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贡献

2023-08-30 03:24陈静宜黄小彤
兵团党校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人类文明新形态

陈静宜 黄小彤

[摘要]保障粮食供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先决条件,构建粮食安全观则是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演进最为基础的理论成因。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既体现了对历史大势的把控、西方现代化发展教训的反思、党领导粮食安全工作建设经验的汲取,又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粮食思想与中国本土国情相融,对中华优秀传统粮食安全思想的升华,是超越西方中心论的理论与实践的成果,更是自价值立场、思维模式、发展旨归、党的领导四个方面回应了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呈递的历史性贡献。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人类文明新形态;历史性贡献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3)04—0019—05

[作者简介]陈静宜,女,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黃小彤,男,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史学博士,研究方向:近代区域经济与社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粮食安全观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智慧结晶,正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在社会领域具象化的科学思想。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布局,对粮食安全观提出新理念与实践方案,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显化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型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南。

一、从文明史探析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的历史逻辑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人类进行实践活动获取物质资料的历史,人类文明新形态则是对历史规律的突出显化,更是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与经验的汲取。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粮食安全观不断深化探析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趋势,深刻反思西式现代化的教训,全方面总结党领导的粮食安全建设的历史经验,为新时代确保粮食安全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

(一) 深刻洞察人类文明演进历史趋势

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予以粮食较高的地位肯定,指出无论是最为发达的民族还是未曾开化的民族首要任务皆以保障食物的供给为前提。历史唯物主义文明观指出,从古到今文明的流传皆离不开物质基础的保障,其中保障粮食的安全关系人类文明的萌芽、兴旺与灭亡。即人类文明的启蒙前提在于以健全的粮食储备为依托,稳定社会发展与促进人们自觉遵守自然与社会的规律,充分发挥个人与集体的想象力,在不同阶段创造出独特的人类文明。以此反推,众多文明的衰落也源于粮食储蓄的匮乏,致使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失衡。正如习近平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谈道:“如果口粮依赖进口,我们就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2],“世界上真正强大的国家、没有软肋的国家,都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3]这一重要论断强有力的印证着保障粮食的安全是维系国家系统平稳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是在深刻洞察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将本国优秀传统粮食安全思想和世界粮食发展的优秀经验与教训相结合,在持续积累粮食安全工作实践的经验下,呈现而出属于中国,也与世界普遍联系的粮食安全治理观。而历史演进的趋势也恰恰证明人类只有在遵循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善于利用规律,从开端构建粮食的储备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稳定。

(二) 深刻反思西式现代化的历史教训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1]20新的文明形态的诞生与成熟同样是为了回应上一个文明所遗留的理论问题。在今天,我国面临的粮食安全工作推进难的复杂程度明显加深,为文明形态中处理民生问题的智慧理念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西方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与社会各领域的现代化建设是相依相伴的。西方国家在推进本国现代化进程中,各类危机造成了诸多危害世界粮食治理的现象,如1972—1974年,因石油危机引发的全球粮食危机;2008年由一场经济危机爆发的粮食安全危机;2020年至今因全球疫情、生态环境恶劣、俄乌冲突引发的粮食安全危机。尽管西方多国以上述案件为戒,开始转变粮食安全治理的理念,企图以尖端科技促进粮食产量的增产、联通世界粮食市场以保障本国粮食安全,但以“个人利益”至上的本性,始终刺激着西方国家将经济利益作为优先选择,造成生态环境的持续性污染进而无法保障食品安全。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在深刻反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关于粮食安全治理的基础上,立足国家国情,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粮食安全思想促进本国粮食安全的发展,提出“粮食安全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4],将粮食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首要基础,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困境提供解决方案。同时,担当大国责任协调本国利益与世界利益的协同发展,向世界中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现代化农业技术、粮食资助,为人类粮食文明的建设所遇困境提供了中国智慧方案。

(三) 深入总结党领导的粮食安全建设的历史经验

文明是人类社会各领域缔造而出的智慧结晶的总和,其文明形态分别映现着文明发展全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自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而看,中国共产党人经历四个时期,依据不同的阶段的任务与主题,不断探究粮食安全工作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与时俱进的粮食安全观,日益完善了粮食工作的理论指南与实践制度,极大程度地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对粮食安全建设的高度自觉与自省之情,成为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的核心理论与重要实践的源头。中国共产党在红色区域执政之时就已经有意识地开展粮食安全的建设,设立了相关的粮食管理机构,组织人民群众进行土地改革、粮食耕种,给前线抗战补给。对此,毛泽东曾谈道:“土地与粮食都是农民极为在意的问题,农民问题不在现在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5]新中国成立之初,万事百废待兴,面对国家经济出现的巨大震荡,保障粮食安全的稳定供应则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毛泽东率先强调要以保障农业的建设为首要前提推进解决农村人口吃饭的问题。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为解决中国各领域亟待复苏的困境,解决人民吃得饱穿得暖成为首要任务。邓小平谈道:“农业的建设要有全局计划,保障粮食的增产是首要。”[6]以此为基础,在结合中华优秀传统粮食文化思想的基础之上,构建出了属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桃源之梦,即小康社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逐步进入正轨,粮食安全不再成为我国最突出的困扰。但江泽民仍谈道:“决不能轻言农业过关了,要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7]胡锦涛则将粮食安全工作的推进放回人民本身,提出要将粮食安全的建设与人民的幸福生活紧密相连,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优秀粮食安全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全领域多方位的角度力求推进粮食安全的建设。据相关数据统计,至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68284.7万吨,比上年增加1335,6万吨,增幅2.0%,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65000万吨以上,[8]成功地解决14亿人口吃饭问题。未来中国共产党人也将继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引,运用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开展粮食安全工作,进一步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粮食保障体系。

二、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对人类文明新形态创新发展

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是历史演进中既定的产物,也是长期实践所证实的持续性创新理论。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助推中华民族优秀粮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借鉴与超越“西方中心论”的发展思想,荟萃而成人类文明理论的集大成者。

(一) 继承延续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粮食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内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治粮理念,是将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本土形成的原创性治粮理论。马克思认为,对于人类而言,创造文明的先决条件是要以自主的生活为前提,因此“首先需要满足吃喝住以及其他一些东西。”[9]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时代前沿,把握人类现代化发展的道路,充分地肯定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的思想。同时,将这一思想运用于中国治国理政的大政方针之中代代相传。当前,中国正处于“两个大变局”的背景之中,國内各领域的发展,尤其是社会的稳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皆需要以保障粮食的产量与供求为关键。粮食被誉为国之大者,维护粮食安全的稳健之态,世界大局在一定程度上就能稳得住。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不仅是对国家与世界粮食安全治理的回应,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粮食思想继承与发展的理论瑰宝。“粮食安全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粮食观,认为粮食安全既是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也是保障全球健康发展、减少饥饿贫困,为世界做出更大贡献的粮食安全观。保障粮食安全就是确保社会生产力持续性旺盛发展。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粮食观的创新与发展,将粮食安全作为助推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来认识,使得粮食安全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生动力。

(二) 助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粮食文化创造性与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粮食安全观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粮食安全思想,并依据新时代独特主题,转化而成新的需求、特点,创新性的充实与拓展,使得中华优秀传统粮食安全思想得以传承,焕发而出时代的新动力。一是体现在“以人为本”的认识升华上。农业是人类的“血脉产业”,早在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农业已经成了人类抵御自然侵害的初始依赖。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农业大国,百姓依靠种粮而生,国家的发展也离不开粮食的累积。“粮食兴国家兴,粮食稀则国家亡。”早在西周初期就已经出现了重视农耕传统族群的先例,如古籍《尚书·无逸》中周公劝诫成王时说:“继自今肆主,则其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供。”《上农》中曾谈道:“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皆为中国古代强调农耕“以人为本”的显化,如此便奠定了中国千年农耕文明中以人为本的农业之道。二是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利用规律创造粮食的增产。《尧典》有云:“居然生子”,意指遵从自然规律,耕种之物才会茁壮成长,获得丰硕果实。《诗经》中多篇诗歌也曾描绘古人通过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得出粮食几时耕种,何时收获的结论,进一步显现而出古人利用自然规律探究粮食耕种的规律。屯粮是古人保障粮食安全的智慧。也正因此类优秀传统的粮食安全思想的传承,才能奠定在中国人口众多、耕地面积较少的条件下,通过研究稻谷生长的周期、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不破坏自然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上运用农业科技促进粮食安全。

(三) 借鉴和超越“西方中心论”发展的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汲取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环境伦理学、独立自强的原则等人类现代文明中的结晶与中国优秀传统粮食思想,同时对此类思想也用以批判性的眼光进行审视,取其糟粕,结合中华优秀粮食文化,形成了新时代粮食安全观。反观西方的粮食安全治理思想则是以“西方中心论”“文明优秀论”“资本累积的经济思维”为首要前提设定世界场域的竞争环境,常常采取霸权式手段治理世界粮食安全,致使世界范围内粮食安全领域的建设之中存在经济与生态、人民之间多元化对立的局面。在当今全球粮食安全的治理因俄乌冲突、生态环境恶劣、政治冲突突显地缘贸易的困境下,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将物质文明作为其他文明的前提,在指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治理粮食安全的同时,积极构建新型粮食安全保障治理体系,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超越资本主义所主导的文明野蛮二元对立,解决所遇粮食之问的中国智慧理念。就其要义来讲,是要保障粮食产量的供应问题,也是要确保粮食安全的发展始终内化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之中,致力于破解因粮食建设资本化而无法摆脱的二元悖论。就粮食安全的发展核心要义而言,是必须坚持“确保谷物自给、口粮解决绝对安全,”[2]9要解决好储备粮食的问题。因此,对于粮食安全的推进必须厘清经济发展、生态建设、粮食保障三者间的主次关系。

三、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独特贡献

(一) 立足价值立场层面刻画粮食安全命运共同体

在习近平粮食安全观的科学指导下,关于粮食安全领域的治理方案再次汇聚而成新的创新性理论,即粮食安全命运共同体。这一理论思想极大显化习近平对中国本国粮食安全工作与世界粮食安全治理的全新认识,将治理粮食安全的理论思想作为推进人类获取共同福祉的首要前提,深刻地阐述“人的繁殖与其他小动物相似,需要生存资料,只是食物总量或大或小罢了,”[10]35保障一个国家或地区稳定发展的关键就在“这个国家的产品能够保证多少人口糊口度日。”[10]35由此,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强调粮食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尝试任何活动的前提条件,人归根结底需要以保障粮食的储备安全为首要。习近平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听取政府工作汇报时谈道:“端自己的饭碗、装自己的粮食是底线,”[2]14要始终秉持着合理维护粮食安全作为前提,助推“人类能够有可以进行精神创造与精神享受的时间。”[10]15事实上,自20世纪80和90年起,中国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就开始了粮食治理与建设双向合作。自2006年起,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率先开启“南南合作”战略性联盟的国家,并在2015年捐资5000万美元作为经费使用。2020年,再次捐赠5000万美元支持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展南南合作,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抵御、抗击粮食危机,以构建系统性的全球粮食安全工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至新时代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世界大同”的理念主旨,推进中国与世界粮食安全的治理,坚持粮食命运共同体,加强与世界粮食安全与减贫合作。中国以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为粮食安全治理的科学方针,一方面,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了解决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特殊困境;另一方面,担当大国责任,与各国携手共抵世界面临的粮食危机。

(二) 立足思维模式层面运用科学思维保障粮食安全的发展

西式文明通常以较为理性化与刻板化的机械思维看待粮食安全的治理问题,加之其本国本身文化传承中带有“个人至上”的价值观,致使其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形成孤立的解决方案。相反,习近平粮食观继承与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粮食文化,尤其是中华粮食文化中有机的粮食智慧,显化而出较强的统筹性,突出强调粮食与现实关系,将现实的人、粮食、生态之间的关系充分联系。如在食品安全方面,习近平曾谈道:“老百姓对‘舌尖上的安全都不放心,还谈什么质量兴农,还谈什么竞争力。”[2]83在健全粮农收益保障机制层面,习近平谈道:“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2]68当前世界局势正处于变化莫测的转变阶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也将推至高潮。习近平认为粮食问题要与社会多个领域联系,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2]60粮食安全与各领域之间有着较强的统筹联系性,同时其又具备着较强的统领性,这一环节的出错将影响这个布局的发展。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和农业的支持,”[2]3要以中华优秀传统粮食文化为基,坚持把握与运用好马克思主义这一世界观与方法论,创新人类文明新形态以指导中国与世界粮食安全的治理。

(三)立足发展旨归层面致力于推进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人类的活动方式有两种类型:一是社会生产,二是社会生活,二者具有一致性的特点。社会生产为社会生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基础,以稳定社会生活的平稳发展,社会生活则是现实的人不断创造人类文明,显化其独特特征的总称。自社会生产层面而看,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则强调:一些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导致一些资源环境亮红灯,“农业发展要做到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还要逐步还旧账。”[2]30粮食的生产要做到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条件下,生产出最惠民、高质量的粮食产品用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人类文明新形态便是立足现实的人之上,自以往资本逻辑为先的思想转化为以人为本的逻辑。自社会生活而看,粮食安全的保障事关民生福祉。习近平谈道:“保持粮价合理水平,要兼顾好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2]58这一重要论断表明粮食安全的建设绝非“物化”,要以保障人民对粮食安全的满意度为先,要从中华民族后代的永续发展考虑,并非前人只想身前事。同时,自发展层面推进粮食安全的建设还体现在粮食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强调人民是推进粮食安全持续性发展的关键主体,要以人民之力增进粮食的产量。推进粮食安全的建设以党政之力,专注聚集社会动员机制,充分发挥党政人民协同推进粮食安全建设的作用,以此确保粮食安全不出纰漏,为中华民族后代的永续发展贡献力量。

(四)立足党的全面领导层面加强党政协同领导粮食安全工作

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我国粮食安全虽基本无忧,但粮食供求仍存在不平衡的困境,粮食安全形势仍显严峻。全面深化粮食安全工作的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加强党对粮食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习近平谈道:“粮食安全要实行党政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2]128粮食安全的建设涉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牵扯社会方方面面,要妥善处理这一大系统的运行,务必要借助国家的力量。因此,“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让党的领导更加适应实践、时代、人民的要求。”[11]在粮食安全领域的治理中理应如此,习近平谈道:“新形势下,要着力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2]127充分体现了粮食安全建设需要系统的整合力。

质言之,习近平粮食观以天下情怀,着重体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类谋永续发挥的思想格局。习近平粮食观致力解决粮食安全的治理问题,力求摆脱各国因维护本国粮食安全的零和博弈理念,蕴含着对人类群体永续发展的深切关怀,必将助推人类社会发展的版图更上一层楼,谱写人类文明新形态新篇章。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4.

[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论述的摘要[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9.

[3]习近平.论“三农”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74.

[4]习近平.向“杂交水稻援外与世界粮食安全”国际论坛发表书面致辞[N].人民日报,2022(11).

[5]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

[7]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2.

[8]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22中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年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1.

[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1.

[10]马克思.1844年政治经济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8.

[11]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288.

责任编辑:彭银春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软科学项目“以川籍革命家为中心的四川红色文化软实力研究”(项目编号:2018RKX0839)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人类文明新形态
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不断探索中的伟大创造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科学内涵与动力源泉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科学内涵与动力源泉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唯物史观的公共性逻辑
中华民族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四个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深刻认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意义
“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理论创新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