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吻鮠池塘养殖技术

2023-09-12 10:17周鑫宏陈鲜鑫张怀丹杨晓菲
科学养鱼 2023年7期
关键词:虫病鱼体鱼苗

周鑫宏,陈鲜鑫,张怀丹,杨晓菲,蒋 立

(1.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 乐山 614001;2.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2021 年四川省乐山市长吻鮠年产量居全省第一,笔者通过对当地长吻鮠养殖现状调研,总结了一套较科学的养殖模式,供养殖户参考。

一、鱼塘选择与修建

选择长吻鮠养殖场地时,要求周边没有污染源、靠近水源,排灌水方便,环境安静。池塘一般为1~4 亩,水深在1.8 米左右,池塘为东西走向,最好为长方形结构,池壁需用水泥硬化,淤泥厚一般低于10厘米,每口塘需配备1台增氧机。

二、苗种选择及下塘

鱼苗下塘一般在早春季节,放苗前两周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放养前1周可以使用一些生物制剂、藻类或者在水面上种植一些水生植物,以起到调节水质和遮阳的作用。选苗时应选择5厘米以上,规格整齐、健康活泼的鱼苗,鱼苗投放前用15~20 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20 分钟。每亩放养3 000~5 000尾,可搭配少量的鲢和鳙混养调节水质。

三、饲料投喂

养殖初期每天饲喂3~4 次,当鱼体重达到150克/尾左右时可逐步减少投喂次数至2次,投喂率为体重的2%~3%,6-9 月可增加至体重的3%~5%,上午投喂总量的40%,下午投喂60%。饲料的粗蛋白质水平一般在40%~45%。

四、日常管理

长吻鮠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一般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时基本不摄食,所以养殖过程中可根据水温来调节饲料投喂量。长吻鮠耗氧率较高,应保证水体溶氧不低于4.5 毫克/升,根据天气情况及时使用增氧设备。水体透明度为30~40 厘米,每月换1 次水,换水量为池水的25%~30%,高温季节每月换水2次。养殖过程中每天需巡塘2次,巡塘过程中应及时清除剩余的饲料或者污物,观察鱼是否有浮头现象,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每隔半个月对池塘的鱼进行抽样检查,测量体重和体长,适当调整投喂量。

五、主要疾病防治

长吻鮠在养殖过程中主要有肠炎病、烂鳃病、锚头鳋病和车轮虫病,病症和治疗方法如下。

1.肠炎病

引起肠炎的因素主要包括饲料质量、细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病发季节一般在6-9 月。主要表现为游动缓慢、厌食;发病初期肠道局部充血,肠道没有食物;发病后期整个消化道发红,内脏器官不正常,肠壁没有弹性,肠道内出现淡黄色的黏液,腹部肿大,肛门红肿,轻轻按压腹部有血水流出。肠炎的防治可以全池泼洒漂白粉0.1 克/米3;将一定量的大蒜素与饲料拌喂,连续饲喂2~3 天;也可饲喂土霉素0.1 克/千克,连续6天。

2.烂鳃病

烂鳃病一般是由于水体老化,淤泥过多导致水体中含有较多的细菌、真菌和寄生虫而产生,发病高峰期一般在7-8 月。鱼烂鳃之后体色发黑、行动迟缓、离群独游、厌食,鳃丝腐烂呈粉红色或淡黄色。烂鳃病对鱼的危害较大,需要清除淤泥改善水质,使用漂白粉全塘泼洒;也可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0.3 克的土霉素,连续饲喂3~5天。

3.锚头鳋病

锚头鳋病是由锚头鳋寄生在鱼体引起的,发病季节一般在4-10月,患锚头鳋病的鱼表现为焦躁不安、厌食、消瘦,体表发炎红肿,组织坏死,患病后往往会引起其他疾病,如车轮虫病和水霉病等。患病的鱼可用高锰酸钾浸洗,同时全塘泼洒0.5毫克/升的晶体敌百虫。

4.车轮虫病

车轮虫病一般在池小水浅、密度过大、连续阴雨天气情况下容易发生,病鱼鱼体黏液过多,鳃丝边缘呈灰白色,头部微红,鱼体消瘦,常靠近池边或漂浮于水面。患病后可每立方米水体泼洒0.5克硫酸铜和0.2克硫酸亚铁。

猜你喜欢
虫病鱼体鱼苗
羊泰勒虫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治措施
肉牛巴贝斯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轴流泵内鱼体的运动行为与撞击损伤分析
淡水鱼水平往复振动头尾定向输送方法
淡水鱼腹背定向装置设计及试验
惨!海南再现死鱼事件,石斑鱼养户亏上百万,刚投放鱼苗几乎全军覆没
鲫鱼黏孢子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牛贝诺孢子虫病的发生、病理性诊断及防治
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几种鱼体新鲜度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