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研究

2023-08-07 15:24张芳
江西教育C 2023年7期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小学科学核心素养

张芳

摘   要: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育人目标,以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为基本导向。因此,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建构,从而实现自我突破。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深受教师的推崇,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本文阐述了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的内涵与价值、资源开发的原则与路径以及教学流程,以期提高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科学   项目式学习

“聚焦核心素養,面向未来”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教学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我国教育进入“核心素养”时代,强调对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以教学内容为基本导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模式。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主张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建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的内涵与价值

(一)项目式学习的基本内涵

项目式学习是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素材,引导学生创建学习项目,通过小组合作、协同学习,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深入思考、实践、体验、探索、创新,习得知识和技能。

(二)项目式学习的价值

项目式学习区别于传统的学习方式,是基于真实情境、真实问题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用结合、主动迁移,充分彰显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理念,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首先,项目式学习能将各学科知识串联到一起,促使学生跨界学习与思考,并学会运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体现了跨学科整合的理念,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其次,项目式学习中的问题具有挑战性、学习具有合作性,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个体潜能,拓宽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最后,将项目式学习应用于小学科学教学,能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科学观念,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科学实践能力、科学创新能力。

二、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资源开发的原则

(一)生活教育原则

“生活教育”是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资源开发的第一原则。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的资源,应当取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要用生活来教育,在生活中教学。在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提炼科学问题,设计项目式学习主题。同时,要引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自然,到广阔的现实世界中去探究学习,充实学生的课堂学习。

(二)“激趣诱思”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项目式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他们就会产生探究的欲望,从而积极主动探索,这样的学习才会更有效。因此,在开发项目式学习资源时,教师要基于学生立场,选择有趣的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科学探究之中。这样的项目式学习不仅有趣,还具有较高的思维含量,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思维。

(三)实践与创新原则

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是两种非常关键的能力,也是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不可或缺的两大要素。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做中学”,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自主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四)跨界融合原则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课程,项目式学习资源的开发要坚持跨界融合的原则。教师要勇于打破学科边界,跳出单一学科教学思维,主动把不同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设计具有高度综合性的项目式学习内容。这种体现跨学科教学思想的项目式学习资源承载了多学科元素,能启发学生的跨界思维,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资源开发的路径

(一)整合科学教材内容

小学科学教材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项目式学习资源的重要来源。在开发项目式学习资源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整合科学教材,将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或创编,将单元知识连接起来,开发出有价值的科学探究项目。例如,《声音的奥秘》单元分为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和不同的声音三个部分。在教学该单元时,笔者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改编,设计了“创意小乐器”的项目式学习活动。以制作创意小乐器为任务,引导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探究声音的奥秘。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亲身感知与体验,能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了解到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二)依托实践活动基地

实践探究是小学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资源的开发可以依托学校实践活动基地,挖掘科学探究素材,设计实验类、种植类、饲养类、观察类等项目式学习活动。比如,笔者根据学生生活中“喝糖水”的现象,设计了“糖分与健康”的项目式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动手测试糖水的含糖量,了解饮料中的糖分有多少,认识糖分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健康生活,科学控制每天摄入的糖分。

四、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的流程

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的流程一般分为“驱动”“亲历”“升华”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教师要辅助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实践,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核心素养。

(一)驱动阶段:创设情境,“激趣引题”

驱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是项目式学习的第一步,旨在“激发学习兴趣、诱发探究动机”。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借助情境的直观性与情感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催生学生的探究欲望,并引出学习主题。例如,在教学《不同的声音》一课时,笔者首先播放了一段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各种乐器演奏,激发学生动手制作乐器的欲望,同时自然地引出“创意小乐器”的项目式学习主题。

(二)亲历阶段:合作探究,实践体验

亲历阶段是项目式学习的核心阶段,是学生像科学家一样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亲自展开实践体验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围绕学习主题展开探究和实践,通过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解决问题。以《不同的声音》一课为例,在提出“制作创意小乐器”的任务后,笔者让学生根据活动单和材料,分小组探究学习。各小组成员亲密合作,激烈讨论,设计方案,动手制作,在实践体验中对音量和音调等知识有了充分的认识。

(三)升华阶段:展示评价,反思提升

小学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学生需要经历从感性认知到理性分析的升华过程。升华阶段是项目式学习的最终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展示评价,帮助学生提炼思想方法,积累活动经验,使学生获得核心素养的提升。以《不同的声音》一课为例,在学生制作好小乐器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展示交流,指出他人作品的优缺点,并提出好的建议。在此基础上,让各组结合他人提出的建议,进行自我反思,适当改进技术,并再次创新实践。

总之,核心素养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石。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为主要任务的学习方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项目式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有效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小学)

猜你喜欢
项目式学习小学科学核心素养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