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地垫的制作与使用

2023-08-11 04:18顾迎迎魏伟
中国学校体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软式十字象限

顾迎迎 魏伟

运动地垫由环保PVC制作而成,表面偏硬,耐磨耐蹭,防滑抓地性、回弹性、抗震性较好。运动地垫可制作成多种趣味体育器材,节约购买成本,丰富器材种类。利用自制器材,创编结构化的原地跳跃和移动跑跳游戏,增强学生脚部和腿部力量,发展起跳时机判断和跑跳能力,为后续跳跃项目学习打好基础。利用体育课和大课间开展趣味游戏比赛,丰富学生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一、材料准备

运动地垫1张(厚度0.005m)、尼龙绳1卷(直径0.01m)、裁纸刀、剪刀、螺丝和垫片(M6型号)、气眼扣和打孔冲、直尺1把、喷漆、胶带和1~10数字模板。

二、器材制作方法

器材1:数字标志垫。

制作方法:将0.3m圆形模板覆盖在运动地垫上,画好圆形,用剪刀依次裁剪下每个圆形,用数字模板1~10覆盖在标志垫上,由上往下均匀喷漆,制作带有数字的标志垫(图1-1)。数字9用黑色喷漆喷涂标记,方便学生在多方向移动的游戏和比赛中识别数字6和9,防止混淆,保证游戏的流畅性。

器材2:十字象限跳垫。

制作方法:将运动地垫裁剪为0.9m×0.9m的正方形地垫,运用胶带和数字模板,依次在地垫上确定位置,喷上十字(线宽0.05m)和数字1、2、3、4;准备气眼扣、打孔冲、手敲工具(图1-2)在4个角分别用打孔冲打1个直径0.016m的孔(图1-3),然后用手敲工具固定气眼扣(图1-4),防止使用中拉坏小孔。将1.5m长的绳子,分别系在4个孔内,制作完成(图1-5)。

器材3:软式跳袋。

制作方法:将标志垫裁剪为0.9×0.9m的正方形地垫,在标志垫的4个角上,距离边线切割长0.2m宽0.01m的长方形,方便对折成盒子状。在边线距离两角0.25m,距离边线0.05m处,分别打直径0.016m的孔,并用气眼扣固定(图1-6),方便扣绳子。4个角依次向内折叠并打孔后,用螺丝拧紧固定。将2m长的绳子,分别系在两侧4个孔内,完成软式跳袋的制作(图1-7)。

三、器材使用方法

(一)数字标志垫使用方法

教师带领学生练习多种单、双脚跳跃动作,掌握各种跳跃动作要领及方法,为后续游戏和比赛打下技术基础。教师利用数字标志垫,可以进行数字编码,规定不同距离的跑跳位置,提高学生快速运动中发力、控制、记忆和决策能力。通过创编和改造多种类型的跑跳组合游戏,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提高学练效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1.“跳数字”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单、双脚多方向连续跳跃能力。

游戏方法:教师根据学生能力任意摆放数字标志垫位置(间距约1m),组织学生进行纵向、横向、“Z”字形等多方向跳数字练习(图2-1)。

游戏规则:必须落在数字标志垫上,如未落在数字标志垫上,原地跳3次后继续游戏。

注意事项:教师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合理设置数字标志垫之间的距离和方向,进阶提升学生的腿部力量和连续跳跃能力。

2.“数字折返跑跳”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短距离冲刺中快速转换跳跃的应变能力。

游戏方法:教师将1~10数字标志垫间距2~4m擺放,组织学生听教师随机报出的1~5个数字,学生用快速跑、滑步、前进后退跑等形式,快速触摸指定数字并做规定次数的开合跳、前后跳、并脚跳、单脚跳等动作,再快速跑回,比比谁的速度快(图2-2)。

游戏规则:必须触碰数字标志垫完成指定动作后,再前往下一个标志垫。

注意事项:教师根据学生运动能力,合理设置数字标志垫之间的距离和位置,发展学生快速移动中的变向和快速跑衔接跳跃的能力。

3.“定向数字跑跳”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长距离跑后衔接多种跳跃动作的能力。

游戏方法:教师将数字标志垫任意摆放在运动场上,利用地图明确数字标志垫位置,每个数字标志垫区域设置不同的跳跃动作,组织学生按照不同数字的排列组合,进行定向数字跑加跳跃动作练习,提高学生方向感、耐力素质和腿部力量(图2-3)。

游戏规则:必须跑到指定数字区域后,再完成不同区域规定次数的跳跃动作。

注意事项:教师根据学生游戏人数和运动能力,合理设置数字标志垫之间的距离,提醒学生在快速移动中观察和避让游戏伙伴,不得故意阻拦,保证游戏安全。

4.“踩石过河”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快速蹲起和快速判断后的连续跳跃能力。

游戏方法:2名学生1组,每人2个“石头”(数字标志垫),1名学生负责拿、放“石头”,1名学生负责连续向前跳在“石头”上。比一比哪组学生配合更默契,最先到达终点的组获胜(图2-4)。

游戏规则:要求在“过河”过程中,双脚不得离开“石头”,如脚踩入“河”内,2名学生同时做蹲起5个,再继续游戏。

注意事项:教师提醒学生沟通交流,合理摆放标志垫距离,团结协作,争取比赛胜利。

(二)十字象限跳垫使用方法

教师利用十字象限跳垫,创编2~4名学生的合作类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体验中,提升跳跃能力,学会沟通合作,争取比赛的胜利。利用数字标志垫和绳子划分13、23、24、14的数字区域,进行不同区域的循环跳或者追逐跳(图1-5)。

1.“十字跳”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原地多方向组合跳跃能力,增强脚踝和腿部力量。

游戏方法:学生站在1号位置后侧,听到信号后,立刻采用单脚或者双脚跳方式,依次完成1-2-3-4、4-3-2-1、1-3-2-4、4-2-3-1,比一比谁跳的速度快(图3-1)。

游戏规则:按照顺序跳跃,不得跳错数字。跳错数字,则挑战失败。

注意事项:教师组织学生先慢速练习,再过渡至快速和比赛,鼓励学生自编自创多种数字组合跳跃方式。

2.“你拉我跳”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跳跃时机判断和快速起跳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游戏方法:1名学生负责拉十字象限跳垫,另1名或者2名学生负责跳的合作练习;也可进行直线跳、绕标志桶S跳和小组接力赛等,比一比哪组配合默契,先到达终点的小组获胜(图3-2)。

游戏规则:跳跃中必须落在标志垫上。如落在地上,则原地转圈3次,才能继续游戏。

注意事项:教师组织学生先体验练习,帮助学生找到向前跳跃和拉十字象限跳垫的配合时机,再过渡至正式比赛。

3.“跳十字象限跳垫”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跳跃时机判断和快速起跳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游戏方法:4名学生1组,学生A和学生B在起点负责拉十字象限跳垫,学生C和学生D前后间隔2m站在标志点上。游戏开始后,学生A和学生B迅速拉十字象限跳垫向后跑,当跳垫靠近时,学生C迅速起跳跃过跳垫并向后转身,当学生D跳过后,学生A和学生B迅速转向返回起点,学生D和学生C再次跳过跳垫。学生A和学生B将十字象限跳垫送至起点后,迅速返回分别与学生C和学生D击掌接力,学生C和学生D跑到起点,迅速拿起跳垫循环进行游戏。2组学生全部拉完十字象限跳垫,先将跳垫送回起点的小组获得胜利(图3-3)。

游戏规则:游戏时,每名学生必须站在标志点上,不得缩小前后距离。如跳起落地踩到十字象限跳垫上,则应迅速起跳,方便拉垫同学快速向后拉出地垫,继续游戏。

注意事项:教师提醒学生做好起跳前的预备姿势,仔细观察十字象限跳垫的速度和位置,把握跳跃时机,空中收腿延长滞空时间,确保跃过跳垫。

4.“四足机器人”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单、双脚合作跳跃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游戏方法:在十字象限跳垫4个角的圆孔内系上尼龙绳,4名学生可拉起十字象限跳垫,使其悬浮在空中。4名学生1组,游戏开始,学生统一采用单脚跳、双脚跳、滑步或者跑等抬“炸弹”(标志桶),要求在抬“炸弹”的过程中,“炸弹”不得掉在地上,先将“炸弹”送到终点的小组获得胜利(图3-4)。

游戏规则:游戏中,标志桶不得掉地。如掉地,则挑战失败。

注意事项:教师提醒学生把十字象限跳垫拉到相同高度,保持身体和垫子的平衡,同步向前跳,减少失误,争取比赛胜利。

(三)软式跳袋使用方法

教师利用软式跳袋,组织学生“袋鼠跳”、跳进跳出或者跳过障碍往返接力,增强学生腿部力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游戏中,加入标志杆(“扁担”)和球,即可变成运输物资的劳动主题游戏。

1.“袋鼠跳”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游戏方法:4名学生1组,每组1个软式跳袋。每组第1名学生站在软式跳袋内,手拉绳子。听教师发令后,手拉绳子向前双脚跳绕过标志桶返回起点,与第2名学生接力,以此类推,直至最后1名学生完成,先完成的小组获胜(图4-1)。

游戏规则:双脚不得离开软式跳袋,否则罚原地蹲起5次。

注意事项: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拉绳子和跳跃时机,做到有节奏地向前连续跳跃。

2.“跳进跳出”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连续单、双脚跳跃能力。

游戏方法:4名学生1组,每组4个软式跳袋,开口向上,成“Z”字形间隔2米摆放。游戏开始时,每名学生依次采用单脚或者双脚连续向前跳进软式跳袋,并完成4次后,迅速快速跑返回接力,循环游戏。4名学生全部完成,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图4-2)。

游戏规则:必须采用指定的跳跃方式。

注意事项:教师根据学生运动能力,合理设置软式跳袋的间距,确保学生能跳进软式跳袋内。

3.“飞跃山头”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快速跑中连续单脚起跳,空中向前位移落地的能力。

游戏方法:4名学生1组,每组4个袋子,开口向下间隔2m摆放。游戏时,每名学生快速跑连续跳过4个软式跳袋后,迅速快速跑返回接力,用时短的小组获胜(图4-3)。

游戏规则:不得踩到软式跳袋。

注意事项:教师根据学生运动能力,合理设置软式跳袋的间距,确保学生能连续起跳越过软式跳袋。

4.“挑战极限”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单、双脚跳跃能力,培养学生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精神。

游戲方法:8名学生1组,依次堆起2~4个软式跳袋,设置3种高度。每名学生轮流挑战不同高度,采用助跑单、双脚起跳方式跃过一定高度,挑战成功可以挑战下一高度,比一比谁跳得高(图4-4)。

游戏规则:起跳后,不得触碰软式跳袋,即挑战成功。

注意事项:教师根据学生运动能力,分层设置软式跳袋的高度,让学生在挑战自己的同时,安全跳过软式跳袋,预防运动损伤,确保安全第一。

猜你喜欢
软式十字象限
勘 误
张竹君与中国赤十字会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十字棋
运动飞扬,逐梦童年
——石家庄市保利启新小学软式棒垒球侧记
2018车企进阶十字诀
基于四象限零电压转换PWM软开关斩波器的磁悬浮列车
巧用十字相乘法解题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例分析
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第二附中软式排球的开展现状与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