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核心要义与价值依归

2023-08-06 17:16孙开
当代经济管理 2023年8期

孙开

[摘 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有机构成,是一个贯通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而不断向纵深跃迁的演化过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这一时代新题需要从多重维度进行系统阐释,尤其应从理论层面进行学理探讨,即以物质生活的相对富足为基本前提,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优良的物质条件;以人民精神世界的充实丰盈为核心要义,表现在认知能力的增进、审美水平的提升、道德修养的臻善以及理想信念的培植层面;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依归,在文明社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人精神需求的满足和全体人民自由全面发展的富裕。逐步加深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解,有助于更好地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实践层面的跟进落实。

[关键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基本前提;核心要义;价值依归

[中图分类号] D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0461(2023)08-0009-06

纵观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人们对富足生活有着孜孜以求的憧憬与向往。所谓的“幸福生活”,意味着在物质生活资料得以满足的前提下,作为现实的、个体的人利用社会所创造的历史条件选择、追求并创造出超越自身精神需要的活动状态,也可理解为精神生活。可以说,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集中显现,也是凸显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价值及能动性谋划的重要指标。从物质生活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转变,彰显出从追逐物质丰裕目标的基础阶段向实现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阶段跨越。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1]“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论断既是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阶段性目标的深入推进,也是对社会主义本质中“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目标的谋划部署。全面理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亟须从学理层面进行论述剖解,即同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关联、人民精神世界的充实丰盈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而为实践层面的跟进落实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物质生活的相对富足为基本前提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战略目标。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2]22。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构成。而其中物质生活又是第一位的,起着基础性、决定性作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3]。物质生活的实现程度决定精神生活的实现程度,因此,理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梳理其同精神生活富裕、同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两者的关系。

(一)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供给优良的物质条件

理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首先要厘清其与精神生活富裕之间的差异。“精神生活富裕”同“精神生活贫穷”相对,其概念指向是某一特定集体或者个人的系统观念,包括思想道德、精神状态、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等,衡量标准是与物质生产方式能否契合适应。也可理解为,因精神来源获取的丰富性,给人民的精神生活带来某些冲击,从而产生价值取向困难,从而造成精神生活的相对贫乏。精神贫困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主要“痼疾”。这归因于在资本逻辑主导下过度追逐“物化”而致使人的精神生活只能依附于物质利益而存在,丧失了人所应追求精神利益的本性。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则强调“个人全方位发展与全体人民共同发展的统一”[4],涵盖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维度,是国家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得集体和个人充分享有和使用精神文化资源以达到精神需求的满足。“共同”建立在对个人利益实现的基础之上,在物质生活得以满足的前提下通过客观社会实践能动性改造自身主观世界以达到愉悦身心情绪和升华精神体验的目的。

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作为基础性层次,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铺垫了必要准备。优渥富足的物质生活能够给人们留出相对自由的闲暇时间来自主选择、追求、共享精神文化资源以达到精神愉悦的正常需求。换言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以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为基础条件,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指出的那样,“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5]538,否则不可能使人类获得真正的解放。择而要之,生产力的增长实质上就是物质生产的发展,通过商品生产创造出充足的物质财富,从而为实现物质生活富裕提供前提条件。在发达的物质生产和物质富裕基础上满足作为类的个人的使用价值需求,进而朝着实现全体人民的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奋斗。物质生活富裕的同时自然需要提振精神生活水平的抬升。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中“发展不充分”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一方面,反映在人的个性化、多样性的精神需求因受经济发展水平的牵制,无法与当前精神生产能力相匹配,严重影响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进程。另一方面,影响人的精神生活领域的现实困境有待解决。例如,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渗透灌输,影响着人们道德标准与精神世界,因此,须在扎实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践进程中采取有效举措主动应对疏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是以“富裕”为根基的物质基础的丰足厚实,也要落脚于“共同”这一价值目标的实现完成。物质生活富裕与精神生活富裕是辩证统一的完成,也即“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2]23、“富口袋”与“富脑袋”的统一。将两者置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中科学谋划,理清物质生活富裕与精神生活富裕内在关系,理解脱贫致富的目标在于摆脱精神贫瘠、知识匮乏,以实现“富脑袋”的真正目的,从而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二)物质生活富裕与精神生活富裕获取的实际效用存有差异性

物质生活富裕能够给人带来幸福和满足,更多地反映在生存层面上的享受;精神生活富裕则是物质富裕基础上的升华,是发展层面的情绪愉悦与心灵疗愈。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衡量经济繁荣富强的重要标尺,“为民族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输入智力支持与精神动能”[6]。当前大多数人往往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机械地理解为运用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相关理论进行阐释的简单复制,人们对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概念还存有模糊认知,其症结在于精神生活的价值特性——无形性。相比之下,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可感性、直接性更容易引发人们的接受与重视。这说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在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得以实现的基础上经历一个相对长期的辗转过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际效果与实现程度同生产力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影响着人民物质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理路中,要正确看待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境遇,一方面,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发展的不均衡性。即过分追逐物质生活的满足而忽视精神生活的享受,造成精神生活的压抑与疏离。另一方面,存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及收入分配差异的现实,以及追求、共享精神资源不匹配的状况,致使精神生活的质量、水平、需求参差不齐。这表明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从当前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需要分阶段、分地区、分步骤稳步推进。

(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表征为精神生活的能动性

马克思强调,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而人的精神生活虽要以生产力的支撑作为根本前提,但并不否认精神生活是人类独有的、自觉自主的实践活动。主要表现在:第一,因社会性质、经济水平、民族传统和个人禀赋的差异导致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水平高低不齐,也就是说,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不必然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产生增益效用,从侧面折射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相对独立性。譬如,目前精神生活存在泛娱乐化的倾向,表征为以崇尚娱乐为观念切入、以轻佻夸张的戏谑效果满足自我感官机能,最大限度地将“娱乐至上”理念宣扬到极致,从某种程度上造成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失衡,即物质生活愈富足而社会愈堕落的“倒挂”现象,致使精神生活发生“异化”。此外,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思潮的裹挟激荡,人们对物欲的占有得到更大程度的激发与释放,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精神生活之于人的不可或缺性。比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扶贫先扶志”等思想都是致力于从根本上引导人的精神生活需要向自觉主动的本性本能复归。第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并非全然被动地依附于物质生活的富足而自发实现,而是对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具有反作用。即精神生活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也会阻碍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一方面,精神生活的潜藏性,往往容易被物质生活共同富裕所遮蔽。另一方面,精神生活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无法同物质生活相适应,也尚未满足人们多样性的精神生活需求。因此,精神生活的向前推进需要物质生活的持续助力,也需要单个主体的人在精神生活视域内的主动作为,以促动精神生活同物质生活颉颃发展。社会性作为人的本质属性,是区隔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由此看出,精神生活的创造是人类通过自我意识的潜能激发而创造,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的凸显与确证。这也从侧面表明,在物质生活得以满足的基础上,人应该学会提升文化水平和精神境界,而不是一味地“炫富”“比富”。第三,精神生活具有主体自觉性。精神领域的生产活动与物质领域的生产活动的环节要素具有相似性,都是基于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抑或解决精神文化需求而产生的生产、消费、交往、享受等一系列活动指称。在这些活动的运行流转中,人们通过形式多样的表现途径,将内含于其中的精神要素与精神理念移植内化为自身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等,再经由实践的形式转化为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最终形成一个民族、一个社会较为稳定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社会心态和文化样态”[7]。

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人民精神世界的充实丰盈为核心要义

精神生活的呈现方式主要体现在作为主体的人的心理情绪及思想观念之中。马克思指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8]精神需要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得以实现的主要推力,而精神世界的充实丰盈正是精神活动无限性与广泛性的直接体现。精神生活的需求因不同国度、不同群体、不同阶层而有所差异,正彰显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多样化特征。其一,人民精神生活在相对平稳的社会共同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精神世界的充实丰盈程度关系着每一个独立个体的生活质量与整体状态,不仅体现了行为主体能动地开展精神活动的主观意愿,也映射出他们对精神需求的满足效能。精神生活的活跃程度同人民思想状态的激发呈正相关,对于塑造清正的思想文化环境以及和善的社会风尚具有积极意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须在尊重个性和把握共性的前提下达到精神习惯、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的内在耦合。其二,人民精神世界的充实丰盈是一个层层深入的演化过程,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相一致,在满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等需要之后向自我实现的最高需求跨越。然而,需要澄明的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人民精神世界的充实丰盈为核心要义,并非对精神资源及文化产品的过度消耗和使用,也不是沉醉于自我精神世界中的“跟风”“躺平”“内卷”“摆烂”,而是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具有正能量的生活方式填充内在精神状态,以达到内心的和谐与满足。因此,人民精神世界的丰盈充实主要包括认知能力的增进、审美水平的提升、道德修养的臻善以及理想信念的培植四个方面。

(一)认知能力的增进是前提

认知,包括对事物概念的判断和事物规律的总结概括。其中智识是基础层次,不仅单纯指知识,更深一层的含义则是指运用知识的沉淀累积所形成的理解力、判断力和感受力。教育是启迪民智的重要途径。知识的普及与获取对大众文化水平有直接影响,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对事物的理性认知,做出合乎情理的准确判断。良好的教育能够凭借所学知识以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应对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问题矛盾,而且在涉及是非曲直的判断上做到事理明晰。智识能力的增进牵涉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获得感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更深层次。因此,知识吸收到人的头脑意识中并以外化的实践形式反馈到现实生产活动中来,以获得相应的价值利益,再通过选择、共享精神资源达到充实精神世界的目的。在丰沛科学文化知识的更深轮次,“智”的提升尤为关键。因为在直面物质生活富足而精神生活贫乏的失衡情势下,会失去理性判断,无法摆正自身定位。例如,“人比人气死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是人的意识所主导的精神活动。这体现出人与人之间所享受到的精神资源的差异,从而告诉人们不要进行盲目攀比,而是要充实自身智识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而可运用理性思维避免精神失控、思想紊乱等问题,从而增强精神专注力。

(二)审美水平的提升是深化

审美是精神生活的较高层级,是超越时空的精神引领,体现为审美主体在观察客观事物时思维视角的与众不同,是基于长久的实践累积与经验判断而产生的对待美的认知。审美水平与精神境界不无关系,精神境界的跃升必然带来审美水平的大幅提升。而精神境界的升华又离不开人们对精神资源的可持续享受,通过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愉悦身心、满足心灵,以此优化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审美水平。因职业分工、社会地位、阶级分层、教育程度的不同,使得个体的审美判断和水平产生偏差。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经营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独特性。”[5]192阶层群体间存在的审美差异无可厚非,不仅体现出矛盾的特殊性,而这也正是全体人民所期待的“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而又和谐相处的自由发展的局面。例如,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文学藝术这一表现形式除了具有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应有职能外,还可以“增长人民的知识和智慧,扩大人们的眼界,并且使他们得到正当的艺术享受和健康的娱乐,提高人民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9]。质言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尊重人民精神生活在审美维度上存在的层次性、差异性,与此同时,正是这种多样化的审美视角才构成了文化艺术的百花齐放,铸造了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才使得人民精神世界愈加多姿多彩。

(三)道德修养的臻善是关键

精神生活作为思想意识层面的反映,其中道德素质的养成是其中的主要方面。道德修养同精神境界的提升、道德品质的培养紧密相关。“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表明了从个人到集体到社会再到国家的逐步深化过程,体现了以道德修养为根基的递进逻辑。因此,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然需要自身道德的提升与完善,不仅包含对道德价值共识的认同,还在于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与个人品德的培养与坚守。其一,道德价值认同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树立与养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所在。精神世界是一个宏阔抽象的概念,衡量精神世界的满足程度以人的精神活动的愉悦和共享为“试金石”。在正确引导精神世界“向上向善”的目标维度上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持续牵引,“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10],滋养着人们价值观的树立与养成。其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与个人品德的培育是一个从个人到集体、由微观到宏观的深化路径。公德、道德、美德、品德可视为人的“德性”的具体表现,是反映社会主体在不同领域上精神生活样态。精神生活富裕将“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准”视为衡量目标之一,牵涉价值观的形塑过程。社会主义社会所要实现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同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相一致,即依靠诚实守信与合法经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那种强调无条件要求实现“共同富裕”的不切实际的想法是一种背离道德的体现。诚实守信与合法经营本身就蕴含着道德性因素的规约,是人们在进行社会交往活动要始终遵从的内在品德。因此,必须强调“共同致富”,抵制“不劳而获”,要求思想观念与道德规范符合精神生活的基本标准,并以每一个个体为中心,提升道德修养水准,形成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逐步充实丰盈人民内在精神世界,进而达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

(四)理想信念的培植是支撑

理想信念,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整体而言,也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自由全面发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从不可企及的、纯粹的理论论题逐步转化为未来可期的、具有实践进路的现实课题和触达目标。其中,理想信念的支撑和精神力量的激励至关重要,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催化剂”,可以大大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11],“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致使精神萎靡、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是人们对美好生活怀有的想象与希望,是对主体或客体生发信任、信心的思想状态,也是期盼更高精神需求在人生观、价值观层面的集中展现。理想信念属于精神世界的高层,既能够调动人的精神状态,也为人们实现既定目标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心怀崇高理想信念并为之奋斗,不仅可以显明作为现实的个体的人实现充实人生的价值意义,也能够凸显在遭逢困难和考验时所激发出的坚韧心性和坚强意志,更能体现整个国家和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面貌。新时代,我们要发扬中华民族坚定的理想主义精神,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拓宽精神视野,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向纵深迈进。

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依归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个体全面发展与全体人民全面发展的统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强调了个体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这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逻辑具有相通之处,也是一个渐趋深化的发展过程,需要将个人精神追求的满足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12]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意味着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的实现。丰富的精神生活不受思想拘囿、精神束缚,本质上是追求自由的幸福生活,体现为较强的自主性。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实现整个社会的精神成果与资源共享为权衡标准,表明追求本真幸福与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从对人的依赖到物的依赖,再到进入较高级的人类社会发展形态,人类才真正在实践层面步入精神自由阶段,表征为精神生活的无限性。因此,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是一个步步推进、层层深入的过程,一要以文明社会的高度发展为前提,二要以不同个体精神生活需求的满足为基础,三要以全体人民自由全面发展的富裕为目标。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以文明社会的高度发展为前提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为基础,物质生产为人们积累创造物质生活财富,从而带动物质消费、物质分配和物质交换,为个体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同时,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离不开思想文化观念的建设与树立,也与成熟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撑相维系。实现全体人民自由全面发展的富裕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与人民生活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提升相连接。其一,安全感是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础。安全感表现为主体对当下及未来所处客观环境体验的确定性与可控性,以及对主流意识形态、网络媒体交往的信赖度和可适性,是生活状况的安宁、精神情绪状态的稳定,关系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效能。其二,获得感是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关键。让人民群众获得切实的、真正看得见的“利益”是全面深化改革落脚点的具体彰显。获得感不仅是对所拥有或体验的精神文化资源、产品、服务的即时满足,还体现在改革进程中经政策制定并落地执行后人民群众反馈效果的认可度。其三,幸福感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的。作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较高层次,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源自选择追求享受精神资源而获得精神欢愉的主观体验,也来自社会共同体的实践界域中以人与人之间的思想碰撞和良性互动。马克思指出:“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13]人民群眾在获得幸福感之后内在潜能被充分激发,从而呈现更为奋进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勤劳致富、艰苦奋斗为原则遵循,既要满足个性化、差异化的精神需求,又要同实现社会价值相融合,在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层次性、主体性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朝着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而团结奋斗。

(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个体精神生活需求的满足为基础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基于个体自由的全面发展,落脚于“共同”这一历时与共时相统一的终极目标,彰显全体人民的共同诉求,营造出清朗和谐的社会舆论氛围。个体精神生活是相对于集体精神生活而言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主体性特征。每一个独立个体的精神生活因地域、群体、阶层等因素而呈现出纷纭复杂的特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个体精神生活的实现为基本底线,同时也要尊重个体精神生活的独特差异,还要关切和维护每一个体的价值尊严。个体的人的精神生活的满足,除了依赖于物质条件的富足,还在于个体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气质个性的张扬,即“每个人都能得到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带来的心理满足和精神愉悦”[14]。个体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个体价值目标的汇聚为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增添蓬勃动能,从而在以个体为中心的基础上构成形态万千的精神世界,为人们提供可以栖居心灵、独立思考的空间场域,进而获取生存的意义与价值。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首先须以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价值指向,再着重从人民的知识、心理、审美、道德与理想层面的需要进行增强优化,引导、帮扶、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加强其思想道德建设与精神涵养,使之成为精神富有的人。

(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全体人民自由全面发展的富裕为目标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标依归。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全体人民共享精神资源和精神成果为重要内容,与资本主义社会中精神财富生产和消费权利仅被少数统治阶级占有划清了界限。少数人精神生活的富裕在发展层面表现出较大的偏差性,很可能导致阶级群体间的矛盾丛生,从而遮蔽了精神生活的普适性。从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精神生活異化的批判而推导出,真正的精神生活应该属于人民。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时就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延续至今的缘故。在人类文明史的更迭嬗变进程中,人民的力量是一个无法被忽视的构成要素,延及当代,人民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性力量,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进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将人民置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并对其积极主动性进行赞美和讴歌,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到“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一系列关乎人民性的重大理念生动诠释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以全体人民的共建共享为价值目标的,让全体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人民群众作为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着社会文明向前跃进。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是要秉持以“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15]为理念遵循,并在共建共享的过程中推动精神文化产品的合理配置,保障人民平等地享有精神资源的权利,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发展。

四、结语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一个拓新命题,尚未产生完全可以依凭的参照范式,需要在不断探索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中总结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2]46,敞显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通过团结奋斗获取安全感、获得感转而向共享幸福感的境界提升的实现路径,也体现出自我个性施展以及心灵自由解放的应有之义。现阶段,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仍要坚持充分利用好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并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从局部到整体、从个体满足到共同发展的深化融合、多频互动,形成人人建设、人人享有的生动局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N].人民日报,2021-08-18.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1.

[4]唐爱军.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J].哲学研究,2021(9):5-12,127.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傅才武,高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与指标体系[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11-24.

[7]李建国,严春蓉.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意涵及其实践路径[J].科学社会主义,2022(4):18-26.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1.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367.

[1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5.

[1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90.

[1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46.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9.

[14]范玉刚.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国文明型崛起的价值支撑[J].国家治理,2021(45):15-18.

[15]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96.

The Basic Premise, Core Essence and Value Basis

of Common Prosperity in Spiritual Life

Sun Kai

(School of Marxism,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China)

Abstract:   Enriching the peoples spiritual world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Common prosperity in spiritual life is an important organic component of common prosperity. Its also an evolutionary process that connects history and reality,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new topic of the era of common prosperity of spiritual life needs to be systematically explained from multiple dimensions, especially from the theoretical level. The relative prosperity of material life provides the premise for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spiritual life. The enrichment of the peoples spiritual world is the core essence, which is manifested in the improvement of cognitive ability, the aesthetic level, the moral accomplishment, and the cultivation of ideals and belief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is the value base. In a highly developed and civilized society, the individual spiritual needs are met and the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all people are realized. Gradually deepen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common prosperity in spiritual life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mon prosperity in spiritual life.

Key words:common prosperity in spiritual life; basic premise; essence; value base

(責任编辑:张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