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层递进”教学模式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中的应用

2023-07-31 11:04张广付,张婉静,李雯雯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模式

张广付,张婉静,李雯雯

摘  要:美术类课程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此类课程,教师可结合专业实际情况,探索实施“五层递进”教学新模式。五层递进,即从“模仿”到“总结”“思维导图”“创作”“创意”五个层面的学习历程,以递进的方式帮助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逐步掌握美术类课程的技能技法。采用“五层递进”教学模式有利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形成清晰的教学实施路径,有利于美术类课程教学基础论和实用论的合理建构,有利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素养的逐步提高,有利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形成多课程相协调的系统化效应。在“五层递进”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推行分层递进式教学,进行分类差异化引导;优化课程内容,推动多门课程联动发展;优选真实教学案例,创设岗位教学情境;丰富考评形式,拓展第二课堂。

关键词:“五层递进”教学模式;美术类课程;学前教育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3)02-0056-03

美术类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幼儿美术、玩教具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美术教育等。一些高职院校将学前专业美术类课程简单理解为美术学习,进而导致其教学定位发生偏差。简单套用专业美术的教学模式,忽视幼教岗位的个性教育,强调教师的绘画讲解和示范[1],对于并不是艺术生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难以快速接受,不易完成知识转化,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为改变这一状况,任课教师可在遵循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教学规律基础上,结合专业实际情况,探索实施“五层递进”教学新模式。

一、“五层递进”教学模式及其应用价值

(一)“五层递进”教学模式的含义

五层递进,即从“模仿”到“总结”“思维导图”“创作”“创意”五个层面的学习历程,以递进的方式帮助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逐步掌握美术类课程的技能技法。以幼儿美术课程中的儿童画创作为例:首先,师生针对某一儿童画主题进行资料搜集,然后模仿绘画。再由教师或学生对临摹的作品,从不同的绘画元素角度进行总结,形成主题作品的创作思维导图。再根据思维导图进行儿童画主题创作,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引导创意,最终形成一个递进式的创作过程。

贯穿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始终的主线是绘画及手工技能,在技能主线上附以图形、色彩、材料、创意、空间、幼儿教育、教学方法等元素,即形成了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和技能要求。这样更有利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突破“无绘画基础”和“无创作能力”的瓶颈,快速掌握美术类课程中的绘画与创作技法[2]。

(二)“五层递进”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1.有利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形成清晰的教学实施路径

“五层递进”教学模式的“模仿”“总结”“思维导图”“创作”“创意”五个递进维度让师生能够建立起更有效的美术类课程教学过程,避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教学等同于专业美术(艺术生)的教学。这种递进式的美术教学模式,以模块化知识点为基础,以工作岗位任务为导向,路径清晰,无论是教还是学都更容易掌握。

2.有利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教学基础论和实用论的合理建构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建设以及学生绘画技能提升,不应束缚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论认为课程是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实用论则主张为学生提供对就业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3],所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类课程既不能脱离职业教育课程的能力要求,也不能忽视创作性能力的基础作用,用实践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基础论和实用论的合理建构提供新的思考。五层递进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优秀绘画案例为模仿对象,利用创意思维导图进行思维发散,继而逐步掌握创作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美术类课程的学习方法,也有利于其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快速完成创新创意作品。

3.有利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素养的逐步提高

结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情况,采用“五层递进”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美学认知,以科学、高效的实践教学方法快速掌握和提高美术类课程的实践能力。相比其他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技能。艺术素养是一个人艺术知识和素质的综合。艺术是相通的,学生掌握了美术类课程的创作方法,就会对其他艺术类课程(音乐及舞蹈)的学习带来积极影响,进而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艺术素养,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性。

4.有利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形成多课程相协调的系统化效应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美术、玩教具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美术教育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及实践能力均为绘画和手工。可以说,这些课程具有相同(相似)的教学模式根基,它们联动发展,更有利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课程学习,也更有利于学生形成高效的学习能力。

二、“五层递进”教学模式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一)分层递进式教学,分类差异化引导

“五层递进”教学模式应针对幼教美术教学岗位的要求,從易至难,逐层推进。例如,造型准确度方面,可以让学生在临摹书本造型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写生、创新能力;色彩方面,在了解色彩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辅以色彩联想、色彩提取等配色方法,甚至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心情随心配色,再研讨调整,以期形成具有自我艺术风格的配色作品;在材质方面,可引导学生从常见材料到复杂材料、从平滑的材质到粗糙质感材料、从自然选材到人工材料等,了解质感对比对美术作品艺术效果的影响;在绘画表现形式方面,学生既可临摹先贤作品,亦可天马行空自行创作。教师在递进式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各类学生的学情,帮助学生总结,辅导学生完成创意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创作。每一项任务完成后,可挑选部分学生在课堂进行作品创作解读,介绍创作经验,同时对优秀作品进行思维导图式的创意发散,引发其他学生头脑风暴,由点带动面,促进学生交流。

(二)课程内容优化,多课联动发展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应摒弃传统的散点式教学内容。将各个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模块化处理,各个模块难度递进、岗位适应度递进。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教玩具设计与制作课程架构为例(见图1):将原先教材中单纯按照教玩具制作材料分类的教学内容,根据幼儿园一日活动和班本课程岗位任务,分成基础教学、初级提升、岗位实训、进阶提升等四个教学模块逐层推进,每一个教学单元辅以不同教学主题,既对接幼教工作岗位,又丰富了教学形式,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在教学内容设定过程中,应注重联动、协调发展,从整体上规划各模块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关联性[4]。各门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互相辅助,避免重复,当然也要防止教学内容遗漏。例如,绘画和色彩为各门美术类课程的技能基础,此部分内容在幼儿美术课程完成教学任务后,后续课程则无需重复教学。可在制定教学标准时限定教学内容,或是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规避此类问题。

(三)优选真实教学案例,创设岗位教学情境

“五层递进”教学模式具有知识点模块化、项目化、模仿化以及创作化的特点,有利于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建立以工作需求为导向的教学环境。教师可通过与幼儿园一线教师对接,优选满足各类教学任务要求的真实教学案例,根据幼儿园工作环境设计实训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自主学习。

(四)丰富考评形式,拓展第二课堂

“五层递进”教学模式以模块化、项目化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为主,教学考核及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不能延续传统的考核等方式。“五层递进”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应注重过程考核、项目考核和阶段考核,还可以适当引入岗位考评及第二课堂考评。要在五个递进维度上对学生进行逐项考核,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递进程度,重点考查学生美术技能的发展状态,并适时给予阶段性指导。对于学生完成的阶段性美术作品,可以進行幼儿园岗位投放,接受幼儿园师生的岗位评价。此外,还应积极拓展第二课堂,比如举办学前教育专业美术作品展演活动、各类技能竞赛活动,为学生建造全方位、全立体的学习空间。

参考文献:

[1]谢嘉琳.高职美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改革发展研究[J].科教文汇,2008(11):208;

[2]张广付,王莉莉.“五层递进”教学模式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美术》课程中的运用[J].散文百家,2021(6): 93-94.

[3]任亚鹏,徐永敏,王江萍.基于艺术工学基础论的空间设计思考[J].建筑与文化,2018(08):47-50.

[4]李德菊.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21(15):104-106.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浅论美术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