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传统饮食文化在幼儿园食育活动中的应用

2023-09-01 02:15张晗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14期
关键词:应用措施幼儿园

张晗

摘 要: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传统饮食文化是在人们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颗璀璨的文化之星,是我国先民对饮食知识的总结,是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智慧结晶,是我国文化宝库的一笔宝贵的财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西方国家的快餐文化逐渐涌入我国,对我国传统饮食文化造成一定冲击。将传统饮食文化植入幼儿食育活动中,是传承传统饮食文化和应对快餐文化的重要举措。本文将以幼儿教育为载体,重点研究幼儿园食育活动与传统饮食文化的融合路径,以期为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和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关键词:传统饮食文化;幼儿园;食欲活动;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4-0062-04

幼儿园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学前教育阶段,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点,是幼儿思维启蒙、意识萌芽和行为发展的首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幼儿园开展各类文化,能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长期性影响。从饮食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待幼儿园活动设计和开展工作,则要重点关注幼儿园食育活动,通过合理的设计将传统饮食文化与幼儿的日常饮食、食育活动融合在一起,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树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强化幼儿对饮食文化的认知程度,为幼儿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奠定良好的认知基础。对幼儿成长的阶段性进行分析可知,幼儿阶段是其饮食观念和行为养成的关键阶段,将给幼儿人生的长远发展形成长远性影响。

1.传统饮食文化与食育概述

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联合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深入阐发文化精髓,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传统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要求。传统饮食文化概览了我国丰富的历史进程,蕴含了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建设的关键点。在幼儿园食育活动中,融入传统饮食文化,是践行《意见》要求的重要工作。

(1)传统饮食文化概述

传统饮食文化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指特定社会群体在生物原料开发利用、视频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和艺术,是以饮食为基础形成的习惯、传统、思想和哲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由于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其饮食习惯和偏好也相应不同,故而各地的饮食文化也存在差异性。如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北方喜好咸口菜系,南方喜好甜口菜系;地处四川盆地的四川省则因地势海拔低、潮气大,偏好辣口菜系。从各地的饮食文化中我们可以得知各地民众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自然地理特征。换言之,传统饮食文化是人们饮食产生和饮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组合而成的总和。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地都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如我国各地存在差异性的饮食偏好和产生的饮食文化,西方国家的快餐饮食文化等。人们将与饮食活动相关的事宜稱为“传统饮食文化”。由于传统饮食文化起源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环节,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饮食活动所需要的食材是其不可或缺的基础要素。饮食文化以物质层面为基础,还包括行为层面和精神层面。简而言之,传统饮食文化是包括物质、行为和精神三个层次的,在饮食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长期发展的文化,包括饮食结构、饮食器具、加工制作工艺、烹饪技巧、器具制作、饮食观念、饮食习惯。

(2)食育概述

“食育”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著名营养学家石冢左玄在其著作《食物养生法》中提出,强调“体育、智育、德育即食育”。2006年我国农业大学教授李里引进“食育”的概念,并在后续应用和研究中对“食育”这一概念进行不断丰富。截至目前,“食育”仍旧作为一个正在发展的概念,并未形成固定的概念。笔者认为食育包含的方面众多,即营养知识、食品安全教育、良好饮食行为习惯、和谐饮食文化的宣传等,讲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饮食追求。

2.传统饮食文化在幼儿园食育活动中的应用价值

幼儿园重在促进幼儿认知、意识和思维启蒙,为幼儿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由幼儿教师和幼儿园负责幼儿一天的饮食、上课和运动,饮食是幼儿园一天活动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幼儿园肩负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教学职责,以引导幼儿正确对待食物、珍惜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构建合理的饮食结构、学会使用工具为食育的主要目标。将多彩多样的传统饮食文化应用于幼儿园食育活动中,能以食育活动为载体,以文化为影响,辅助幼儿教师取得较好的食育效果,具有较好的教育价值。

(1)践行政策需求,为幼儿发展奠定基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要“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以传统饮食文化为核心,开展幼儿园食育活动,能以多彩的食育活动和饮食环节,增进幼儿对饮食文化的理解,逐步强化幼儿对传统饮食文化的认知,激发幼儿对中华美食所蕴含的文化的学习兴趣和认同情感。例如,幼儿教师在午饭时间,向幼儿讲述传统美食的故事,如东坡肉、叫花鸡名称的由来等,让幼儿从故事得知我国传统美食所蕴含的文化,引导幼儿树立节约粮食的意识。美食对幼儿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幼儿教师讲解美食相关知识,能激起幼儿的好奇心,以故事带领幼儿走进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深入了解饮食文化,感知在悠悠历史中形成并得到不断发展的饮食文化,强化对传统饮食文化、国家文化的认同感。

(2)丰富活动内容,激发幼儿参与兴趣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幼儿园设计和开展食育活动,以达到文化引导和教育的效果。幼儿教师以幼儿的兴趣点为入手点,设计和开展丰富多彩的食育活动,如动手制作美食、食材拼图、美食讲解等活动,能有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在活动中强化幼儿对传统饮食文化的理解,引导幼儿树立传统饮食文化意识,主动扮演文化宣传者的角色。

(3)加强文化宣传,强化幼儿文化自信

有文化自信的人们能组成一个坚不可摧的民族,我国强调强化人们的文化自信,引导人们树立文化自信心。幼儿期是终身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文化自信萌芽和强化的关键时期。幼儿园将以美食为载体的传统饮食文化植入食育活动中,能以潜移默化的形式,给予幼儿文化影响,让幼儿在感受饮食文化魅力的同时,树立文化自信心,并随着幼儿对传统饮食文化认知的加深,而得到不断强化。

(4)强化日常教育,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的关键环节,与小学教育阶段的学前教育不同,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让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为幼儿接受小学教育、日常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教师以午饭和上下午课间的加餐时间为常态化食育活动的主体,从而约束幼儿不良的饮食习惯,改善幼儿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并指导幼儿使用筷子、勺子等工具,提高幼儿基本的生活技能,并让幼儿认识到食物对身体成长的重要性,约束幼儿诸如浪费食物、挑食等不良习惯。在午餐时间,幼儿教师需要走进班级,及时发现幼儿存在的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并指导其改正該习惯。例如,有的幼儿不喜欢吃菜,幼儿教师可以讲解蔬菜种植到使用这一过程的知识,让幼儿认识到蔬菜的来之不易,从而树立珍惜粮食意识,自觉地改正挑食、浪费的不良习惯。

3.传统饮食文化在幼儿园食育活动中的设计问题

对我园开展的食育活动进行调查和分析可知,虽然在《意见》和相关政策的指导下,我园幼儿教师积极学习传统饮食文化,对食育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更为重视,并将传统饮食文化应用于幼儿园食育活动中,取得了相应的食育效果,食育活动内容有所丰富、幼儿对传统饮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幼儿教师素养得到明显提高。但是与预期的食育效果仍旧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传统饮食文化与食育活动的融合设计存在部分问题。一方面,部分幼儿教师对传统饮食文化缺乏全面、正确的认知,在学习传统饮食文化时,仅停留在浅层次含义上,并未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例如,幼儿教师并未掌握传统饮食文化的内在含义,仅理解文化故事。另一方面,由于将文化与食育结合在一起,是一项长期性工程,部分幼儿教师或存在传统饮食文化在食育活动中应用不到位的问题,幼儿教师仅向幼儿讲解美食所蕴含的故事,食育活动的形式较为单一,无法有效激发幼儿参与食育活动、自主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简而言之,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幼儿教师推进传统饮食文化与食育结合在一起,设计、组织和开展多样化食育活动,是幼儿教师所必须践行的工作要求。但是部分幼儿教师由于受到传统阶段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接受、学习和运用传统饮食文化方面存在欠缺,虽然在食育活动中融合了传统饮食文化,但是文化内涵未得到有效凸显,对活动的指导价值甚微。

4.传统饮食文化在幼儿园食育活动中的应用措施

要加强对幼儿的饮食认知、习惯引导,还应强化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承力,就需要幼儿教师重点关注幼儿园食育活动,不断汲取和应用传统饮食文化,将文化植入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宣传传统饮食文化,在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同时,宣传传统饮食文化。对此,笔者在对传统饮食文化和幼儿园食育活动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五点活动设计和开展的建议: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强化传统饮食文化素养;采用多种方式,丰富幼儿传统饮食文化体验;设计校内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和实践兴趣;立足传统文化节日,开展食育实践类活动;整合内外资源,构建家园共育食育模式,从而让幼儿在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感受文化魅力,强化幼儿文化自信。

(1)幼儿园:创新幼儿教师培训方法,促进幼儿教师主动学习

幼儿园不仅是幼儿成长和学习的主阵地,还是幼儿教师学习、职业发展和实现个人职业理想的关键场所。在推动传统饮食文化与幼儿园食育活动相融合的过程中,幼儿园则要为幼儿教师提供学习和成长的良好空间,促进幼儿教师成长,提高其活动设计和文化运用能力。首先,幼儿园定期组织幼儿教师进行园内研讨会,尤其关注班级带班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为幼儿教师之间提供交流经验、问题的有效途径。园内研讨会的时间不定,当幼儿教师在活动设计和组织环节面临问题,可向园长申请组织一次研讨会,向其他幼儿教师寻求帮助。其次,幼儿园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积极引进高素质幼儿教师资源,并组织园内幼儿教师走向其他幼儿园,组织幼儿园间幼儿教师的对话交流,幼儿园间分享食育经验,幼儿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同时,幼儿园还可联合组织幼儿教师培训工作,聘请当地高校学前专业的教授,担任培训讲师,面向当地各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定期组织开展校园培训工作,讲解学前教育专业的新知识和食育设计方法,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最后,将传统饮食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和食育效果作为幼儿教师绩效考核的一方面,以绩效考核和薪酬强化幼儿教师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

(2)幼儿教师:不断学习饮食文化,构建综合化食育模式

幼儿教师作为活动设计和食育的主体,只有不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积极应用文化知识,设计、组织和开展多样化食育活动,才能有效激发幼儿参与食育活动的积极性,并给予幼儿良好的习惯引导和行为引导,强化幼儿的节约意识和文化自信。

第一,构建家园共育模式,形成家园合力。

幼儿受到家庭的影响较大,部分幼儿的言行举止均来源对家庭成员的行为模仿,同时幼儿还对家庭成员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家庭成员参与食育活动,能对幼儿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和行为影响。鉴于此,幼儿教师可定期组织开展校园开放日,如每学期组织1-2次家长开放日,请家长进入幼儿园,与幼儿一起参加食育活动。幼儿教师则要根据幼儿对传统饮食文化的掌握情况和饮食习惯,设计合理的食育活动内容。一方面推动活动有序开展,另一方面强化家长与幼儿的互动性。

首先,幼儿教师可利用微信群、QQ群,向幼儿家长收集关于食育活动的需求和相关信息,如家长对食物的认知、对传统饮食文化的认知情况、家庭成员的饮食结构等。幼儿教师根据家长反馈的信息,调节活动的难度,尽可能让活动难度与家长认知程度相适应,从而确保家长和幼儿均能在开放日家庭活动中获得良好的体验。其次,幼儿教师可设计问题问答、你比划我猜、集体制作美食的多样化实践活动。幼儿教师限定题目范围,由家长通过对食物进行肢体动作比划,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家长的比划,在规定时间内猜出答案,猜出数量最多的小组,可以获得相应奖励。此外,幼儿教师还可设计亲子美食制作游戏,让家长与幼儿根据幼儿教师提供给出的诗句,猜出相应的美食,并选择材料,制作该美食。例如,幼儿教师在白板上呈现诗句“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家长和幼儿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制作美食。在这一环节,家长和幼儿均能通过诗句,学习端午节的传统饮食文化,并加深对端午节的理解。再如,幼儿教师提供盲盒材料包,家长和幼儿随机选择一个材料包,使用该材料包制作食物。幼儿教师在提供材料包时,可选择具有文化内涵的食物,如东坡肉,引导家长和幼儿理解美食所蕴含的历史典故和文化知识。最后,幼儿教师组织家长和幼儿共同品尝食物,在这一环节强调餐桌礼仪,纠正幼儿不正确的餐桌礼仪,如乱夹菜、未用公筷、挑食,与家长一起发现幼儿在餐桌礼仪方面存在的不合理行为,强化家长对幼儿餐桌礼仪和饮食习惯的认知程度,引导家长在生活中纠正和约束幼儿存在的不合理行为,强化食育效果。

第二,立足传统节日,设计食育实践活动。

我国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根据古代劳动人民的需求,构建了丰富的节日体系,每个节日均对应了相应的食物。在传统文化节日中的食物,不仅是物质层面上的食物,也蕴含了一定的文化精神和历史内容。幼儿教师可基于传统文化节日,组织开展相应的美食制作活动,从物质、行为和精神层面,层层开展食育活动,引导幼儿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制作食物的过程中,加深幼儿对传统节日和其所蕴含的文化精神的认知。

以端午节为例,我园在端午节假期前夕,为幼儿提供材料,组织幼儿制作粽子。首先,幼儿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具播放端午节和其他节日的习俗,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从众多习俗中选择属于端午节的习俗,如赛龙舟、包粽子、燃艾叶等。幼儿教师在呈现习俗时,要为幼儿播放习俗对应的动画视频,从而降低幼儿理解的难度。有趣的动画视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使幼儿积极参与后续实践活动中。幼儿教师可将同类视频放置于一个页面上,让幼儿筛选和分辨哪些习俗是端午节的习俗,增进幼儿对节日习俗的理解。其次,幼儿教师提问:“端午节的食物是什么?孩子們你们喜欢端午节的食物吗?”幼儿纷纷回答:“端午节的美食是粽子,每年我国家都会买好多粽子。我可喜欢吃粽子了”。幼儿教师根据幼儿给出的答案,再次提出问题:“你知道粽子是由哪些材料制作而成的吗?你想不想做一个粽子给爸爸妈妈尝尝?”幼儿回忆自己吃过的粽子回答:“糯米、红枣……”。最后,幼儿教师为幼儿提供制作粽子的多种材料,将班级内的幼儿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自己选择制作粽子的材料,且每个小组仅有一次选择材料的机会。在选择材料后,幼儿教师根据动画视频开始制作粽子。在这一环节幼儿教师可以播放南北方粽子的馅料特点,引导幼儿尝试制作与众不同的粽子。幼儿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能亲身体会食物来之不易,从而树立节约粮食的意识,将实践活动上升到精神影响层面。在食育活动的最后环节,幼儿教师让每个学生在粽子叶上标注自己的记号,将幼儿制作好的粽子蒸熟,作为幼儿的午餐之一。幼儿教师将食育互动延续至午餐时间,强调幼儿的餐桌礼仪和饮食习惯。

5.结语

幼儿园开展的食育活动,能辅助幼儿教师及时发现幼儿存在的不合理餐桌行为和饮食习惯,并通过多样化实践活动,纠正幼儿的不合理行为,促使幼儿树立节约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全文探析,笔者从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的两个角度总结有效开展食育活动的几点措施如下:幼儿园为幼儿教师创造良好的成长空间和职业发展空间,满足幼儿教师学习传统饮食文化、提高活动设计能力的学习需求;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共建家园合作、家园共育模式,幼儿教师指导家长纠正幼儿存在的不合理饮食习惯,并组织开展亲子食育活动,以家长开放日为载体,增进家长与幼儿对传统饮食文化的理解以及亲子关系;幼儿教师立足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组织开展主题类动手实践食育活动,让幼儿在动手制作食物的过程中,学习传统饮食文化和知识,树立和强化节约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

参考文献

[1]孙赛燕.幼儿园开展幼儿食育课程的实践策略[J].知识文库,2022(18).

[2]陈彦君.传统饮食文化在幼儿园食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大学,2022.

[3]陈璐.小议“生活即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食育活动[J].新课程,2022(14).

[4]闫晓丽.食育文化在幼儿园的开展与实施[J].新课程,2020(30).

猜你喜欢
应用措施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电子设备防雷保护浅析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分层教学研究
探析关于仪表编程自动化技术及应用
对话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