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

2023-09-20 08:00岳海民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研究

岳海民

[摘 要]基于思维发展的初中语文滚动作文实验研究通过构建作文教学新流程、建构作文训练新体系、以读促写、构建“滚动式”作文课堂评价体系等措施,达到了快速高效提高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学生写作能力的效果。

[关键词]滚动作文实验;初中语文;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13-0008-05

笔者所在地区的民族语言授课学校自2020年秋季使用統编初中语文教材以来,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作文难:写不出来、字数不够、词不达意、没有文采、缺乏写作兴趣。究其原因,这些学生在小学阶段使用的相关教材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相比,课文较浅显易懂,词汇较少,作文要求较低。这样到小学毕业时,这些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水平提升程度有限。

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学习借鉴江西上饶黄上庚老师的“滚动快速作文”的具体做法,还变问题为课题,申报内蒙古自治区教研室“十四五”教学专项课题“基于思维发展的初中语文滚动作文实验研究”,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经过近两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与做法,现与大家进行分享。

一、构建作文教学新流程

一些教师开展的作文教学流程:教师课上留作文题目→学生课下写作文→课代表收作文→教师批作文→教师基于优秀作文进行讲评→作文教学结束。

该教学流程是基于“教师本位”的教学理念设计的,通常只能突出几个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若对写作的兴趣不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自然提升得慢。

滚动作文教学流程:发布写作题目套餐→学生自选题目→学生自主审题→学生自主列提纲→小组评议提纲→学生独立行文→学生对照评分标准自评→小组成员互评→教师及时面评→分组进行展示。

这一作文教学流程是基于“学生本位”的理念设计的,其中涉及的作文教学规定动作“留→写→改→评”均突显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而教师则充分发挥穿针引线的点拨作用。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学生写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长此以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不在话下。

二、建构作文训练新体系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分年级按单元依次安排了36个作文训练点,具体见表1。

为更好地引导笔者所在地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的学生突破这些训练点,我们结合学生的写作实际,把这36个作文训练点进行细化分解,构建基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滚动作文训练内容(详见表2)。这样做能降低写作难度,在保证训练的阶梯性与系统性的基础上,落实一课一练,一课一得。

通过上表,能够看出基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滚动作文训练内容在安排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适度调整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作文训练点的顺序。例如,将八年级下册“学习仿写”的训练提前到了七年级上学期开展,先仿后写的做法有利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规范化写作。

其次,提高了写作密度。写作能力的提高必须依靠写作训练才能达成,我们在大作文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了小作文训练和日记训练,相当于将写作实践增加了两倍,这能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细化了训练点。例如,将七年级下册“写出人物的精神”这一训练点,细化为“围绕几个方面写人”(突出人物主要特点)、“围绕一两件事写人”(运用细节描写等)、“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写人”(突出人物精神品格)等训练点,使相应训练凸显阶梯性与系统性。

三、以读促写,为写作注入源头活水

(一)读物要精选

笔者所在地区的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的学生语文基础比较薄弱,成套的课外读物不太适合推荐给他们。因此,我们精心选编了《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初中语文读本》,从《课外阅读》、《自读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意林》、《青年文摘》、《演讲与口才》、《作文与考试》等读物中选篇目,阅读主题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单元主题的基础上稍有拓展。例如,八年级上册读本阅读主题的建构与篇目的选择见表3。

上表,从横向看,读本所选篇目基本都是名篇,是经得住推敲的作品;从纵向上看,读本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科技之光”与“礼赞自然”两个阅读主题,所涉及的知识面更广了。

(二)措施要给力

1.用教材课文对学生进行精神引领和价值培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经典文章内涵丰富,在阅读这些文章的过程中,学生能产生多元的理解与感悟。好的文章总是能从情感态度、做人做事、人生思辨等方面影响学生,引导学生筑牢精神之基。

教学《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一滴水经过丽江》,应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教学《秋天的怀念》《散步》《荷叶·母亲》,应引导学生对父母心生感恩之情;教学《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驿路梨花》,应使学生明白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人在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与认可,由此幸福感油然而生;教学《天上的街市》《女娲造人》,应使学生产生丰富的遐想,并使其精神充满诗意。

语文课不是政治课,语文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文章看懂了、理解了,精神便也随之进入更深更远的境界,由此文章的思想内涵(精神价值)便进入学生心里了。

2.用课外阅读材料触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目前学生感觉作文没内容可写,缺乏写作兴趣的问题依然存在。借助课外阅读材料,一方面可以唤起学生对相似生活经历的记忆,引发情感共鸣,产生想要表达的欲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内化相关知识提高写作能力,如刘半农在相关著作中提及的“化韵文为散文”“长文变短文”等做法都能给学生很大的写作启示。

3.用课外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对社会万象的理性分析、对做人做事的感悟和提炼等,都与认知能力息息相关。学生要想提高认知能力,一个方面要依靠生活实践,另一方面要依靠读书感悟。

阅读是读者与作品、作者對话的过程,通过对话,学生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开拓全新的生活领域,领略精妙的艺术世界,获得更多的生活经验,进而提高认知能力。

4.让课外阅读材料成为学生仿写的范本

曹文轩认为,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不要一根筋地想去创造、去创新,在中学生这个阶段,模仿是非常重要的。在创作方面,莎士比亚起初模仿英国旧戏剧作家,布朗宁起初模仿雪莱,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许多俄国小说家都模仿雨果。文学上其实只有好坏之分,没有新旧之别。

我们所选用的课外阅读材料都是非常适合初中阶段学生阅读与仿写的作品。这些作品取材典型、构思细腻、结构完整、手法巧妙、语言优美、好词好句丰富。

5.借课外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鉴赏写作技巧

部分学生看不懂教师针对其作文所写的评语,不理解什么是“结构完整”“思路清晰”等的原因是他们还不会欣赏一篇好的文章。面对经典的阅读材料,教师要对其取材、结构、表现手法、语言等进行精准分析,深度剖析其闪光点,引导学生探究其好在哪里,为什么好,有哪些可模仿、可借鉴的地方,以方便学生构建语言模型。

6.让课外阅读材料成为训练学生思维的工具

文章是一个例子。经典文章的结构思路、行文过渡、语句衔接等都值得我们创新利用。例如,可以基于文章内容让学生重新给文章拟题;可以翻新再造文章,包括扩写、续写、改写;等等。

7.让课外阅读材料成为积累语言的宝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积累语言,需要通过大量阅读。识记是积累的基础,理解与运用是积累的目的。现实生活中,一些学生记得多、用得少,灵活运用就更少,这涉及语感的问题,也涉及理解不到位的问题。小学阶段,一些教师经常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摘抄好词好句,但并不会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加工,以致学生写作时很难检索并提取出对应内容来运用。

怎样有效地积累语言呢?以好词好句的积累为例。从个人角度,除了要摘抄原句、整理好词,还要认真造句,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深化对这些词句的理解和运用;从班级角度,可以活动作支撑,如成语接龙赛、成语故事会等,加强对词句的掌握和吸收。

四、一课一得,一课一评,构建“滚动式”作文课堂评价体系

构建“滚动式”作文课堂评价体系的核心是采取班级学生分队分级作文课堂考评方式。班级学生分队分级作文课堂考评方式如下表(见表4)。

注:1.纵列显示由4个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组成的竞赛队,用学号代替学生姓名,并用数字和字母表明学生的队中序号和基础写作水平。在评价时,按照评价量表(见表5)赋分,将个人得分整合为队伍总分。每节课结束前宣布得分最高的三个队伍为火箭队,得分最低的队伍为蜗牛队。蜗牛队队员需要现场写100字左右的反思(感受+原因+改进方法)。

2.横排显示的是同质同等级的8人的评比,主要针对课堂表现和学习结果,同一级中的最后一名同样是蜗牛队队员,也要写100字左右的反思,每级的前三名是火箭队队员。

这样做体现了“不封顶”和“保底”的巨大优势:队员之间可以流动,让学困生有盼头、优秀生不骄傲,实现教育评价的真正公平,激活学生自我实现的内驱力。

该评价量表按照课堂写作程序设计,兼顾了学生的写作习惯、写作态度、写作内容与写作效果,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评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和写作积极性。

总之,写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同时又是一种具体的行为活动。基于思维发展的初中语文滚动作文实验做到了写作内容“阶梯化”,降低了写作难度;实现了写作过程“程序化”,从写前的“喊队名口号”振奋精神到“读导航”“列提纲”再到最后的“朗读展示”,一鼓作气,优质高效,符合写作规律。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有“交流提纲”“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展示活动,再加上队与队之间的纵向竞争以及同质同等级学生之间的横向竞争,学生的写作热情被点燃、思维被激活、潜在的写作智能得以开发。这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夏丏尊,叶圣陶.作文七十二课[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  姚国建.基础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  黄上庚.滚动快速作文[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研究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