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材特点 助推读写融合

2023-09-12 10:52连伏章
新教师 2023年4期
关键词:统编教材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连伏章

【摘 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编排方式,不仅设计阅读单元,还在三到六年级每册专门设计一个习作单元,体现了统编教材阅读与写作紧密联系,读写共同发展的理念。基于教材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探索读写结合的策略。

【关键词】统编教材 小学语文 读写结合 教学策略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元的编排方式,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主线的引领下,不仅设计阅读单元,还在三到六年级每册专门设计了一个习作单元,体现了统编教材阅读与写作紧密联系,读写共同发展的理念。基于统编教材的编写特点,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研读教材,明确编写意图,探究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促进学生读写能力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一、以阅读为平台,习得表达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不管是之前各种版本的教材,还是现在使用的统编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载体,教材都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融合。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整合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多读多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习得表达方法。

(一)学遣词造句之妙

1.品字词运用之妙。字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学生阅读的基础,也是习作表达的根基。字词教学从低年段开始贯穿整个小学阶段。教材中不同的字词,潜藏着不同的言语表达密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破解言语表达密码,感受字词运用之妙。例如,在教学《走月亮》一课中的“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一句时,可以抓住“抱”字展开教学,问学生把“抱”换成“映”“照”是否合适。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明白了:“抱”是一动作,把水塘倒映月亮说成水塘抱着月亮,赋予了人的行为,运用拟人的写法,使文章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在教材各种不同文体的文章中,都能找到很多如此妙用的词语,教师如果在阅读教学中能巧妙地利用这类词语,精心设计阅读实践,那么,在一次次的阅读实践中,学生就能感受到准确用词的精妙,并尝试在自己的表达中加以运用。

2.学句子组织之法。教师常常会发现学生平时的习作:有的内容不具体,语序表达混乱;有的写出来的文字不生动、不感人,没有很好地表达出自己想说的意思。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学生没有学会有序地运用语言,特别是没有学会句子的组织和表达。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课文中的一些句子引导学生赏析、评价,加强学生的积累,丰富学生对句子组织的感性认识,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例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第二自然段描写爬山虎叶子“密”的特点的句子时,可以出示下面两个句子让学生比较哪个句子写得更好:(1)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2)叶尖朝下,铺在墙上。学生经过对比分析,就会发现第一个句子用上表示叶子“排列有序”和“密”的词语,把句子写得更加具体生动。经常采用这样的阅读实践,学生就能在阅读中学习句子的组织和表达之法,为习作做准备。

(二)习谋篇布局之能

小学生受认知水平和知识水平限制,在习作时常常谋篇布局混乱,习作表达不得其法,久而久之对习作就产生了畏惧乃至厌恶心理。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是学生学习谋篇布局的优秀范例。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引导学生习得表达之法,就会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效果。

1.学习段落编排方法。教材中,很多文章的段落编排和内容设计就极具范本学习意义。例如,《海滨小城》在第二部分写小城的美丽景色时,分别用“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小城的公園更美”“小城的街道也美”三个段首中心句来概括庭院、公园、街道三处景物的特点。这种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对于初学习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而在《威尼斯的小艇》的最后一段,作者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描写了深夜的威尼斯。《开国大典》第十二自然段描写军队参加检阅的情景时,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这些不同的段落布局方法都可以让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实践中转化为知识积累,为今后的习作表达奠基。

2.学习全文布局方法。篇章是一篇文章各个段落的组合,但它又不是各个段落的简单相加。设计好篇章结构,才能够把握好文章的支架,树立起一个整体。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篇章布局直接影响着一篇文章的质量。而这种布局方法的习得,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凭借各种文本,不断学习与内化。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可以学习作者按地点变化的游览顺序写作的表达方法;《夏天里的成长》可以学习作者“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的表达方法;《腊八粥》则通过看粥、分粥、尝粥等内容,强调要分清主次内容,安排材料时要做到详略得当……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了足够多的谋篇布局的方法,就可以在写作与表达时多一种选择,多一份从容。

(三)悟表情达意之用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所有的文章都不是字词的简单堆砌,而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抒发,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乡下人家》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梅兰芳蓄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蕴含着主人公浓浓的爱国之情;《牛和鹅》《陀螺》等文章作者回忆了童年的生活,感悟出人生的哲理……教师借助那一段段的文字,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就会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深刻感悟文字表情达意的作用,从而在自己的习作表达中,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以写作为目标,培养表达能力

所有的阅读都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表达。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

(一)引子范本迁移写

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解读教材,以教材为引子范本指导学生进行练笔,就能进一步增加实践训练的有效性。例如,《穷人》一课中,作者对环境的描写不仅写出了故事发生的场景,还烘托了桑娜勤劳善良的品质。作者在文中安排的几次心理活动描写,真实地写出了桑娜内心充满矛盾的心情,借助语言文字塑造了一位充满爱心、淳朴善良的劳动妇女形象。小说中的环境和心理活动描写,不仅是小说的必备要素,更是对表现人物、塑造人物形象具有良好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地以教材为引子范本,让学生在阅读中品析环境、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并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进行环境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的实践练笔,那么学生在迁移作用下练笔就更有针对性。

(二)变换形式创新写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可以利用文本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迁移仿写外,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甚至是课后的练习和阅读链接,引导学生变换练笔形式,进行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等训练。例如,《西门豹治邺》课后的阅读链接要求根据所给的剧本开头改编课文,并演一演这个故事。改编是对课文原有内容的再构和加工,也是学生言语重组和表达实践的机会。教师可以抓住这个契机,紧扣“剧本主要依靠人物对话来推动情节,刻画人物”这一训练点,引导学生开展《西門豹治邺》故事内容的改写。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也是训练学生写好人物对话来推动故事情节,刻画人物的练笔机会。

(三)习作单元系统写

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册安排一次专门的习作单元,单元内容包括课文、习作例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等内容,这些习作单元涉及写人、记事、状物以及写景、想象、应用等各方面的内容。从横向看,习作内容丰富多彩,与儿童生活紧密相关;从纵向上看,每一类都在能力目标上体现了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思路。教师要抓住这些编排特点,用好习作单元,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习作要求是“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教材安排了《夏天里的成长》《盼》这两篇精读课文,初步让学生学习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表达中心意思的写法。“交流平台”结合两篇课文梳理总结围绕中心意思写清楚的方法。“初试身手”引导学生初步尝试围绕中心选择合适的材料。“习作例文”安排两篇不同的文体范例,学习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方法。“围绕中心意思写”的训练点贯穿整个单元。教师如果能梳理清楚单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学生在最后的单元习作练笔中就会知道如何围绕中心意思选择合适的材料,做到选材合理,重点突出。

(四)联系内外拓展写

语文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情境性、实践性,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教师在落实语文课程时,要注意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实践的渠道,联系课堂内外和生活实际,增加学生的表达机会。如:建议学生用笔记录生活,写一写身边的见闻;结合学科活动,让学生调查环境污染的情况,写一写调查报告;利用一些事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写一写感受……

读和写是语文教学绕不开的两大主题,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特点,处理好读和写的关系。在阅读实践中培养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学习表达方法;在表达实践中内化写作知识,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实现读写融合,和谐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霞浦县民族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猜你喜欢
统编教材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