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的思考

2023-09-01 20:37师吉金王宝宁
关键词:思政课程立德规律

师吉金,王宝宁

(渤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是党和政府对学校育人的明确要求,已经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认同,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复杂性,所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笔者就其中的几个基础性问题进行研究。

一、强化认识

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定的环境中,认识成为实践的先导,对实践具有引领作用。强化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重要性的认识具有重大意义。

1.强化立德树人意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最终目的都是立德树人。在思政课程中,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通过高校思政课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所以,思政课程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这一点在思政课设立之初就已明确。所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目标在教师中是没有异议的,这方面已经深入到高校各部门,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门即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政部中,只不过在如何通过思政课达到立德树人的层面上,大家还有认识不一致的地方。对于“课程思政”所涉及问题和思政课程有所不同,这体现在许多方面:其一,在涉及的教师方面,“课程思政”涉及的教师多,可以说,除了思政课教师外,其余各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师都涉及“课程思政”的问题;与此相联系,“课程思政”涉及的课程多且复杂;其二,“课程思政”涉及的课程,所有的内容都和思想政治教育密切联系在一起,“课程思政”的课程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提炼出思政立德树人元素;其三,对于“课程思政”,从整体上看,教育界重视的时间不长,所积累的经验不多且缺乏系统性。这就导致部分领导和教师都知道“课程思政”这一概念,从表面上也了解做好“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但是具体到实施层面,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思政”,如何做好这件事,无论是高校各级领导还是思政课教师、其他课程的教师都缺乏充分、系统的认识。甚至一些教师在思想深处往往有着这样的观念,即除了思政课以外的课程,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所以不重视“课程思政”的作用,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也是如此。这就给“课程思政”提出了一个不同于思政课程的问题。因此,必须强化思想意识,使“课程思政”的观念深入高校所有教师的心中。

2.强化协同意识。同向同行、协同育人需要协同。对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来说,所谓协同,就是在育人目标一致的前提下,根据课程群和课程的不同情况采取有效的方法,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共同保证育人目标的实现。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和其他课程教师互相交流,在育人问题上认识一致。这种协同包括思政课和其他公共课程的协同、思政课和不同专业的专业课的协同、各专业内部课程之间的协同等等。

要做好这些工作,就要有协同意识,要从思想上认识协同的重要性,并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各个方面协同的方式方法。为了保证协同,思政课教师和其他课程教师认识一致很重要。而实际情况是,部分教师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达到完全默契,这既有思政课教师的问题,也有其他课程教师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所有教师树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意识。同时,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要在政策导向上注意协同育人,为达到目标创造条件。

3.强化大思政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1]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大思政是对思政课的要求。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到社会生活中讲思政课,在和社会实际相结合的同时,也要和其他课程相联系。因为,从高校学生来看,各门课程都从不同的角度或多或少地和社会实际相联系。有些课程有很长时间的社会实践,这一时间内,既是大思政课程即思政课程的教学期,也是“课程思政”的教学期。在实施大思政课的过程中,能够和其他课程联系起来,共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因此,强化大思政意识,就不仅仅是思政课程的要求,也是“课程思政”的要求。

4.强化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2]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都要重视创新,不但在内容中强调创新,而且将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看作培养目标之一。因此,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问题上必须强化创新意识,特别是要注意与时俱进,用新的思维来对待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并将其贯穿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始终。通过创新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联系起来,在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中体现创新元素。

二、遵循规律

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问题已经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但仍然是一个没有完全达成共识的问题。[3]“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规律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4]因此,从规律的角度探讨问题是达到目标不可或缺的条件。

1.认清“三大规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说到底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因此,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是第一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包括多方面内容,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角度看,我们要特别重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思想性与政治性的统一、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坚持灌输与疏导的统一等等。

“教书育人规律,是指教育者在培养教育对象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教书和育人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5]。这一规律明确规定了教书和育人的关系,即教书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育人是教书的重要目标。育人具有多方面的内容,既包括思想品德,也包括知识、学生的身心健康,即德智体美劳诸方面。

“学生成长规律就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带有普遍性的客观必然要求”。[6]大学生成长规律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重要的是党的领导与大学生成长、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成长、社会发展与大学生成长、民族未来与大学生成长、内外因合力与大学生成长、投身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成长、国际环境与大学生成长等等。

2.遵循“三大规律”。了解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是为了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达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目标。要做到这一点,其一,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各级管理者要认识和遵循教育规律。管理部门和管理者要在导向和政策上提出要求、采取措施,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做好领导和保障工作。一些管理者没有真正认识遵循这些规律的重要性,一些人甚至根本不了解这些规律;一些高校没有制定遵循这些规律的保障措施,或是所制定的措施可操作性不强。这些问题不解决,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目标就不能实现或不能完全实现。其二,教师必须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真正遵循这些规律。“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2]遵循这些规律,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工作中。因为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教师都处于主导地位,是目标的主要完成者。因此,教师遵循这些规律就成为重中之重。为了做到这一点,无论是思政课教师还是其他课程的教师都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并将这些规律体现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其三,使高校学生理解和遵循这些规律。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过程中要达成目标,最终要落实在学生的成长中,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的成长。因此,学生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加者。高校学生了解、理解这些规律,才能主动遵循这些规律,按照规律成长,发挥这些规律的作用。

三、注意方法

注意方法是在强化意识、遵循规律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工作,不采取科学的方法就没有好的效果。这里所说的方法,既包括“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所涉及的教学方法,也包括处理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问题的方法。在方法的问题上,要特别注意下列几点。

1.把握“课程思政”的相关要求。对于这一点,有两个层面应该引起重视。一个层面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观,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包括高校学生在内的青少年发展问题的重要论述。这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指导。另一个层面是国务院、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门制定的相关文件,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等。

这里特别提出,《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已经对“课程思政”做出了明确的、系统的规定。“课程思政”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各级管理者、思政课教师和其他课程的教师必须认真学习这个纲要规定的“课程思政”的目标、内容重点、教学体系、专业分类、评价机制等等。这是“课程思政”必须关注的问题,也是“思政课程”应该关注的问题。

2.思政课教师和其他课程教师密切合作。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传授者,也是在教学过程中的育人者。虽然“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立德树人目标是一致的,但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毕竟不是同类课程,这就要求“思政课程”教师和其他课程的教师要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核心问题进行沟通和密切合作。而实际情况是,多数“思政课程”教师和其他课程的教师在立德树人这个问题上交流较少,甚至没有交流。这就直接影响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目标的实现。因此,思政课教师和其他课程教师必须密切合作,其一,所有教师都要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论述、党和政府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规定。在这方面,思政课教师要起带头作用,要通过各种形式主动向其他课程的教师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相关的重要论述、党和政府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规定;其他课程的教师也要积极学习这方面的内容,从而使自己在进行“课程思政”中有理论指导和理论基础。其二,教师要共同探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对接问题。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要求“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要密切结合,实现对接。在这方面,“思政课程”教师应该起带头作用,同时“课程思政”的教师也应该主动。“思政课程”立德树人问题多年来已经取得共识,并且有一套比较成熟的体系。思政课教师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7]相对来说,“课程思政”所涉及的课程进行思政工作还在探索的起步阶段,这方面远不如“思政课程”成熟。因此,“课程思政”所涉及的教师应该多和思政课教师沟通交流,听取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当然,思政课教师也要积极思考“课程思政”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对“课程思政”提供帮助。

3.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确立思政元素。这主要是针对“课程思政”而言。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要承担育人责任。高校除了思政课程外,所有的课程都要承担“课程思政”的任务。但由于各专业、各门课程的不同,思政元素也有各种各样的体现,这就要求“课程思政”在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过程中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针对不同的专业类课程规定了如何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这为“课程思政”提供了条件。但由于各门专业课程内容的差异,在实施“课程思政”中仍然有所不同。所以,“课程思政”的教师必须根据所讲授的课程挖掘思政元素,并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展现出这些思政元素,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既要讲清课程的知识点,又要在此基础上讲清蕴含在知识中的思政元素;既不能在有思政元素的内容中忽视思政元素,也不能在没有思政元素的内容中强行嵌入思政话题。

4.注意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高校课程的重要环节,几乎每一门课程都和实践相关。所以,实践环节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中有非常大的作用。要重视实践环节,一是从实践环节强化课程内容的思政元素。实践环节是对课程内容应用的环节,也是对课程内容认识深化的环节。因此,“课程思政”在实践环节的体现也要紧紧联系课程内容,也就是说,在实践环节进行“课程思政”教育,不能离开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内容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二是强化实践环节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实践环节的重要任务,而创新精神是“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都特别注意的问题,是思政元素的重要方面。所以,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去认识创新问题是实践环节中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注意的问题。

四、检验实效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最终要落实到实效上,检验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实效是最后一环。

1.制定和执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评价体系。对任何一个问题的评价都要有一个具体、明确的评价标准。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这个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来说,一个科学的评价标准尤显重要。对于这个体系的框架和内容,可以参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来进行设计。评价体系可以分为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管理制度、课程分类、教学体系、思政要点、教师工作、学生表现、激励机制、条件保障、奖惩机制。在这些框架下设置具体要求,并明确负责部门及责任奖惩的具体措施。

制定评价体系固然重要,认真执行更加重要。只有认真执行,才能将评价体系的内容落到实处,取得效果,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认真执行需要严格的考评,这种考评是全方位的,“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作为‘双一流’建设监测与成效评价、学科评估、本科教学评估、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专业认证、‘双高计划’评价、高校或院系教学绩效考核等的重要内容。”[8]这样才能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真正落到实处。制定评价体系、执行评价体系、用评价体系来检验是检验实效的基础,其他方面对成效的检验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2.检验教师能否在教学中真正落实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教师真正落实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既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保障,也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成效。因此,在检验实效时必须将教师是否具有积极性、主动性、科学性纳入进来。

对教师的检验,其一,要检验教师能否真正认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重要性。这一点,思政课教师的认识能好些,这是由其从事的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所决定的,但许多不从事思政课教学的教师认识不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他们既认识不到“思政课程”的重要性,也认识不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没有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9]这就是前面所说的意识不强的问题。所以,在检验效果时对教师的认识问题必须作为重点之一。其二,检验“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师能否在所讲授课程内容中找到并讲清思政元素。思政课教师虽然经过了多年的教学实践,对于思政元素的掌握全面些,但也存在着一些教师对于思政元素把握不全面、不深入的问题。把握不住思政元素当然不能达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成效,但把握了思政元素,能不能在课程中讲授出、讲授好思政元素,是另一个特别值得重视的问题,是能否取得成效的更直接的问题。因此,要把思政课教师和非思政课教师能否把握思政元素、讲清思政元素作为检验成效的检测点。其三,检验“思政课程”教师和“课程思政”教师能否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上密切合作。“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需要“思政课程”教师和“课程思政”教师密切合作,这在前面已经做了说明。在检验成效环节,要关注的就是二者是不是真正做到了密切合作。如果“思政课程”教师和“课程思政”教师互相配合,共同致力于立德树人,对对方课程的思政元素进行分析,并有助于对方展示思政元素,就达到了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要求。

3.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中受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最终要体现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体现在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不断提高上,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上,检验实效最终也是在这方面进行检验。具体说来,就是要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相关要求,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受到了教育,是否达到了目标要求,即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检验立德树人的效果,是长时段、全方位的,既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效果,也包括学生离校后的效果;既包括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掌握,也包括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提升;既包括思想道德的提升,也包括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公道办事、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上述四个方面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做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工作。因此,高校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要做好自身所担负的工作,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和过程中,切实重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真正取得好的效果,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立德规律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巧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