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2023-08-03 07:18赵昱周宝中肖艺林
广东教育·综合 2023年7期
关键词:语篇思政教材

赵昱 周宝中 肖艺林

“大作业·深学习”研究成果选登(八)

主持人:黄日暖

课程思政理念指的是“在各级各类课程中,都要践行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立德树人的协同效应”。《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可见,课程思政与新时代背景下初中英语学科的课程性质和发展方向相吻合。英语学习需要长期的积累,教师在课堂上巧妙的教学设计与课后优质的作业设计相辅相成。初中英语教师要提高思政意识与能力,实现英语学科作业设计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将语言技能的培养与思想境界的提升相统一。

一、整合教材内容,从文化角度深挖思政元素

英语作为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其习得者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势必会接触到许多文化知识与文化现象。基于此,要引导学生在习得文化知识、认识文化现象、培育文化意识的过程中厚植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料的合一,是教师进行作业设计的重要蓝本。想要优化作业设计,就先要对教材有整体、全面和清晰的认知,提炼、归纳与整合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系统地进行学科育人长线布局。

英语教材中包含大量隐性的思政元素,笔者以初中英语教材沪教牛津版为例,从文化角度梳理了不同单元话题呈现的中外文化内容,将各个单元分为目的语文化、本土文化、世界其他国家文化、本土与目的语对比文化、本土与世界其他对比文化等。(见下表)

据统计,沪教牛津版教材中的文化内容概况涉及目的语文化共11个单元,本土文化20个单元,世界其他国家文化13个单元,对比文化5个单元。从数量上看,目的语文化数量略少于本土文化。从内容上看,目的语文化、本土文化以及世界其他文化所涵盖的话题可分为自然、饮食、日常活动、居住环境、文娱与体育、故事与诗歌,以及科普知识与现代技术等。教师可依据话题列举教材中所涉及的文化内容及其背后对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揭示背后所反映的思政教育,实现语言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

例如,八年级下册Unit 3 Reading “Fishing with birds”属于“自然”话题,其背后所反映的思政教育包括:激發热爱自然的情感,增强保护鸟类的意识;了解即将消失的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手艺人传承中华文化的坚守精神,体会其中的不易,并形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意识与传承意识。教师提炼出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后,可布置以下作业: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结合本单元话题“Traditional Skills”实地调查身边即将消失的传统文化,并深度思考:As a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what can we do to save these traditional skills from disappearing? 在调查过程中,学生将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形成传承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如此,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从基于语篇的学习走向深入语篇和超越语篇的学习。

以文化意识为突破口,整合教材,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与作业设计当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以包容开放的态度看待文化多样性,更主动地参与跨文化交流,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感。

二、夯实核心素养,让思政教育渗透不同层次作业设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情,依照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针对性强、满足不同能力发展需求的分层作业显得尤为重要。分层作业设计可分为以下三类: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以及迁移创新类。学习理解类的作业设计基于语篇,面向全体学生,以考察基础为主。应用实践类的作业设计指向深入语篇的学习,面向中等水平及以上的学生,强调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迁移创新类的作业设计旨在超越语篇的学习,面向英语基础扎实、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强调能力向素养的转化。这三类作业设计的逻辑应由浅入深、循环递进,每个层次上都应该融入适当的思政教育。

就实践而言,教师可选择基于教材文本,立足地域特色,设计项目化作业。笔者依据沪教牛津版七年级上册教材Unit 6 “Travelling around Asia”和七年级下册教材Unit 2“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立足深圳市龙华区本土文化与地域特色,以“Travelling around Longhua District”为话题,设计了“学好英语,争做龙华宣传大使”的英语暑期项目作业。

1.学习理解类作业。此为必做题,内容包括两部分:

(1)Match the phrases in Column A with the Chinese meanings in Column B.

本题考查龙华区知名景点的英文表达方式,旨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下掌握必要词汇,奠定词汇基础。同时,以开放的方式让学生借助词典或互联网完成,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探索欲。

(2)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 aloud in front of your parents.

Shenzhen lies in southern China. It is a city with many beautiful places. Longhua Distric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istricts in Shenzhen. Here you will find many places of interest such as Yangtai Mountain.

If you are a lover of history, you can go to Guanlan Ancient Market. You can learn about Hakka(客家) culture and enjoy the beauty of traditional Hakka building here. Mission Hills Tourism Resort is famous for its golf resort in the world. And this is also the place to go if you would like to visit some shops and department stores.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art, Guanlan Printmaking Village may become your best choice. You can see a lot of wonderful printmaking works or even buy one if you want.

Longhua District has something for everyone, so why not visit Longhua this summer?

本题基于教材7A U6 Reading与7B U2 Reading,结合龙华区实际情况改写而来。首先,课文改写的方式能让新知识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所学习的新内容发生关联,形成学习期待。其次,帮助学生完成从词汇到句型及语篇的过渡,为后续能力提升搭建好语言支架。最后,以口语作业的形式布置,有利于夯实学生语音基础。而通过口述给家人听的环节,能够锻炼学生说英语和用英语的胆量,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传递勇于挑战自我的生活态度。

2.应用实践类作业。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三選一”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完成。具体选项如下:

(1)Take photos of at least 3 scenic spots in Longhua District with your family or classmates, then make each scenic spot a name card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2)Make an English vlog to introduce the place you like best in Longhua District.

(3)Make a poster about your favourite scenic spots in Longhua District. (Digital version is acceptable.)

该类作业设计号召学生在假期走出去,充分认识龙华,树立本土文化自信。学生可选择与家人或同学结伴而行,在实地考察时增进家庭和睦及同学友情。在完成过程中既能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技能,也能培养动手能力,如制作海报、使用信息技术、摄影技术等能力。

3.迁移创新类作业。此为选做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本关于龙华区的旅行手册,学生可自由发挥制作,也可参考教师提供的以下框架:

(1)Overview:Location;Transportation;History;People; Typical Photos.

(2)Shopping:Malls (e.g. Plaza, Business street);Souvenirs;Brands.

(3)Dining: Local dishes (e.g. Cantonese dishes, Hakka dishes);Various cuisines; Snacks (e.g. Dim Sum).

(4)Sightseeing:Scenic spots; Culture and sports facilities; Parks and green-ways.

(5)Development:Industry; Technology; Medicine; Future scenario.

本题在提供方向的同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将前面两类作业中的成果转化为旅行手册的素材。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沟通交流、组织分工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同时,以结果为导向,实施过程中隐形驱动学生以多种方式进行深入调查,形成报告,培养信息收集、归纳、整理能力和文字书写能力。旅行手册的设计融合历史、地理、美术、劳技等多学科知识,是学科融合作业设计的体现,而最终以生成旅行手册为成果形式,符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表达。

思政育人是贯穿“学好英语,争做龙华宣传大使”英语暑期项目作业设计的主线,笔者希望借此项目作业让学生利用假期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关注本土,了解身边的风土民情,并且“在耳濡目染和身体力行的过程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升华情感”。只有从了解家乡、关注家乡、热爱家乡做起,才能更好地认识国家和认识世界。

三、完善评价机制,发挥作业评价育人功能

新课标要求作业评价应坚持“能力为重、素养导向”。如何在符合课标要求下完善作业评价机制,真正发挥作业评价育人的功能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难题。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提出思考及建议。

1.激发学习兴趣,多元评价助成长

丰富作业评价的形式和主体,让学生、同伴、家长、教师都作为评价主体参与到评价中,从多方面助力学生成长。根据心理学家布鲁姆的“发现学习论”,探索中发现的正误答案同具反馈价值。例如,生词抄写、单词填空等基础类作业可以采取学生自评的方式。学生在自行批改中发现不足后改正,其产生的反馈作用远比外在奖励有价值。同时,自评的过程也是学生充分认识自我的机会。每次得到正向反馈时,学生会进行“原来我这么棒”的心理暗示,增长信心。而类似英语作文、语篇翻译等作业则可以采取同桌互评或小组互评的方式。教师也可以借助展台或希沃白板等设备将作业投屏,让全班来审阅与批改。在批改过程中,学生自觉充当起“小老师”的角色,发现其他同学作业不足之处的同时,能再次巩固所学知识,并将他人作业长处化为己用。教师在学生互评后进行总评,能快速把握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薄弱情况,方便后续给予学生反馈,改进教学方式。

2.加强师生交流,鼓励评价增信心

作业评语是师生交流的无形纽带,教师在进行作业评价时要坚持以鼓励为主,多给予正面评价,讲究评价的艺术性和灵活性,做到春风化雨。首先,教师在撰写作业评语时可充分利用批评心理学中的“三明治效应”,将学生待提高之处放在两句表扬的话语之间,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意见。比如,批阅学生作文时发现其书写还有待提高,教师可以评价如下:Youve done great in structure and content, but I am sure you will be more excellent if you could improve your handwriting a bit. 当学生阅读到此条批语时,并不会因为教师指出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而感到羞愧。学生反而会感受到自身得到了老师的关心、重视与尊重,欣然接受并努力改进。

3.关注身心发展,跟踪评价育真人

许多时候,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重视结果性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方法、情感以及态度进行形成性评价。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不仅是其知识能力与水平的体现,更是其情感态度、个性特征、价值观的集中表达。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应更侧重于对其进行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完成过程中付出的时间与努力,解决问题过程中体现的态度与情感发展水平。不可一味将其完成结果与优生进行对比,而应根据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加以鼓励,就其有待提高的部分提供指导和建议。此外,教师可以利用作业智能管理平台,将每一次形成性评价记录在册,形成跟踪式评价,构建学生的成长档案袋,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研究院2022年中小学英语专项研究课题“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提升初中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DJY-2022-A-yyb36 )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语篇思政教材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