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工园区环境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23-08-23 10:04黄春梅何亮亮牛志华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14期
关键词:环保部门执法人员化工

黄春梅,何亮亮,牛志华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引言

当前,各地区围绕化学工业建设的化工园区蓬勃兴起,对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优化投资环境等多方面工作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通过化工园区建设可以促进化工行业集约化,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也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相关执法部门应提高化工园区环境执法水平,保障化工园区的环境。

1 化工园区产生环境隐患的原因

有些地区在化工产业化过程中,只注重对经济因素的考量,并未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化工企业需要排污,将排污危害最大限度地降低是将生产厂区放在江河边,通过其具有的自净能力,也利用足够的时间使局部区域的有毒物质消解。所示。在此情况下,化工园区成为集体排污的污染源。如果出现环境事故,会导致严重后果的产生。

化工园区是有效推进化学工业的一种现代化模式,有着多方面优势。一些化工园区注重投资强度、土地利用率等,并未提高对环境的重视,还存在产品定位以及产业方向不清晰情况,在项目选择中只要不与国家产业政策背离,就会将引进,致使产业结构出现较为混乱的情况,难以高效落实环境分类管理工作,污染集中控制的困难程度也较高。

在化工园区的污染防治工作中,本应落实源头控制与终端治理,实现合理布局,将污染相对较重的工序尽量集中,方便落实集中管理[1]。但在项目获得批准后,一些部门急于求成,重点进行招商引资工作,在并未落实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就引入相关企业,想要在短时间内获得效益。由于并未提前做好规划,导致工作存在混乱、无序情况,不能体现综合功能,也无法实现对公共资源的共享,更是未能构建污染物集中收集与处理系统。

大部分化工园区为招商引资的主要平台,有利于经济增长。在部分地区,环境执法问题较为严重,如果不能实现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不利于公平公正市场竞争环境的构建,也会对一些守法企业造成一定刺激,见图1。

2 化工园区环境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

2.1 化工园区环境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2.1.1 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

在环境保护过程中,我国出台的较多的法律法规,但是,仍存在权责不清晰、不具体、不完善等问题,导致执法人员无法依据相关法律对化工园区环境实施执法管理,其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由于环保部门缺乏行政强制权,导致在环境执法时存在不彻底性等问题。

(2)在环境保护法中,我国仍存在立法空白,会导致环境执法规范性受到影响。

(3)部分法律中所规定的处罚额度较低,使环境执法时出现执法成本高、手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强制整改难、追究法定代表人难、执法举证难等问题[2]。

2.1.2 缺乏健全的基础设施

在对化工园区实施建设过程中,由于环保意识薄弱,会导致环境执法水平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其建设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环境保护配套基础设施。例如,在部分化工园区建设过程中,污水处理系统不健全,导致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排出的废水无法得到合理处理,导致环境被破坏。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如果环保部门没有对基础设施进行严格审查,必然会导致生产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影响其环境执法效果。

2.1.3 缺乏统一的监督管理机制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基层环保部门主要受两个部门的领导,在业务上,主要隶属上级环保部门领导;在行政上,主要隶属当地政府。其行政体系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在此种前提下,由于其物、人、财等方面都会受到地方政府的影响,会导致其环境执法过程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在实施环境保护过程中,我国主要采取的管理体制为“各部门分工情况由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而相关法律中并没有对监督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规定,会导致其执法中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不利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

2.1.4 项目准入门槛低

在化学园区最初建设过程中,部分园区缺乏经济基础和人才优势,竞争优势较差,为了吸引投资者,甚至会推出一些所谓的“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以牺牲当地的环境和利益为基础。在此前提下,部分生产工艺落后、生产规模较小、生产不规范的企业也会入驻园区,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为后期化工园区环境执法埋下巨大的隐患。与此同时,由于部分地区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为了经济利益,在环境执法时,会存在徇私舞弊的情况,严重阻碍当地的可持续发展[3]。

2.1.5 执法队伍存在问题

在对化工园区实施环境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不但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和知识,还需具备法律常识和较高的政治素质。但是,在执法队伍建设过程中,仍存在法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较为欠缺的情况。与此同时,在实施环境执法过程中,存在监管点较多、监管量较大、监管面较广的情况,需要执法人员全天候、全方位的实施执法工作。部分环保部门执法人员人数不足,会导致执法人员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不得不超负荷实施执法工作,进而使环境执法质量受到影响。

2.1.6 缺乏对环境法律法规的正确认识

在对化工园区实施环境执法时,由于企业、公众、执法人员以及相关领导缺乏对环境法律法规的正确认识,导致执法难度增加,其主要表现如下:

(1)化工园区中的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存在环保意识较差、环保知识欠缺等问题,与此同时,还存在为了自身的利益逃避环境执法。

(2)公众环保意识较差。在对化工园区实施环境执法时,由于公众环保意识差,其对环保监督的热情和积极性相对较差,不利于执法监督。

(3)部分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忽略行政命令以及政策的权威,存在协议执法以及人情执法等问题。

(4)部分领导干部存在重经济、轻环保的意识,为了地方短期经济效益,会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制约了环保部门的执法力度。

2.1.7 缺乏奖励机制

在对化工园区实施环境执法过程中,虽然有部分企业不配合执法,但是大部分的企业仍会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及时提供相关数据和台账。但是,对于这种守法企业却缺乏相应的奖励机制,导致企业积极性受挫,不利于后期执法。

2.2 环境执法问题造成的危害

在对化工园区实施环境执法时,执法问题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造成多种危害。

2.2.1 不利于制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全球一体化过程中,无公害、环保程度直接决定产业和企业的现代化水平。若存在环境执法问题,不但会使行业竞争力受到影响,还会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

2.2.2 不利于防范严重的污染事故

部分企业在生产和原料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毒性较强的物质,若环境执法没有对其进行规范,可能会使事故发生率提高。

2.2.3 导致污染治理成本增加

到目前为止,在对化工园区实施环境执法时,若无法及时整改化工企业存在为污染问题,会产生严重的污染问题,进而导致后期污染治理成本增加。

3 提高化工园区环境执法的对策

3.1 强化执法手段

(1)在实施环境执法过程中,环保部门应采取没收、扣押以及查封等强制执法手段,对存在违法排污的企业进行整顿,若其存在严重违法行为,应采取停产整顿的强制手段。

(2)提高违法成本。环保部门应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加重企业的惩罚力度,对于违法企业应让其付出较大的代价。与此同时,环境执法部门还应采取“双罚”制度,对第一责任人和企业进行处罚。

3.2 监察三废处理基础设施

3.2.1 监察废水处理基础设施

执法人员应以环评要求为依据,对废水治理设施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并明确器废水处理工艺及能力。与此同时,执法人员还应对企业的废水处理设施运转情况进行分析,对于存在虚假运行、不正常运行等情况进行处治。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可能需要投入一定量的药剂,执法人员还应对投入药剂的量、名称等进行记录。除此之外,执法人员还应对企业废水处理台账的规范性进行检查,保障其规范性。

3.2.2 废气处理基础设施监察

执法人员应严格按照环评要求对废气治理设施进行分析,并对其废气处理工艺和能力进行排查。与此同时,执法人员还应对废气处理装置的不及时更换药剂、擅自闲置装置、擅自更改装置等问题进行排查,并明确企业废气处理的特征因子,保障企业设备运行正常性。此外,执法人员还应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恶臭、有害、有毒等气体的治理情况进行排查,并检查其台账填写的规范性[4]。

3.2.3 固废处理基础设施监察

执法人员在对危险固废堆场建设情况进行排查时,应以“防渗漏、防流失、防扬尘”等规范为依据,并对堆放容量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要求。与此同时,执法人员还应对危险固废的分类存储、制度管理、数量统计等相关内容进行审查。除此之外,执法人员还应对企业的网上危废申报情况进行检查,并了解其是否存在擅自转移危废的情况。

3.3 提高环境执法能力和水平

(1)环境执法部门应对环境行政处罚流程以及程序进行规范,并对卫华行为的处罚文书、调查取证、归档以及立案等相关材料的格式进行规范。

(2)加大查处力度。环境执法部门应对处罚决定执行情况、处罚款数以及处罚案件数等进行记录和分析,并采取后督察的方式,对环境违法整改情况进行督促和监督。与此同时,环境执法部门还应对环境违法安全处理结果加以公布,起到震慑的作用。

(3)环境执法部门应于公安、检察院、法院以及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对于重大疑难、复杂的环境违法安全,应主动联合移送或查处,使环境执法效果进一步提高。

(4)采取污染源监控自动化管理。在对化工园区实施环境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应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污染源监控自动化管理。在此过程中,环保部门应对自动监控设备的联网、安装以及验收等情况进行监督,使数据传输、现场设备运行、制度执行规范性进一步提高。为污染源监控系统。与此同时,执法人员应以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为依据,为行政处罚、监督管理、排污收费、减排监测体系等提供依据,使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5],见图2。

图2 污染源监控系统

3.4 提高项目准入监督力度

(1)在项目准入过程中,环境执法部门应采取“三挂钩”机制,对准入企业进行监察。对于无法落实危险物处置途径、合理应用,不符合环保法等项目,应严禁其进入园区。

(2)环境执法部门在审批过程中,对于生产中含盐份、卤代烃、杀菌剂以及杂环等高浓度降解难度大的的项目,VOCs含量较高的有机溶剂型胶粘剂、油墨以及涂料等项目,应严格审批。

(3)环境执法部门在审批过程中,若发现没有按照规定完成规划环评的项目应暂停审批。与此同时,若化工园区(除环境保护、民生基础设施类)与未拆迁到位的园区,边界距离小于500米或存在敏感目标时,应暂停实施审批。

(4)环保执法单位应对园区中的生产企业进行检查,若存在高能耗、重污染的生产技术、工艺以及装备应勒令整改。若化工企业存在年产危险废弃物的量超过500 t,但处置去向没有落实,或者废弃物存储量超过2 000 t,执法部门应让其限期整改,若存在整改不到位的情况,应依法对其进行处理。

3.5 提高环境保护宣传力度

执法部门应大力宣传和普及环保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使群众及企业的环保意识得到有效提升,其具体做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环境执法部门应借助广播、电视以及报刊等媒介,向广大群众普及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并利用土地日、环境日以及地球日等相关节日,推出相应的普及活动,可采取知识问答等手段,使群众的环保意识进一步提高。

(2)环境执法部门应采取论坛、讲座、培训等形式,定期对各企业的负责人进行教育,使其环保意识进一步提高。过

(3)环境执法部门应与相关媒体合作,对执法过程中存在的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等违法行为进行曝光,提高其违法成本,使其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

3.6 提高环境执法队伍水平

(1)借助移动执法平台,在实施环境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需要以移动执法平台工作制度为依据,充分利用移动执法平台对违法行为进行监管,并对处罚和执法文书格式进行规范,使执法效能进一步提高。

(2)合理制定环境执法工作计划,各环境执法部门应以环境保护法以及党的十八大文件为基础,结合当地的污染源管理权限、类型以及数量等内容,对环境执法工作计划进行合理制定,并将其上报给上级环境监察机构进行备案,为日后工作提供指导[6]。

(3)提高环境执法政务信息管理力度,执法人员在实施环境执法过程中,应对工作中的亮点、难点以及热点工作进行试试跟踪,并将创新性、典型性的政务信息上报到政务信息管理系统中,为其它人员的执法工作提供借鉴。

3.7 建立奖惩机制

在环境执法过程中,对于不配合、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不但要对其实施行政处罚,还应对典型违法案例进行公示和曝光,使之起到震慑和警示的作用。与此同时,对于积极配合环保工作的企业,在对排污费征收以及排污申报登记过程中,执法人员应以企业日常表现为依据,给予一定的奖励,在污染源补助资金等方面也可以给予一定的倾斜,达到双赢的目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为了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相关部门开始建设化工园区,通过化工园区的建设可以促进化工产业集约化,使其园区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但是,在化工园区建设过程中,由于化工企业过于集中,可能会出现诸多环境执法问题,因此,执法部分应采取强化执法手段,监察“三废”处理基础设施,提高环境执法能力和水平、项目准入监督力度、环境保护宣传力度、环境执法队伍水平,建设奖惩机制等方式,使化工园区环境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

猜你喜欢
环保部门执法人员化工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一起化工安全事故的警示
环保部门没收非法财物是否需要听证?
灵川县安监局全面开展行政执法人员专项清理工作
坚持刚性执法,准确适用法律——论环保部门如何充分行使环境违法案件移送权
汛情严峻,环保部门全力确保环境安全
陕西省环保部门通报8家企业存在问题
应用化工第43卷(1~12期)目次
福州市色山区一黑电镀厂“死灰复燃”被执法人员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