导学生共话中秋团圆,传承家国情怀。在元宵节班会课上,笔者带领学生举行了“翩翩起舞闹元宵” “追根溯源问元宵”“诗词歌赋迎元宵”等活动。以班为家,师生共同参与猜灯谜、制花灯等风俗游戏,体会节日之乐,弥补随迁子女缺失的情感需求。节日班会课结束后,学生在家长志愿者的帮助下,精心制作小手工并带回家同父母共赏。学生亲手将这一份由学校传递出的佳节“温暖”捧回家,继续同家人创造个性化的节日回忆。

三、心中所属:小小少年,在家如校

陶行知先生曾说:“乡村教师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可见,乡村教师以及其所属的乡村学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在 “家文化”理念引领下,学校教育质量高速发展,延伸到学生家庭层面,以家校共育的形式向内辐射。

(一)福牛来我家:一颗感恩心

农历牛年期间,学校组织教师融合“家文化”与生肖为学生编写了一本图文并茂的假期生活指导手册,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学习传统文化,并深入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学会珍惜和感恩自己的家庭。开学后,笔者执教班级指导手册完成情况良好,笔者明显感受到经过半个学期和寒假的相处,学生与家长之间更愿意倾诉和分享,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学生与家长关系更亲密融洽,学生也进一步体会到父母异地打拼的不易,学习的积极性逐步提高。

(二)小荷书香:纸短情意长

暑假期间,笔者执教班级开展了“小荷书香”亲子阅读活动,班级家委会成员主动发挥专业所长为这次活动设计了海报。活动期间,各位家长遵循自愿原则使用智慧校园平台,在“班级圈”内发布亲子阅读相关信息。家长、学生、教师三方都可以查看、评论、点赞,从而拉近了教师与家长、学生的心灵距离。笔者时常能在“班级圈”内欣赏到佳句迭出的心得体会、童真质朴的心灵絮语、情深意切的亲子感悟。教师、学生、家长因“阅读”相聚相知,书香恒久远,纸短情意长。

(三)安全教育平台:生命诚可贵

为了实现学校安全教育的科学化、常态化和信息化,家长都安装了安全教育平台。学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远程指导家长和学生学习安全教育知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在校期间,每当有新课程需要学习时,笔者都会提醒家长和学生共同观看,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体会生命的脆弱和宝贵。自开学以来,笔者执教班级没有发生过一次意外伤害事件,所有学生都是有序活动,秩序井然。每一次组织专项活动时,不少家长也会主动在班级群里呼吁大家及时完成,班级平台活动的完成率一直位列全校第一。

四、心有灵犀:以心相交,家校共育

学校和家庭对学生影响深远。学校和家庭联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从“心”出发,以心相交,会迸发出更大的能量。结合学校学情和校园文化,笔者认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关心自我意识发展

关注随迁子女的心理适应,鼓励学生主动融入校园生活;树立随迁子女在学校的主人翁意識,引导学生爱护学校环境设施,积极主动交往师友;关注随迁子女的学习情况。根据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一旦有失败的体验,就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教师要与家长及时沟通,利用好校园代币奖励,强化学生的进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并关注随迁子女的人格形成。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校园文化的引导,从小培养学生爱人、爱家、爱校、爱国的情感,形成健全人格。

(二)诚心丰富共育途径

学校一方面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架,充分发挥“智慧校园”等平台的积极作用,并融合教师自身教育风格、班集体文化等,携手共创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以“云”触情、以“云”促学,提升家校共育品质;另一方面以人文关怀为内核,设身处地为随迁子女创造发展条件。“教育的本质是精神关怀”,只有创建出适合学生的“精神土壤”,才能使教育之花绽放。

(三)用心打造核心班级

首先,个人艰苦奋斗精神与时代要求相结合。利用校园长廊、班级文化墙等向学生介绍伟人先贤、时代楷模的奋斗事迹,通过家庭相册等讲述家庭成员辛苦打拼的故事,激励学生砥砺前行。其次,家风校风相融合。班级内可开展 “一封家书”征文、“家训传千古”演讲等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感悟家校清正风气,形成良好个性。最后,个人道德与社会公德相汇合。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认识城市文明的同时不丢弃家乡淳朴民风。例如,利用节日班会课,鼓励学生讲一讲家乡的特色节日风俗;借助智慧校园平台中“成长脚印” “成长相册”等模块鼓励家长和学生记录乡土风情。在爱家爱乡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发展,引导学生成为一名兼具淳朴品性与创新品质的优秀学子。

南京市觅秀街小学是一所新建不久的公办乡村学校,其生源质量较城区学校而言略有差距。针对学校随迁子女众多、教育基础参差不齐的现状,学校全体教师始终秉持一颗真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 “家文化”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探索家校共育个性化路径,综合利用多方资源,实现“爱集体有品性,爱生活有个性,爱思考有灵性”的育人目标。坚持创新构建新型家校关系,以家校合力凝聚力量,以家校共育提升品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学校特色“家文化”实验教育基地。

【参考文献】

[1]庞朴点校.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M].北京:大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7.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4]齐学红.班主任专业基本功[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随迁子女家文化家校共育
“家文化”在现代化新型国企公司的探讨与实践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家庭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考察
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研究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家文化”班级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少数民族随迁子女学校融入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农民工随迁子女家校合作的策略漫谈
冲破“家”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