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赛”一体化视角下田径跳跃大单元的设计与思考

2023-08-11 13:56邹军权钱明星包国勇余立峰
中国学校体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学练田径动作

邹军权 钱明星 包国勇 余立峰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理念之一是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并为学生提供更多时间充分练习,进而巩固和运用所学动作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参与形式多样的展示或比赛。笔者依据《课程标准(2022年版)》,结合《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浙江省纲要》),从“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的思路出发,设计水平三《田径:有一定难度的跳跃活动》大单元教学计划。

一、“学、练、赛”为运动技能发展奠定基础

运动技能的形成和掌握需要一个延续的过程,要经历泛化、分化、自动化运用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以充足的练习时间和学练环境作为保障。而“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可有效引导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整体把握,强化所学技术动作在生活情境或实战比赛中的运用。依据《课程标准(2022年版)》,参照《浙江省纲要》提出的“学练三个一”为一节课的“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提供了落地载体,即1个单一身体练习、1个组合练习和1个游戏或比赛,三者内部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递进发展的关系,既是在学中练、在练中赛,也是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的最终指向均为动作技能的“学以致用”,三者形成的递进结构协同推进运动技能的形成。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学”是基础,是对解决疑难问题的感知;“练”是桥梁,是从初步感知到思维发展的进阶生成;“赛”是运用,是学生产生“由此及彼”思维的迁移。感知(学)、生成(练)、迁移(赛)既是对运动技能掌握的测评和反馈,也提高了所学动作的运动技能和体能,实现“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

二、“学、练、赛”为教学内容结构化提供依据

“学、练、赛”设计为教学内容提供了递进内容,每堂课都应让学生进行多种技术的动作学练,参加形式多样的展示或比赛,增强知识点之间或动作技术之间的有机联系,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學、练、赛”一体化教学设计能较好地凸显结构化特征。学:以单一身体练习为课时内容,引导学生从不会到会学,从初步学会到真正掌握技术动作;练:以组合练习为教学拓展,从单个动作到组合动作,激发学生从会学到会练,让学生在更为复杂的组合学练环境中提高动作;赛:以游戏比赛为突破口,倡导学生从会学会练到会用,让学生将所学技术动作运用到真实的比赛情境中,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以单一身体练习为载体的组合练习和游戏比赛设计,呈现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特征。以本单元第10课时《有一定跳跃难度的运用方法3:跳过一定远度和高度的障碍跑》为例,以跳过一定远度和高度的障碍跑为单一身体练习,以钻+跨+跳过不同障碍物为组合练习,以过障碍接力跑比赛为比赛。三者之间将零散的知识以一定的规则进行组合,通过比赛的形式,使之整体化、结构化。

三、“学、练、赛”为评价提供参考

《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通过多样化的学习评价,促进学生达成课程目标,发展核心素养。评价是大单元精准有效落实的前提,在“学、练、赛”一体化视角下通过对运动能力的发展、健康行为的形成、体育品德的养成3个方面内容的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以及表现性评价等方式,构建“学、练、赛”视角下的评价体系,促进大单元目标达成。

1.预设“关键问题”,优化学练赛内容

“学、练、赛”视角下的评价应指向核心素养,以能力发展为导向。单元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旨在以问题解决为突破口,实现评价指标从“动作技术”到“能力发展”的进阶。“关键问题”的提炼要创设符合项目特征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会判断、思考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和“练”的评价要以“会用”“会赛”为导向,过程中注重学生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养成。以本单元第17课时《有一定跳跃难度的运用方法4:助跑起跳+多种形式的支撑跳跃过障碍》为例,“关键问题”为合理地过障碍的方法,并要求学生学会判断和思考,根据不同高度的障碍物选择合理的方法,控制自己的力度和方向,这个过程中合理选择既有对自身能力的合理评判和安全意识的体现,也包含过程中的果敢等品质。此外,评价要注意明确指标,根据“学、练、赛”3个部分关键问题的侧重点灵活转变评价指标。如,学的环节侧重于技术动作的质量,练的环节侧重于体能的发展和技术动作的巩固提升,赛的环节侧重于比赛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明确“学练标准”,优化评价方式

“学练标准”的有效制订,能促进每一节课在“学、练、赛”环节的精准落地。本大单元“学练标准”的制订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任务单形式,让评价可视化,学生能明确练习内容、要求等。如,在单元第5课时的设计中,“学、练、赛”3个内容环节分别对应直线助跑跳过一定远度的障碍物——折返跑与跳跃的组合练习——比比谁跳得远3个内容,采用任务单的方式开展小组合作学练,带着提出的3个问题探究:你能创造多少种方法?你是如何快速完成任务的?你获胜的诀窍在哪儿?并提出具体标准。二是在每个“学、练、赛”内容上,通过练习次数、动作规格、动作要求等进行可测化操作。如,单元第5课时的学练标准描述为:学: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创造过障碍物方法,2min时间内完成多的组获胜;练:高抬腿10次,不碰到两层小垫子,完成5次;开合跳5次,跳过小垫子,双脚落地缓冲,完成6次;赛:遵守游戏规则,不踩起跳线,每名学生挑战6次,最远者获胜。在这个可测化的过程中,要注意评价内容设计的多样性和注重学生的表现性,不仅从次数、高度、远度等运动能力表现入手,更要从是否遵守规则、是否坚持等维度观察并结合单元、课时目标设计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

四、单元和课时说明

依据《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通过4个步骤:梳理小学阶段跳跃内容—确定大单元主题—构建大单元学习目标—制订结构化大单元教学内容及评价任务,最终形成水平三(六年级)《田径:有一定难度的跳跃活动》大单元(附件1)。本大单元共18课时,紧扣学、练、赛3个维度,采用2∶11∶5的比例,凸显多样练和善运用。设计“学”技术维度2个课时,主要是蹲踞式跳远和跨越式跳高2个技术动作的学习,体会直线助跑和斜线助跑进行跳跃的不同方法(附件2、附件3);设计“练”体能维度11个课时,主要通过多种形式、一定难度(高度、远度等变化)帮助提高蹲踞式跳远和跨越式跳高技术,如第5课时助跑跳过一定远度的障碍物(附件4),第6课时助跑跳上一定高度的障碍物(附件5),体能维度其他课时计划不再展示;设计“赛”运用维度5个课时,主要体现学生跳跃能力在生活及其他项目中的运用,如第14个课时助跑起跳+抢篮板球(附件6),第15课时助跑起跳+跳上单杠成正撑(附件7),运用维度其他课时计划不再展示。

附件1:

水平三(六年级)《田径:有一定难度的跳跃活动》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单元为水平三(六年级)《田径:有一定难度的跳跃活动》,主要以“蹲踞式跳远”“跨越式跳高”2个内容为载体,在有一定难度的助跑起跳练习中,进一步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和体能。水平一跳跃主要以基本运动技能的移动性技能动作为主,通过方向、距离、速度等多种变化发展学生跳跃能力;水平二跳跃主要从专项运动技能角度出发,在水平一的基础上突出趣味性和多样性,做出在降低难度的情况下的田径类跳跃项目的基本动作和简单组合动作,并运用于跑、跳、投等游戏比赛中,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及爆发力、耐力等体能;水平三的跳跃是在水平二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多种形式的助跑,进一步提高动作难度,掌握田径跳跃项目的基本运动技术,并运用于游戏比赛和其他项目中,进一步发展跳跃能力及协调、灵敏、力量等体能。水平三的跳跃关注点侧重于学生在助跑方式、助跑角度、起跳力度、起跳時机等因素的运用和把控,更关注学生思维上的选择和判断,同时在教法、学法上更关注自主探究、完整学练、组合学练和项目迁移的渗透。

二、教材分析

水平三(六年级)《田径:有一定难度的跳跃活动》是田径跳跃专项运动技能学习内容之一,是在水平二“基本的跳跃活动方法”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其重点在于通过多种形式的助跑跳跃类内容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助跑向跳跃的转化衔接能力,提高学生空间意识、方向意识、高度意识、远度意识、控制意识。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助跑与跳远、助跑与跳高的衔接能力,掌握技术动作,激发学生的挑战精神、探究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通过水平二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基本跳跃的活动方法(如连续直膝跳、连续单脚跳、助跑摸高等)。但在助跑与跳跃的衔接上、助跑起跳的方式上、腾空动作的控制上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五、六年级学生正处于速度素质、空间感知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同时也是平衡能力的修复期,在小组学习中能够比较技术动作的优劣,同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在有一定难度的跳跃活动方法和学习中,部分学生对高度、远度具有积极的挑战欲望,同时部分学生存在着畏难情绪。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做到循序渐进、分层教学,需要注重跳跃练习方法的多样化和跳跃落地保护能力的提升。

四、核心任务

有一定难度的跳跃活动的动作连贯性及达到一定的远度、高度。

五、单元目标

1.能够说出有一定难度助跑跳高和跳远动作的技术结构、动作名称与动作要领,知道基本锻炼价值和运动中的安全常识。

2.能在有一定难度的不同方向快速助跑后做出各类跳跃动作;表现出助跑与起跳衔接的连贯性,并借助跳箱、皮筋、体操垫等各类器材,展示出一定远度和高度的正确的跳跃姿势,提高跳跃运动能力,发展下肢爆发力及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

3.培养勇于挑战、乐于展示、超越自我的品质;提高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增强相互合作的团队意识;学会分析自我,选择适合自己的动作难度及锻炼方法。

六、单元课时

水平三《田径:有一定难度的跳跃活动》的大单元教学中18个课时内容呈现(表1)。

猜你喜欢
学练田径动作
以学练标准为基础促学练内容之有效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动作描写要具体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初中生学练太极拳四步走
预防与纠正初一学生低头运球现象的学练方法
借助实心球进行田径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