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大豆
——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与示范

2023-08-03 06:23甘肃省定西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郭文杰陈红霞
农机科技推广 2023年6期
关键词:全膜垄沟播种机

○甘肃省定西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张 军 郭文杰 刘 军 陈红霞

定西市依托农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合理运用旱作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积极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试验研究,制定推出一整套农机、农艺高度融合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及机具配套方案,为全面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增实效的样板示范作用。

一、试验设计与实施

在通渭县陇川镇建立试验示范点,示范面积500 亩,依托原有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有机融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通过品种优选、适期晚播、缩株保密(减穴增株、合理密植)、施肥播种一体化、适时晚收、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高效技术措施,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协同配套,总结筛选出可复制、可推广、技术模式科学、装备配套合理、生产实用高效的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和机具配套方案,保障大豆玉米两种作物协同共生,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装备支撑和服务保障,努力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大豆的目标。

1.试验设计。

(1)地块条件。试验区为地块平坦、长期耕作的熟地,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马铃薯,进行了深松,并用旋耕机耕整。

(2)种植品种。选定适合当地种植,且符合大豆—玉米带状复种模式的大豆、玉米品种,陕豆125、先玉335。

(3)种植模式。结合当地全膜双垄沟旱作节水农业模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采用“2+4 模式”和“2+2 模式”。

2.试验用机具。ISQ-340 型全方位深松机、IGKNBM-200 旋耕机、2MBFG-3 型大豆-玉米旋耕施肥铺膜覆土一体化播种机、2MB-1/2GXA 型双垄沟全膜高速穴播机、2BD-4 型电动手扶式大豆玉米复合种植一体机、改制现有喷杆式喷药机、新疆牧神4YZB-4E 型自走式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4LZ-1.0A 型全喂入联合收获机。

3.主要技术路线。

4.试验过程。

(1)耕整地。在秋后或次年春季对前茬作物收获后深耕,耕深25—30cm,有利于土壤熟化,减轻病虫害。旋耕整地也可在春播前 10—20 天进行。整地采用铧式犁耕翻、机械深松(打破翻耕形成的犁底层,增加耕层土壤持水性能)、联合耕整地作业(一次进地完成根茬粉碎、土壤旋耕、耕层松土等)等方式。播种前要进行旋耕旋碎土整地作业,整后地表平整均匀,土壤细碎,达到一定的干湿度和松软度,满足种植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的土壤条件要求。

(2)播种。使用旱作区全膜双垄沟“2+4”、“2+2”模式播种机具,两种作业方式。①联合作业。采用拖拉机牵引的大豆—玉米联合播种机作业,一次完成玉米起垄覆膜播种作业,同步错位进行大豆起垄覆膜播种作业,1 个行程完成2 行播种作业,往返形成完成4 行播种作业,大豆在小垄沟内两侧进行播种,大垄为玉米大豆间距,使用120cm 的膜。②分段作业。利用现有全膜双垄沟机具,完成旋耕起垄覆膜作业,再采用2 行电动玉米专用播种机和2 行电动大豆专用播种机进行播种作业。也可以采用手扶式滚筒穴播机进行播种作业。

(3)除草。针对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配合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在播种前,采用施肥、起垄、施药、覆膜一体化机械处理,施药后不混土;露地栽培模式下,在播后苗前施药,均匀喷雾后应迅速进行浅混土,采用的土壤封闭药剂精异丙甲草胺,用于杂草防治。

(4)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田间调查,做好病虫监测,早发现,早防治。针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对病虫草害防治的农艺要求,重点解决分带定向喷雾防控问题。苗后喷施除草剂时,改制现有喷杆式喷药机,设置双药箱和喷头区段控制系统,实现不同药液的分条带喷施,在玉米带和大豆带间加装隔离板,防止药剂带间飘移。

(5)收获。

2+4 模式。玉米采用常用的玉米收获机作业,大豆采用幅宽在1.7m 以内的窄型履带式大豆收获机,或采用小型割晒机进行收割作业。

2+2 模式。对玉米、大豆成熟期不同,先收玉米,选择幅宽在1.8m 以内的两行轮式或履带式玉米收获机,整机宽度不大于大豆带间距离。先收大豆,选择幅宽在2.0m 以内的履带式大豆收获机,整机宽度不大于玉米带间距离。待后收作物成熟时,再用当地常规收获机完成后收作物收获作业。

二、试验结果

1.新引进机具性能测定。

不同型号播种机试验数据统计表

2.产量测定。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数据采集表

3.效益分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通过缩株距、保密度,在玉米不减产的条件下,增收一季大豆。按 2022年市场价玉米2.8 元/kg、大豆7元/kg 来计算。

1)“4+2”种植模式。亩产大豆38.5kg,玉米420kg,亩产值1445.5 元。成本1165 元亩,包括土地流转费50 元,种子费120 元,肥料费120 元,地膜费95 元,农药费30 元,水电费40 元,播种机械作业费60 元,植保机械作业费60 元,收获机械作业费240 元,人工费280 元。亩纯收入280.5 元。

2)“2+2”种植模式。亩产大豆60kg, 玉米380kg,亩产值1484 元。亩投入土地流转费50 元,种子费180 元,肥料费90 元,地膜费95 元,农药费30 元,播种机械作业费60 元,植保机械作业费60 元,收获机械作业费240 元,人工费350 元,共计1155 元。亩纯收入329 元。

3)集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和机具配套方案,破解了间作套种作物不能高产的难题,实现全程机械化高效生产。

4)大豆根部具有固氮作用,除为自身提供充足的氮素营养外,也能为玉米提供一部分氮素养分,可有效减少施氮量;大豆由于玉米的遮挡可避免部分害虫的侵害,减少农药使用量,提升耕作环境质量。

三、建议

一是积极与农机生产企业、科研院所主动对接,联合攻关,加大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植保、收割等环节专用机械的研发力度,保障“有好机可用”。二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通过改装、遴选引进适宜机具等措施,努力提高专用机具保有量,夯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机装备基础。三是依托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加强培训,提供新机具调试方法、操作技能和维修保养等技术服务,培养一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作业能手,确保种植机具用得上、用得好。四是精心组织农机社会化服务,有效对接作业服务供需,特别要针对当地复合种植专用播种机械、窄幅收获机械保有量缺口问题,加强区域沟通协作,引导开展跨区作业服务。

猜你喜欢
全膜垄沟播种机
种植方式对陇中干旱区扁蓿豆种子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大蒜播种机让蒜农挺直了腰
垄沟集雨种植系统水分入渗特性模拟研究
我们都是播种机
旱地全膜玉米密度试验报告
武山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玉米全膜覆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地膜试验研究
让党建成为信仰播种机和工作推进器
2014年武山县全膜玉米测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