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党团队一体化传承红色基因全链条路径方式研究

2023-08-25 12:56王带鑫
求知导刊 2023年17期
关键词:红色教育教育路径农村中小学

摘 要:在农村中小学深化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活动中,需要坚持党团队一体化的全链条思路,让学生在加强党性锻炼、发扬革命传统、弘扬爱国主义和传承民族精神的过程中,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党的历史和时代作用,在学习特色红色课程、参加校内外实践和线上线下学习时,坚定理想信念,成长为新时代的有志青年。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红色教育;党团队一体化;教育路径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广西少先队工作专项课题“构建党团队一体化传承红色基因全链条路径方式研究”(课题编号:2022ZJY2338)。

作者简介:王带鑫(1973—),男,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林中学。

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要以红色教育为中心,让学生在理论、实践学习中继承、发扬红色基因。基于教育工作特点,遵循党建、团建、队建一体化全链条路径,聚焦伟大建党精神,让农村中小学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知识、练本领。

一、农村中小学要传承的红色基因

(一)党性基因

红色基因的核心是党性基因,也是党保持纯洁性与先进性的根本,是农村中小学开展党团队一体化德育的理论底蕴和价值内涵。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保证党性基因的传承和教育形式多元、多样,尽量与中小学生的生活和既往学习经验紧密联系,让学生产生联动体验。例如,围绕南宁兵变、百色起义、湘江战役等革命历史事件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邀请共青团、少工委等工作人员为学生讲解,剖析其中所体现的共产党人的觉悟。学生通过革命历史事件感受革命英雄的壮志豪情,再对比当今的幸福生活,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

(二)革命传统基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长的每一段历程中,都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指引和领导,才使得中华民族完成了华丽的转变。党团队一体化的红色基因教育路径中,要让中小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到革命传统基因传承的究竟是怎样的精神,其在新时代又有哪些升华,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比如广西的革命历史事件和农民运动,无疑都是中国革命发展历史上的辉煌一笔,记录着广西人民英勇向前的伟大事迹。在红色基因传承实践中,教师就可以围绕某一人物和时间节点,和学生共同绘制革命路线图,将革命精神实质与时代发展联系在一起。

(三)爱国主义基因

爱国主义基因是无数革命战士爱国主义思想的切实体现,所以在党团队一体化的红色基因教育路径中,还需要着重进行爱国主义基因的解读、宣传和教育,增强农村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比如走进百色起义纪念馆、博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龙州起义纪念馆,让学生认真聆听革命烈士的真实故事,了解馆藏背后的英雄事迹,看到每一件革命历史事件背后人民的主观能动性,将国家、民族的繁荣兴盛与每一位革命先辈为祖国而奋斗的真实行动联系在一起,给学生带来更为直观、形象的刺激。

(四)民族精神基因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磨砺,有着深厚的文化和精神积淀,这种积淀也是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不断进行民族抗争的根本,是红色基因的力量来源。所以在农村中小学党团队一体化的红色基因教育路径中,教师要让学生从学习身边的人、事、物,上升到对民族精神基因的傳承。尤其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要让学生看到民族精神及其时代价值,在开放、包容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培养民族意识与情怀。

二、党团队一体化传承红色基因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可行性

党团队一体化,本质是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的教育、教学、培养组织形式,可以让学生先经历少先队的政治启蒙,对何为政治性有基本的认知,在此过程中坚定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理想。到了青少年时期,学生追随着共青团的脚步,初步明确了为党奋斗的正确成长路线,以加入党组织为崇高的愿望,不断地学习与进取。而党团队所呈现的一致化政治逻辑,在历史演进中形成的连带性、递进性人才引导机制,又可以使得中小学的红色基因传承有不间断的思想、组织、队伍保障。

(二)必要性

传承红色基因,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教育方针,是确保学生在成长道路中有正确取向、有良好道德、有组织观念的必要途径。为确保教育方针落地,则必须要走党团队一体化的全链条路径,因为红色教育本就是少先队、共青团、党委工作的内在要求,是体现其工作价值的根本。将原有工作与教育教学衔接在一起,不仅能够丰富工作的载体,更能够扩充教育的容量。

三、农村中小学党团队一体化传承红色基因的全链条路径

(一)开发特色红色课程

在党委、团委、党支部、团支部、少先队组织工作者的共同支持下,学校要积极开发立足于区域教学条件的特色红色课程,发挥红色基因的教育价值,让学生在物质的、非物质的多样课程中接受系统的、全面的红色教育。

特色红色课程包括情境感染类、活动体验类、精神再现类等课程,旨在让学生在重现的情境、重走的路线、重讲的故事中汲取红色基因的养分。比如情境感染类的课程,教师要以重现革命情景为主线,利用参观、展览,让学生走进纪念场馆、陵园、遗址,直接感受不同的革命历史,看到革命年代的艰苦生活,引导学生遵循历史痕迹,将看到的、听到的,变为思考到的、学习到的。为强化学生的感受,尤其是让小学生将直观印象升级为抽象认知,学校应积极协调各方资源,邀请有较好历史讲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的党委或团委工作人员,配合教师进行辅助讲解与延伸,侧重于历史与现实的交叉融合。必要时,可以由党委协调,邀请红色教育方面的社会专家、学者,确保学生听得懂、记得牢[1]。

而活动体验类的课程,可以重走革命路为主,由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发起活动,重走曾经的抗战之路,切实让学生感受到抗战时期战争条件之艰苦、生活条件之艰辛。面对困难,学生在挑战困难的过程中,更能切实理解革命战士的理想信念,也更容易被其坚定的革命选择所触动。在设计路线时,少先队辅导员、团支部干部可与学校、教师沟通,了解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使路线对学生来说既有一定的难度,又不会让学生产生过多的疲惫感。路线要尽量串联起一两个革命文化地点,形成追忆红色历史的学习、成长氛围。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辅导人员要巧妙融入革命战士的日常生活故事,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感受[2]。

(二)引导学科教育渗透

中小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各学科课程,发挥好这些课程的既有教育作用,融入红色基因,打造“双师型”课堂,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红色教育引导,更全面地理解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

比如,小学语文教材中就编入了许多与革命历史相关的素材,在讲解《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等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邀请一位新朋友”的方式,与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小组的成员共同完成讲解式的教学活动。教师先利用视频导入文章,然后向学生提问:“大家猜一猜这是哪一段历史时期,这一历史事件将会如何发展?”在学生给出答案之后,教师再抛砖引玉:“这一历史事件是否真如大家预料的那样?现在我们邀请一位老师,给我们讲一段生动的革命故事。”辅导教师再从事件背景、革命环境、革命形势切入文章中涉及的人物、故事。同时,多媒体上可随之展示真实的历史图片资料,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接触历史,引发心中的共鸣,强化情感认同[3]。

又如,在音樂课堂上,教师可以围绕某一革命主题的歌曲进行延伸,组织红色歌曲学唱活动。教师可以先播放与歌曲相关的影视作品,展示文献资料,再和学生一起读歌词,逐字逐句解析歌词所呈现的画面,让学生与歌曲达成情感联系。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准备革命时期的服装,让学生为歌曲伴舞。学生将会带入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满怀理想信念地完成演出活动。

(三)建设校内外实践基地

红色基因是在革命历史中形成、积淀的,学生的思想意识也需要通过实践行动进行升华,所以要在党团队的指导下建设校内外实践基地,充分实现教育融合,打通教育链条。

校内实践基地可以是有形的或无形的。无形是指以活动形式为延展,比如组织团旗、队旗的交接活动,学生代表身着红装,完成与其他队员、团员的授旗、交旗。通过铺垫的学习内容、严肃的活动氛围,提升学生的红色学习主体责任感与意识。有形则是指以特定的活动场所为媒介,打造主题红色学习环境,比如开辟校园“四史”学习阵地,邀请党委工作人员、党史研究人员进校园,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和培训,用学生能够听得懂的话,讲好党的精神、党的优良传统,以及入党对于个体的意义。也可以建立专门的革命主题阅读室,邀请团支部、少先队组织的工作人员带领团员、少先队员共同阅读刊物、报纸等,学习课外资料,了解革命知识。再通过“我来讲故事”“我是小小宣传员”活动,分享知识[4]。

校外实践基地则需要党委、团委工作人员同心协力,积极开发和对接社会资源,利用旧址旧迹、博物馆、纪念馆等,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红色学习空间。比如在国家公祭日等有特殊历史意义的节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加缅怀先烈的活动,有针对性地让学生了解某一特殊的革命时期,让学生铭记历史,不忘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或者经过前期的充分调研,组织农村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比如隆林至百色的红色旅游线路,就可以根据中小学生的学习安排进行调整,从隆林各族自治县革命烈士陵园出发,途经百色起义纪念园,直至位于百色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团委、少先队和教师可以提前组织学生搜集资料,了解该段路线上发生了哪些革命故事、有哪些革命英烈,并在旅途中通过故事分享、共唱红色歌曲等方式运用这些资料。在参观完某处纪念馆之后,教师可预留出休息和学习讨论的时间,更好地利用契机,深化学生的革命情感。

(四)打通线上线下教育通路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在红色教育中也发挥出重要作用。

其一,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开发一系列网络课程,让学生可以学习、使用到有趣的、有价值的红色资源。比如在国庆节等特殊的教育时间段开展网络教育,邀请社区党支部成员、家长党员、少先队辅导员,共同在网络上解读某一红色刊物、红色文章,给学生答疑解惑。或者开发共青团、少先队的网站,丰富其中的红色教育板块,成立网络名师、名辅导员工作室,打造传承红色基因的精品课程,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其中的某一部分进行自学与提高。

其二,教师要发挥新媒体的宣传教育作用,开辟网络红色教育阵地。各级各类学校要与少工委、团支部、党支部进行合作,打造微博、微信、视频号教育矩阵,及时发布红色教育课件、宣传资料,发起线上话题讨论活动。

(五)民族文化教育与红色教育相互融合

民族文化教育与红色教育相互融合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要让民族文化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地方民族文化,将地方民族文化与红色文化有效整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比如笔者所在学校将红色文化与隆林各族自治县的苗族文化有效融合起来,把中小学生每天的早操和课间操改成全校师生一起边听红色歌曲,一边跳苗族芦笙舞蹈,这样可以让师生共同受到红色教育,又可以让地方的苗族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同时达到了锻炼的目的。

四、构建党团队一体化传承红色基因全链条路径的保障

发挥以上全链条路径的作用,还需要有包括组织、人员、技术在内的完善保障机制。比如要建设红色辅导员队伍,选派优秀的党员、团员、教师加入其中,通过其较高的政治觉悟、较好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对中小学生的成长进行熏陶。同时,要完善党建带团建、队建的基本工作机制,党委要从实际出发,协调人才、项目、资金,加强与团委、团支部、少先队的积极合作与联系,为党团队一体化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确保红色教育可以在大格局之下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

共建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大平台,是确保中小学生素质成长的必要路径,是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关键方法。各级党委、团委、少先队、少工委要积极协作,在国家政策的指导、支持下,与学校、教师通力合作,打造更为系统的课内外、校内外红色教育阵地,发挥自身的工作和专业优势,扩大红色基因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王献甫.先锋工程铸魂育人  学校“党团队一体化育人”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教育论坛,2021(20):6-7.

钟良.党团队“六个一体化”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J].中国共青团,2020(6):71-73.

房炳云.传承红色基因,吹响新时代号角: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大兴实验学校党团队工作一体化育人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教育(普教版),2022(9):47-48,65.

黄曼君,冯碧燕.党团队一体化,打造传承红色基因全链条[J].中国德育,2022(2):75-77.

猜你喜欢
红色教育教育路径农村中小学
对“红色教育”回归本位的思考
论徐特立思想从“教育救国”到“红色教育”的转变
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区域发展的对策研究
发挥红色教育阵地优势拓宽思想政治工作平台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路径探索
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完善党校红色教育
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民族文化传承的家庭教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