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岁幼儿父母教育卷入结构及现状调查

2023-09-14 07:36宋佳欣
关键词:亲子维度问卷

金 芳,宋佳欣,张 珊

(1.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2.沈阳市辉山学校小学部,辽宁 沈阳 110164)

一、问题的提出

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1]1。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加强家庭教育工作首先要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2]。从《通知》中可以看出,家长尤其是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父母对子女的言传身教、辅导子女学习活动等行为可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子女的学业水平[3]。父母参与子女的教育过程,能够激发子女的学习动机,有利于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4],还能潜移默化地减少子女的问题行为,促进子女社会性的发展[5]。20 世纪60年代以来,为了追求教育上的实质性平等,一些欧美国家对低收入家庭和少数族裔儿童实施了一系列补偿计划,如“开端计划”“教育优先区计划”等,这些计划首次将“父母教育卷入”(parental involvement)作为重要教育手段,并能有效地促进受干预儿童的学习成就,预防部分危险儿童出现问题行为[6]。父母教育卷入,即“父母卷入子女的教育”,指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和发展期望,以及在家庭和学校中做出的促进孩子取得更好学业成就和身心发展的多种行为[7]。格瑞恩(Green)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父母教育卷入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呈正相关[8];李晓巍的研究发现,父母教育卷入可以预测孩子的社会情感适应水平[9];吴弦、程刚等通过研究也证明,父母教育卷入可以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并能减少其问题行为的发生[10-11]。

自父母教育卷入被提出以来,许多学者就展开了对其结构的探索。爱伯斯坦(Epstein)对父母教育卷入结构的划分是最早被广泛应用的,他将父母教育卷入划分为6 个维度,分别是养育、交流、家庭学习、志愿者活动、决策职能和社区协作[12];格罗尔尼克(Grolnick)等将父母教育卷入划分为3 个维度,分别是行为卷入、认知卷入和亲身卷入[13],此种划分方式强调了幼儿的主动性;范(Fan)在对已有研究进行元分析后把父母教育卷入划分为教育抱负、交流、参与和监控4 个维度[14];吴艺方等建立了父母教育卷入行为结构理论模型,其中包括5 个维度,分别是家庭监控、学业辅导、亲子沟通、共同活动和家校沟通[15]。可见,尽管父母教育卷入有其共性的一面,但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父母教育卷入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且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父母教育卷入的内容也发生着变化。与此同时,父母教育卷入也受到父母自身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父母其家庭教育行为频率就越高[16],收入越高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卷入程度越高[17]。另外,相较于农村家庭,城市家庭的父母教育卷入行为也更加明显[18]。

我国对父母教育卷入的科学研究开始得较晚,并且大都是以中小学生父母为对象进行的相关研究。目前,针对3~6岁幼儿父母教育卷入的研究数量并不多,且缺乏被广泛认可的测量工具。夏小英等有关学前儿童家长参与的研究,直接采用了美国学者范图左(Fantuzzo)的家庭参与问卷[19];吴荔红等则是在参考了国外早期父母卷入量表(EarlyParental Involvement Scale,简称EPIS)的基础上,对问卷项目进行了删减[20]。然而,在多项国际比较研究中发现,与欧洲家庭相比,亚洲家庭的成员讨论、家校沟通和学校参与的程度较低,但在家庭监督方面程度相对较高[21]。可见,父母教育卷入存在文化差异,一些国外的测量工具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因此,本研究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文化背景,对幼儿父母教育卷入的内在结构进行初步探索并编制问卷,进而对我国幼儿父母教育卷入的现状进行探讨,为丰富幼儿父母教育卷入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首先,从沈阳市随机选取4 所幼儿园,每所幼儿园抽取5 名幼儿的父母作为样本1 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其中:父亲10 人、母亲10 人;20~30 岁8 人、30~40 岁10 人、40 岁以上2 人。

其次,为编制问卷,从随机选取的沈阳市4所幼儿园中抽取155 名幼儿的父母作为样本2,共发放问卷155 份,回收有效问卷155份,问卷有效率为100%。

最后,随机抽取沈阳市380 名幼儿的父母作为样本3 进行正式问卷调查,剔除不规范答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65 份,问卷有效率为96%。

(二)研究过程

首先,对20 名幼儿的父母进行面对面的半结构式访谈,访谈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父母参与幼儿早期教育重要吗?二是参与幼儿早期教育过程中您具体是怎么做的?每人访谈时间约为1 小时,信息饱和即停止访谈。

其次,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梳理出父母教育卷入的结构维度,并编写题项。邀请1位学前教育专家、1 位心理统计专家和12 名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对问卷的框架维度、语句表达和题项设置进行指导和修改,从而编制出《3~6 岁幼儿父母教育卷入问卷》初测版,对样本2 施测。

最后,对初测版问卷结果进行因素分析及检验,获得高信效度的《3~6 岁幼儿父母教育卷入问卷》,并对样本3 施测,调查3~6 岁幼儿父母教育卷入的现状。

(三)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22.0 和AMOS23.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信效度分析和方差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问卷项目的获得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的阅读分析,基于对20 名幼儿家长的深度访谈,初步整理及编码后获得了有统计意义的3~6 岁幼儿父母教育卷入的5 个维度和34 个项目。同时,研究者邀请2 位专家及12 名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进行筛选评估,以保证项目质量,最终得到了家庭监控、亲子沟通、学习引导、学校参与和家园沟通5 个维度。考虑到父亲和母亲教育卷入的观念、方式和水平不同,为了具体了解父亲和母亲的教育卷入情况,本研究将问卷分为父亲和母亲两个不同的主体,但项目一致。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3~6 岁幼儿父母教育卷入维度及具体项目

编排上述项目,形成初测版《3~6 岁幼儿父母教育卷入问卷》。问卷采用Likert5 级计分法,“从不”计1 分、“偶尔”计2 分、“有时”计3分、“经常”计4 分、“总是”计5 分,分数越高表示幼儿父母教育卷入程度越高。

(二)问卷结构分析

采用初测版问卷对样本2 进行试测,为了验证问卷维度,对初测版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

1.探索性因素分析

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面,结果显示,父亲卷KMO=0.914、母亲卷KMO=0.898,Bartlett 球形检验近似卡方父亲卷为1882.746、母亲卷为1565.626,呈现显著性水平。因此,所调查数据适宜作因素分析。具体方法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出初始因素负荷矩阵,再用方差极大旋转法旋转后抽取共同因素,经过反复多次因子探索后,最后保留19 对题项:父亲部分删除第7、17、35、37、39、41、43、47、49、51、57、61、63、65和67 题,剩下19 个项目;母亲部分删除8、18、36、38、40、42、44、48、50、52、58、62、64、66 和68题,剩下19 个项目。具体结果见表2、表3。从表2、表3 中可以看出,所有项目的因素负荷值都超过了0.4,而且不存在交叉负荷,4 个因素的结构比较清晰,各项指标均良好。因素1 包含6个项目,主要显示父母对幼儿各方面的监控和管理,命名为家庭监控;因素2 包括6 个项目,通过分析该因子中主要涉及父母对幼儿自身的感受及其自身在活动中表现的交流,将其命名为亲子沟通;因素3 包含4 个项目,该因素中主要涉及父母在学习方面对幼儿的引导和帮助,将其命名为学习引导;因素4 包含3个问卷项目,主要涉及父母与幼儿园或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将其命名为家园沟通。

表2 因素负荷矩阵(父亲卷)

表3 因素负荷矩阵(母亲卷)

2.验证性因素分析

使用最大似然法去检验模型和数据的拟合程度,各项拟合指数见表4。从模型的拟合度来看,X2/df 的值介于2.0 和5.0 之间;CFI,TLI,IFI 的结果全部大于0.9,GFI 和AGFI 的值都大于0.85,RESEA 的值<0.08,表明模型拟合度良好。

表4 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指标

(三)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1.问卷信度分析

对初测版问卷的回收数据进行信度分析,结果显示:父亲卷的α 系数为0.927,分半信度为0.818;母亲卷的α 系数为0.898,分半信度为0.735。因此,问卷信度较好,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标准。具体结果见表5。

表5 问卷信度系数

2.问卷效度分析

关于问卷的内容效度,研究者通过借鉴中外文献和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及硕士研究生进行筛选评估,确保项目表达清晰、准确,不存在歧义,然后请部分幼儿父母试填,最终确定该问卷符合理论构想。上述措施提升了项目的代表性和问卷的内容效度。

关于问卷的结构效度,研究者计算总分后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维度与总分相关系数的范围在0.651~0.884 之间、0.675~0.842 之间,属于中高度相关。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范围在0.312~0.668 之间、0.310~0.631之间呈中低相关,但相关显著,说明各个维度之间存在共性的同时也存在一定差异;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具体结果见表6、表7。

表6 各维度及其与总分之间的相关关系(父亲卷)

表7 各维度及其与总分之间的相关关系(母亲卷)

(四)3~6 岁幼儿父母教育卷入的现状

1.3~6 岁幼儿父母教育卷入的总体状况

从整体水平上看,幼儿父亲教育卷入的均分为3.15,母亲教育卷入的均分为3.84,说明父亲卷入的平均水平相对母亲来说较低。从各个维度上看,母亲在家庭监控、亲子沟通和家园沟通维度上的得分高于中等水平,而学习引导则低于中等水平,说明母亲比较多地关注幼儿的情绪、管理幼儿的行为习惯及注重与教师和幼儿园之间的互动,在学习方面的引导较少。父亲在家庭监控和亲子沟通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中等水平,而学习引导和家园沟通维度上的得分均低于中等水平,说明父亲比较重视对幼儿的行为管理及与幼儿的交流、沟通,而在引导幼儿学习或者活动方面及与幼儿园之间的沟通方面较少。

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在家庭监控、亲子沟通、学习引导和家园沟通5 个因素中亲子沟通的均分都是最高的,分别是3.54 和4.16,学习引导的均分最低,分别是2.33 和2.85。各因子平均得分的排序为:亲子沟通>家庭监控>家园沟通>学习引导。得分的高低反映了幼儿父母在各维度上教育卷入不平衡。具体结果见表8。

表8 3~6 岁幼儿父母教育卷入总体状况

2.3~6 岁幼儿父母教育卷入的人口学变量差异

以父母年龄、学历、收入、幼儿年龄和幼儿性别为自变量,父母教育卷入的各维度及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的父亲在亲子沟通维度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在其他维度上无显著性差异。通过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在亲子沟通维度上,30 岁以下的父亲显著高于31~35岁、36~40 岁和41 岁以上的父亲,而不同年龄的母亲在家庭监控和学习引导维度上呈现显著性差异,其他维度上没有呈现显著性差异;在家庭监控维度上,36~40 岁的母亲显著高于30 岁以下的母亲;在学习引导维度上,36~40 岁、41 岁以上的母亲显著高于30 岁以下的母亲。具体结果见表9。

不同月收入的父亲在各维度上均不呈现显著差异。不同月收入的母亲在亲子沟通、家园沟通维度和总分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通过事后多重比较可以发现,在亲子沟通和家园沟通两个维度上,月收入为9001 元以上的母亲得分显著高于月收入为3001~5000 元和3000元以下的母亲得分。此外,在亲子沟通维度上,月收入为5001~7000 元的母亲得分也显著高于3000 元以下的母亲得分。总的来看,工资偏低的母亲教育卷入显著低于工资高的母亲。具体结果见表10。

表10 不同月收入幼儿父母教育卷入的差异性检验

不同学历父亲教育卷入的整体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不同学历母亲在各个维度及总分上呈现显著性差异。在家庭监控维度上,不同学历母亲的教育卷入呈现显著性差异;在亲子沟通、家园沟通及总分上,不同学历母亲的教育卷入差异非常显著;在学习引导维度上,不同学历母亲教育卷入呈现极其显著性差异。事后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在教育卷入总分上,本科学历母亲的得分显著高于高中、中专及以下和大专学历母亲,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母亲得分显著高于高中、中专及以下和大专学历母亲。具体结果见表11。

表11 不同学历幼儿父母教育卷入的差异性检验

父亲在对不同性别幼儿的家庭监控和亲子沟通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对男孩的教育卷入得分高于女孩;母亲对不同性别幼儿的教育卷入在各个维度及总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对女孩的教育卷入得分高于男孩。父亲在不同年龄幼儿的整体教育卷入和家庭监控、亲子沟通、家园沟通三个维度上有着显著性差异。多重比较后结果显示:在家庭监控、亲子沟通维度和父亲教育卷入总分上,对3 岁组幼儿的卷入得分显著高于4 岁组幼儿和5 岁组幼儿;在家园沟通维度上,对3 岁组幼儿卷入得分显著高于5 岁组幼儿。但是不同年龄幼儿母亲的教育卷入在各维度和总分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结果见表12、表13。

表12 幼儿父母教育卷入在幼儿不同性别上的差异检验

表13 幼儿父母教育卷入在幼儿不同年龄上的差异检验

四、讨论与分析

(一)3~6 岁幼儿父母教育卷入的结构

父母教育卷入具有文化差异,中小学父母教育卷入问卷也不适用于幼儿。所以,本研究编制的问卷既要符合我国的文化背景,又要体现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在参考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幼儿父母的深度访谈,本研究构建了由5 个维度组成的父母教育卷入问卷,但经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后,问卷仅保留了4 个维度,剔除了学校参与维度。对问卷再次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各拟合度值良好,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这反映了我国幼儿父母主要是通过家庭监控、亲子沟通、学习引导和家园沟通等卷入子女的教育。家庭监控指父母对子女活动、生活及同伴交往等的监督、控制的行为。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后天养成的,其培养主体是幼儿父母。父母对幼儿的饮食、穿衣等行为习惯的看管监控行为不仅有利于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还有助于幼儿独立性的养成[22]。亲子沟通指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就子女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同伴交往情况与子女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行为。在家庭中,父母与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信息、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过程能够使父母和幼儿之间相互了解,从而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同时,亲子沟通有利于创设融洽的家庭氛围,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支持。学习引导是家长按照教师要求或自行在家中引导子女进行活动的行为,具体包括父母对幼儿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的培养及良好行为的引导。父母教育卷入的本质就是父母为促进孩子学业成就和身心发展做出的行为,学习引导必然是父母教育卷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园沟通指家长为了获取子女在幼儿园表现的信息和了解幼儿园当前的工作同幼儿园老师之间进行的沟通与交流。家庭和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两大主体,双方合作共育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家园沟通能够促成双方达成统一的、优质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

(二)3~6 岁幼儿父母教育卷入的现状

3~6 岁幼儿父母教育卷入的总体现状处于中等水平,这意味着随着育儿观念的更新迭代,许多父母已经认识到教育卷入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年轻父母缺乏实践性、系统性经验,家庭教育素养参差不齐,所以教育卷入的程度和质量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整体上分析,母亲卷入各个维度及总分均显著高于父亲,这说明母亲更多地承担着教养责任。我国传统的家庭观念是“男主外、女主内”,这种形式的家庭分工在我国长期存在,因此在生活中大多数母亲成为子女生活和教育的主导者,而父亲主要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23],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参与度低于母亲。从各个维度上来看,卷入水平也有所不同,其中亲子沟通卷入的平均分最高,学习引导卷入的平均分最低,这和已有研究结果相同。学前阶段幼儿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基本生活保障完全依赖于家长,所以父母需要对幼儿的日常生活需求进行回应,并且大多数的父母将身体养护、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生活习惯作为孩子成长的关注点[24],对幼儿学习引导卷入则较低[25]。

父亲的年龄是影响教育卷入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父亲教育卷入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可能是年轻的父亲绝大多数第一次做爸爸,初为人父的喜悦使他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幼儿,也更愿意改变传统的严父形象和教育方式,乐于和幼儿沟通[26]。月收入和学历水平并不影响父亲教育卷入程度,因为在我国,父亲往往被赋予一个家庭“顶梁柱”的标签,其主要任务就是工作、赚钱,大多数父亲虽然意识到幼儿的成长需要陪伴,但他们往往忙于工作,为的是给予幼儿更优越的物质保障[27]。父亲对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幼儿教育卷入存在显著性差异,由于父亲在帮助男孩建立良好行为习惯及男子气概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男孩也更愿意和父亲做游戏,所以父亲对男孩的家庭监控和亲子沟通显著高于女孩。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父亲教育卷入程度降低,因为小班幼儿从家庭刚刚步入幼儿园,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更加需要关注和呵护。而到了中班和大班,幼儿能够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并且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升,生活经验也更加丰富,所以父亲对年龄小的幼儿教育卷入显著高于年长幼儿。

不同特征的母亲教育卷入存在显著性差异。年长的母亲对家庭监控和学习引导的教育卷入显著高于年轻的母亲,因为年长的母亲生活经验较为丰富,工作相对稳定,同时也具备引导幼儿学习的能力和时间,从而这个时期的母亲会花费时间在引导幼儿的学习上面。经济收入会影响母亲教育卷入水平,因为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高的母亲对幼儿的教育期望也越高,所以会为幼儿的教育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不同学历的母亲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参与态度:母亲文化程度越高,越能自觉、理智地教育幼儿,并且十分讲究科学方法;而母亲文化程度越低,自身具备的教育知识就越少,对教育子女的自我效能感不足,在教育过程中盲目性也越大[28]。子女的性别也会影响母亲教育卷入程度,因为母亲会认为女孩比男孩脆弱,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另外,母亲心思细腻,更能了解女孩的想法,从而更注重和女孩之间的互动。因此,同男孩相比,女孩会更加认同母亲的行为,男孩则会更接受父亲的影响[29]。

五、教育建议

(一)打破传统育儿模式,鼓励父亲积极卷入

父母双方对于幼儿的成长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父亲不仅要承担“养”的责任,更要履行“教”的职责,只有“教”与“养”共同配合,才能真正发挥出父亲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一方面,父亲要多抽出时间回归家庭,加强自己在教养子女过程中的责任意识,结合幼儿兴趣进行亲子互动,增加对幼儿学习和生活的了解,避免父亲教养缺位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自古以来的家庭分工形式,导致幼儿母亲往往自然而然地将自己定位成育儿主体,对于父亲参与教养幼儿的行为期待不高,这并不利于幼儿成长。幼儿母亲应充分认识到父亲教育卷入的重要价值,为幼儿和父亲创造相处的时间和机会,引导父亲积极进行教育卷入。

(二)树立正确育儿观念,积极进行全面卷入

首先,幼儿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30]。家长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其次,家长应善于用强化的手段引导和塑造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例如,鼓励和赞赏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心理养分。当幼儿做出良好行为时,父母要及时予以强化;当幼儿出现不良行为时,父母要适时予以否定、批评,消除幼儿不良行为。最后,父母应努力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文化教育资源,如学习资源(书籍、学习用品等)、学习活动(亲子阅读、亲子绘画等)、生活经验(参观博物馆、展览馆等),循序渐进地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

(三)多方共同努力,提高父母教育卷入质量

首先,幼儿园可以通过聘请专家为幼儿家长讲授育儿知识和经验,帮助家长获得正确的、科学的家庭教育信息。幼儿园还可以邀请家长走入课堂授课,这不但丰富了幼儿园活动的内容,也为家长提供了解幼儿的机会,从而使家长及时掌握幼儿园的教学目标与幼儿园共同携手促进幼儿发展。其次,社区可以开展“父母学校”“入户指导”等形式的家庭教育培训活动,对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行为进行指导,以帮助家长解决育儿问题。最后,家长可以通过书籍、网络等多种渠道加强自我学习,不断丰富育儿经验,提高育儿水平,从而提升父母教育卷入质量。

猜你喜欢
亲子维度问卷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问卷网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人生三维度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