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语言思维能力

2023-09-15 01:13张惠娟甘肃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家教世界 2023年12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幼儿

◆张惠娟 甘肃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语言是生活交流的重要手段,是幼儿与他人沟通的桥梁。由于幼儿年龄较小,缺乏成熟的语言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在学前教育中进行专项培养,根据幼儿现实语言表达情况,制订合理的语言训练模式,运用现代化技术和教学资源设置丰富的语言训练环境,力求幼儿在不同环境中都能提高语言思维能力。

一、运用信息技术,调动语言表达兴趣

语言表达兴趣与语言思维能力培养密切相关。如果幼儿语言表达欲望强,则能在日常生活中拥有充足的语言思维训练机会,为强化语言思维能力奠定良好基础。但在教育中发现,部分幼儿由于对幼儿园环境陌生,与同学缺乏充分了解,不愿意主动向他人表达个人想法和诉求。这样会无形中减少幼儿语言思维能力训练的机会,阻碍其语言思维能力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展学前教育时,应根据幼儿实际表现探索合适的教育模式,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其语言表达兴趣。可以将教材文本转化成动态视频,在网上选择有关动画片段,利用信息技术的视听功能,让幼儿运用个人语言复述视频内容,这样教师既可以结合幼儿分享的信息,总结幼儿在语言表达中存在的不足,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播放的视频系统讲解相关语言表达思维,协助幼儿在短时间内掌握语言表达规律,逐步培养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讲《蚂蚁搬西瓜》前,可以先在网上查找与这篇文章有关的动画视频。在挑选动画视频时,尽量选择时长较短、画面色彩绚丽的。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视频理解难度,还能使幼儿在色彩的吸引下,集中精神观看视频。选好视频后,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展示,通过色彩丰富的画面内容和旋律动听的背景音乐,给幼儿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幼儿能够全身心沉浸其中。视频展示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幼儿阐述视频内容。如果幼儿出现语言思维不严谨、故事复述不准确的情况,教师可以带领幼儿系统讲述视频,告诉幼儿相关的语言表达技巧。这样幼儿在今后遇到同样情况时,可以按照教师传授的方法复述故事,这有效培养了幼儿语言思维能力。

二、通过分层提问,培养语言思维能力

每位幼儿的领悟能力不同,教师在组织学前教育时,应立足幼儿领悟能力设计合理的教育方法。在分层提问于学前教育领域大范围推广的背景下,教师可以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将其有序分配给不同领悟能力的幼儿,让幼儿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索问题。教育实践证明,分层提问难度适中时,大多数幼儿都能在解决问题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语言表达技巧,推动自身语言、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可以针对幼儿领悟能力制订难度分层的问题内容,要求幼儿在组内自由交流,分享自身对相关问题的看法。这样幼儿可以在探索问题时观察其他同学的语言表达方式,从中探寻适合自己的语言表达规律,为强化幼儿语言思维能力培养效果创造有利条件。

例如,教师讲到《逃家小兔》时,可以询问幼儿:“这篇文章涉及哪些角色?文章讲述了什么内容?”前者难度较低,幼儿可以在阅读中勾画出相关角色,通过数数的方式总结答案;后者难度较高,需要幼儿阅读全文后,系统梳理故事脉络,结合自身对文章的理解总结答案。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多个小组,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合作探索答案。之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轮流回答问题,如果幼儿出现语言表达不精准的情况,教师应及时进行纠正,让幼儿在回答问题中有效培养语言思维能力。

三、借助课外实践,丰富语言训练环境

幼儿思维主要以具象为主,缺乏良好的迁移能力和想象力。而以往教师在开展语言教育时,通常是以室内教育为主、结合教材文本传授语言表达技巧。这种方式虽然可以确保教育任务有序完成,但是弱化了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大多数幼儿无法在课外准确运用所学语言进行沟通交流,这阻碍了幼儿语言思维能力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学前教育时,应结合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表现,探索新型教育思路,积极拓展语言训练阵地,借助课外实践丰富语言训练环境,要求幼儿在参与实践中将看到的事物运用语言表达出来。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语言表达的表现,分析幼儿在语言思维方面存在的缺陷,根据实际生活场景有序训练幼儿语言思维,增强幼儿语言思维能力培养效果。

例如,天气晴朗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观察校园植物,让幼儿系统了解植物名称、外形、颜色以及气味等,然后让每位幼儿轮流进行分享。如果幼儿出现语言表达不清楚的情况,教师应在幼儿表达的基础上,重新展示正确的语言表达方法,告诉幼儿如何运用所学语言描述植物,使幼儿在聆听中能够有效掌握语言表达逻辑,提升其语言思维能力。

四、开展读书分享会, 增强语言思维能力

读书分享会是一种更具趣味性的教育手段,幼儿可以在参与中感受语言魅力。且读书分享会对幼儿语言思维要求极高,需要幼儿在发言之前系统总结需要讲述的语言,在分享中通过简单语言表达出故事情节和个人见解,对培养幼儿语言思维能力具有积极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学前教育时,可以采用读书分享会形式,在读书角投放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阅读分享。这样既给幼儿留有充足的自由表达空间,还能使教师及时发现幼儿在语言思维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

例如,教师在挑选书籍时,应结合幼儿理解能力挑选难度适中的书籍,确保文章篇幅短、故事情节简单、图画丰富,这样才能吸引幼儿阅读。教师还应挑选文体不同的图书,比如绘本、诗歌等,使幼儿在阅读中能够有效加强语言表达逻辑。之后,教师可以让幼儿按照个人阅读兴趣自主选择相关书籍进行阅读。当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围成一个圆形,要求幼儿运用语言阐述所读文章名称、故事以及个人感想等。在幼儿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汉字发音标准度和内容阐述逻辑进行打分。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对分数前三的幼儿进行赞扬,指出他们在语言思维方面的积极表现,系统讲解读书分享技巧,使其他幼儿在聆听中学习正确的读书分享方法,逐步增强幼儿语言思维能力。

语言思维对幼儿未来学习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在学前教育中注重幼儿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若想提升语言思维能力培养的效果,教师应结合幼儿语言思维表达现状,分析以往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利用现代技术和教育资源制订多样化教育手段,如运用信息技术,调动语言表达兴趣、通过分层提问,培养语言思维能力、借助课外实践,丰富语言训练环境、采用读书分享会,增强语言思维能力、改进教学评价模式,强化语言思维能力等,使幼儿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语言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培养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培养思维能力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