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群英荟萃》总第77期话题研讨综述:多元融合:对“跳”的学练路径再思考

2023-08-11 06:15
中国学校体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学练动作技能

在传统体育课堂教学中,“跳”的专项技术教学通常出现在田径项目中,其技能运用多体现在高度与距离2个方面。在此话题研讨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探索,有助于培养教师在体育实践过程中的创新意识、综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形成具有诊断、反馈、激励、发展功能的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种功能,尝试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激发教师们针对不同项目对“跳”的学练方法的再思考。

一、通过技术特点寻找抓手

首先,“跳”的技术需要瞬间爆发出足够的力量,以实现起跳和跨越的目的,达到一定的高度和距离。“跳”的技术以腿部力量为基础,空中的稳定性以腰腹核心力量为支撑,通过上肢的协调动作控制身体平衡,下肢爆发力、下肢肌肉力量的强弱决定了跳的高度和远度。其次,技术结构复杂。如,跳高项目是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4个技术构成,各部分紧密联系,又相互作用,对转体、翻滚、姿势、平衡等要求较高,体现专业性。最后,跳跃项目在变向或达到更高的高度时会出现在更加丰富的场景中。如,球类项目中的排球跳起扣球、篮球跳起扣篮、足球跳起顶球等,技能的运用需要根据赛场情况给出决策和应变,能反应快速、准确、及时地完成相应动作的能力,体现速度性和决策性。

二、针对目标促使技能提升

在学练专项田径类运动项目中“跳”的运动技能时,对于水平二的学生来说,设置难度不一的“跳”的练习活动,并结合具体的生活经验,通过简化“跳”的运动技能或降低“跳”的动作难度,有针对性地“越级”练习。如,在学练“跳高”技能时,设置不同高度的挑战赛,每完成一定的高度,就晋级到下一个高度的练习区域;在“跳远挑战赛”学练活动中,也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距离,还可以采用多级“蛙跳”、纵跳摸高、负重跳等“挑战赛”的形式提高他们的弹跳技能。

在位移性动作技能和操控性技能教学中,遵循跳跃技能的形成规律,循序漸进组织课堂教学。如,双脚跳、跳单双圈、双脚连续跳上跳下、立定跳远、助跑跳过一定高度的橡皮筋、助跑一脚踏在0.5m的区域等。调整高度和远度上的距离,降低难度和要求,减少学生压力,促使学生克服对高度和远度的恐惧。如,教师可通过悬挂学生感兴趣的球类、物件,让学生进行跳跃摸高,纵向上的跳跃和行进间跳跃摸高。还可以进行逐级挑战,通过“上增下减”的方式,凸显学生的能力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三年级立定跳远的练习中,满分线为1.8m,及格线为1.3m,教师调查设置满分线为2m,而及格线设置为1.1m,通过这样“上增下减”的方式,凸显分层,提高学练的积极性。

三、巧用器材突破

利用小栏架、软式跳箱等器材,激发学生学练积极性。如,通过跑+单脚跳跃+双脚跳跃的练习方式,利用跑道线、足球篮球场地线的各种方向,利用不同强度的弹力带,根据练习项目的重难点,通过体会不同跳跃技术动作的关键发力点,通过弹力带牵引找到发力方向,等等,体验技术动作,解决重难点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跳的能力。

本次对“跳”的学练路径与策略的讨论,进一步明确了体育课堂教学中发展跳的能力,需依据跳的技术特点,采用多元的方法,合理利用器材等。此外,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跳”这一技能方面的评价和反馈方式,应区别对待,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时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及时的纠正和指导让学生得到技术的提升。在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方法,帮助学生提升技能和素质。

——曲艺(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132011)

本期“群英荟萃”研讨整理管理员:

群总负责人:吴爱军(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213017)

群一:孟凡东(浙江省平湖中学,14200)

群二:金文波(安徽省阜阳市文峰中心学校翰林苑分校,236219)

群三:王彩云(上海市崇明县东门中学,202150)

研讨背景:体育课堂教学中,“跳”通常是指以腿部发力为主,使身体具有一定腾空的动作。跳,这一简单动作,受人体协调性、爆发力、平衡感、柔韧性等多方面素质的影响。本期研讨旨在通过对“跳”的学练路径与策略的讨论,进一步明确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跳的意义和目的,不仅在于锻炼身体,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勇气、自信心和坚韧精神。因此,在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方法,帮助学生提升技能和素质。

话题1:最常见的“跳”的技能是什么?有何特点?“跳”的技能对于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的要求是什么?

跳的技能包括通过踝关节的发力、双臂摆动、下肢蹬伸,使身体向上、向前伸展,然后落地缓冲。单脚或双脚爆发性发力,空中有身体的充分伸展,落地缓冲。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为需要有良好的爆发力和柔韧,以及较好的耐力。对协调能力的要求为身体放松,技术动作规范、合理。

——安徽李厚余、江苏汪星辰

小学阶段最常见的跳的技能分为跳远、跳高和跳短绳,跳远又分为立定跳远和急行跳远,跳高有跨越式跳高等。

——北京赵飞、吉林邢进

跳跃技能的特点有快速反应、爆发力、协调性、稳定性、柔韧性。

——江苏顾迎迎、浙江舒仁彪

跳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运动方式,教师应选择有趣的器材,设计适宜的进阶练习方式,利用多种器材设计挑战路线,进而提升学生的跳跃能力。

——四川段小莉

跳跃技能对腿部爆发力、手臂摆臂的协调发力、踝关节要求较高。重点是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学生在游戏时,提升上下肢体的协调性,无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跳跃能力。

——湖南陈亮、湖北熊昌军

最常见的“跳”的动作有:双脚向上直腿跳、双脚左右跳、双脚开合跳、单脚左右跳、双脚向前跳、双脚连续向前行进跳、单脚原地跳、单脚连续向前行进跳、旋转跳、跳台阶、屈膝双脚离地跳跃、从高处往下跳、高抬腿跳、收腿跳、左右脚交替跨步跳,收腹跳、踮脚尖的小跳等。

——甘肃达世荣、上海王彩云

基本运动技能的跳与专项运动技能的跳不同,基本运动技能的跳重点在于奠定基础。

——安徽马哲峰

跳的特点有起跳的瞬间性、速度性、精准性和过程性。

——江苏赵美娟、四川王漫

操舞的跳、高远的跳,其特点是以下肢为主导发力,全身协调配合,单脚或双脚跳的蹬地使得身体姿态和空间产生变化,加以动作的协调、腾空高度与节奏的变化。对于不同项目或技能来说有不同的要求,下肢力量是基础,对于要求追求腾空时间和高度的项目来说需要较强的爆发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同时对灵敏、柔韧等体能要求较高。

——安徽杨斌

体育中考中的立定跳远是发展跳的项目,多采用跳小方块垫子、跳台阶、单脚交换跳台阶、蛙跳、收腹跳、单脚连续跳发展下肢的爆发力和弹跳力。

——湖北王世虎

向前后左右跳的方向性跳中,向后跳容易被忽略。空間范围的,向上向下跳难的是跳起的翻或转。

——湖北章爽

最常见跳的技能有田径项目中的跳高、跳远、三级跳;球类项目中:排球的跳起拦网、扣球等。其特点也因项目所需不同,练习方法有所区别。跳需要身体腾空时间较长,所以需要以下肢力量为基础和核心力量的支撑。

——北京展贝贝、四川陈友毅

结合具体项目来看,篮球项目最常见的“跳”包括原地双脚起跳抢篮板球、突破后行进间单脚跳、抢夺地板球时双方向前跳跃抢球等。无论哪种“跳”都需要克服自身的重力及对手给予的外力,需要强大的腿部和核心力量,还需要有身体和视、听觉的协调能力等,否则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江苏朱云笙

跳的能力主要依赖于腿部爆发力、腰腹核心力量,以及脚踝脚趾用力蹬地。就像推铅球一样,大肌肉群先做功,最后小肌肉群也要做功参与动作的最后完成工作。

——陕西邸波

话题1小结:最常见的“跳”的技术动作有单脚跳、双脚跳、单双脚跳、垫步跳、跨步跳、收腹跳等,主要用于跳高、跳远、立定跳远、二级蛙跳、立定三级跳、撑杆跳、纵跳摸高、负重纵跳、负重箭步跳等练习中;“跳”的技术特点有:爆发力强、动作要求高、技战术性强、“跳”的技能一般以体能为主。同时对身体协调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

——吉林曲艺

话题2:请您根据自己所教学段谈谈,在学练“跳”的技能时,应该选用哪些不同类型的练习内容提升学生“跳”的技能?

跳跃分为跳高与跳远。跳高主要要求是达到一定高度,跳远为了向前的位移达到跳跃远度,都是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力量的有机结合。

——江苏周全

在教授立定跳远时,可以采用跳梯子和在起跳线前加体操软垫进行辅助练习以提升学生跳的能力。

——四川李春梅

对于低水平段的小学生来说,可多采用游戏类跳跃动作提升其跳的能力,如,双脚同时起跳同时落地,等等。

——广东古月

教授初中生蹲踞式跳远时,可在跳沙坑前练习跨栏架增加腰腹力量,再设置不同高度的小垫子,依据学生的能力分组并选择不同高度的小垫子提升学生的跳远能力。

——湖南易锦

教授水平二的学生,常用的练习内容可分为体能类、民族民间类、游戏类、竞赛类。

——北京赵飞

学生需要先掌握跳跃的基本技能再提升专项运动技能,通过提升身体的爆发力和弹跳能力,为后续高难度专项运动技能打下基础。在练习过程中,可逐渐提高难度和强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协调性、灵活度、弹跳能力等跳跃能力。

——四川段小莉

常态课上可安排一些与体能有关的素质练习,结合专项练习,采用游戏的形式学练,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江苏蔡爱东

提升学生跳的能力可采用猜拳跳跃、合作跳等游戏的方式,也可采用简单的踝关节跳、单双脚跳小栏架、收腹跳、台阶跳等。

——江苏盛雪芳、湖南陈亮

在学练“跳”的技能时,除了结合学段教学内容的跳跃,也要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依据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和协调性等,相应开展提升学生跳跃能力的各种跳跃练习;也可以进行“合作跳跃”,合作跳可以有不同的练习方式,如,在进行体操类和器械体操的“跳”时,可以进行保护与帮助,体操中的保护与帮助的“跳”,也是跳的技能之一。

——浙江舒仁彪

热身操中增加跳跃类动作可提升学生跳的能力,为学生掌握立定跳远奠定基础。如先练习立定跳远的分解动作,再练习摆臂动作,逐渐引导学生掌握完整动作,进而提升学生的跳跃能力。

——江苏孙卫丰

针对水平一的学生学练“跳”的技能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跳的运动比较感兴趣,所以在教授时,应结合趣味性和游戏形式。

——广东刘晓霞

将助跑与摸高相结合,让学生体验单脚与双脚起跳摸高的区别,进而分析两种跳法的区别,并进一步将两种跳跃方式运用于篮球跳跃和排球跳跃组合动作中,通过体验形成技能的认知。

——江苏袁瑞堂

以高中学段为例,通过台阶跳、小重量负重跳等力量练习,提高学生跳的能力;通过连续蛙跳、旋转跳、变节奏跳等协调性练习,提升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动作控制能力;通过不同项目的专项练习提升学生的专项技能。

——江苏吴舒文

对小学生来说,主要将跳跃融于游戏中,采用跳远、跳跃障碍物、单脚跳、双脚跳等方式练习。也可设置不同情境的跳跃,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还可采取常赛方式,让学生自己与自己比,提升学生跳的速度。初中生主要结合运动项目,采用多样性的跳跃练习,还需结合腰腹肌力量、平衡力、协调性等练习。

——四川陈友毅

跳主要是腿部和腰腹肌肉协调发力,使踝、膝、髋进行屈伸动作,进而产生距离或高度的运动形式,关节屈伸角度和肌肉力量影响距离或高度,提升肌肉爆发力能改善原有成绩。

——河北尹新华

无论哪个学段,都应在保持学生的跳跃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踏跳协调性和起跳高度,发展学生踏跳有力和腾空高度。

——浙江王佳佳

水平一中的“跳”,在教学中应该遵循跳技能的形成规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

——上海王小雷

可对传统游戏进行发掘,针对传统项目中的游戏进行跳跃内容的开发和利用,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置相应的困难程度,如,水平二和水平三的学生开展不同难度的跳房子、跳皮筋等游戏内容,在玩游戏的同时完成相应的跳的练习。

——山东陈卫东

小学低年级以各种基本跳跃动作为主,小学中年級可以过渡到各种跳跃的组合练习,小学高年级重点学习专项运动技能中的跳。

——安徽穆可辉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让学生明确知道练习“跳”的是哪一个项目,针对项目所对应的技术应有针对性的要求。此外,提高学生跳的技能时,应进行相应力量的提升,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跳的能力。

——江西姜雪婷

以急行跳远为例,在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的同时,依据大单元中的课时设计,相应发展学生跳跃远度的能力。如,通过固定起点、改变终点的方式,促进学生有跳跃的远度目标,并为之而进行挑战,从而进一步提高跳跃远度的能力。

——浙江虞富

跳跃项目可以利用不同强度的弹力带,根据练习项目的重难点,进行抗阻力练习。也可通过体会不同跳跃技术动作的关键发力点,或者通过弹力带进行牵引找到发力方向,让学生体验技术动作,解决重难点问题。

——吉林石翔屹

话题2小结:根据运动项目选择适当的练习内容,根据学情设置相应的技能达标要求,根据不同学段,跳的技能要求应不一。活用器材,在激发学生学练兴趣的同时,还应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此外,还应关注“差”生,进而确保能够全员提升。

——吉林曲艺

话题3: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跳”的技能中的难点和挑战(如,如何掌握正确的动作和姿势等)?请根据具体事例谈谈有哪些经验、技巧和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练和掌握“跳”的技能?

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有学生上下肢不协调,会出现向前跳手向后摆的情况,教师可采用跪坐摆臂起的动作有效帮助学生解决此类问题。

——广东汪枫

在跳的技能提升上,主要的难点是跳的高度和远度,教师可通过降低难度和要求的方式,减少跳的压力,减轻畏难情绪,克服高度和远度上的恐惧感,激发学生学练的积极性,再引导学生高效完成动作。跳跃的正确动作和姿势上,不同的跳跃项目有不同的技巧和策略。此外,跳跃的不同环节也有不同的技巧和策略,教师应针对学情找到适合学生的学练内容和方法。

——浙江舒仁彪

跳可以说是学生们的本能,教学中“勤练”“常赛”是掌握和运用“跳”技术的关键手段,通过大量的练习、游戏和比赛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有效提高力量、协调等体能、专项运动技能。此外,激发练习的兴趣应引导学生多看:观看完整动作,看分解动作,看自己的动作;多练:反复模仿练习,由慢到快,熟能生巧;多思:如何跳得远,跳得高?

——浙江霍磊、安徽金文波

为了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和技术,在学习立定跳远时可以设定距离练习跳,待学生掌握双脚起跳和双脚落地,技术动作熟练后,再进行比赛。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练兴趣,还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跳的技术、提升跳的能力。

——甘肃达世荣

无论提升哪个方面的能力,首先应提升学生的体能,学生的体能达到了,技能的掌握水到渠成。

——天津郭佳钺

跳的动作的掌握需要学生的协调发力,在各种跳的初学阶段以体验动作为主,不应过分强调动作标准,注重动作的连贯和节奏,待学生掌握动作后,再提升难度。

——江苏杨伟

教师可通过“上增下减”的方式引导学生学练,如,设计难度逐级提升的目标,以提升运动能力强的学生的能力、激发运动能力弱的“差生”学练积极性,通过这样“上增下减”的方式,凸显分层,提升各个层面学生的学练积极性。

——浙江虞富

通过让学生观看完整的立定跳远动作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分解画出准备动作、起跳动作、空中动作和落地后缓冲动作,让学生了解跳的技术的各个环节,再引导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涂出每个动作的重点,进而强化学生头脑中对动作的理解和练习中的动作要领。

——吉林石翔屹

对于“跳”的技能,对学生有一定的高度和远度的要求,特别是对于“跳高”技能,学生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所以,首要的任务是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采用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逐步使学生突破重难点,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等。

——辽宁邵进南

教学应体现多层次、多方位、综合性,结合学情教学。跳是一个复杂的动作,学生的运动能力不足,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跳跃能力得不到发展,教师应有耐心和信心引导学生学练。如,立定跳远教学中,应从最基本的摆臂学习练起,每次课都加强一些力量练习,才能促使学生的练习水平逐渐得到提高。

——湖北赵天云

跳的技能重难点如何突破,首先要了解动作要领及发力顺序,以及着地部位等。

——江苏张小梅

在教学前,先通过跳的各种练习和测试,掌握学生跳的能力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内容,学生可根据个人能力进行选择,使学生得到锻炼,让学生在体育课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后,教师及时给予鼓励、评价,增强学生锻炼的信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安徽罗传伟

需要考虑“跳”的完整动作,如,立定跳远的主要动作需要在空中完成,为了给学生建立正确、规范的动作概念,可采用侧躺地面(塑胶或垫子上),模拟其空中动作的规范性,可以让学生感受起跳腾空的完整动作,即身体主要部位的达成度。

——湖北詹少锋

通过20余年的训练经验总结心得,在练习前,应加强学生的核心力量,进行由小到大的负重练习,再进行跳的辅助练习,具体可练习双脚跳台阶、台阶交换跳、徒手摸高等动作。

——山东万文华

在小学跳高学习中,主要解决学生过杆时的恐惧问题,可先引导练习无器械跨越,领会体验完整的技术动作。再设置正常高度的目标,通过踏板,借助外部力量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进一步体会技术动作,克服对过杆的恐惧。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的问题解决体育课上的技术动作。这样在提升学生兴趣的同时又可以让学生理解重难点的练习意义。

——吉林石翔屹

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兴趣,有收获、有成就的感受,学生才能主动学习。因此,学习氛围很重要,教师不应过多的关注成绩及学习的效果,只要学生对所学跳的内容感兴趣了,才能不断激发他们掌握跳的技能。

——湖北赵天云

高年级和低年级的不同之处在于,自尊心较强,个人感觉难点主要是要解决如何因材施教的问题,关注班中“差生”和步入青春期的女生。课中评价和分组教学也很重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过程性和形成性评价。

——江苏汪星辰

话题3小结: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练和掌握“跳”的技能呢?一是结合学情,调整目标。在“跳”的技能中,适当降低难度和要求。二是巧设情境,克服“恐高”。对于“跳高”的技能,首要的任务是先让学生消除恐惧心理,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三是规范动作,提高质量。应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姿势,循序渐进,不断提升动作质量。四是课课勤练,提升素质。跳跃技能的掌握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教师可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内容反复练习,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跳的能力。五是问题贯穿,启发思考。在跳跃技能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指导。六是多维评价,促进激励。在学习跳跃技能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失败和挫折,这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评价和激励,让学生能够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更有动力克服技能学练中的困难。

——吉林曲艺

话题4:在“跳”的技能方面,如何评价学生的进步,以及如何向学生提供反馈?如何为那些想要深入学习“跳”的技能的学生提供继续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在跳的技能方面,评价学生的进步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视觉表现、记录数据、自我评价。在反馈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快速找到问题所在,并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具体的练习建议。

——四川段小莉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越直观,反馈效果越好。通过班级教学发现有潜质的学生,进入学校田径队训练跳高或者跳远。

——安徽馬超、安徽金文波

跳的连续性、节奏、高度、远度都可以直观地评价学生的提升程度。

——江苏杨伟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摆臂对比自己的学练环节,通过无摆臂跳过一定高度的纸盒,当提升到一定高度时,教师引导学生解放自己的双手,让学生尝试后知道有力摆臂是跳得更远的条件。

——四川蔡小东

把跳的“项目”和学、练、赛、评相结合,以项目的“具体化”进行评价,发挥评价的作用。

——甘肃达世荣

通过设置任务单,让学生对自己的跳给出评价。小组评价:小组的评价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沟通。教师评价:在学生练习时教师及时给予评价、练习结束后教师的总结评价,都能激发学生的学练积极性。

——辽宁徐海燕

从评价的主体上来说,有学生自己、有同学、有教师,当然还可以有家长;从评价的周期上来看,可以是一节课或几节课的评价、一个大单元或小单元的评价、一个项目或多个不同项目的评价。在学练方式上,还要引导让学生动手、动嘴。动手,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远度和高度,回到真实的体育比赛情境中;动嘴,就是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如何跳得远、跳得高。也可通过菜单式、定制式、处方式、跟踪式的方法,为想要深入学习“跳”的技能的学生提供继续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此外,还可以通过布置家庭作业,以完成体育作业的方式来继续学习。在校外,可以向上一级体校和运动队输送,提供更高层次的专业或业余训练,也可以邀请更专业的教练员,进行选材和指导。

——浙江舒仁彪

通过起初成绩和阶段成绩的对比评价学生的进步程度;向学生提出反馈:指出学生进步的地方,以提高学生的信心;为优秀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机会,可鼓励学生参加田径社团,向运动队输送,使其天赋真正得到发挥。

——安徽李厚余

教师可设计“跳”的技术评价量表,并附有成绩和标准,课后以课后体育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回家进行巩固练习,或者每节课教师都进行课堂小检测。在课堂中,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记录每名学生的掌握程度,最后可以将每名学生的进步幅度展现出来,并反馈给学生。在“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挑战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和发展学生能力的机会。

——辽宁邵进南

评价可以针对技术方面、运动成绩方面,也可以针对学练态度方面。教师可对学生的进步程度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以视频影像记录、口头表达等形式给予反馈,及时评价帮助学生体验获得感,建立学练信心,提高兴趣。

——安徽杨斌

话题4小结: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跳”这一技能方面的评价和反馈方式会有一些差别。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利用激励性评价给学生及时反馈,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个性指导、搭建平台、鼓励创新、树立自信、激发兴趣等方式永远都不会过时。

——吉林曲艺

猜你喜欢
学练动作技能
以学练标准为基础促学练内容之有效
劳动技能up up!
动作描写要具体
秣马厉兵强技能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初中生学练太极拳四步走
预防与纠正初一学生低头运球现象的学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