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体验,滋润道德素养

2023-08-22 04:00叶章辉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3年6期
关键词:体验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叶章辉

[摘 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立足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基于学生的视角和学习需要设计有效的体验活动,充分借助换位体验、双赢体验、生态体验、分享体验、多元体验、对话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获取有道德价值的感悟。这样教学有利于适时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学生的道德认识,帮助学生巩固道德行为,提升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体验;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1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18-0021-0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中华民族长期的伟大的历史实践。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可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的启迪,也可以为道德教育提供有益的滋养。

道德与法治课程倡导“假如我是你,假如你是我”的换位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双赢观,“我离不开你,你也离不开我”的生态观,“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分享观,尊重不同的选择与判断的多元观,通过对话、沟通、理解寻求到认同的对话观,等等。通过这些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建立,实现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生活智慧的目标。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对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过和体验过的才能刻骨铭心,终生难忘。”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立足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基于学生的视角和学习需要设计有效的体验活动,充分借助换位体验、双赢体验、生态体验、分享体验、多元体验、对话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获取有道德价值的感悟。下面,以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借助不同方式的体验,引导学生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中华文化自信,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深化学生的道德认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一、角色互换,建立换位体验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非常重视换位思考,即“假如我是你,我会怎么办”“假如你是我,你会怎么想”的换位观。我国的传统文化学习,实际上就是通过学生主动的换位思考与体验,逐步建立这样的观念,让学生学会尝试用换位思考问题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例如,教学“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时,教师先从学生熟悉的李时珍入手,安排学生欣赏有关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视频,再提示学生可以换位思考:“假如你是李时珍,在编写医书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解决出现的困难?”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这样就让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角色转换,经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根据学生认知的真实情况和困惑,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这样进行角色体验,使学生通过换位思考获得了深刻的体验,进一步感悟李时珍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进取精神,感受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又如,教学“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时,为了帮助学生探寻汉字的起源,教师精心设计“模拟体验记事”活动,引导学生穿越时空,感受祖先记事的方法。学生分成三组模拟结绳、刻木、画图的方法记事,记录有关内容,汇报记事结果。在换位体验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深入探寻汉字的起源,体会古人创造汉字的智慧。这里,学生通过对比三种不同的记事方法,以及随后的体验活动,理解了汉字出现的必然性。这样教学,关于汉字起源的知识不是教师直接教授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己在观察、体验、讨论等活动的基础上获得的。这种由学生亲身体验并认同的“体认之知”,对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会更有指导意义。

二、创设情境,渗透双赢体验

双赢观的思维方式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它也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提倡的一种观念。在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传统文化单元中,有不少内容渗透“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思維方式,教师教学时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建立双赢观的价值取向。

例如,教学“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时,教师先通过多媒体播放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悬壶济世的故事,再指导学生齐声朗诵孙思邈的名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用“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思维方式探讨问题:“读了孙思邈说的这话,你有哪些感受?你觉得孙思邈的心里装着什么?他为了谁而行医?他认为‘一个大医应该是怎么样的人?”

生1:我觉得孙思邈给人看病,不论贵贱贫富一视同仁。在他心里,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平平安安、无病无灾,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

生2:我国的中医真了不起,他们心里始终装着病人,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把每一个病人都当成自己的亲人看待,是真正的大爱。

生3:孙思邈的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友善、和睦的品格,他用心治好每一个病人,他是了不起的,值得我们学习。

……

至此,教师引导学生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思维方式理解了“大医精诚之心”“医者仁心”,领悟古今科学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求大同的传统美德思想。这样通过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深刻。

三、巧设剧本,感悟生态体验

“我离不开你,你也离不开我”的生态观,不仅仅指人与自然,还指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一种完整的生态观。道德与法治学科十分强调让学生建立“我离不开你,你也离不开我”的思维方式,意在让学生感悟生态体验,形成完整的人格。

例如,教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时,教师课前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自己感兴趣的体现忠诚爱国思想的文章、格言、故事,课上让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材料展示交流,使学生感受到热爱祖国的责任和精神。教师先安排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演一演《鲁女爱国》的故事,再引导学生讨论:“鲁女悲伤的原因是什么?鲁女和鲁国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之后明白:鲁女离不开鲁国,鲁国也离不开鲁女。接着,教师适时进行点拨提升:“我们离得开祖国吗?祖国离得开我们吗?”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在实际的生活当中,我离不开你,你也离不开我,我们应当互帮互助、共同进取;我离不开祖国,祖国也离不开每一个我,我们应当热爱祖国、建设祖国。”这样教学使学生明白“知识”离不开“生活”,个体生活经验的积累需要知识的扩充,因此“生活”也离不开“知识”。“我离不开你,你也离不开我”的生态观建立,它将意义获得隐含在知识探究之中,通过对细节的探究和讨论,实现意义的通达。正如人们常说的:“知之深,则爱之切。”

四、互动交流,进行分享体验

分享观的思维方式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单元提供了很多有关分享观的素材,旨在呈现相对复杂的、冲突的、深刻的道德教育问题,达成学生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与把握,实现道德成长。

例如,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第64页,编排了三个学生交流分享自己收集到的关于汉字起源的信息资料。这三个学生的交流分享,实际上就是和教室里的学生进行分享交流,教师可适时要求学生列举出更多关于汉字起源的有意义的资料与同学分享交流。这种基于学生实际生活的分享交流是非常具有道德教育价值与意义的,能够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共同学习。

又如,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在“意蕴隽永的汉字”一课中,也安排了三个儿童交流分享“孝”“信”“忠”这三个汉字体现的传统美德。教师课前安排学生收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汉字资料,课上引导学生与教材、与同学、与老师交流分享。这样教学既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汉字的意蕴隽永,又可以让学生受到传统美德的陶冶和熏陶,提升了学生交流分享的能力。

五、设疑解惑,体味多元体验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十分注重引导学生建立多元观,多元观就是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尊重不同的选择与判断。尊重学生不同的选择与判断,不是说学生说什么都行、做什么都允许,而是离不开一定的前提与条件。

例如,教学“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时,教师立足苏武坚持气节、不屈不挠、不辱使命这个前提,提问学生“‘苏武牧羊这个故事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有的学生说:“苏武忍饥挨饿,始终不改初衷,很了不起!”这是从苏武没有向困难低头、是有气节的表现这个角度进行分析的,显然是可以的,说明学生有自己的深刻理解。也有的学生说:“19年来,苏武一直没有忘记自己担负的任务,没有向敌人屈膝投降,是个大英雄!”这是从苏武担负的任务来理解他的气节,也是准确的。还有的学生说:“苏武经常勉励下属不要忘记自己是汉朝使者,不要向敌国低头,这是很有气节的。”这是从苏武的语言出发理解他的气节,也是准确的。倘若有学生回答时离开气节这个前提,即使说得滔滔不绝,也是不切合学科目标要求的,而是偏离目标的。

六、营造氛围,感受对话体验

对话观就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沟通,形成理解,寻求认同。道德与法治课程也强调对话观的建立,这一观念较多地体现在教材的传统文化单元中。如:“说一说自己的志向或理想,你是否在坚定不移地朝着它前进?”“你能从我国古代辉煌的科技成就中获得怎样的启示?”“你知道二十四节气歌吗?你能选择一个节气,讲一讲它的特点吗?”……教材中“小主持人”的提示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话交流,寻求相互间的认同。通过对话交流进行体验,首先,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倾听氛围;其次,要和学生进行平等交谈,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交流彼此的感受;最后,要充当顾问的角色,帮助学生弄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寻求到认同。

例如,教学“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时,教材中“小主持人”提示:“回顾近期的生活,想一想,在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这三个方面,你在哪方面做到了,哪方面没做到?如果没做到,分析一下原因。”教材编排意在以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先找出自身不一致的方面,再讨论交流可以怎样改进,明確改进过程中要注意什么。这样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基于以上分析,教师课堂上和学生聊一聊在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这三个方面,自己不一致的地方。这里,教师可以先坦诚地讲一讲自己在这三个方面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再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自身为什么会有这些不一致的地方呢?”通过问题,让学生扪心自问,找出不一致的原因。然后,教师启发学生想一想:“同伴在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这三个方面,有什么不一致的表现?”通过同伴互助交流,寻找彼此不一致的地方,并安排学生交流讨论怎样改进自己不一致的方面、怎样帮助同伴改进不一致的方面,从而让深度对话发生。最后,让学生交流探讨在家里、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不一致的表现,应当怎样改进提高,引导学生的对话向纵深处漫溯。

在传统文化单元教学中,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进行体验,这些体验是有机融合的,不是简单割裂开来的,也不是想当然地认为在一节课中这五分钟是渗透换位观念的、那五分钟是建立双赢观的。例如,教学“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时,既有体会古人仁爱之心的故事,也有交流分享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仁爱故事,还有对照名言警句,结合班级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说待人宽容的意义,更有用换位体验感悟孔子的仁爱思想,等等。在传统文化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换位体验、共赢体验、生态体验、分享体验、多元体验、对话体验等有机融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和核心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温度和气息。一方面,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学生在体验探究过程中自主发现的,而非教师简单灌输给他们的;另一方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解成众多可以体验的细节,不仅有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文化背后凝聚的智慧和精神,而且更容易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这些细节产生互动,并在互动中认同它们。当学生认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后凝聚的智慧和精神时,将会对他们未来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他们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擦亮生命底色。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体验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