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3-09-03 14:17丁志远杨华辉顾继淳
上海农村经济 2023年5期
关键词:联合体产业化农场

■许 峰 丁志远 杨华辉 顾继淳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近年来,根据农业农村部等6 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上海市农业农村委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工作当作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来抓,实行挂图作战,不断促进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与联合,推动不同主体利益联结、融合发展。全市各区紧跟挂图作战任务目标,开展了系列工作,组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形成了清美蔬菜产业化联合体、松江区优质稻米产业化联合体等若干典型案例,浦东、松江等区还制定了针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专门扶持政策,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目前,全市涉农9 区已组建了65 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产业涉及粮食、蔬菜、瓜果、花卉、食用菌、蜂蜜产品、中药材、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等门类;涵盖生产、加工、储运、营销、文旅、康养等一、二、三产业各环节、全领域。联合体中有农业龙头企业46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73 家、家庭农场491 个;联合体内部成员11752 人、辐射带动农户15530 户;2021年销售额337986 万元、2022年预计销售403004 万元;2021年联合体内部成员户均增收29764 元。

一、联合体模式架构、运行机制及功能效应

1.模式架构。本市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主要模式架构分为五类。一是“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比如浦东红刚青扁豆产业化联合体,就是由1个龙头企业、6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 个家庭农场组成。二是“公司+农民合作社”,这种模式比较普遍,比如上海彭世菇业有限公司产业化联合体、上海森蜂园蜜蜂产业化联合体。三是“公司+家庭农场”,比如上海松林米业有限公司,就是由1 个农业龙头企业、73 个家庭农场组成。四是“合作社+合作社”,比如金山区蟠桃产业化联合体,就是由15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组成。五是“合作社+家庭农场”,比如浦东千村百果(上海)瓜果专业合作联社,就是7 家农民合作社、4 个家庭农场组成。此外,各个类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又有若干种养大户、小农户链接跟进,将广大小农户导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并成为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基础力量。

2.运行机制。本市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以各个农业主体分工协作为前提,以利益联结为纽带形成的农业全产业链经营联盟,联盟各成员保持产权关系不变、开展独立经营,在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合同、订单、协议,形成紧密型农业经营组织,实行一体化发展。有的是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普通农业企业或者集体农业公司牵头,联合若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组成;有的是由一个或者几个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主体,带动若干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小农户跟进;融合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科研创新、生产加工、设备技术、社会化服务等发展要素。

3.功能效应。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中农业企业发挥产品加工、品牌建设、市场开拓、人力资源、谈判定价等优势,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合作与联合优势,在组织生产、技术推广、社会化服务跟进等方面发挥作用;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小农户负责具体生产工作,按照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要求,实行标准化生产、精耕细作、集约节约资源、保护农业环境,发挥基础支撑作用。比如奉贤区的曹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不断创新完善联合体内部成员间利益协调机制,使企业、合作社、农户达到联合共赢,2022年疫情期间为当地农户、合作社及社区居民架起了农产品产销通道,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提供了有力支援,同时也为疫情期间农产品稳价保供作出了贡献,既助力了农民,又服务了市民。上海松林米业有限公司产业化联合体创新发展稻米产业链,公司负责“松江大米”品牌建设、市场开拓、运行管理,家庭农场实行种粮和养猪结合,使用猪粪尿发酵灌溉加红花草作为水稻的基础肥料,生产的松林大米颗粒饱满清香,晶莹半透明,为稳固“松江大米”市场地位、推动形成松林大米全产业链奠定重要基础。

二、联合体发展遇到的问题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一种全新的农业组织形式,出现的时间比较短,相对于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发展比较成熟的主体,区镇层面对其概念、性质、运作、功能等难以全面深入把握,在联合体组建和扶持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一是农业农村部门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在产业化联合体构建工作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扶持政策配套等方面未能有效跟进。二是已组建的联合体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利益联结不紧密现象,各个主体之间主要是以合同、订单等形成利益联结,1+1>2 的产业协同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受制于本市农业生产土地总量不多等资源制约,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主体不多,家庭农场数量不大,导致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所需的基础力量不足。

三、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政策落实。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市级统筹指导、区负主体责任、乡镇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级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系列讲话为指引,进一步加强调研,深入掌握各类农业主体发展实际情况,更好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区域农业发展实际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和办法,并做好相关指导、扶持和服务工作。充分利用本市都市现代农业项目和资金管理等扶持政策,推动相关政策措施落地落实。

2.创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运作机制。 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各成员之间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完善联合体内部组织制度,引导各成员高效沟通协作。坚持民主决策、合作共赢,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员之间地位平等。引导各成员在充分协商基础上,制定共同章程,明确权利、责任和义务,提高运行管理效率。发挥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融合引领、品牌引领、助农引领三个作用。尝试在各个主体间逐步推行股份合作制,进一步深化各个主体之间的深度融合、共同发展,实现1+1>2 的效应。

3.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全产业链。引导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围绕主导产业,进行种养结合、粮经结合、种养加一体化布局,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推动科技、人文、信息、智能等要素融入农业,鼓励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体验农业、康养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鼓励龙头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全产业链智能化和网络化水平。

4.强化主体建设,开展示范创建。各级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要着力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发展、质量提升、示范创建,培育一批发展活力足、规模效益好、示范带动强的农业主体,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构建提供坚实基础。要牵头开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示范创建活动,建立和发布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名录,定期开展运行监测,优胜劣汰,动态更新,促进整体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市区镇三级农业农村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对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给予政策倾斜。□

猜你喜欢
联合体产业化农场
农场假期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对于联合体EPC总承包模式下成本控制的得与失
农场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系统产业化之路
一号农场
创新思维——打造智库联合体
丰收的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