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3-09-14 20:51丁琦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爬山虎父爱习作

丁琦

在当下的作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虽然让学生接受了较多的训练,但是效果并不太好,因此,提升学生的作文质量变得极为重要。针对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一、存在的问题

1.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未知的事物特别好奇。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征进行教学,学生的作文质量就会得到有效提升。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忽略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学生写出的作品难以达到习作教学的要求。

2.写作范围狭窄、单一,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往往会采用直接抛出作文题目的方式,之后再引导学生写出作文大纲,然后进行内容的填充。这样的作文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容易写出千篇一律的开头或结尾。

二、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1.采用情境教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不论是用情境教学法还是游戏教学法,教师都要重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在进行“过年”这一话题的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过年时的氛围和场景,通过口述的方式与同学进行分享。在这样的状态中,学生很容易获得更多的细节描写素材,写出来的作文更加真实。另外,教师可以在课前搜索与过年相关的资料让学生阅读,如此一来,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不仅可以将自己生活化的内容呈现出来,还可以将教师为其拓展的资料作为有效元素植入其中,学生的视野变得开阔,写出的作文内容也会更加丰富。

2.结合阅读教学,扩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就要结合阅读教学,扩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为习作打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坚持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如此一来,学生有了足够的素材积累,在写作的时候才能有话可说。另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着重将文章的写作目的及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从而在自己写作的时候也能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丰富作文的内容,提升习作能力。例如,教师给学生布置《父爱》的习作题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父爱的习作。因为父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如果理解不够深刻,很难从笔尖流露出浓浓的情感。此时,教师可以找出朱自清的《背影》给学生参考。虽然这篇文章通篇没有一句对父亲伟大的描述,但是读者都可以在普普通通的字里行间读出父爱的伟大和沉重。因此,当学生感知到父爱的伟大和沉重之后再进行父爱话题的写作时,学生写作的目标才会更加清晰。

3.发挥情感教学的优势,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文章往往是表达作者情感的一个重要输出口。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将情感教學融入其中,学生写出的作品情感才会变得丰富起来,容易打动人心。因此,教师可以在作文课堂中尽可能引导学生体验更加丰富的情感,以此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完成《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的教学之后,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生活环境中的爬山虎,并在观察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之后,教师筛选与爬山虎有关的动画、视频,播放给学生看。学生观看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爬山虎进行描写。这样的训练,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作文教学关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策略,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写作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情感需求,提升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爬山虎父爱习作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爬山虎
想当粉刷匠的爬山虎
不要让父爱成为等待
父爱如山
南大百岁爬山虎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