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读”的学习落到实处

2023-09-14 20:51赵敬茹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火烧云感情词语

赵敬茹

听说读写是阅读教学中常见的学习实践活动,但许多教师往往认为“读”是阅读手段,没有意识到“读”本身是一项学习实践活动。对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既要重视指导学生在“读”的实践中学习“读”,又要真正发挥“读”在阅读教学中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以“读”感知文本内容

在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在“读”与理解的把握上有失偏颇,总以为阅读教学的重点在理解课文上,在读通课文上不肯下功夫,忽视了阅读理解的基础。在需要“读”好课文的环节,教师一定按照阅读教学的规律办事,让“读”好课文充分发挥整体感知的作用。

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初读课文时,教师要让学生先做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反馈与评价,可以是同桌互相读与听,也可以通过关注学生容易读错的词句用轮读或抽读的方式检查;然后再聚焦本课“读好长句子”的“读”的要求,即选择课文中的长句子,让学生在读好内部停顿中,努力做到有感情地朗读,使长句子更能表达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以此落实在“读”中感知整体内容的教学任务。

二、以“读”领悟文本情感

在学习朗读的系列要求中,有感情地朗读在“读”好课文中属于比较高的要求,也说明在对文本感情的领悟中朗读是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读”出文本的感情时,要采取适当的朗读方式,使文本感情得到体现、宣泄,也使学生随着有感情地朗读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第一部分最后的句子是“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教师如果指导学生用比较慢的语速读出悲伤的语气,是能够读出作者悲痛心情的,但这样的“读”属于通过朗读技巧体现出表层的情感,与作者表达的深刻感情之间存在着距离。有位教师采用复沓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每学完一个故事并深受感动时,及时用课件呈现这句话,并以“周晔想到这件事,看到伯父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自己再也得不到伯父的抚摸和爱护了”引导学生再读上述句子,学生读得一次比一次有悲痛感,也一次比一次体悟得深刻。

三、以“读”体会文本意蕴

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需要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即通过文本的语言文字进入文本深层内蕴。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品读、咀嚼重点词句,才能感悟文本的意蕴。

如教学《少年闰土》,鲁迅先生的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即使适合小学生阅读的部分也有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课文在感叹闰土的知识丰富时所说的“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就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句子。教师指导学生“读”懂这一句子,先要读出“他们”和“我”都是指一些什么人,是与什么人形成对比的,然后读懂“院子里高墙上”背后是指什么,在比较中才能“读”出该句表达的深刻意蕴。

四、以“读”积累文本精华

积累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从文本中需要积累的不限于生动形象的精彩语言,更重要的还有语言经验及精准灵动的表达方法等。积累这些文本中的精华,最适宜的方法就是“读”,熟读成诵是学生储存语言材料最有效的路径,读中品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

如教学《火烧云》,课文在描写火烧云的色彩时,出现了大量描绘颜色的词语,就是值得学生学习与积累的语言材料。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不是简单地画出课文描写颜色的词语,读一读、记一记就完成了积累,需要对所梳理的描写颜色的词语进行分类,有单色的:红、白、黑、金;有叠词的:红彤彤、金灿灿;有“植物+”的形式,紫檀、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还有组合的: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等。作者用这么多种表示颜色的词语描写火烧云,体现的是火烧云变化快的特点。这样的分類“读”,有助于学生积累表示颜色的多种类型的词语。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读”的基础作用,在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感悟、积累等学习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读”的独特功效。

猜你喜欢
火烧云感情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火烧云》的“变”
火烧云
火烧云
火烧云
带着感情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