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2012J176 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2023-09-02 14:40郭小玲阿克博塔木合亚提艾麦尔艾散贾永红魏海鹏俞天胜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7期
关键词:奇台强筋白粉病

郭小玲 阿克博塔·木合亚提 艾麦尔·艾散 贾永红 魏海鹏 俞天胜

(新疆农业科学院奇台麦类试验站 新疆 奇台 831800)

新疆农科院奇台麦类试验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 试验区位于天山北麓,准格尔盆地东南缘,属中温带大陆性半荒漠干旱性气候,年平均气温5.5℃, 极端最高气温41℃, 1 月平均气温-18.9℃, 极端最低气温-37.3℃, 年平均相对湿度60%, 风向平时盛行南风, 灾害性天气多为西北风,最大风力12 级, 年平均风速2.9 m/s, 年均积温3 500℃,无霜期年平均158 d(从4 月下旬至10 月上旬),年平均降水量269.4 mm[1],适合冬小麦生产。2012J176 是由新疆农业科学院奇台麦类试验站和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高产晚熟品系新冬31 号为母本, 以河北优质强筋品种中优9507 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的晚熟、 高产、 优质中强筋冬小麦新品种。 2016-2018 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冬小麦区域试验, 2019 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冬小麦生产试验,于2022 年8 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新审麦2022 年016 号), 已申请品种保护。 该品种继承了其亲本高产、 优质的优点, 作为中强筋小麦可以制作面条或馒头。

1 亲本特性

1.1 母本

新冬31 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采用有限杂交选育而成的冬性、 中晚熟品种, 株高82.69 cm, 籽粒白色、角质,千粒重41.14 g, 容重811.07 g/L。 穗长8.23 cm, 总小穗数17.25 穗, 结实小穗数16.45 穗,穗粒重2.08 g, 穗粒数44.81 粒。 高抗叶锈病, 中抗白粉病,轻感散黑穗病、条锈病,较抗倒伏,属于强筋品种。

1.2 父本

中优9507 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选育的优质、高产、中早熟品种,株高90 cm,籽粒白色、角质,千粒重50.2 g,容重801 g/L。穗长7.5 cm,结实小穗数29.4 穗,穗粒重2.08 g,穗粒数44.81 粒。 茎秆粗壮、韧性好,抗倒伏、抗寒能力强,高抗条锈、秆锈病。 其突出特点是实现了优质与高产的良好结合,在2001-2002 年是北部北冬麦区最有推广价值的白粒硬质强筋型面包专用小麦新品种。

2 品种选育过程

2007 年组配杂交组合,2012 年选出稳定穗行,2013 年进入高代材料准鉴定圃,2014 年参加鉴定圃,2015 年参加预备鉴定试验,2012J176 在新疆北疆冬麦区通过2016-2017 年自治区第1 年6 点区域试验,2017-2018 通过自治区第2 年7 点区域试验,2018-2019 年通过自治区7 点生产示范试验。

3 品种特征特性

3.1 农艺性状

2012J176 全生育期265~273 d,为冬性,亩基本苗31.4 万~33.0 万, 收获穗数39.7 万~48.1 万穗/亩,单株成穗比为1.3~1.6,株高86.3~95.0 cm,穗长8.9~9.5 cm, 结实小穗数20.0~20.2 穗, 主穗粒数46.0~47.9 粒,千粒重41.6~47.3 g,容重774~797 g/L,幼苗半匍匐,苗期叶色浓绿,生长健壮,越冬性好。 春季返青拔节晚,两极分化快,分蘖力强,成穗率高。 株型紧凑,旗叶宽、长、平展,穗层整齐,茎秆、穗部蜡质厚。穗长方形、长芒,白壳小穗排列较紧密。 籽粒长圆形、白色、角质、饱满度好,无黑胚。 落粒性偏紧。

3.2 抗性鉴定

3.2.1 抗倒性 2012J176 第1 年试验未倒伏, 对照新冬33 号未倒伏, 新冬18 号中度倒伏, 倒伏面积15%;第2 年试验中度倒伏,倒伏面积60%,对照新冬33 号未倒伏,新冬18 号中度倒伏,倒伏面积70%;第3 年试验中度倒伏,倒伏面积60%,对照新冬33 号未倒伏,新冬18 号重度倒伏,倒伏面积65%。

3.2.2 条(叶) 锈病 结合3 年试验可知,2012J176高抗条锈病、叶锈病;对照新冬18 号中感叶锈病和条锈病;对照新冬33 号中抗叶锈病,高抗条锈病。

3.2.3 白粉病 结合3 年试验可知,2012J176 中抗白粉病;对照新冬18 号中感白粉病,对照新冬33 号略感白粉病。

3.3 品质鉴定

2020 年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乌鲁木齐)测试,粗蛋白质(干基)15.6%,湿面筋含量(14%湿基)35%,稳定时间7.2 min,形成时间5.5 min,拉伸面积84 cm2,最大拉升阻力391 E.U.,延伸性为159 mm,属中强筋小麦品种。

3.4 品种突出特点

该品种分蘖能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正常年份管理条件下单株成穗比可达到1.5。 品质优,湿面筋含量达到35%。 增产潜力大,2 年区域试验、1 年生产试验与对照相比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增产点率在80%以上。

4 产量表现

在2016-2017 年度预备区域试验中, 共有6 个参试点、 27 个参试品系(种),2012J176 与对照新冬18 号相比,4 点增产2 点减产, 与对照新冬33 号相比,6 点均增产。 6 点平均产量为494.77 kg/亩,比对照新冬18 号增产4.21%, 比对照新冬33 号增产13.53%,居参试品系(种)第4 位。 经方差分析,品系2012J176 相比对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在2017-2018 年度预备区域试验中, 共有7 个参试点、14 个参试品系 (种),2012J176 与对照新冬18 号相比,6 点增产1 点减产, 与对照新冬33 号相比,7 点均增产。 7 个试验点平均产量为594.6 kg/亩,比对照新冬18 号增产9.36%,比对照新冬33 号增产16.45%,居参试品系(种)第2 位。 经方差分析,品系2012J176 与对照相比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2018-2019 年度生产试验共有6 个参试点、9 个参试品系(种),2012J176 与对照新冬18 号相比6 点均增产,与对照新冬33 号相比6 点均增产。6 个试验点平均产量为550.8 kg/亩, 比对照新冬18 号增产12.9%, 比对照新冬33 号增产17.63%, 居参试品系(种)第1 位。经方差分析,品系2012J176 与对照相比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根据2 次区域试验、1 次生产试验的产量分析结果可知,2012J176 丰稳、稳产性好。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播种准备

5.1.1 土地选择 2012J176 适宜在塔城、 伊犁、奇台、乌伊公路沿线等北疆冬麦区种植。 选择肥力中等以上、土层深厚、表面平整的土地。 有机质含量一般在1%以上,pH 7.0~8.0,总盐含量保持在0.3%以下。及时清理前茬作物,播前翻地、适墒整地,达到“齐、平、松、碎、净、墒”的标准。

以腐熟农家肥料作为底肥,中等肥力地块每亩施用纯氮13~16 kg,配合磷肥、钾肥施入。 若有条件的实行秸秆还田技术,适当增施钾肥,防止小麦幼苗变黄。 在足墒的情况下能够提升幼苗成活概率,促进分蘖量增加。

5.1.2 种子处理 2012J176 籽粒较小、容重大,精选种子质量标准为纯度≥99.0%、 净度≥98.0%、 发芽率≥95%、 水分≤13.0%。 可用小麦拌种剂(一般为3%敌委丹悬浮剂或粉锈宁、多菌灵)进行拌种,堆闷4~6 h, 晾干后待播。 预防小麦白粉病、黑穗病、锈病等种传病害和土传病害的发生。

5.1.3 适期播种 播种适期主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 以利于出苗和越冬为原则, 一般在9 月15-25 日、日平均温度在16~18℃的晴朗无风天气播种。

5.1.4 合理密植 2012J176 分蘖能力强, 单株成穗率高, 为保证较高的出苗分蘖量, 应按照23.0 万~25.0 万/亩基本苗的标准进行人工播种, 若选择机械播种则按照20.0 万~22.0 万/亩的基本苗标准, 下种均匀,播种深度为4~5 cm,较浅会导致幼苗出现冻伤的现象,过深会影响种子发芽[1]。 随着播期推迟,需适当加大播种量。

播种时注意拉线确保起落一致、播行端正,采用3.6 m 播幅24 行种肥分离播种机条播,保证行距、深度均匀。 播种时由头到边不漏播,点播分布均匀,空穴率不超过3%。 滴灌采用1 管4 行或1 管6 行的方式,浅埋防止大风将滴灌带吹起。

5.2 田间管理

5.2.1 合理化控 冬前管理保全苗,保护雪层,防止牲畜啃食麦苗,确保植株安全越冬。 为防治雪腐病和雪霉病, 在下雪前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兑水喷施。

2012J176 株高较高, 起身拔节前使用50%矮壮素水剂兑水喷施,7 d 后再喷施1 次, 防止中后期倒伏。 雷钧杰等的研究表明,防治田间双子叶杂草如田旋花、灰藜等,可用10%唑草酮水分散粒剂或15%噻吩磺隆可湿性粉剂兑水茎叶喷雾防除。 单子叶禾本科杂草如燕麦草、 狗尾草、 稗草等, 当杂草长到3~4 片叶时,可用15%炔草酯兑水喷雾防除[2]。

马旭等对奇台垦区滴灌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后发现, 防治蓟马或蚜虫可喷施10%吡虫啉或3%啶虫脒乳油。 根据田间情况,适量将叶面肥、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混合喷施,达到“一喷三防”的目的[3]。

5.2.2 水肥管理 2012J176 越冬能力强,11 月上旬气温在3~5℃时灌越冬水,当5 cm 平均地温连续3 d在10℃以上时可滴返青水。 壮苗不施肥,弱苗、缺苗地块结合滴水酌情补肥。

拔节至抽穗期管理为壮秆防倒伏。 此期共滴水3 次, 间隔10 d 每亩滴水40 m3, 随水滴施尿素8~10 kg、磷酸一铵4 kg、硫酸钾4 kg。用磷酸二氢钾、尿素兑水作为叶面肥,在早晨或傍晚叶面喷施。

抽穗至成熟期为延长绿叶功能期、 防止倒伏和早衰,抽穗灌浆期滴水2~3 次,间隔8 d 左右1 次。随水滴施尿素1~5 kg、磷酸一铵1 kg、硫酸钾1 kg。 此期滴水应避开大风天气。

做好联合收获机的检修和调试工作。 最后1 水结束后,整理、回收滴灌管,保持田间平整,方便机械收获。籽粒含水量低于12%时收获,要求脱净率在98%以上、破碎率在1%以下、收割总损失率不超过3%。

猜你喜欢
奇台强筋白粉病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老年强筋操(二)
老年强筋操(一)
老年强筋操(四)
老年强筋操(三)
一朵小花送给你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奇台县举办第四届中国奇台恐龙文化旅游节
用于黄瓜白粉病抗性鉴定的InDel标记
奇台方言音系及其演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