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培养学生语文课堂质疑能力的方法

2023-08-08 02:33毛斌仙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质疑双减核心素养

毛斌仙

[摘 要] “雙减”政策目的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该项政策一经提出就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长期以来,虽然小学生在校时间不长,但是课后作业任务重,学生负担不断加重,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休息。“双减”政策提倡要减少学生作业完成时间,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中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内容庞杂,涉及听说读写等多方面。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发展学生创新、研究和思考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双减”;小学语文;课堂;质疑;核心素养

“双减”政策推动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模式转变。在“双减”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对语文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尚有余温。在语文课堂教学工作推进过程中,虽然学生主动接受知识,但是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并不高,在课堂中能够积极提出疑问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这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阻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的课堂质疑能力,有利于推动学生自主思考、丰富知识结构、提高学习积极性。因此,笔者深入分析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双减”背景下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必要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授内容较多,该阶段学生接触内容相对浅显,以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掌握基础语言相关知识为主。因此,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十分必要。一是要符合“五 I”课程观需求。张楚廷教授提出“五 I 构想”,包括信息(Information)、兴趣(Interest)、质疑(Inquiry)、直觉(Intuition),智慧(Intelligence)。“五 I”课程观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学习兴趣等,以达到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目的。质疑能力作为“五 I”课程观的重点内容之一,符合“五 I”课程观要求。二是要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双减”背景下,学生负担明显减少,在减轻负担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难度较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在质疑中感受学习的快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动语文教学改革。三是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为目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需要具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核心素养。

二、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一)学生缺乏质疑意识

求知精神与好奇心是个体与生俱来的天赋,每个学生都具有质疑的潜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疑问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这与学生缺乏质疑意识有关。即使学生有不懂的知识或者存在疑惑的地方,也不愿意主动提出问题。受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中形成了某种惯性思维,认为自己不提出问题对教师的教学进度影响不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花精力、花时间去思考,变成冷漠的课堂“旁观者”。这类学生同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较为相似,亲手扼杀了自己的质疑能力。部分学生质疑意识缺乏与从众心理有关,他们担心提出疑问会被同学嘲笑,因而不敢提出疑问。

(二)学生欠缺质疑行为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学生质疑行为欠缺的问题。学生欠缺质疑行为,除了学生自身对学习不够积极的因素,还与学生不知如何质疑有关。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偶尔能够提出疑问,但整体质疑价值偏低,导致质疑能力的培养效果不够理想。学生质疑价值偏低的原因一方面与学生求异心理不强有关,另一方面与学生没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功底有关。尽管学生课后可以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但是课外读物良莠不齐,学生明辨是非能力较弱,所阅读的课外作品品质不够高,影响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

(三)语文课堂环境不够宽松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能够提出一些疑问,但是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会引起大家哄笑,碍于脸面,学生不敢提出疑问。这从侧面反映出语文课堂环境不够宽松,未能给学生提供更适宜质疑的环境。尽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所改革,但是课堂氛围相对较为沉闷,学生在压抑的环境下不愿意质疑,个别学生没机会质疑,这些都可能导致学生课堂质疑参与率较低。

三、“双减”背景下培养学生语文课堂质疑能力的方法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论语》强调“不耻下问”。将其延伸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即要求学生积极、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将埋藏于内心的疑问表达出来,培养学生敢为人先的精神。

1.教师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克服传统的“权威—依存”教育观念影响,适当放低自己的姿态,充分遵循“教学相长”的原则,与学生平等交流,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敢于提出不一样的想法,调动学生课堂质疑的积极性。教师要对敢于表达不同看法的学生给予鼓励与肯定。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如针对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可以采取单独交流、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积极融入班集体。

2.充分发掘语言本身的多义性和模糊性,丰富质疑资源,调动学生课堂质疑的积极性。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秋天的雨》一文为例,原文“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学生读到此处,会提问:“秋天来的时候,我也没有闻到味道,为什么作者说秋天的雨藏着好闻的气味?”此时,教师不要盲目否定学生的质疑,而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表示肯定,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联想:“同学们问得很好,秋天的雨没有味道,若是删去后面藏着的味道,又会出现什么变化呢?”学生读后感觉秋天似乎很普通,教师继续引导:“我们知道春种秋收,秋天瓜果熟了,香味四溢,秋天的雨来了,意味着秋天到了,瓜果的香气在这个特殊的季节更容易闻到。”教师巧妙地抓住了学生的质疑点,让学生深入思考、充分想象,理解秋天的雨为什么带着气味。

3.從兴趣点质疑。教师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引导学生从兴趣点入手进行质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让学生深入挖掘疑问点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富有创造性的境界便是“无中生有”,在无疑问的地方挖掘疑问点,为学生质疑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质疑的过程,既包括“问”,又包括“答”,通过释疑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引导学生发现疑问点,提高学生“问”的能力。开放式问题的答案多样化,更容易出现矛盾与歧义,往往都是个体基于自身技能、经验、知识和智慧,加入个人情感体验做出的解答,个人风格明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示范,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找出类似的问题,尝试主动解答,在无疑之处深入挖掘疑问点,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精卫填海》一文为例,教师提出问题:“如果精卫没有去东海,就不会掉入海中,那样精卫还会填海吗?”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发现相似的问题,让学生经过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果精卫在家好好待着,哪也不去,是不是就不会去填海了?”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将课外经验与课堂内容联系起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问”的能力。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答”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给出自己的答案,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将相和》一文为例,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让学生展开想象,说:“廉颇负荆时,除了请罪还在想什么?”学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想象自己就是廉颇。部分学生回答:“蔺相如那么厉害,我得和他做好朋友,让自己也厉害。”“荆条是不是太少没有诚意,再多加几根荆条,上演苦肉计,表达一下我的诚意。”

3.推荐书单,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推荐一些课外书籍,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

(三)从细节处质疑,抓关键句质疑

教师要营造宽松的质疑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语文课文中的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将课文与生活联系起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疑问,打消学生不敢质疑的顾虑,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爬山虎的脚》一文为例,教师讲解课文后,让学生结合文本,思考生活中自己身边的小动物有哪些特征,引发学生相互交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质疑,形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积极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消除从众心理对学生产生的不利影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学生自由组成几个小组,在小组内充分讨论、思考、探究之后提出疑问。教师在学生质疑后,要对学生的质疑行为给予夸赞,为学生课堂质疑创造良好的环境。

3.在文章题目和主旨凸显之处质疑。小学语文课文较多,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还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思想。文章主旨凸显之处可以作为质疑点,拓宽学生质疑选择空间。例如,教师在讲解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的两则文言文《囊萤夜读》《铁杵成针》时,从文章主旨入手,在课堂上提出“为什么要坚持?”“读书有哪些益处?”等问题。学生根据文章题目与主旨进行质疑,更容易入手。

4.在文章表达特色之处质疑。不同文章特色不同,文言文、诗词、记叙文的特征差异明显。教师引导学生从特色之处质疑,让学生更好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如教师讲解记叙文时,引导学生从情感点质疑,加深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

5.在文章中多次重复语句之处质疑。多次重复语句往往具有特殊意义,学生在阅读中可以从多次重复语句之处质疑。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贵有疑,厚积薄发,“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创新,需要改革。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对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等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康燕文.“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一课六批”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建设,2022(16):69-71.

[2]王洪生.“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融合策略探究[J].语文建设,2022(14):65-68.

[3]何传凤.“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融合策略探究[J].语文课内外,2022(16):109-111.

[4]周建强.基于新课标的语文作业创生建构与设计路向[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2(11):42-47.

[5]陈玫玫.基于语文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策略研究——评《小学语文教学36策略》[J].语文建设,2022(6):1.

猜你喜欢
质疑双减核心素养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