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基于线上线下交互式讨论和案例教学模式

2023-08-30 07:16周梦丽
科教导刊 2023年19期
关键词:林业案例考核

周梦丽,郭 芳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6)

“林业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林学类本科生及研究生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用于探索与揭示森林自然规律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论”科学。该课程将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试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林业生产和科学试验,对学习者的数学功底要求很高,课程涉及许多繁杂的概念和公式,其理论性、逻辑性、专业性以及应用性极强[1],传统教学方式使得该课程教学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譬如理论知识概念繁多且抽象难懂、教学模式单一、考核方式简单等[2],弱化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导致学生在科研实际工作中滥用、乱用统计分析方法等现象的发生[3]。针对该课程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学生自身差异性考量,在教学中融入“交互式”教学和“案例式”讲解等环节,优化教学思路,增加多元的考核方式,对“林业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旨在为社会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为林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1 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本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如下问题:①该课程涉及较多的概念和公式,若学生没有专心听讲,则导致其无法紧跟课程进度,从而不利于其对本课程知识的内化。此外,课程教学中缺少必要的师生互动,严重影响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和掌握。②该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侧重理论、公式和概念的讲解以及公式的推导,缺乏与林业实际问题的紧密结合,学生在解决林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时存在能力不足。③目前,林业前沿领域常需要处理海量数据,然而当前教学内容与其存在一定的脱节,例如缺少利用R 语言、Python、Matlab 等编程软件进行数据挖掘的内容。④考核方式为期末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和评价。这种考核方式容易把学生引入学习误区,即只注重“记、背笔记”,不考虑知识的“活学活用”,最终导致学生高分低能。

2 林业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的改革措施

2.1 优化课程内容

目前,我国各大农林高校关于该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比较接近,均涉及试验设计、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内容,且多侧重于复杂公式的推导。然而,数学公式的推导应属于数学类课程的重点。因此,该课程的优化应简化这部分内容,增加实践类内容的讲授。以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为例,应结合林学专业特色和林业生产实际,将有关良种选育、森林抚育、森林经营与收获等典型案例融入传统教学中,强化该课程与林业生产实际之间的联系。

2.2 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2.2.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针对该课程实践性较强、公式繁杂且课时量有限的特点,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4]优化该课程教学过程,不仅可以丰富教学活动,而且能够加强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掌握。

本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过程具体如下:①线下教学主要以课堂教授、讨论重、难点问题、实际案例讲解、总结归纳所学知识点、上机实操与演示,辅导并讲解课后作业为主。②线上教学则是教师利用学习通、腾讯会议等平台开展话题发布、调查问卷、投票、选人等活动,同时推送PPT,设置任务点打卡,督促学生及时进行预、复习,发布、收集并点评作业等;学生通过客户端查阅成绩及评语,了解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③对于一些较为复杂难懂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录制微视频,利用微信、QQ 等软件,发布至课程班级群,便于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复习。因此,线上、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2.2.2 引入“交互式”讨论,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交互式教学”[5]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助学生学习,从而达成知识内化的教学方式。因此,本课程引入“交互式”讨论的教学方法,不仅大幅度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网络学习平台,例如腾讯会议、ClassIn、钉钉、学习通等,融入交互式教学过程中,拓宽了课堂教学的时空边界,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平台,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因此,课程组根据该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凝练多个主题(表1),在传统课堂或学习通等平台上发起“主题导入式”交互讨论活动,学生自主选题,进行生—生、师—生的主题交流讨论,从而达到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因此,引入“交互式”讨论,不仅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不足,而且解决了因课堂时间有限导致讨论时间不足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成效。

表1 “主题导入式”交互讨论内容举例

2.2.3 强化案例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案例式教学是在分析研究案例的过程中,学生展现自我主导能力和责任心的一种教学方法[6]。近年来,统计学课程的讲授吸纳了“案例式”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养成思辨能力,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该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本课程改革首先应以认真解读科研论文为引线,以独立进行数据挖掘为目标,以教师单独指导或分配研究生作为辅助,引导学生科学组队开展试验探究,督促其完成相关的试验设计及数据分析;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使学生熟练运用先修课程所涉及的各种相关仪器设备,夯实学生对该课程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掌握,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其次,建立与课堂讲解例题相对应的软件使用的案例素材库(示例见表2),同时将软件安装包和相关案例素材分享给学生,便于学生课后练习,延伸课堂时空,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表2 “案例式”教学内容举例

2.3 多元化考核方式

目前,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由平时考核(主要包括出勤率、课堂提问及表现、课后作业等)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考核方式相对单一。然而,关于上机实践的考核环节相对薄弱,多以课堂练习为主。因此,对该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如下改革。

2.3.1 增加阶段性考核

在某些重点内容讲解结束后,除了课堂提问、小测验外,还可在学习平台上发布阶段性考核任务,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线上评阅。此外,还可在课堂上进行情景模拟,根据其所选主题或模拟情景,现场提问其运用的统计学知识,并给出相应的点评和得分,这为教学进度的调整及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2.3.2 加强交互讨论学习考核

在平时成绩中,添加“交互式”讨论的成绩评定,即结合所开展主题讨论内容及其切合度,根据学生的思维发散程度及思考问题的全面性,进行师生综合考评,并计入平时考核中,降低学生对期末卷面成绩的依赖程度。

2.3.3 增强实践能力考核

以案例式教学中的案例为基础,设计相应的实践考核内容,纳入平时成绩。例如,试验设计章节讲授,预设2~3个选题,供学生自主选题,以所学知识为基础设计切实可行的试验方案,且试验方案应涵盖如下内容:试验指标和试验因素的确定;试验水平和处理的设计;试验方案的选择;试验材料的布设等,根据学生所提交的试验方案,教师评阅后并根据共性问题集中讲解,并将成绩记入平时考核中。

3 结语

“林业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林业专业必修课程,但是该课程存在着理论知识抽象难懂、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单一、上机实操与生产应用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因此,本课程改革以林学类专业本科生为对象,使课程内容高质化,与林业前沿领域相契合;丰富并优化教学方法,与新兴科技接轨,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延伸课堂时空;提高实践内容比重,优化考核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成就多元化高能力人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林业案例考核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内部考核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land produces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