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故事化教学开启语文的智慧之门

2023-09-14 20:51孙伟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词语课文文本

孙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要积极搭建学习任务群,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在认真研读教材文本的基礎上,尝试用故事化教学,将抽象内容转化为具体情境,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有效巩固落实单元要素。笔者结合实际,浅析运用故事化教学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理清文本线索,梳理故事内容

在统编教材中,故事或者叙事性文本占据了较多篇幅。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是感性的,往往通过故事来识字写字,理解意思,领悟道理。针对教材编排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引入故事化教学,用讲故事的方法,借助关键字词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故事开始、发展、高潮与结局,帮助学生概括文本内容,领悟文本的情感。

比如,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阅读文本,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然后组织他们结合时间变化,找到表示病情变化的词语,接着找到相关态度的词语。这样从时间,到病情,再到态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缩减”文本内容,而且还可以渗透学习方法指导,引导他们尝试借助关键字词梳理文本线索,了解故事内容。此外,教学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这篇课文,教师同样可以让学生借助时间梳理文本线索,理清事件发展过程。其实,对于故事而言,能够提示线索的关键词很多,比如时间、地点、事件、物品、人物等。学生借助关键字词概括故事情节,复述故事内容,为进一步理解文本情感创造条件。

二、品析文本字词,感知故事人物

对于故事而言,人物是不可缺少的。文本中隐藏的情感,或者人物的性格特征,往往通过一些关键词语来体现。因此,开展故事化教学,前提是要有故事概念,在具体阅读中,学生通过圈画关键字词的方式,品析语言,分析动作,揣摩心理,从更深层次与文本人物进行对话,感知故事深意。

比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军神》这篇课文,描写的是刘伯承元帅,其中有很多关键语句,比如“一声不吭”“紧紧抓住”“手背青筋暴起”等词语,还有一些语言描写,比如“七十二刀”。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阅读文本,圈画这些描写刘伯承语言、动作、心理的语句,通过对比品析的方式,体会刘伯承的心理变化。如果时间允许,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围绕这些关键词语,口头描述刘伯承的故事。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任务。他们不仅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了表达技巧,还通过故事复述的方式,讲述自己心目中的刘伯承。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外组织故事分享会,要求学生轮流上台讲述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可以是生活中平凡的人,也可以是教材中的英雄人物,或者是他们课外阅读中了解的人物。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讲故事的兴趣,提升言语表达能力。

三、挖掘文本趣味,阐明故事道理

虽然教材中的故事很多,都富有趣味,并且穿插大量插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这些文本从本质上讲还是抽象的。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借助多媒体营造故事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丰富他们的阅读体验。

比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故事虽然简单,但寓意却极为深刻。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让他们仅靠文本阅读理解文本的道理,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借助讲故事的形式,理解故事蕴含的哲理。对于道理领悟这一环节,在学生熟悉文本故事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以“青蛙坐在井里看天空”的画面,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鼓励他们自由发挥,讲一讲这个故事;然后组织他们动手实践,把书卷起来看窗外,然后再放下书本看窗外,感觉一下有什么变化。在学生有了初步认识之后,教师再以“在井中看到的天空与我们看到的天空有什么不同”为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亲身感知文本的寓意。

四、整合文本文化,渗透故事精神

统编教材编排了大量的古诗文及相应故事,目的是通过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文本,仔细挖掘相应的传统文化,尤其是故事中的文化,借助情境创设等方式,帮助他们深刻理解其中的精神内涵。

比如,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描写的是红军过草地的场景。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资料拓展,借助多媒体,以画面、视频等形式,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长征过程的艰辛,继而引导他们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老班长”这个人物,然后讨论“老班长”为啥要这样做,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持他这么做。经过分析,学生在被“老班长”感动的同时,也领悟了文本中蕴含的爱国精神和对革命忠诚的精神。

五、拓展文本内容,创新故事实践

语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在教学生中,教师可以将一些较为有趣的且适合表演的文本内容融入实践活动,在帮助学生形象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比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这篇课文,情节简单,内容有趣。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组织他们排演课本剧,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借助肢体语言,生动地展示不同动物的特点。这种言语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拓展他们的视野,而且还能帮助他们形象理解童话人物的表现手法,培养阅读的习惯。

纵观小学阶段,围绕故事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很多,比如故事分享会、讲故事比赛,还有各种课本剧、童话剧,等等。对此,教师要有故事思维,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开展各类故事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形象地理解故事的内容,锻炼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总之,教材中故事类、叙事类文本较多,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运用故事化教学,活跃课堂氛围,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写作素材,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词语课文文本
容易混淆的词语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一枚词语一门静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