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语文古典名著教学策略研究
——以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

2023-08-07 06:11齐燕平
名师在线 2023年17期
关键词:石猴古典名著课本剧

文/齐燕平

引 言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要改进教学方法,必须废除现在通行的逐句讲解的办法。项目化学习重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古典名著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深远,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引进项目化学习模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避免逐句讲解的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鉴于此,笔者从实践经验出发,总结了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语文古典名著教学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一、研究背景

古典名著是文学的瑰宝,兼具休闲和教育意义[1]。开展古典名著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分析。从语言角度分析,古典名著汲取诗歌、散文、戏剧或史书等文体的影响,具有辞藻华丽、语言特色鲜明的特点,学生在细致分析名著语言期间可以受到熏陶感染,提升自身语文素养。从思想角度分析,古典名著大多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用精彩、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阐述“嫉恶如仇”“刚猛不屈”“谦和好礼”“活泼乐观”等思想的内涵,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审美素养等。可见,有效组织古典名著教学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韩愈在《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中写道:“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在小学语文古典名著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遇到了学生“不会读”“不爱读”或“缺乏拓展阅读意识”等问题。因此,教师在组织古典名著教学时需要认真领悟“读书四患”,让学生多读、多学,引导学生领悟所学内容的含义,并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践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期间,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保障古典名著教学的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通过参与研讨会、研读阅读教学和古典名著教学相关文献,意识到项目化学习模式有助于打破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桎梏。项目化学习强调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调动自身知识储备,结合自身潜能形成对新知识的理解,并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知识迁移解决问题[2]。可见,教师基于项目化学习模式组织古典名著教学,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内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古典名著阅读量,使学生能够通过大量阅读,感知古典名著中的语言美和思想美,并受到古典名著中人物和故事的影响,进而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语文古典名著教学策略

鉴于项目化学习模式对小学语文古典名著教学的积极影响,下文将结合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案例,分享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语文古典名著教学策略,希望可以推动相关研究的开展。

(一)前期准备

1.挖掘项目目标

统编教材的单元导语板块引入了单元语文要素,即“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和“学习写读后感”。教师可以将这两个语文要素作为整体教育目标,并以此为基础,研读各个课时中的语文要素,细化教育目标。

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方法的细节目标为:(1)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复述所读故事的主要内容;(2)结合名著中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分析人物特点,并对人物进行点评。

学习写读后感的细节目标为:(1)简单介绍所读内容;(2)重点介绍印象最深的部分;(3)真实、具体地写出自己的感想;(4)学会设计读后感的题目。

2.设计项目主题

在明确项目目标的基础上,教师需要设计项目主题。在设计项目主题期间,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认知水平,设计出既新奇又有挑战性的主题。对此,教师可以将“漫步古典名著长廊,演绎百味人生”作为项目主题。

3.明确项目任务

为确保项目落地见效,教师应设计单元项目任务群,让学生开展系列深度探究活动,实现通过开展项目化学习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困境的目标。围绕“漫步古典名著长廊,演绎精彩人生”这一项目主题,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以下项目任务:(1)课本剧表演,以小组为单位编排并表演课本剧;(2)课本剧点评,对照教材内容,对其他小组的课本剧进行点评;(3)读后感创作,根据所学课文写一篇读后感。这样,在第一个任务的驱使下,学生会认真研读教材,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演绎其中的情节,并在编排课本剧期间认真分析故事情节,初步达成学习阅读古典名著方法的目标。而第二个任务可以使学生全面、细致地分析每一篇文章,进一步强化古典名著鉴赏能力。最后一个任务可以引导学生回顾项目化学习流程,在完成学习写读后感的单元教学目标的同时,进一步突出项目主题。

(二)项目实施

1.组建项目小组

组建项目小组是推进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性格特点都有所差异,因此,学生对各篇课文的喜爱程度也有所差异。编排课本剧活动需要耗费学生较多的时间,因此教师需要让不同小组的学生负责演绎不同的课文内容。组建项目小组首先要调查学生喜好。教师需要让学生以泛读的方式快速浏览教材中的四篇课文,并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选择和语文素养,将其划分为多个小组。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有所差异。例如,《景阳冈》只有武松、酒家和老虎三个形象,而《草船借箭》则涉及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以及弓弩手等众多人物。在划分小组时,教师应注意合理设计各组人数,既要确保各项目小组能够有充足的组员扮演课本剧中的角色,又要保障各组组员的探究深度。例如,针对《景阳冈》这一课文,教师可以构建5~6 人的表演小组,其中3 人分别扮演武松、酒家和老虎三个角色,1~2 人负责旁白朗读,其余人负责扮演“导演”或“编剧”。组内各个成员在完成个人任务的同时,也要为其他组员提供帮助,从而优化小组合作探究的效果。

2.注重评价先行

小学生的古典名著阅读能力不足,为保障各组学生都能够投入项目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在组建项目小组的基础上设计评价量表(见表1)。

表1 “漫步古典名著长廊,演绎精彩人生”项目评价量表

在量表的辅助下,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期间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并能够通过自评和组员互评的成果,明确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调整后续古典名著学习方案。这样,教师通过以评价先行的教学策略,可以自然地使各项目小组在完成任务期间,落实语文要素,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三)重点突破

1.强化过程引导

在运用项目化学习模式期间,教师需要淡化自己的影响,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3]。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以“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的态度完全放弃对学生的引导。相反,为取得满意的教学成果,教师应加大对学生探究过程的引导,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点。例如,《猴王出世》表演小组在编排课本剧期间,可能会出现机械演绎课本中情节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与学生沟通,引导全组学生分析“石猴”有哪些特点,并鼓励他们以课文中的句子或段落为依据,论述自己的观点。学生可能会结合“石猴跳入瀑布泉中”这一段落提出“石猴很厉害”这一观点。这一观点虽然正确,但相对粗浅,不能完全体现石猴的特点,因此,教师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连呼三声”这一细节指出众猴不敢跳入瀑布泉的情况,因而自己认为石猴有“勇敢”这一品质。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研读石猴进入瀑布飞泉后的描写,鼓励他们从“仔细再看”“再走再看”“看罢多时”“左右观看”等词句中分析石猴的特点,使学生意识到“石猴很细心”。最后,在设计课本剧情节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语言、动作和神态,突出石猴厉害、勇敢、细心等特点。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课本剧表演的效果,又可以助力“结合名著中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相关文字,分析人物特点,并对人物进行点评”这一项目目标的实现。

2.组织经验分享

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设计经验分享环节,促进各个学习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让学生掌握更多有益的学习方法,内化古典名著探究的技巧。如《景阳冈》学习小组的学生可以分享如何通过分析课文中动作描写片段在没有对话的情况下突出主人公的特点,其中读后感创作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以分享将文本内容与自己生活联系的方法。这样,通过经验分享环节,全体学生都可以有效突破古典名著学习重点,增强项目化学习活动的开展效果。

(四)项目拓展

1.课后整本书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课程理念”部分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可见,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活动中,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强化学习质量。例如,课文《红楼春趣》有以下内容:

小丫头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雯姑娘昨儿放走了。”宝玉道:“我还没放头一遭呢!”

学生在研读课文期间,只能简单感受红楼梦中人放风筝时的欢快场景,却无法通过上述选段深刻感受到贾宝玉与丫鬟们的相处模式。而完成《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活动后,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贾宝玉对晴雯的包容。

2.课后碎片化阅读

苏轼曾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整本书阅读的基础上,参与碎片化阅读活动,反复研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或章节,以“熟读深思”的方式加深对重点人物、作者写作特点和关键情节的理解,强化项目拓展探究的效果。例如,部分学生在完成《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活动后,对晴雯这一人物形象印象深刻,就可以在碎片化阅读活动中重点分析“晴雯撕扇”“得罪李嬷嬷”“得罪宝钗和红玉”等关键故事情节,加深对晴雯判词的理解。为拓展学生碎片化阅读的深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上项目实施经验,自主成立课后项目小组,并与教师交流,增强项目拓展环节的实施效果。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古典名著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基于项目化学习组织教学活动,围绕单元语文要素设计项目目标、项目主题和项目任务,确保项目化学习活动顺利开展。同时,在学生参与项目内容探究期间,教师也要为学生提供帮助,确保学生顺利融入项目探究活动,并拓展对项目内容的探索深度和广度,让学生更多地从古典名著中汲取成长的养分。

猜你喜欢
石猴古典名著课本剧
PEP《英语》六(下)课本剧Freer and happier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初中语文古典名著教学探讨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关于研读古典名著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指导运用研究
《猴王出世》缩写
三位一体话猴王
阅读古典名著在中心校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分析
论阅读古典名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惟妙惟肖的方城石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