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世界历史意义

2023-07-31 10:37周虎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共产党

摘  要:“中国共产党与中华儿女大团结”是有着紧密关联的重要时代命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不仅能够造福本国人民,同样也有利于密切全球发展合作、推动世界共同进步。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世界历史意义,可从多个维度进行把握。从发展性质上看,中华儿女大团结是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与西方国家热衷于走“国强必霸”的老路显然不同;从精神状态上看,中华儿女大团结是民族精神力量的深刻展现,同党和人民坚持团结奋斗的显著精神标识一脉相承;从价值归宿上看,中华儿女大团结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新时代中华儿女大团结的使命和任务在于团结强国;从外部环境上看,中华儿女大团结是世界人民大团结的崭新高度,与携手世界各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联系;从文明高度上看,中华儿女大团结是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的新样态,同资本主义制度下愈演愈烈的党争形成了鲜明对比。总之,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是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华民族实现强起来、继而进一步加快和谐世界建设进程的重要法宝。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中华儿女大团结;世界历史意义

中图分类号:D261.5;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3)02-0001-08

团结成就昔日辉煌,团结激励今日拼搏,团结承载明日希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1]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干大事创伟业,取得惊天动地之成就,就要讲团结、会团结、真团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团结奋斗,这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锤炼铸就的宝贵精神品质。”[2]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团结的逻辑主线始终牢牢贯穿其中。一部百年中共党史,是党团结带领人民竭力扭转旧中国四分五裂、七零八落局面的艰苦创业史,是彻底改变旧中国人心涣散、社会撕裂状态的团结奋斗史,更是吹响民族复兴号角和开创团结统一新局的救国、兴国、富国、强国史。如今,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党领导促成的大团结局面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定盘星”和“压舱石”。

团结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叙事逻辑,注重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是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3]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继续依靠团结奋斗完成新任务、实现新目标。团结就是力量,中华儿女大团结是中国力量的深厚来源。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维护和加强海内外各方面的团结,当代中国才汇聚形成干事创业和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新时代推进强国大业,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传承和弘扬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历练中培育而出的伟大团结精神,进一步激发万众一心的中国精神和凝聚气势磅礴的中国力量。当前,必须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面扎实做好各领域的团结工作,进而以中华儿女大团结更为有效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中华儿女大团结是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

在近现代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历程并非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而是诉诸武力、称王称霸的,主要靠发动战争来解决矛盾、攫取利益,因而其崛起之路充满了暴力和血腥。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对内疯狂进行纳粹式地战前全民总动员;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疯狂进行扩张、掠夺、殖民、称霸、战争等。在对内鼓吹和对外侵略的过程中,伴随着极端主义的滋生、泛滥与盛行,列强为了满足帝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本主义扩张的贪婪需求,在国内外拉帮结派、鼓噪声势,对社会民众疯狂地进行战前动员,并经过“异化团结”形成军事联盟,其结果是深深地伤害了被侵略国家的民众以及本国民众。典型病态如“德国纳粹主义、意大利法西斯主义、日本军国主义”[4]等。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疯狂鼓吹极端主义,看似助推了国内团结高潮的到来,实则是在为发动蓄谋已久的对外侵略战争造势。因此,这些国家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战前动员本质上是国家团结的极度异化,即“病态团结”。与之相反,那些号召社会各阶级、倾尽举国之力殊死抵抗一切外来侵略的国家和人民,才是世界和平的捍卫者与全球正义的伸张者,才是人类文明的贡献者与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样的全民总动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团结与大联合。

团结是贯穿中共百年党史的一条鲜明主线。中华儿女大团结这条逻辑主线始终牢牢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的伟大发展历程之中。革命战争年代,面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势力和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中国共产党日益深刻地认识到政党团结民众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党坚持把广泛深入开展社会动员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积极维护中华儿女大团结,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重振了原本涣散了的人心,并巩固发展了团结一致、万众一心的良好政治局面,为持续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磅礴力量和前行动能。比如,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号召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团结御侮,伟大抗战精神强有力地支撑着人们在艰難困苦中坚持到底、赢得胜利,党领导人民在苦难辉煌中书写出中华儿女团结起来共同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中国军民的铁血抗战和中华儿女的英勇斗争正是这种大团结精神的深刻展现与真实写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华儿女全力推进兴国大业,广泛联合世界友好国家人民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真诚团结第三世界国家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推进世界人民大团结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改革开放后,中华民族逐步“富起来”“强起来”,我们的大团结旨在坚守正义、维护和平、捍卫公道、造福人民,而不是为了在国际社会中欺凌弱小国家、专行霸道之事,这与西方国家企图通过实行对外结盟政策以达到维护霸权的终极目的有着根本区别。二十世纪末以来,中华儿女大团结在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抗击新冠疫情、面对特大暴雨抢险救灾等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经过长期的历史检验、复杂的实践考验以及严峻的斗争历练,中华儿女大团结成为我国积极有效应对一些重大风险挑战和各类突发自然灾害的制胜利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儿女大团结在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坚持和践行多边主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起到了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勤劳勇敢而又富有智慧的中华儿女为完善全球治理、捍卫国际秩序、实现国家发展、推动民族进步、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地区稳定等均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发展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都能拥有幸福安宁的生活。”[5]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显然不是为了称王称霸,而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6]。因此,我们的这种大团结是“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7],它深刻展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大道不孤,天下一家”[8]的命运与共理念,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在砥砺奋进、追求梦想、造福中华民族的同时也能胸怀天下、奉献世界、造福各国人民。

二、中华儿女大团结是民族精神力量的深刻展现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人的精神力量,有效激活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把精神力量更好转化为物质力量。近代以来,大国崛起的历史进程深刻表明,一个国家的物质力量能够为人们改造世界提供强大支撑,而精神力量同样是这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直接展现,并能够为人们保持一种团结向上的奋斗姿态提供长期激励。只要这个国家、民族、人民的精神力量始终保持强大,精神面貌时刻焕发光彩,在精神层面能够团结一致、万众一心,那么无论面临什么样的艰难险阻,人们都会有闯关夺隘的决心和破浪前行的毅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9]新时代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画好最大同心圆的必由之路,是促使人们始终坚守远大理想和更加坚定革命信仰的有效路径,是推动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充满希望、国家更有力量的必然要求。

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坚持统一战线,注重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在追求真理和全民动员中前所未有地激发了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团结救国的强大觉醒力量,党领导促成的大团结局面是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积极进展、逐步走向胜利、最终赢得成功的关键法宝。和平发展年代,中国共产党继续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在巩固扩大统一战线社会基础的实践中不断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党领导的团结工作成为中华民族攻坚克难、披荆斩棘的长效机制。作为“中国之治”政治现象的深刻彰显,中华儿女大团结是我国在短时间内迅速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成功搞建设搞改革的关键密钥,在世界人民大团结的现实进程中集中标示着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崭新高度。长期以来,党领导的团结工作实践反复证明,力量生于团结,团结就是力量。作为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支撑,中华儿女大团结展现的是一种戮力同心、众志成城的精神状态,彰显的是一种合作共事、前赴后继的奋斗姿态,汇聚的是一种营造条件、改造万物、创造奇迹的磅礴力量。

强国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勇于承担的使命任务,“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10]是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核心要义。强国要有精神支撑,中国精神是实现强国之梦的重要保证。中国精神展示的是一种砥砺奋进、勇往直前的奋斗姿态,彰显的是一种孜孜不倦、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并能够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时刻引领着党和人民挺起精神脊梁。弘扬中国精神与实现民族复兴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华儿女大团结是中国精神的内在基因与深厚源泉,是推进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路径。一方面,团结奋斗是中国精神的鲜明标识,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有助于全面提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弘扬中国精神、加强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中国精神支撑着民族复兴的未来希望,象征着中华民族在精神空间上的独立自主,实现民族复兴既要促进物质极大丰富也要推动精神空前崛起。新时代着力推进强国大业,加快民族复兴的现实步伐,必須切实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这就迫切需要中国精神提供强大支撑。当前,中国精神正发挥着与日俱增且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把弥足珍贵的精神火炬在中国大地得到广泛传承和积极弘扬,并成为号召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一起合作共事、共同团结奋斗的钢铁长城。长期以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促使团结统一成为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促使民族复兴越来越具有高度的现实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正激励着中华儿女共同为建设强大国家而不懈奋斗。在强国大业的前进征程中,党领导的中华儿女大团结工作以实现民族复兴为首要任务,旨在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凝聚全体人民共同奋进的精神力量,用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主体的中国精神共襄民族复兴盛举、擘画中国美好未来。在传承弘扬中国精神的思想洗礼中,我国坚决抵制西方国家频繁抛送的“糖衣炮弹”以及各种错误腐朽的社会思潮,有效避免了被西方价值观和欧美精神文化裹挟的窘境。不仅如此,我国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通过建设精神家园和铸就精神高地的方式切实解决了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问题,拨开了工业时代以来世界性大国先后崛起的层层迷雾,并前所未有地照亮了中华民族的前进道路和复兴征程。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儿女大团结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深刻展现和集中彰显。

三、中华儿女大团结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促成的中华儿女大团结局面具有深厚的联合意蕴与宏伟的大同理想。争取团结,推动联合,促成统一,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干事创业接连取得成功的关键密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不仅可以看清楚党领导促成和巩固发展中华儿女大团结政治局面的历史叙事,也能够弄明白在新的前进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未来愿景。一部百年中共党史,本质上是党号召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团结史。从这一角度看,实现民族复兴不仅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勇扛在肩的历史使命,也是党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奋斗的时代主题,既是中国人民创造新生活的宣言书,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强起来的动员令。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儿女大团结”是有着紧密关联的重要时代命题,二者统一于民族复兴伟大实践。一百多年来,在中华儿女大团结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扮演着领导者、维护者和促进者的重要角色,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就不会形成大团结局面,更没有今日中国之盛世。民族复兴路上,中国共产党既是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核心领导力量,也是推进富国大业和强国大业的坚强主心骨,一以贯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和推动中华民族实现富起来强起来的根本保证。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则是把中国共产党与中华儿女大团结有机连接在一起的一条主线,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依靠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加快实现民族复兴的现实步伐。实现民族复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和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团结奋斗。中华儿女大团结从民族复兴的角度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11]72的问题,向世人展示中国共产党是凝心聚力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型政党,党要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注重团结、善于团结、真诚团结,党依靠团结奋斗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大风险挑战,用团结统一消除人心涣散、扭转被动局面,并以共同的理想凝聚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经过长期努力,中国共产党巩固形成的中华儿女大团结局面成功促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12]7。

“从党的发展主题来看,如果说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奋斗是为了救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奋斗是为了兴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奋斗是为了富国,那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奋斗则是为了强国。”[13]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儿女大团结工作先后以救国为第一要务、以兴国为千钧重任、以富国为主要路线、以强国为根本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团结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团结兴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团结富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团结强国”[14],“团结救国、团结兴国、团结富国、团结强国”[15]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百年历程。总之,团结是贯穿“救国、兴国、富国、强国”[16]四个历史阶段的一条鲜明主线。四个历史阶段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17],四者共同融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意味着民族复兴不可逆转。

中国共产党是靠团结奋斗成就伟大事业的使命型政党。实现民族复兴,必须加强民族团结。民族复兴与民族团结日益具有内在的紧密关联,推进民族复兴伟业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奋斗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民族复兴路上,中国共产党坚持把讲团结同爱祖国辩证地统一起来,坚持把团结的逻辑主线牢牢贯通于以上各阶段,不仅促使爱国情怀中的团结基因得到代代相传,还推动着团结精神中的爱国主义实现铸魂育人。并且,这根团结的逻辑主线还把民族复兴的四个历史阶段完整连接起来和有机统一起来,不仅使得爱国主义情怀与团结统一的伟大民族精神浑然一体、熔于一炉,还使得“民族复兴的阶段性与整体性”[18]越来越具有内在的高度的一致性。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循序渐进走好、走稳四阶段中的每一步,正确引导亿万民众团结起来,共同努力奋斗。其中,团结救国是首要前提,也是最为艰苦卓绝的关键一步,这一阶段旨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赶走一切外来侵略者、打倒本国封建势力和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因此团结救国的直接胜利成果就是成功改造旧中国并“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19];团结兴国是必要准备,也是团结富国和团结强国两个阶段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意味着建立新中国后就要集中精力着手解决一穷二白和百废待兴的问题,从而为持续推动中华民族既“富起来”又“强起来”创造出更多的有利条件;团结富国是必经阶段,是党带领全体人民打开共同富裕之门的一把“总钥匙”,既能够为实现强国目标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也可以为完成复兴伟业积攒雄厚的经济实力;团结强国是当代中国14多亿人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经过团结救国、团结兴国、团结富国三阶段并由党和人民共同缔造出来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到本世纪中叶走完这一步即意味着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时至今日,“前两件大事(救国、兴国)已经完成,第三件大事和第四件大事(富国、强国)正在接续推进之中”[20]。

总之,共同振兴中华是全体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实现民族复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价值追求。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的團结工作旨在以全党团结促进举国上下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目标、统一行动,在讲团结同爱祖国的辩证统一中不断汇聚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当前,面对国内日新月异的改革发展良好势头,面对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作为解码中国奇迹和中国之治的一把密钥,中国共产党领导促成的中华儿女大团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征程中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若把实现民族复兴看成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次“赶考”,那么如何团结凝聚人心共襄民族复兴伟业则是“出卷人”所出的“试题”,新时代怎样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则是“压轴题”,而中国共产党人就是“参加应试”的“答卷人”,广大人民群众就是评判执政党功绩的“主考官”和“阅卷人”。民族复兴路上,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华儿女大团结的领导力量,广大人民群众始终是中华儿女大团结的主体力量,党和人民始终是中华儿女大团结的坚定捍卫者和忠诚维护者。今后,为了更好“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1],既要在国际视野比较中继续坚定中华儿女大团结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也要在历史视野比较中拓展新时代中华儿女大团结的高度、广度与深度。

四、中华儿女大团结是世界人民大团结的崭新高度

一方面,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同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在国内发展上,中国共产党是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干事创业的责任型政党,推进强国大业、振兴中华民族、造福中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担当。另一方面,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促进世界人民大团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同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在国际社会中,中国共产党是为人类社会谋发展、谋进步、谋福祉的使命型政党,完善全球治理、维护国际秩序、发展壮大世界和平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任务。

从国际层面看,“党和人民事业是人类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1]64,为世界谋大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促进中华儿女大团结的重要价值追求。中华儿女大团结既是世界人民大团结的集中反映和深刻展现,更是促成和加强世界人民大团结的先行探索示范;既是当代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行动表率,更是中华民族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贡献的有效实现方式。世界各国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家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发展同世界发展紧密相联,中国梦与世界梦也是相衔接、互融通的和谐共生关系。“中国人始终认为,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22]在完善全球治理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世界谋大同,党积极践行这一历史使命旨在以中华儿女大团结促进全世界人民联合起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23]。早在1988年,邓小平就明确强调:“中国把自己的发展看作是对人类贡献的问题,是保证世界和平的问题。”[24]从中国发展同世界发展的紧密关系角度看,团结中华儿女把中国发展好了,其实也是在为世界发展作贡献,巩固发展好中华儿女大团结局面对于促进世界人民的大团结大联合亦有积极帮助。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5]是中国共产党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使命任务。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和睦的大同世界,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党领导促成的中华儿女大团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大合力,为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团结、友爱、和谐、稳定的现实福音与未来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共赢的发展原则,团结各国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促改革,号召国际社会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各国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这一重要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团结,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努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5]。在统筹“两个大局”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在坚定发展信心的同时坚持团结奋斗,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体人民的紧密团结成为我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党注重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积极打造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让国际社会看到了当代中国人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的民族团结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历史性地实现着全人类多民族大团结的新高度。”[26]这与在西方国家泛滥成灾的“民粹主义”“民粹运动”所滋生而出的种种乱象形成鲜明对比。当前,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团结奋斗,继续发展壮大世界和平力量与和谐因素,党领导促成的中华儿女大团结已经成为维护国际社会总体缓和的重要稳定器。

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中国共产党强调“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27]。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创造性提出,增进了各国人民的价值共识,起到了维系团结与促进联合的重要功能,对推动世界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团结的视角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倡议理念,主要是基于推动世界人民大团结大联合的现实考量,这就好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筑牢中华儿女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独特作用,全人类共同价值实际上也发挥着团结人心、摒弃分歧、凝聚共识、增添互信、汇集力量、统一行动的显著功能。

五、中華儿女大团结是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的新样态

资本主义制度自诞生以来就印有“工具性”“利己性”的浓厚色彩,推动这一制度保持正常运转,最深层次的动力就在于资本的逻辑,即一切为了资本、一切屈从利益。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资本家对市场进行操控,一旦挟制过度,就会造成恶性垄断,形成垄断资本家,利用手中掌握的强大资本直接干预国家政治。由此,政党斗争和民众撕裂不可避免地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不治顽疾。这是资本主义国家难以形成高度统一、紧密团结、长期稳定良好政治局面的深层次原因。

以最近几年的美国抗疫为例,“党争之下的联邦体制相互掣肘、层层推诿,构成了‘散装美国抗疫格局”[28]。其一,“选举政治和两党各自的政党利益”[28]加剧了美国政党间的尔虞我诈,并造成了愈演愈烈、恶性循环的党争,这就从内部基本阻断了美国两党合作抗疫的可能性,并且两党的白热化斗争与撕裂也造成了整个社会不团结和美国民众不团结;其二,“权力制衡变成权力游戏”[28]致使美国监察机构和社会民众难以对政府抗疫形成有效监督,权力监督机制的形同虚设是特朗普政府防控不力、抗疫失败的重要成因,这种“美式”的假监督和伪民主势必难以形成真团结的良好抗疫局面;其三,“用美国人的生命发展经济”[28]严重伤害了美国民众的心和美国民众的情感,深陷党争的两党视美国民众的生命如儿戏、如草芥,滥用公权力频繁为本政党以及利益集团输送不当利益、谋取阶级私利,这就无法有效团结民众进行抗疫。总之,美国抗疫失败的成因多样,除了不合理的疫情防控政策和反科学的抗疫防护常识外,党派斗争愈演愈烈致使制度失灵和监督失效是重要原因。

“中华儿女大团结”的提法由来已久。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中华儿女大团结”的提法通常会和“海内外”或“全体”等宽泛词搭配使用,即“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29]或“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30],这种话语表述将团结面扩大到了港澳台同胞以及居住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海外同胞,并促使“中华儿女大团结”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得以拓展。从统一战线的视角看,“中华儿女大团结”的概念传承着民族复兴的家国情怀,赓续着集体为先的文化基因,不仅极具团结统一的政治意蕴,而且富有统战联合的社会价值,并涵盖了普遍存在于我国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的一些重要关系,这些关系主要有“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31]。由于“中华儿女大团结”的概念涉及“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各阶层人民的大团结”[32]和“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以及各方面的团结”[33],因而要协调的关系复杂多样、要团结的对象分布广泛、要争取的人心覆盖面大。在推进富国大业和强国大业的现实进程中,“中华儿女大团结”的提法多与“爱国主义精神”“爱国统一战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4]等主流话题紧密相联。在话语效应上,“中华儿女大团结”的提法富有持久广泛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对扩大统一战线团结面和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凝聚海内外一切可凝聚的团结力量和调动海内外一切可调动的积极因素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帮助。这一提法客观上促进了我国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一些重要关系的和谐发展,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的制度优越性和文明独特性。

历史上和现实中,资本主义制度只为资本不为民生,在利益角逐中难以兼顾国计民生,“富豪经济”的形成致使垄断资本家对社会民众进行长期高强度的经济剥削,私有制的泛滥导致资产阶级对社会财富的吸取和掠夺变得欲壑难填,以资本为中心、崇拜金钱至上、过度追逐利益不可避免地给社会酝酿出巨大的无底黑洞。同私欲横流、过度逐利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比,社会主义制度崇尚集体利益高于一切,决不会将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决不会为了满足个人利益而随意践踏他人的合法权益。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通过坚持走共同富裕之路密切中华儿女大团结的经济联系是党领导的团结工作的宝贵经验。新时代,着力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更多实质性进展是中国共产党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经济路径。始终坚持走全民共富道路,是当代中国为什么能够保持高度团结统一的关键密钥。

站在国际视野上进行比较,中国共产党领导促成的中华儿女大团结局面有利于推动社会繁荣发展和巩固国家长治久安,是当代中国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35]的关键要素,也是不断完善“中国之制”和持续优化“中国之治”的有利条件。中华儿女大团结是非功利性的自发团结和非排他性的自主团结,具有雄浑的浩然正气与光荣的梦想精神,是依靠走共同富裕道路巩固发展起来的紧密团结,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亲诚友爱团结,显然不同于西方社会以资本逐利为营生的异化团结和恶性竞争。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促成的中华儿女大团结深刻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文明力量,促使推动实现世界人民大团结拥有了更高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作出了重要的和平性贡献。总之,党领导促成的中华儿女大团结是公道、正义的事业,任何困难挑战都阻挡不了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坚定决心和强大毅力。

六、结语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系统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历史进程,科学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决议》指出“党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11]70。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决议》强调“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11]72。回答好这一根本问题,仍须牢牢立足统一战线的研究视角,用大团结的逻辑主线穿针引线。具体来说:其一,回答“中国共产党是什么”的问题,答案在于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强大领导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善于激励人心、提振精气神、团结各方面共同干事创业的使命型政党;其二,回答“中国共产党要干什么”的问题,答案在于中国共产党要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努力实现强国目标,奋勇推进复兴伟业,并以两大奇迹为表征的中国之治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经验智慧;其三,回答“中国共产党未来准备怎么干”的问题,答案在于中国共产党准备以更团结的精神更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报效国家和人民,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以更加紧密的团结带领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为全人类的发展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总之,党的百年奋斗涵盖了中国共产党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生动实践,我国安定团结、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是我们党经过百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就,坚持统一战线、坚持团结至上是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历史经验启迪未来、弥足珍贵,具有极其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N].人民日报,2022-10-26(01).

[2]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2-01-01(02).

[3]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共同建设伟大祖国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N].人民日报,2022-03-06(01).

[4]约翰·加尔通.美帝国的崩溃:过去、现在与未来[M].阮岳湘,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74.

[5]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10-10(02).

[6]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

[7]习近平.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的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5.

[8]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21-01-01(01).

[9]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84.

[1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230.

[1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7.

[13]高举伟大旗帜 感悟思想伟力 凝聚奋进力量[N].河南日报,2021-07-16(05).

[14]周虎.中国共产党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百年历程与经验启示[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2,6(02):28-39.

[15]周虎.中国共产党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百年历程与经验启示[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2,6(02):28-39.

[16]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19.

[17]曲青山.新时代在党史新中国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5.

[18]郭海龙,班永吉.论民族复兴的阶段性与整体性统一[J].党史文苑,2021(04):48-54.

[19]成仿吾.长征回忆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43.

[20]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97.

[21]習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

[22]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和访问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时的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0.

[23]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系列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3.

[2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50.

[25]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10.

[26]刘学坤.中国共产党的团结思想探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0(03):11-17,90.

[27]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系列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3.

[28]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太和智库,海国图智研究院.“美国第一”?!:美国抗疫真相[EB/OL].(2021-08-09)[2022-12-11].http://www. rdcy. org/uploads2021/file/20210809/20210809160224_12275.pdf.

[2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819.

[3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7.

[31]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471.

[3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00.

[33]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

[34]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60.

[35]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

猜你喜欢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