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山麓赤松茸大田栽培管理技术

2023-09-02 14:40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7期
关键词:基料玉米芯松茸

温 权

(甘肃省和政县农业农村局 甘肃 和政 731200)

赤松茸又名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也称酒红球盖菇、皱球盖菇,具有色泽艳丽、肥厚的菌肉,营养价值较高,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近年来,和政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赤松茸作为一个新型产业,比较优势明显,种植区域广泛,单产水平较高,经济效益良好,得到了快速发展,有效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赤松茸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粗食纤维、糖类及多种矿物质,这些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成分,能够促进人体机能的运转。 赤松茸可以适度缓解人体的疲劳, 促进人体吸收营养物质[1],还可以清理人体中的血液成分,预防多种人体常见疾病[2-3]。 由于赤松茸能够改善人体的健康情况,深受人们的喜爱,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4-6]。

本文作者依据和政县的综合有利因素, 总结出一套太子山麓高寒阴湿区赤松茸高效栽培管理技术, 以期为赤松茸在和政县太子山麓一带的大田栽培、 推广提供技术保障, 促进赤松茸产业的良好发展。

1 种植赤松茸的环境优势

和政县地处太子山北麓及其支脉的浅山地带,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冷湿润区,青藏高原之东北边缘,年平均降水量为1 000 mm 左右,年平均气温为4℃, >0℃的活动积温为2 100℃,>10℃的活动积温为1 800℃,生长季平均气温>10℃,无霜期为120 d,年日照时数为2 400 h,日照率为54%。 和政县海拔较高、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无工业污染、病虫害发生少,种植区土层深厚、地力均匀、土壤肥沃、有可靠的洁净水源,是发展赤松茸产业的重要优势条件。

2 赤松茸种植要求

种植赤松茸的地块周边没有污染源, 并且灌溉要方便,种植地块要平整、方便排水、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种植前要对种植的地块进行杀虫、杀菌、消毒等处理[7-8]。

3 赤松茸基料发酵

3.1 培养料的配方

为了保障出菇的产量和质量, 投入纯干料4.5 t左右/亩、自然原料5~7 t/亩、发酵好的培养料(含水量65%)12 t/亩左右。 根据赤松茸种植环境气候等情况,提供以下2 个通用配方。

配方一:玉米秸秆40%、玉米芯30%、木屑30%。

每亩投纯干料4.5 t,其中玉米秸秆1.8 t、玉米芯1.35 t、木屑1.35 t(均按扣除含水量后的干料计算)、石膏40 kg、石灰80 kg(根据培养料的酸碱度来确定适宜用量)。 还可以适时添加8%左右麦麸,以增加赤松茸后期产量和质量。

配方二:玉米秸秆50%、玉米芯25%、木屑25%。

每亩投纯干料4.5 t,其中玉米秸秆2.25 t、玉米芯1.125 t、木屑1.125 t(均按扣除含水量后的干料计算)、石膏40 kg、石灰80 kg(根据培养料酸碱度来确定事宜用量)。 还可以适时添加8%左右麦麸,以增加赤松茸后期产量和质量。

3.2 基料的堆放与发酵

赤松茸种植基料选择新鲜的没有霉变、 无病虫害的玉米秸秆、玉米芯,在发酵前将玉米秸秆、玉米芯等碾压和打碎,以利于赤松茸菌丝的繁殖与生长。粉碎的玉米秸秆也可以粗糙一些, 对基料的唯一要求是玉米秸秆、玉米芯等要新鲜、干燥、无病害、不发霉、不腐烂。

3.2.1 基料的预湿 原料预湿是保证培养料优质发酵的关键,要求洒水均匀,培养料吸足水分。

木屑、玉米芯预湿:木屑与玉米芯比玉米秸籽提前2~3 d 预湿; 基料堆放长度将根据场地的大小确定;已经预湿的基料第2 天再观察,如果水分不足,表面可继续加水。

玉米秸秆预湿:玉米秸秆预湿方法与玉米芯、木屑预湿方法相同,但玉米秸籽堆宽4~5 m,长度可根据堆放的场地确定。

3.2.2 基料的堆放 预湿后的原料发热以后开始建堆,堆宽1.5~2.5 m、高1.6 m 左右。 建堆时先铺一层玉米秸秆,厚约30 cm,其后在上面铺一层玉米芯、木屑,厚约12 cm,把石膏粉、石灰、麦麸均匀撒在基料表面,用量以基料面上见白即可,然后根据干湿情况酌情洒水,以边缘有水珠渗出但不流出为宜;然后铺厚30 cm 的玉米秸秆,再铺一层玉米芯、木屑,其后再撒石膏粉、石灰、麸皮,根据情况进行洒水,如此一层一层向上堆积, 总层数为10~12 层, 基料堆高1.6 m 左右。 建堆时注意料堆保持梯形且整齐一致,才能保证发热均匀一致。 大雨天注意防雨,雨后及时揭膜,以利于通风、发酵。

3.2.3 基料翻堆 3 月20 日至4 月初为培养料堆放发酵时期,培养料的发酵期为15 d 左右,每3 d 左右翻堆1 次,根据发酵料温度共翻堆3 次。 建堆后升温缓慢,2 d 左右才能升到65℃以上, 料温保持2 d 后开始下降,及时翻堆,并均匀喷入杀虫剂(辛硫磷、高效氯氨菊醋、防虫灵、敌百虫等),同时视干湿情况酌情加水;此后升温较快,再隔3 d 左右翻堆,可酌情少量加水,最后一次翻堆尽量不要加水,减少播种后杂菌污染。 翻堆要把外部干燥冷却层与内部好气发酵层和底部厌气发酵层的草料互换位置, 以促进微生物的分解活动,进行物质转化。 水分调节采用“一湿二润三看”的原则。

发酵好的料要及时散堆降温,准备铺料播种。 若长期堆积、过度发酵、料中营养过分消耗,不利于菌丝生长,影响产量。 散堆时,若水分过低要进行1 次补水,使基料含水量达到75%左右,当料温降到25℃以下时方可铺料播种[8-9]。

4 播种

一般气温8~25℃时均可播种,即在4 月初至5 月上旬就可播种。

5 发菌期管理

发菌料温以控制在15~28℃为宜, 发菌期的气温不能超过26℃。 土壤的含水量以手捏土壤成团、不板结、 不黏手为宜, 土壤表面应保持一定湿润,但不能天天喷水, 切忌喷大水, 以土壤表面不干燥发白为宜。 在气温合适的情况下, 使赤松茸菌种由营养阶段转入生长阶段。 菌丝生长期不需要光照,应遮光发菌。

6 出菇管理

赤松茸播种后45~60 d 就可以出菇,出菇时间与发菌料温有直接关系,料温高,出菇快,料温低,出菇迟。 出菇适宜温度为10~25℃,出菇温度低,菇质好。当子实体长到黄豆粒大小时,需水量增多,就需适当增加水量,掌握“菇多多喷水、菇少少喷水”的原则。合理的水分管理是优质高产的关键, 切记不可让土层成为泥巴状,否则容易使小菇死亡、菌丝衰退。

此时比较适宜的管理方法: 发菌料湿度保持在60%~70%;昼夜温差为10℃左右,赤松茸子实体可在6~25℃的温度中生长, 温度越高优质菇数量越少;光照可刺激原基分化和菌盖酒红色色素的产生[9]。

7 采收及管理

7.1 采收标准

当赤松茸菌盖直径3~6 cm,菌柄2.5~5.0 cm,菌盖呈伞形,菌幕尚未破裂,菌盖内未开伞、75%成熟时为最佳采收时期。 若菇床覆盖麦草,需要掀开麦草查看赤松茸的生长状况,适时采收。

7.2 采收方法

采收时用拇指、食指、中指捏住菇柄根部轻轻旋转采下,注意不要伤及旁边的幼菇。 采收后在菌床上留下的洞穴要及时用土填满。 除去带土菇脚即可直接鲜品上市销售,分级包装或制成盐渍品、干品进行销售。

7.3 茬口管理

一茬菇采收结束以后就可以清理床面。 赤松茸菇茬口补平覆土,准备生长下一茬菇,这段时间为4~6 d,要减少喷水,使菇床含水量保持在65%左右。 增大通风,并每天查看菇床是否有原基分化,出现原基时就要进入出菇期管理,增大空气湿度和喷水量。

基料内湿度过小时, 要采用两垄间多灌水, 让两垄间的水浸入料垄中心或采取料垄扎洞的方法,让水尽早浸入垄基料中部, 使偏干的中心基料在适量水分作用下加速菌丝的繁殖生长, 形成大量菌丝束, 满足下茬菇对营养的需求。 但也不能过量大水长时间浸泡, 避免大水淹死菌丝体, 使基料质腐烂退菌。

8 菌渣肥料处理

出菇结束后, 菇床上的废菌渣可以直接旋耕入土壤中,经暴晒、杀虫后种植草莓等高原夏菜作物,一年内不宜再种植赤松茸。 或将菇床上的菇渣废料清理出场地, 在远离种植场地堆肥发酵制成有机质肥返田,或养殖蚯蚓、蛴螬等制备饵料或高蛋白饲料添加剂[9]。

9 病虫害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利用各种合理的办法进行预防与防治。 种植管理期间利用“两网(防虫网)一板(黄板、蓝板)一灯(杀虫灯)”措施, 可有效控制病虫害, 整个种植过程无需使用农药,增加了产品的质量安全性[10]。

9.1 农业防治

一是选用优良品种,同一菌种不能长时间使用,因为长时间种植使菌种性能严重退化; 二是选择在和政县适宜的种植时间, 可以有效地预防赤松茸出菇时遇上高温;三是选择好种植地块,连续多年种植赤松茸可有效防治害虫繁殖; 四是选择地块周边一定没有污染源,并做好地块周边环境清洁工作[11]。

9.2 物理防治

选择种植时基料要新鲜、干透,不能发霉(容易带入其他菌),种植前要彻底暴晒、消毒;悬挂黄板诱杀菇蝇、菇蚊,防治赤松茸害虫的发生;发现种植局部有杂菌感染时,要及时拔除、消毒[12]。

9.3 化学防治

种植前要结合地块的整理进行一次药剂消毒与灭虫, 在赤松茸生长的过程中也要对地块进行定期消毒与灭虫[13]。要选用已经在食用菌上登记允许使用的高效、 低毒、 低残留药剂来防治病虫害, 同时要注意人身安全。 采摘期的赤松茸不能使用任何化学药剂[14]。

10 结语

综上所述,赤松茸的经济价值高,因此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全面开展栽培管理技术培训,培养更多的乡土专家,群策群力,帮助农民群众全面掌握赤松茸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高效利用其栽培管理技术,提高特色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有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猜你喜欢
基料玉米芯松茸
桑枝屑香菇种植基料配方的筛选试验
山东茌平:种植赤松茸让秸秆变废为宝
不同桑枝比例基料室外种植羊肚菌试验
疯狂的虫草,疯狂的松茸和疯狂的岷江柏*——专访作家阿来
如何保鲜一颗松茸?
白银地区玉米芯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
农科问答
姬松茸当松茸卖是不是售假
基料对防火卷材性能的影响研究
得闲爱搓玉米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