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祛风汤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

2023-08-25 01:42杨志忠李金志
光明中医 2023年15期
关键词:鼻部变应性扶正

吴 丹 杨志忠 李金志

变应性鼻炎(AR)是由人体接触变应原后引起的由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鼻黏膜的慢性非感染性炎症反应[1],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清涕和鼻塞等症状,西医治疗的一线药物为鼻用糖皮质激素、第二代口服和鼻用抗组胺药以及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1]。中医对变应性鼻炎即鼻鼽早有研究,治疗鼻鼽也有独特之处。为研究科室自拟方扶正祛风汤加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作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泉州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1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西药+中药组和西药组。西药+中药组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4.6±2.5)岁;女33例,男47例;病程 1~10 年,平均病程(5.3±2.2)年。西药组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36.03±2.25)岁;女30例,男50例;病程1~12年,平均病程(4.53±1.96)年。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修订版)[2];中医诊断标准:《实用中医耳鼻喉科学》[3]中关于鼻鼽的标准。

1.3 纳入标准①年龄18~60岁;②无合并鼻窦炎或鼻息肉等其他鼻部疾患;③无其他免疫性疾病者;④无其他系统严重原发疾病者;⑤理解并自愿接受本研究及治疗方案。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西药组:①吸入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2揿/鼻,1次/d,症状控制后剂量调整为1揿/鼻,1次/d,总疗程1个月;②口服西替利嗪片,10 mg/d,疗程1个月。

西药+中药组: 在西药组的基础上,加服科室自拟扶正祛风汤加减水煎服用:①基础方:制附片(先煎2 h)10 g,麻黄(先煎去上沫)10 g,细辛3 g,黄芪20 g,白术10 g,防风10 g,干姜10 g,党参15 g,石菖蒲15 g,路路通15 g,炙甘草6 g。②加减如下:患者鼻甲黏膜偏红、舌苔微黄,可加蒲公英15 g;患者清涕且量多,可加泽泻20 g;患者唇舌色紫暗和/或舌底脉络迂曲,可加丹参20 g;患者唇面无华,可加当归15 g[4]。总疗程为1个月。

1.4.2 观察指标4个鼻部表现(鼻塞、打喷嚏、流清涕、鼻痒)和2个眼部表现(眼部异物感或眼睛痒或眼睛红、眼流泪)。患者主观感受自身症状严重度程度按0~3分进行评分,症状越严重分数越高,总分为18分[4]。鼻炎生活质量:包含非鼻、眼症状或实际问题、睡眠等7个维度总共28个问题,每个问题0~6分,生活质量越差分值越高,量表的总分为168分[6]。血清总IgE使用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测定。

1.4.3 疗效判断标准临床疗效根据鼻部症状评分来计算:治疗后的症状评分降低65%或以上为显效;治疗后的症状评分降低25%~64%为有效;治疗后的症状评分降低小于25%为无效[5]。总有效率=(有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5]。复发评定:治疗结束后判断为显效或者有效的患者,如在随访结束时疗效指数再次降至25% 以下则为复发[5]。

2 结果

1.1 总有效率治疗后,西药+中药组总有效率91.25%,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6.25%,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例,%)

2.2 鼻部症状评分治疗后,2组鼻部症状的评分均改善,与治疗前的相比,P<0.05;西药+中药组的鼻部症状评分好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鼻部症状评分比较 (分,

2.3 生活质量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都提高,与治疗前相比较,P<0.05,且西药+中药组鼻炎生活质量评分好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2.4 血清总IgE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总IgE均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中药组血清总IgE比西药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血清总IgE比较

2.5 随访复发情况2组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为52.05%、73.77%,西药+中药组的复发率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5。

表5 2组患者6个月复发率比较 (例,%)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是由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变应原再接触,靶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性介质,鼻黏膜的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副交感神经兴奋,患者从而出现相关表现。变应性鼻炎患者往往表现出鼻部症状的同时还会伴发有眼部、呼吸系统或者睡眠等问题。有调查显示20%~30%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并发有哮喘[7]。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环境污染的加重,此病的临床表现常常加重,进一步为患者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非常必要。

最早关于鼻鼽的记载见于《礼记》,称为鼽嚏:“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季秋行夏令”说明鼽嚏多发生在气候异常的时侯[8]。而鼻鼽这一病名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其“脉解篇”曰:“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8]。《素问玄机原病式》做了更为详尽的症状表现:“鼽,出清涕也”“嚏,鼻中痒而气喷作于声也”。

鼻鼽主要是由于脏腑功能的失调或腠理的疏松而受风寒所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阵发性鼻痒、频作喷嚏、流清鼻涕以及鼻塞[9]。归根结底为阴阳失调导致此病迁延难愈以致反复发作,所以治疗此病应温肺驱寒、健脾肺气、补助肾阳[10]。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了科室自拟扶正祛风汤加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良好。科室自拟扶正祛风汤方中麻黄为肺经专药,善于宣肺开郁,散风寒;现代实验有证实,麻黄碱能选择性地收缩鼻黏膜血管,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发挥抗过敏作用,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制附片主辛热,可畅通经脉,温机体之阳气,祛寒解痛;细辛、干姜可散寒止咳、温肺化饮;黄芪、白术、党参可以调理脾胃,通过培土生金的方法,达到增强肺卫的效果;防风为治风通用药,功可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路路通可祛风活络利水;石菖蒲可化痰开窍;甘草可以调和诸药[11]。以上诸药共用,共谱疏风解表、补肺健脾之功。

外周血IgE是变应性鼻炎患者过敏程度的常用评判指标。扶正祛风汤可以抑制血清总IgE生成,降低过敏程度。另外,科室患者在服用扶正祛风汤治疗鼻鼽期间均无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这也说明扶正祛风汤加减治疗变应性鼻炎安全可靠。

本研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样本区域性限制明显并且研究样本群体数量小,存在所选样本客观性不足的情况。所以,下一步希望能有机会进行更大的样本群体、更长的时间以及更大跨区域的研究,进一步证实扶正祛风汤加减治疗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鼻部变应性扶正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Effect of decoction of Fuzheng Jiedu Xiaoji formula (扶正解毒消积方) plus chemoembolization on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patients
Fuzheng Kang' ai decoction (扶正抗癌方)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invasion by modulating mir-21-5p/human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in lung cancer cells
鼻炎发作 试试穴位按摩
徐丽华运用祛风止咳方治疗变应性咳嗽经验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画说中医
金匮肾气丸化裁治疗变应性鼻炎
鼻部整形术的观察与护理研究
自体耳软骨移植联合硅胶假体置入在鼻部整形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