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提升农业保险审计价值

2023-09-10 08:42雷冬嫦周云刘琼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评估农业

■雷冬嫦,周云,刘琼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人们始终密切关注“三农”问题的存在。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的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粮食生产安全以及供给提供相应的保障措施。但是纵观当前阶段在农业生产当中的抗灾害能力,发现普遍存在着较高的农业风险问题。为更好的保障农业正常生产,我国逐渐普及了有关农业保险的相关建设,但是在这一过程当中,却发现农业保险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问题。进而为内部审计风险评估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寻找更为有效的农业保险风险审计方式尤为重要。

一、基于农业保险审计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特征

(一)前瞻性

通过以农业保险阶段的实际运营情况作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创建的基础,结合更加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较强的分析能力以及数据获取能力为综合性前提。促使风险评估体系更加完整,不仅能够充分适应当前阶段农业保险审计工作的需求,同时也能对农业保险内外发展的形势加以考量,对其运营模式以及政策变化等不确定因素充分考虑在内,便于开展动态化的调整。这样能够促使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不断加以优化完善,在扩充相应的评价指标的过程中始终适应农业保险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前瞻性表现。

(二)实操性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强调具有实践应用能力,它的创建主张在实践中形成并回归到实践应用中。通过始终围绕农业保险在实际当中所面临的风险问题,对众多不同风险表现形式、隐藏危害以及原因加以分析,保障其能够形成更加客观且全面的风险评估指标[1]。同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也能够与实际当中的农业保险审计工作相互贴合,创建更加便于理解的评估公式,容易掌握评估方法,以更加便于操作的风险评估流程,充分展现了风险评估体系所具有的便捷性以及可操作性。

(三)全面性

为农业保险创建的风险评估体系,其通过分层方式完成模型的搭建,在既满足系统性需求的同时,也能够创建更加灵活的体系结构。实现了基于点线面结合的纵横交错评估结构。横向对农业保险的各层级进行分别剖析评估;纵向对农业保险创建过程当中的管理线条加以评估。点是针对于农业保险的各项业务流程以及具体环节进行评估;线是能够针对于在实际农业保险的功能体现加以评估;而面是能够对农业保险机构整体提供完善的评估,通过这样的方式对风险评估等级加以量化处理。

二、基于农业保险审计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内容

(一)模型

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当中,以层次分析方式完成对模型的创建。层次分别包括对农业保险的风险点分析评估、管理线条的评估以及农业保险机构的综合评估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其进行分别分析之后,获得相应的风险评估结果,并结合风险评估结果的相关数据,对农业保险当中的各业务领域、管理线条以及机构各层级当中的风险等级加以排布。

(二)指标

根据风险点的现实领域对农业保险当前阶段容易受到的风险发生可能以及影响程度作为评价指标,将其分为三类,包括整体性评估指标、重点评估指标以及异常处罚指标。

在整体性的风险评估指标当中需要对农业保险的运营、监管以及经营现状加以反馈。通过综合性的指标加以判断,能够对农业保险最终的风险管控总体环境形成更加清晰的反馈。在这一级中所包含的子类指标有运营KPI 数据指标,包括农业保险在市场发展中的竞争效益、信息服务支撑、业务发展等众多内容,以及内部监控KPI 与外部监管评级的相关指标[2]。重点评估指标是针对于在以往农业保险中可能会出现的重点风险领域所涉及的指标加以分析。在这一级中包括了销售管理、业务、财务、信息控制、服务管理等众多指标内容,指标权重高达70%。通过该层级的指标对当前农业保险由于内部流程不完善、人员系统回事外部事件等造成的风险损失加以分析,并对风险具体存在的环节进行定位,为审计提供重点关注内容,进一步降低审计难度,提升审计效能。而异常处罚指标是指农业保险受到的行政监管处罚,对农业保险的效益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风险指标以及对农业保险信誉度、信任等产生严重影响的风险指标。每一风险指标的大类中均需要结合风险性质、管理渠道以及相关要点等进行详细的剖析。为其制定更加详细的不同层级风险评价指标。

(三)结果

风险评估结果中包括了最终的风险评估报告以及异常数据汇总形成的清单。在报告中,包含了详细的风险点、所在位置以及其原因等众多详细的分析结果,并将这一报告向农业保险的评估对象、结构各层级、管理层以及风险控制点进行反馈,帮助其更好的了解当前在农业保险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风险等级加以评估,更好的对风险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提出有效解决建议,将这些作为参考提供给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工作,确定重点审计内容以及审计开展方案。

在异常数据汇总形成的清单当中,所有异常数据均是对农业保险中的各个业务、流程、线条以及岗位进行分析罗列而出的详细内容。这样的异常数据代表了对应农业保险的业务、流程、管理以及岗位中存在的风险等级、表象、变化等内容,并以此作为根据形成完整的高中低级分布图,满足审计需求[3]。

三、基于农业保险审计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创建流程

(一)确立风险点

首先,需要在农业保险中创建内部因素评价模型,对农业保险商业化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寻找其中的风险点。一方面,需要对农业保险的客户服务、业务、财务、销售以及信息技术等众多管理活动上的经济线条加以分析,对其中涉及的管理流程、制度以及内容等加以掌握,充分了解农业保险运行下的管理特征以及要点;另一方面,根据农业保险的长期战略规划以及年度工作要点,充分了解各层级以及管理中涉及的年度考核指标,进一步分析经营管理中的重点、难点以及热点。与此同时也需要通过内外审计结合,根据农业保险的案件情况、行政处罚等众多内容掌握当前农业保险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来控制薄弱点,进而创建全范围、多角度、多层面的内部因素评价模型,对农业保险各业务、岗位的风险加以剖析。

其次,创建外部因素评价模型,对农业保险在发展中所遭遇的威胁以及机遇加以了解,寻找外部风险点。通过对有关部门以及监管机构对农业保险所提出的切实要求以及监管制度等内容,综合农业保险所受到的处罚情况,结合年度风险评价评级结果,了解有关监管单位对农业保险重点关注的内容。通过了解当前我国对农业保险提出的政策性要求以及环境变化,寻找农业保险在充分适应市场以及政策的背景下所面对的机遇以及挑战,并了解其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创建完整的外部风险评价模型。

最后,结合内外风险点,创建风险分布曲线图,对各个风险点加以标定,按照机构层级、管理线条、业务领域以及岗位环节进行划分,形成纵横交错的风险点。

(二)明确风险评估指标设定评估阈值

首先,确定清晰的风险评估指标,通过更加完善的风险点分析,结合国务院下发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条例中的相关内容以及农业保险现阶段实际经营管理状况,设定四类综合管控类指标,包括经营风险、政策性风险、信誉风险以及操作风险。并辅助结合农业保险内部的经营管理类考核指标,通过创建整体性、重点性以及异常处罚评估指标,更好地对农业保险的现行状况加以剖析。

其次,对风险评估指标创建相应的计算公式。通过对已经完成设定的风险评估指标当中涉及的内容、标的以及标准值、风险容忍度进行逐项排查,对其中能够清晰反映农业保险风险点管控缺陷、能力以及效果的相关因子进行梳理,设定完成风险评估指标计算公式,随后可以对农业保险风险评估体系设定相应的阈值[4]。

最后,对风险评估指标完成其相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以及重要性加以分析,并创建风险矩阵图,为不同等级的风险加以分类,并设定相应的风险评估指标阈值。

(三)构建风险评估实现路径

实现有效的风险评估,在完成风险点、风险评估指标以及阈值的设定之后,需要对评估路经加以构建。首先,需要掌握各项风险评估指标中所涉及的公式因子数据其来源,并在农业保险审计系统、财务系统以及各项业务系统这样的核心运行系统之间创建数据,确保风险评估所需数据能够自动进行传递。其次,对评估计算方式加以确认,在审计分析系统当中嵌入风险评估指标,通过审计分析系统完成各层级机构、有关风险点以及管理线条中自动生成风险评估计算结果,同时在数据自动整合下获得数据异常表格,掌握当前风险等级。最后,需要充分掌握风险评估结果的实际运用方向。根据评估体系最终给出的结果反馈,为农业保险提供完整的风险评估报告,在其中需要对风险等级、主要成因以及风险所在等相关要素加以剖析,并在其中设定有效审计对策,创建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计划,确保后续能够对农业保险开展更加详细且精准的审计工作。

四、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在农业保险审计中的应用价值

(一)精准开展审计强化审计效能

在农业保险审计当中应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创建更加完善的系统化、动态化风险评估流程。在编制审计计划时能够参考风险评估的最终结果,对农业保险当前存在的风险以及薄弱问题加以剖析,高度关注农业保险中的不足之处。对农业保险的业务以及相关机构加以监管,在风险高发的环节当中投入大量审计资源,确保最终能够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审计立项表现,进一步优化农业保险的审计质量并提升审计监督效能,促使农业保险能够更好的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开展审计项目时,在风险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对农业保险的重点以及审计要点进行标记,对农业保险的被审计单位中存在的重点风险加以了解,快速对审计线索加以锁定,寻找切实可行的审计切入点,精准完成审计工作,提升审计效能。

(二)审计供给丰容提升审计效率

通过创建更加切实可行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能够为农业保险审计提供全新的有效分析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业保险审计工作全面提升了审计效率[5]。首先,通过创建风险分析与监督模型,以动态化的方式对农业保险中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加以监督管控。通过相关审计人员对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当中涉及的风险分布图以及异常数据等工具加以应用,对农业保险中存在风险异常的领域加以确认,并动态跟踪异常数据,对疑点问题精准锁定,并通过远程监控,及时发现问题,极大程度上优化了非现场模式下的审计效率。

(三)服务风险管控优化审计价值

通过对农业保险的不同层级以及评估,对其风险进行评级,为内部审计开展监督、评价以及建议等工作提供了更加切实可行的抓手,能够有效提升审计价值。一方面,能够做到更加精准到位的风险反馈。通过将风险评估结果向各层级进行及时的反馈,确保风险分析更加直观、全面且系统化的展示在管理层面前。另一方面,促使农业保险的相关机构能够以全局性的风险掌控,完成从顶层设计对风险制定有效防控措施的建设,对农业保险在实际经营建设中的风险管理起到有效优化作用。通过将风险评估结果与报告向评估对象发布告知,促使其了解经济活动、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中所存在的风险问题。对农业保险经营建设当中所存在的薄弱问题以及缺陷等加以及时的控制,对可能引发风险的因素加以分析,开展强化治理,完成审计价值的提升。

五、结束语

通过创建更加完善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对农业保险中涉及的风险点进行精准的总结,最终形成更加完善的风险评估报告,对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分析。以此为依据,能够为农业保险的审计工作提供更加切实有效的参考,保障审计效率大大提升,审计价值得以优化,进一步降低农业保险风险。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评估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最终评估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