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图书馆建设要素与服务模式研究

2023-08-14 20:56吕彦池陈雅
新世纪图书馆 2023年6期
关键词:服务模式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吕彦池?陈雅

摘 要 在建设美丽中国,倡导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绿色图书馆运动逐渐壮大,绿色发展成为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事业新的发展方向。论文在阐述绿色图书馆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立足于绿色图书馆的五个组成要素,构建绿色图书馆服务模式,从管理层、组织层、用户层和服务层四个方面对图书馆绿色服务框架进行阐述,以期为国内的绿色图书馆发展提供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绿色图书馆;绿色发展;服务模式;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G251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3.06.012

Research on Elements and Service Mode of Green Library in China

Lv Yanchi, Chen Y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uilding a beautiful China and advoca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green library campaign has gradually grown, and green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new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library science and librarianship. On the basis of expounding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green library, based on the five components of green library,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service mode of green library, and provides the green library service model from management layer, organization layer, user layer and service layer, in order to shed light on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libraries in China.

Keywords Green library. Green development. Service mod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力争于2023年前达到碳达峰,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严格管控高能耗公共建筑建设”。公共机构作为巨大的耗能综合体,是当之无愧的碳排放大户。据调查,公共机构仅建筑用能就达到全社会能耗总量的4.26%以上[1]。图书馆作为公共机构之一,在日常保存和提供纸质资源、数字资源及数字设备运行过程中也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因此,积极推行绿色发展理念,努力建设绿色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图书馆理应承担的使命和义务。

1 绿色图书馆概述

1.1 绿色图书馆含义

绿色图书馆,也被称为生态图书馆、低碳图书馆、环境友好型图书馆等,绿色图书馆运动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并于2003年受到国内图书馆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致力于绿色图书馆的建设。早期的绿色图书馆大多指绿色图书馆建筑,即狭义上的绿色图书馆,包括环保材料的选用,重视节水、节能及图书馆的合理选址等。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建立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是目前最具影响力的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已经获得国际认可并在众多国家使用。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简单的绿色图书馆建筑已经不能满足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建筑只是图书馆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体,图书馆的资源、服务、人员都需要纳入绿色图书馆建设的概念中来。因此,我们认为,从广义上讲,绿色图书馆是在考虑图书馆所有要素的基础上,通过绿色建筑、绿色资源、绿色信息服务、绿色教育等方式,努力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为用户提供绿色信息服务,最大程度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绿色图书馆现状

美国是最早开始建设绿色图书馆的国家,1981年Brandehoff发表的《Libraries catch the sun》[2]介绍了加州千橡树图书馆在通风和照明系统上的节能设计,是最早研究绿色图书馆建筑的文章。自此之后,经过近40年的研究,美国在绿色建筑、节能管理、环境素养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2011年,Peter详细阐述了绿色图书馆的内涵和建设目标,提出了解公众环保需求,并为其提供绿色信息服务才是图书馆的长期目标[3];Georgia、Beth等人对各类型图书馆的回收利用状况、复印服务进行调查,通过研究图书馆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等促进节能管理[4-5];2010年,Maria指出图书馆在提供数字服务和免费服务时面临运行成本和能源消耗不断增加的问题,阐述了图书馆进行环境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并对其进行了制度化建设的研究[6]。此外,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美国绿色图书馆的建设实践也在蓬勃发展。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制定的能源与环境设计认证(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LEED)是当今最具权威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LEED评估体系包含整合过程、选址与交通、可持续场地、节水、能源与大气等九大方面若干个指标,并将其分为四个认证等级,到目前为止已有多所图书馆获得LEED认证。同时,美国图书馆也通过制定节能环保实施计划、使用节能环保产品、回收再利用废旧物品等方式进行节能管理,并通过开设专题讲座、环保书籍阅读推广等形式开展环境素养教育。总的来看,美国绿色图书馆建设理论与实践并重,已经处于成熟发展阶段。

近年来,我国也开始关注图书馆的绿色、生态与环保建设。2010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发出《珍惜环境资源,建设节约型图书馆》倡议书,号召业界同仁及相关的技术支撑机构共同努力,积极开展图书馆领域的节能建设[7]。2013年,中国图书馆年会第15分会场以“节能减排与绿色图书馆建设”为主题,对图书馆的节能环保系统进行了讨论。2016年,吴建中先生提出第三代图书馆要注重生态环境,将生态技术有机融入各种服务功能[8]3-4。通过文献调查可知,国内图书馆学界的绿色图书馆研究大多集中于绿色建筑和节能设计,主要通过国外优秀案例研究及国内图书馆实践两种方式展开,但在绿色信息服务、绿色运行、绿色素养教育方面研究较少。在图书馆业界,对于绿色图书馆的研究与实践也在积极开展。目前,国内已有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佛山市图书馆、杭州图书馆环保分馆等5所图书馆获得IFLA设立的“绿色图书馆”奖项。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生态图书馆网站,杭州图书馆环保分馆的环境素养教育和知识体验活动等,都为国内建设绿色图书馆提供了优秀示范。同时,我国已有14所图书馆获得了中国绿色建筑标识,深圳宝安中心图书馆更是成为国内首家获得LEED认证的公共图书馆。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针对绿色图书馆的研究多从具体案例出发,研究内容分散,大多研究只针对绿色图书馆的部分内涵,缺乏对绿色图书馆建设的整体把握,也没有形成完善的绿色图书馆服务模式。因此,本文将立足于整体视角,在分析绿色图书馆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探索绿色图书馆发展策略。

1.3 建设绿色图书馆的驱动因素

1.3.1 基础因素:图书馆的本质属性

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图书馆具有社会性、教育性及服务性等特点,符合绿色图书馆建设的基本条件。图书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发展也影响着图书馆自身的发展。在当前建设美丽中国的大背景下,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问题日益严重,图书馆在日常提供信息服务及保存资源中会消耗大量能源,因此理应承担应有的使命和义务,将绿色发展理念践行到图书馆的实际建设中来。此外,图书馆作为知识集聚地,承担着相应的社会教育职能,因此也需要积极参与到绿色素养教育中来。

1.3.2 决定因素:生态需求和公众需求

社会需求是推动图书馆转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一方面,绿色图书馆的建设符合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绿色图书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秉持绿色理念,提供绿色服务,通过节能管理和绿色运行,最大程度降低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新时代面对生活、工作、学习等多方面的需求,人们开始重视培养多元素养,绿色素养教育的开展,不仅能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优化绿色行为,更能够优化绿色信息服务,有助于推动全社会信息产业向環境友好型发展[9]。

1.3.3 保障因素:日益完善的政策规划

国内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充分保障绿色图书馆建设工作的展开。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了实现公共机构绿色发展;2016年,国家发改委印发《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将“公共机构人均能耗降低率”纳入指标体系;2017年修订完成的《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正式发布,指导公共机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021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公共机构推行能源托管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也提到:公共文化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应当符合实用、安全、科学、美观、环保、节约的要求[10]。此外,《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出台也为绿色图书馆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

1.3.4 辅助因素:初见成效的实践探索

国内绿色图书馆的实践已逐步开展,但总体上数量较少,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未形成稳定的绿色图书馆发展模式。绿色图书馆建筑是国内实践过程中较为流行的一种,如:郑州市图书馆新馆采用真空玻璃和综合能耗管理系统两种新兴技术[11],实现图书馆的节能设计;福建省少儿图书馆从外墙设计到外墙保温层的使用,再到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设计,处处体现着低碳节能的理念[12];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充分利用人工湖面的吸热作用,将中央空调的散热系统设置在楼旁的湖底中,并引入通风道的设计,有效降低了能耗成本[13];佛山市图书馆在充分考虑岭南地区多雨的情况下,对雨水进行收集与循环利用,设置能源管理系统对馆内用电量进行监测,建筑建造中优先选用可循环材料,成功当选2018年国际图联绿色图书馆大奖。

2 绿色图书馆构成要素分析

2.1 绿色目标规划

图书馆历来重视战略规划的制定,在建设绿色图书馆时,图书馆需要有自身明确的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需要对图书馆的愿景使命和发展路径有所了解,根据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来制定相应的绿色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战略是对图书馆实施相关战略的补充,对整个图书馆的决策有重要影响。Olson指出,绿色战略应该旨在培养一种能够强化人们行为的绿色文化,并提供适当的工具和培训来鼓励变革[14]。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在2013年制定新的战略计划时,首次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其自身战略,从环境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三个层面制定了图书馆在馆藏、服务、管理中的四大目标,可持续发展工作成为图书馆年报中的一部分[15]。图书馆在制定绿色规划的过程中要遵循三条原则:(1)针对性,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图书馆的绿色战略应遵从学校宏观规划,设计和提供以用户为中心的可持续服务和空间,以支持和补充学校的战略规划;(2)可行性,图书馆的发展成熟度不同,其绿色规划也存在差异,图书馆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预期能力,从时间上分阶段制定目标,使行动目标更加可控合理;(3)综合性,规划是实际行动的指导,图书馆在制定绿色战略时要明确图书馆各要素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在制定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实际行动中的可能情况,以及对未知的情况做好预防措施。

2.2 绿色建筑布局

图书馆实体建筑是是图书馆开展服务工作的重要场所,也是其承担环保责任重要载体。在建设绿色图书馆过程中,图书馆建筑的绿色环保特征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科学选址。图书馆在改造旧馆及其新馆建设时,要考虑图书馆自身与周围建筑景观的融合,同时合理利用区位特点开展服务。杭州图书馆环保分馆坐落于杭州天子岭静脉小镇,与天子岭垃圾场和填埋中心近在咫尺,被称为“垃圾场上的环保图书馆”。(2)环保材料的选用。通过使用可再生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广州省立中山图书馆使用天然建筑材料和可再生降解产品,实现资源节约和废物处理。(3)节能减排设计。通过利用新型节能技术对图书馆的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用水系统等进行改造,加强能耗监测系统建设;同时,改进图书馆玻璃,采用低辐射双层玻璃窗,或是建立遮阳系统,有助于减少热量,降低空调使用。(4)绿色屋顶设计。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通过建设绿色屋顶,有效减少了热量的增加;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利用屋顶闲置空间,建设绿色屋顶和有机蔬菜园,有效改善了微环境,成为图书馆建筑中的一大亮点。(5)自然资源利用。重视对自然采光、自然风的利用,是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之一。深圳坪山区图书馆考虑到当地太阳高度角较高的特点,根据日照计算来布局室内的阅读空间[16],在主要阅览层配置垂直花园,并在高处设计了可以侧向打开的洞口,既起到了增强光照的效果,又有自然通风功能。

2.3 绿色管理运行

图书馆在其日常运行和管理过程中推行绿色实践,也是建设绿色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减少纸张损耗,提高纸张再利用效率,图书馆将打印机默认设置为双面打印,在内部工作中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同时指导用户优先选用电子资源和文献管理软件,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打印和复印;合理进行垃圾分类,妥善处理已经报废的办公用品,在员工之间进行闲置物品交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于过刊或者旧书,除了开展常见的图书捐赠、图书漂流等活动,也可以与二手书书店合作,供社会成员购买,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迭代,对图书馆进行环境监测,建立能耗监测系统,利用传感器感应馆内灯光、温湿度,也成为图书馆绿色低碳行动的一部分。此外,馆员作为图书馆内传播可持续发展理念、践行绿色低碳行动的重要力量,也需要提高馆员和工作人员的绿色意识。例如,香港中文大学开展“绿色办公室行动”,通过节能激励计划鼓励教职员工绿色办公和开展可持续收集服务,取得了良好成效。

2.4 绿色资源建设

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开展服务的基础,通过绿色信息资源建设,开展绿色信息服务,是建设绿色图书馆的重要内容。在全面了解用户需求的前提下,科学采购配备文献资源和电子设备,构建科学合理的馆藏布局,不仅能够节约图书馆经费,还能够使馆藏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同时,为了提高用户的环保意识和绿色理念,在采购过程中也要加强对可持续发展相关图书或资源的重视,丰富绿色低碳和环保节能等理论和实践,为其设立专门书架和专题阅读区,弥补图书馆绿色文献主题资源的缺失。此外,图书馆还可以在馆藏资源电子化的基础上,系统收集生态环保相关信息资源,建立专门的绿色环保主题网络资源库,为用户提供远程网络信息服务。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建立的生态图书馆网站,通过整合多个专题数据库和网络资源,从多个角度向读者提供动态的生态环境信息,还引进了“生态环保图书馆全文库”和“中国环境保护数据库”两个专题数据库[17],将分散的生态环境信息进行有序化收集和系统化整理,成为国内开展网络生态信息资源建设的典范。

2.5 绿色素养培育

图书馆具有开展社会教育的社会职能,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用户需求,吴建中先生提出了“多元素養”的概念,注重培育用户健康、环保、金融等方面的素养[8]5-6。因此,在绿色图书馆和多元素养培养的环境下,图书馆向用户开展绿色素养教育,有利于传播绿色环保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促使更多的读者参与到绿色行动中来。图书馆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环境宣教活动,例如在“世界地球日”等活动日举办主题活动,通过环保知识问答、环保电影播放、环保手工展示等方式,向人们传递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还可以邀请名人、大家举办系列讲座,结合当地自然与历史开展环保公益讲座,进行环保图书共读和分享,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同时,通过垃圾分类培训、废物回收体验、手工改造展示等体验式活动,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让循环利用、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环保理念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杭州图书馆环保分馆围绕环保理念和文化体验,积极和社会各界团体合作,近年来策划了“环保公益讲堂”“环保公益绘画大赛”“我为杭州量体温”等系列活动,并利用天子岭的环境教育基地、环保宣传站等资源,实现了环保体验活动、图书漂流和阅读文化传播的结合,丰富了绿色素养教育的内涵。此外,图书馆利用传统的资源优势,通过绿色图书推荐、绿色信息推送等服务,方便公众快速获取相关资源,随时随地接收绿色素养教育。

3 我国绿色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

在“美丽中国”战略的指导下,通过对绿色图书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基于用户需求,在分析绿色图书馆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绿色图书馆服务模式(如图1),为用户提供绿色信息服务。该服务模式总体上可划分为管理层、用户层、组织层、服务层,各层次要素共同构成了绿色图书馆服务框架。

3.1 管理层

在建设绿色图书馆之初,图书馆应在“低碳中国”“美丽中国”等战略的指导下,根据本馆的定位和特点制定绿色图书馆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和建设方向,全面统筹绿色图书馆的构建和绿色信息服务的实施。同时,在对标国家节能设计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基础上,制定绿色图书馆评估标准,从建筑装饰材料到水电能源利用,从图书馆日常管理到开展绿色素养教育,从公务办公到垃圾处理、废物回收,都应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细则,建立能耗管理系统,对馆内能源消耗进行统一监测,全方位保障绿色信息服务的提供。

3.2 用户层

用户是图书馆服务的主体,用户需求是开展绿色图书馆服务的核心要素。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对用户群体进行划分,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的定位特点和资源优势,向用户提供多层次、多样化、有选择的绿色信息服务和绿色素养教育,使得用户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树立绿色意识和理念,掌握环保知识和技能,加强绿色行动和实践意识,提高用户的绿色信息素养。

3.3 组织层

(1)图书馆主办模式。该模式以图书馆为中心,包含图书提供商、信息技术人员、软硬件设备提供商等上下游行业,全链条保障图书馆绿色信息服务的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图书馆根据自身空间和资源建设绿色空间,提供绿色信息服务;图书馆员提供绿色信息服务和开展绿色素养教育;图书提供商提供使用环保纸张的图书,提高环境友好度;提供绿色低碳为主题的图书,丰富绿色资源;信息技术人员在系统配置过程中,通过先进技术改进图书馆的检索机制,节约用户查询时间,减少能源消耗;软硬件设备提供商提供可以远程集中管理的瘦客户端,减少数字图书馆的内容存储和维护消耗。

(2)跨界合作模式。绿色图书馆的建设不仅涉及图书馆和信息机构,还需要建筑业、政府机构、教育业、文化产业、环保企业等各个领域人员的支持和帮助。例如,在新建图书馆时,需要从人口、周边建筑、公共交通等方面考虑图书馆的选址,这就需要政府机构相关专家的支持;在设计图书馆绿色建筑时,建筑专家更了解什么材料环保且安全,怎样设计可以达到减少耗能的要求等情况。此外,绿色素养教育的开展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合作和支持。图书馆可以深入学校、社区、企業等开展绿色素养教育,积极与社会机构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同时与环保部门合作,邀请有关专家普及环保知识。

3.4 服务层

(1)绿色空间提供。图书馆实体空间是用户享受服务的重要场所,通过对图书馆建筑进行绿色设计和空间再造,在合理规划布局的基础上,从灯光、温湿度、空气、通风、空调、绿色植物等方面着手,为用户提供健康友好的图书馆空间,通过节能技术优化服务,在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提高用户的服务体验,营造绿色舒适的阅读氛围。

(2)绿色资源服务。图书、电子资源、数据库、门户网站等都是用户获取绿色信息资源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图书馆开辟专题书架,整合绿色主题图书、报刊、绘本等资源,结合用户需求和主题特色,向用户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推动绿色信息知识的传递;另一方面,积极开拓线上平台,整合绿色环保有关的电子图书、科学论文、新闻资讯、专题数据库、报道视频等资源,并与相关环保机构和环保网站设置链接,多方位地向用户提供绿色信息服务。除了整合相关资源外,图书馆还要通过数据挖掘、用户画像等方式,了解用户行为特征,并基于此安装操作简易的信息检索软件和个性化的信息推荐系统。此外,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还可以为之提供相应的环保信息专题服务。例如,在两会期间为人大、政协等机构提供环保专题信息,为各级部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信息知识和专题服务,积极发挥图书馆智库的作用。

(3)绿色素养教育。图书馆面向馆员和用户,开展层次分明、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绿色素养教育活动。一方面,针对图书馆员,既要注重在日常工作中培养其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办公习惯,又要利用继续教育等机会加强对图书馆员多元素养的培育,通过网络课程、在线研讨、主题讲座等方式提升其绿色素养。另一方面,在了解社会和用户需求的前提下,采用专题讲座、知识竞赛、主题活动等方式传播环保知识,通过手工制作、户外实践、科普宣传等活动提升环保技能。此外,通过引进社会力量,与环保组织、学校、社区等建立合作关系,延伸教育场所,拓宽服务范围,推动绿色素养教育的开展。

4 绿色图书馆建设策略

4.1 加强系统规划,完善制度建设

绿色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机构的引导和支持,国家制定的政策标准为绿色信息服务提供了政策保障。首先,绿色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图书馆应将绿色发展和绿色服务融入自身的战略规划,在与政府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加强系统谋划,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各阶段、各环节的目标任务,在现有环保政策和节能制度的指导下,建设绿色图书馆。其次,政府也应该完善相关法案和政策,在建设低碳社会、绿色校园的背景下,加强对绿色图书馆的重视和投入,提供充足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推动图书馆绿色服务体系的构建。

4.2 更新设计理念,优化内外设计

可持续发展理念应该贯穿图书馆设计的全过程,在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和室内环境设计中引入环境可持续因素,建设绿色图书馆建筑,优化室内环境质量。首先,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环境和公众需求,在图书馆的选址、朝向、方位、墙体厚度、窗户面积、遮阳、通风、照明等设计中引入绿色和节能元素,同时积极利用自然资源,引入自然通风、天然采光,考虑雨水回收和太阳能发电,合理建设绿色屋顶;其次,建筑材料、馆内家具装饰等应当优先考虑环保型材料,安装感应器及时关闭无人使用的电源、设备,建立能源控制系统、节能照明系统,自动调节馆内温湿度,实现对馆内环境的动态监控和调节,保障室内环境质量。2022年,国际图联“公共图书馆奖”得主米苏拉图书馆,以可持续性为设计原则,配备有节能的空气分配系统并使用地热供暖,在空间设计上将环境保护与当地文化相结合,成为人们聚集、互动和创新的独特场所。

4.3 减少资源能耗,加强循环利用

首先,图书馆应该通过充分的用户调查和需求研究,科学合理地配置文献资源和数字设备,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优先选择具有良好节能性能的硬件设备;其次,对过刊和废旧图书进行循环利用,通过对外捐赠、图书漂流、图书交换等方法,提高资源流通率和利用率;同时,在日常办公过程中,特别是打印复印文件时,积极提倡对纸张的充分利用,鼓励使用双面打印,并对废旧纸张进行回收再利用。此外,随着数字图书馆和智慧图书馆的相继建设,借助IT基础设施的数字资源的获取和利用产生的能耗也不容忽视,因此图书馆可以利用云计算在处理、存储、传播信息中的优势,降低每个终端用户的能耗,利用分布式大数据工具进行数据采集,通过个性化信息推荐,减少用户在获取资源时产生的能耗。

4.4 强化环保教育,建立绿色品牌

图书馆具有社会教育的功能,理应承担环境教育的职责。借助自身的信息资源和空间优势,图书馆能够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绿色素养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公众环保意识,营造绿色文化,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图书馆还具有宣传环保政策的责任,通过图书推荐、专题讲座等活动向民众解读政府政策,成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桥梁,保证环保政策的贯彻落实。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图书馆要创新活动方式,扩大图书馆绿色素养教育范畴,线下活动与线上服务相结合,构建集知识传递、咨询展示、体验游玩、研究实践、宣传推广于一体的绿色素养教育体系,将绿色素养教育融入图书馆的日常服务当中,全方位营造的宣教氛围;打造图书馆绿色素养教育品牌,依托品牌形成服务特色,注重社会合作,提高社会影响力。

4.5 完善组织结构,强化多方合作

良好的组织机构设置,是绿色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有力保障。美国图书馆协会成立的环境工作小组,成员包括图书馆、出版商、数据库供应商、政府机构等各方代表,对于推动图书馆界关注环保问题,开展绿色图书馆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图书馆界目前仅有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建筑与设备专业委员会涉及到对绿色图书馆建筑的关注和支持,因此可以考虑建立绿色发展委员会或可持续工作小组,领导绿色图书馆整体工作,在建筑设计、能源管理、资源服务、社会合作等方面开展科学部署和具体实践。此外,还要加强与其他机构、部门等跨行业的合作,协同开展绿色服务。可以与建筑行业合作,设计更为科学环保的图书馆建筑;与社区组织合作,将绿色环保活动送进社区,深入群众开展绿色素养教育课程;与高校合作,加强对绿色图书馆的学术研究;与科学技术协会、环境儿科学学会等行业组织合作,在全国科普日等宣传日开展科普知识竞赛、低碳技术创新实践大赛等活动。

4.6 健全评估体系,推动可持续发展

绿色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评估体系构建。目前,我国绿色图书馆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建立起一套统一、规范的绿色图书馆发展质量评估体系,对绿色图书馆的评估仅仅涉及建筑层面,主要参照住建部颁布实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评估。但图书馆的绿色发展不应仅仅局限于建筑层面,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下,绿色图书馆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图书馆界有必要构建一套适合图书馆事业的绿色发展质量评估体系,从建筑设计、节能管理、资源服务、教育活动等多方面展开评估,实现绿色图书馆的标准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王宏伟,刘一晗,张芸栗,等. 辽宁省公共机构能源供应结构优化设计[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6(6): 1106-1112.

BRANDEHOFF S E. Libraries catch the sun[J]. American Libraries, 1981, 12(9): 562-573.

PETER G,PATRICIA A. Sustainable libraries, sustainable services: a global view[EB/OL]. [2022-03-15]. http://conference.ifla. org /ifla77.

GEORGIA B. Recycling:whats in it for libraries[J].American Libraries, 1987, 18(11): 954-956.

BETH A, SARA E M. From scraps to reams: a survey of printing services in academic libraries[J].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2002, 63(4): 342-352.

MARIA A J, JAMES W M. Sustainability challenge for academic libraries:planning for the future[J].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2010, 71(2): 160-170.

中國图书馆学会. 珍惜环境资源 建设节约型图书馆倡议书[EB/OL]. [2022-03-15]. http://www.lsc.org.cn/contents/1168/611.html?from=singlemessage.

吴建中. 走向第三代图书馆[J]. 图书馆杂志, 2016, 35(6): 4-9.

邓胜利,付少雄. 素养教育的新拓展:从信息素养到多元素养[J]. 图书馆杂志, 2018, 37(5): 21-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EB/OL].[2022-03-15]. http://www.gov.cn/xinwen/2016-12/26/content_5152772.htm.

李红岩. 节能减排:践行图书馆“环保”责任:以郑州市图书馆新馆建设为例[J]. 图书馆建设, 2010(12): 3-5.

郑卫光. 低碳节能:现代图书馆建筑的发展趋势:以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建设为例[J]. 图书与情报, 2011(6): 132-135.

顾建新. 图书馆建筑的发展:多元生态和谐[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2.

OLSON ERIC G. Creating an enterprise-level “green”strategy[J].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2008, 29(2): 22-30.

JONES L. More than just a green building: developinggreen strategies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ibrary[J]. Library Management, 2016, 37(6): 373-384.

王辉. 从乌托邦到异托邦  深圳坪山图书馆[J]. 时代建筑, 2021(5): 106-117.

耿纪昌. 公共图书馆生态环保信息服务的实践和思考: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例[J]. 图书情报工作, 2016, 60(S2): 80-83, 103.

(收稿日期:2023-02-29 编校:曹晓文,左静远)

猜你喜欢
服务模式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文化馆总分馆制服务模式的实施探索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