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研山文献汇参与研山流传续考(上)

2023-09-21 06:44李守亮北京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3年3期
关键词:米芾

◆李守亮(北京)

米芾研山知多少?

关于米芾有几方研山,宝晋斋研山、海岳庵研山的流传顺序以及米芾研山图、研山铭的真伪和流传顺序如何,古往今来,已有大量考证。古代文献中,以清代翁方纲的《宝晋斋研山考》、陈寿祺的《砚山考》考证最为典型,二者认为米芾收藏有两方研山,一方是与薛氏相易的宝晋斋研山,一方是与苏氏易宅的海岳庵研山。近年,又因回归研山铭和疑似米芾宝晋斋研山的出现,一时考辨文章无数,亦是众说纷纭。

笔者通读历代砚文献,归纳米芾曾收藏的研山绝不止两方,甚至多达十数方。本文在前考的基础上,给出米芾研山文献汇参索引,并从砚文献的角度续考研山图和研山铭,对各方米芾研山的流传顺序进行续考和补充。

1.研山、山砚、笔格与赏石

研山是由砚引申而出,大不盈尺,峰峦起伏中有砚池。后因制研山的灵璧石、英石并不发墨,不是制研的佳材,故此后来的研山并不一定设有砚池。研山则始于南唐李后主至北宋米芾时代,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天然峰峦形成的砚台,在底部山麓处,琢平可受水磨墨,既可作为文房清玩,又能为临池染墨之具,可称之为山砚。另一种没有研墨功能,实际为蓄水、润毫的砚友。研墨之山砚可名为研山,而蓄水、润毫之研山则不可称为山砚。

今之研山,更近似于宋元时期的山形笔格,或曰笔山。但是,笔格与研山本非一物,笔格出现得很早,也并非山的形态,宋人才将笔格与山的形象糅合在一起,多是分峰山形小石。南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笔格辨》:“灵璧、英石自然成山形者可用。于石下作小漆木座,高半寸许,奇雅可爱。”南宋林洪在《文房图赞》中称笔格为“石架阁”,号“小山真隐”。

明代中晚期的《遵生八笺》依然将“笔格”与“研山”分作两种,虽然同是山形,但笔格重在搁笔,故而多是分峰赏石;研山要在容水,所以天然凹穴为宜。

明代中期,在赏石领域,研山已与笔格慢慢融合。明代文震亨《长物志》笔格一条:“笔格虽为古制,然既用研山,如灵璧、英石、峰峦起伏,不露斧凿者位置,此式可废。”已将笔格和研山融成一体。再后来,研山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几案赏石。明清文人画作中的大量研山,已不再有可蓄水的“砚池”,也不需要有起峰的“格笔”功能,而只是赏石。

在石谱文献中也可见,孙克弘(1532——1611)《云林石谱图卷》《文窗清供图》《芸窗清玩图》中还以研山为主,林有麟(1578——1647)《素园石谱》中则研山和赏石参半,至万历间(1573——1620)高阳《十竹斋石谱》中就已全部是赏石了。

2.米芾有几方研山?

米芾一生收藏过的研山,有文献记载的,至少有二十一方,其中或有重叠,或有伪托制作。但即便如此,可信文献中记述的米芾研山也不下十种之多。如下:

2.1 海岳庵(三十六峰)研山、宝晋斋(六峰)研山

宋代蔡绦(蔡京[1047——1126]之次子)《铁围山丛谈》和清代翁方纲(1733——1818)《宝晋斋研山考》均称米芾有两方研山,后人也常引这两段文字作为论据:

蔡绦《铁围山丛谈》:“江南李氏后主宝一砚山,径长逾尺,前耸三十六峰,皆大如手指,左右则引两阜坡陀,而中凿为砚。及江南国破,砚山因流转数士人家,为米元章得。后米老之归丹阳也,念将卜宅,久勿就。而苏仲恭学士之弟者,才翁孙也,号称好事。有甘露寺下并江一古基,多群木,盖晋、唐人所居。时米老欲得宅,而苏觊得研山。于是王彦昭侍郎兄弟与登北固,共为之和会,苏、米竟相易。米后号‘海岳庵’者是也。砚山藏苏氏,未几,索入九禁。时东坡公亦曾作一砚山,米老则有二,其一曰‘芙蓉’者,颇奇崛。后上亦自为二研山,咸视江南所宝流亚尔。”

翁方纲《宝晋斋研山考》:“予乃合诸书考之,始知研山有二,皆出于南唐,归于米老宝晋斋。而一为薛绍彭道祖所易,一为苏仲恭之弟以庵基相易,二石判然,不可强合。是以《铁围山丛谈》云‘米老有二石’,是其明征也。”

蔡绦记载三十六峰研山较详,而对“芙蓉”研山的描述仅有“颇奇崛”三字。此“芙蓉”研山,是指海岳庵(三十六峰)研山还是宝晋斋(六峰)研山,甚至另有所指(如后文的“宝晋斋三十二峰研山”)?《铁围山丛谈》描述得并不清楚。并且,《铁围山丛谈》也未明确米芾的另一方研山是否同为“南唐宝石”。

米芾所收藏的两方南唐研山无疑是最有名的。一方换得苏氏一处古宅,又被宋徽宗赏识收入内禁,后人称之为海岳庵(三十六峰)研山;一方令米芾丢魂失魄,以至于笔想成图,见图如见研山,后人称之为宝晋斋(六峰)研山。

◇海岳庵(三十六峰)研山特征:

宋代蔡绦《铁围山丛谈》云:“径长逾尺,前耸三十六峰,皆大如手指,左右则引两阜坡陀,而中凿为砚。” 元代赵孟《松雪斋文集·赋张秋泉真人所藏砚山》云:“此石却是小岱岳,峰峦无数生陂陀。千岩万壑来几上,中有绝涧横天河。”“傍有小研天所造,仰受笔墨如圆荷。”元代揭傒斯《研山诗(并序)》云:“山石出灵璧,其大不盈尺,高半之。中隔绝涧,前后五十五峰,东南飞磴横出,方平可二寸许,凿以为研,号为研山。”“元章刻其下,述所由来甚祥。”宋代楼钥《攻愧集·陈顺之灵壁石砚山》云:“陈顺之吏部灵璧石研山,中有双涧,低处为研,下米元章题云:‘唐弘文馆校书李群玉有诗,南唐李重光故物也,米芾。’ ”

◇宝晋斋小翠峰特征:

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有宝晋斋研山图,标识:华盖峰、月岩、玉笋、龙池(潭)、翠峦、下洞、方坛等特征。

清代陆煊《梅谷偶笔》:米海岳砚山,余获见于清吟堂高氏。径约八寸,高半之,为峰六。右第一峰曰玉笋,突然耸峙,上有洞穴,微类笋形。玉笋之下为方坛,下隘上广,方平如砥,如可坐而游者。一小峰附其下,势若拱揖。中一峰,高四寸有奇,如卷旗,如张伞,曰华盖。稍下为月岩,圆窦相通,非人力可及也。其左之第一峰,连陂陀而起,如人伛偻;第二峰则巃嵷离立,高不及三寸,而有数十仞之势;第三峰与华盖相连,岗阜朴野,是名翠峦,龙池出其下,幽深无际,疑有潜鳞。《辍耕录》谓:“天欲雨则津润,滴水少许,逾旬不竭也。”下洞在方坛之趾,上洞据华盖之麓。元章云:“下洞三折可通上洞。”试滴以水,果曲折流出。疑其中有避秦世界,尤令人神往矣。其色深黑,光莹如玉,千波万皱。望之,或有草树蓬勃,则襄阳所谓不假雕琢浑然天成者也。

清代王士禛《居易录》云:此石今在朱竹垞太史所,所谓华盖峰、月岩、翠峦、方坛、玉笋、上洞、下洞,下洞三折通上洞、龙池。诸胜宛然皆具。上有“宝晋斋”三篆字及“襄阳米氏世珍”印。

据《米芾年谱》,元祐二年(1087),米芾迁居镇江丹徒,时年三十七岁。《海岳帖》则写于元祐四年(1089),时年三十九岁。米芾与苏氏交换海岳庵研山的时间,可参考于此;米芾《研山铭》约书于崇宁元年(1102),时年五十二岁,米芾与薛绍彭交换宝晋斋研山的时间,可参考于此。

2.2 米芾守涟水蓄石甚富

实际上,米芾一生收藏,绝不止两方研山。

首先,从米芾守涟水说起。哲宗绍圣四年丁丑(1097)四十七岁,在涟水军使任上。哲宗元符二年乙卯(1099)四十九岁,由涟水军使任改除蔡河拨发。明代毛晋(1599——1659)《苏米志林·弄石》:“元章守涟水,地接灵壁,蓄石甚富,一一品目入玩,则终日不出。杨次公为察使,因往廉焉,正色曰:朝廷以千里郡邑付公,那得终日弄石,都不省录郡事?米径前,于左袖中取一石,嵌空玲珑,峰峦洞穴皆具,色极清润,宛转翻覆,以示杨曰:如此石,安得不爱?杨殊不顾,乃纳之袖。又出一石,叠嶂层峦,奇巧又胜,又纳之袖。最后出一石,尽天划神镂之妙,顾惕曰:如此石,安得不爱?杨忽曰:非独公爱,我亦爱也。即就米手攫得之,径登车去。”

换言之,米芾在四十七至四十九岁(1097——1099)守涟水时,因地接灵璧,所以蓄石甚富,一一品目入玩,终日不出。以至于察使杨次公上门问罪,他随手就拿出三块,让杨次公心动不已,攫石而去。

2.3 青翠叠石研山、正紫叠石研山(天然砚)

米芾在《砚史》中未记海岳庵研山和宝晋斋研山,而记录了一青翠叠石研山和一正紫石研山:“吾收一青翠叠石,巧于瘿盂坚响,三层,傍一嵌磨墨,上出一峰,高尺余,顶复平,嵌岩如乱云,四垂以覆砚。以水泽顶,则随叶垂珠滴砚心。上有铭识。事见唐庄南杰《赋》,乃历代所宝也。又收一正紫石,四叠,下有坐,有足,巧于瘿盂,足上起一枝,细狭,枝上盘两叠,长七寸余,阔四寸余,如灵芝,首锐下阔,天然凤池之象,中微凹,点水磨墨,可书十幅纸,石理在方城之右。此非人力所成,信天下之瑰宝也。”

庄南杰《寄郑碏叠石砚歌》:“娲皇补天残锦片,飞落人间为石砚。孤峰削叠一尺云,虎乾熊跪势皆徧。半掬春泉澄浅清,洞天彻底寒泓泓。笔头抢起松烟轻,龙蛇怒斗秋云生。我今得此以代耕,如探禹穴披峥嵘。披峥嵘,心骨惊。座中仿佛到蓬瀛。”

《四库全书总目·砚史》亦提出疑问:“末纪所收青翠叠石一,正紫石一,皆指为历代之瑰宝,而独不及所谓南唐砚山者,或当时尚未归宝晋斋中,或已为薛绍彭所易,均未可知也。”

米芾有“紫金研帖”曰:“吾老年方得琅琊紫金石,与余家所收右军研无异,人间第一品也,端唐皆出其下。”又有“书紫金研事”曰:“苏子瞻携吾紫金研去,嘱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敛传世之物岂可与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哉。” 苏轼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逝世,此时米芾五十六岁。而米芾《砚史》也未有“紫金砚”的记载,可见《砚史》写作时间较早,甚至早于其收藏“海岳庵研山”和“宝晋斋研山”的时间。

根据内容推断,《砚史》成书于设置通远军及米芾访问肇庆之后,《书史》《画史》成书之前。对比《书史》《画史》以及《研山记》,可见《砚史》成书在其收藏智永砚、南唐研山之前。又《砚史》记米芾“尝至端”,米芾熙宁五年(1072)到任浛洸尉,熙宁六年(1073)南下广州访问肇庆。又北宋熙宁五年(1072),设秦州古渭砦为通远军。元丰五年(1082),改定西城为通远军。从米芾对“洮砚”描述文字较模糊简略来看,《砚史》应成书于大规模开采洮河砚石(参照西园雅集及黄庭坚赠砚对诗的时间点)之前,约在熙宁六年(1073)至元祐元年(1086)之间。

明代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宛委余编》也复述《砚史》中的青翠叠石和正紫叠石两方研山,后者称之为天然砚。

清代施闰章《学余堂文集·天然砚铭》卷二十五记:工部尚书郎顾子见山为余同年友,所藏天然砚,葢得之李山人云。砚不待劖琢,坚润发墨,峰壑隐然,或谓之砚山。李山人居金陵,兵舰至自闽,舁瓮覆以石,瓮堕而石委地,弃不顾。山人拾之,三沐,则砚也。有宋仁宗御书玺文,米南宫、黄山谷诸题识,前后凡三十字。林茂之一见惊曰:此《弇州集》中所记天然砚山也。试验之,款识分寸,铢两悉合。山人昼置几案,夜抱卧,求者日益众,故高其直。大力者迫胁,终不肯售。一日,怀砚千余里,走夏阳遗工部,谓:微公,吾谁与此?

铭曰:帝锡鸿宝,神镂鬼镌。有斐其质,有山有川。素月冠云,轻霞绛天。玺书勒铭,蛟螭盘旋。神物攸归,司空是畀。琬琰之光,岣嵝文字。全朴近仁,蒙垢类智。大文不雕,厥寿千世。

顾见山,是清初名诗人、画家,文献不乏记载。原名墉,字震雄,后改名大申,号见山,华亭人。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十一:“顾大申……康熙己酉以工部郎中奉使榷赣关,作画别余,自后不复相见。万叶梦珠《阅世编》卷五:“顾见山……少以能文着。顺治壬辰成进士,历官西秦金宪。工诗画,为海内所推。康熙中卒于官。

2.4 王诜借走之研山

米芾想要以研山等几件收藏品,来交换刘季孙所收藏的王献之“送梨帖”。刘季孙获悉苏轼喜爱米芾的研山,想趁此机会把它送给苏轼,便答应米芾。但研山被王诜借去,王诜得知米芾要将研山去换帖,也有得研山之意,于是久不归还,米芾只好又写了这封信札给刘季孙,想改以怀素帖作为交换之物。在米芾的《致景文隰公尺牍》《宝晋英光集》和《书史》中,分别记记述了这件事。《致景文隰公尺牍》的书写时间,大约是在元祐六年(1091),米芾时年四十一岁。

米芾《致景文隰公尺牍》云:“芾箧中怀素帖如何?乃长安李氏之物。王起部、薛道祖一见便惊云:‘自李归黄氏者也。’芾购于任道家,一年扬州送酒百余尊,其他不论。帖公亦尝见也。如许,即并驰上。研山明日归也。更乞一言。芾顿首再拜。景文隰公阁下。”

米芾《宝晋英光集》云:“刘季孙于从行,八百置得羲献帖。苏轼要芾小研山,不与。季孙遂以此帖来易,与之芾爱帖,许之。王诜借山去已一月。闻欲易帖,渠自欲山,恐易了,遂百简索,不还。至季孙赴任数日,乃还山,无人追及,遂不及易。”

米芾《书史》云:“王献之送梨帖云:……刘季孙以一千置得。余约以欧阳询真迹二帖,王维雪图六幅,正透犀带一条,砚山一枚,玉座珊瑚一枝,以易刘,见许。王诜借余砚山去,不即还。刘为泽守,行两日,王始见还,约再见易,而刘死矣。其子以二十千卖与王防。”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

王诜(1037——?),字晋卿,卒谥荣安,太原人,后徙开封,宋英宗女蜀国长公主夫。毕生搜集研习历代绘画,筑宝绘堂。喜交接,与一时名流如苏轼、黄庭坚、米芾、韩拙等皆过从甚密,李公麟“官居京师十年,不游权贵之门”,亦宝绘堂中客,并绘《西园雅集图》,写王诜、苏轼、黄庭坚、苏辙、秦观、李公麟、米芾、蔡肇、李之仪、郑靖老、张耒、王钦臣、刘泾、晁补之以及僧圆通、道士陈碧虚等16人,皆当时博学辨识、名动四夷之高人。

刘季孙于元祐七年离世,因此,苏轼想得研山,王诜借还研山之事发生在元祐六年(1091)至元祐七年(1092)之间。

2.5 米芾壶岭研山

壶岭研山,见于米芾《竹前槐后诗帖》《书史·林希送余诗》和岳珂《宝真斋法书赞》记述。

2.5.1 米芾《竹前槐后诗帖》

米芾《竹前槐后诗帖》:“芾非才当剧,咫尺音敬缺然,比想庆侍,为道增胜,小诗因以奉寄。希声吾英友。芾上。竹前槐后午阴繁,壶领华胥屡往还。雅兴欲为十客具,人和端使一身闲。”据考,《竹前槐后诗帖》写于元祐七年(1092)初夏,米芾时年四十二岁。

2.5.2 米芾《书史·林希送余诗》

又见米芾《书史·林希送余诗》:“林希送余诗:‘壶岭共倾银霅水,墨皇犹展玉楼风。’壶岭,谓砚山也。”此处米芾特注“壶岭”是砚山之名。

2.5.3 岳珂《宝真斋法书赞》

宋代岳珂《宝真斋法书赞》有“米元章砚山诗帖,行书,八行”有四段记述,如下:

“山砚云时抱,奁书客不传。北窗多异气,正对净名天。——右先臣芾大字二诗五幅。”

“案:砚山诗止一首,与二诗五幅之语不符,当是友仁所跋本二诗,而珂但得其一耳。臣米友仁鉴定。恭跋。行书,二行。”

“右宝书米公砚山诗帖真迹一卷。砚山者,公平生所宝也。老谋菟裘,遂以易海岳之居,予固言之矣。治饷京口,既得旧址,兔葵燕麦,动怀人之叹,因筑围建祠以奉公。一日,觞客鹏云楼上,客郑君猷视园之扁,谓笈中尝藏公砚山诗,取而是之,良是。赎以得之,盖绍定戊子(1228)之四月,因刻以殿英光之帖。”

“赞曰:壶岭九华,营是一枝,何异乎持琬琰以易羊皮。砚之不存,而宝此诗,抑类乎舎鱼兔而守筌蹄。不我后先,得于斯是。几席江山,庶几见之。”

2.6 米芾喜岭研山

宋代渔阳公《渔阳石谱序》云:“芾具公服拜之,呼为石丈,时人诮之不恤也。及研山,一名喜岭,上有一天池,不假凡水,可以濡笔,天壤间奇物也。”

考米芾《书史》有“壶岭”研山,说郛本多错讹,《渔阳石谱》所记“喜岭研山”或为“壶岭研山”。

2.7 米芾眠石三日之砚山、米黻石钟山砚

《苏米志林》有“眠石”一则:“僧敄周有端州砚石,屹起成山,其麓受水可磨,号砚山。米后得之,抱之眠三日,属子瞻为铭。”

苏轼有散文《石钟山记》,又有《与钱穆父五十七首(之四十五)》云:“前日作《米元章山砚铭》。此砚甚奇,得之于湖口石钟山之侧。有盗不御,探奇发瑰。攘于彭蠡,斫钟取追。有米楚狂,即盗之隐。因山作砚,其理如云。过扬且伸意元章,求此砚一观也。”顾名思义,此石钟山砚铭,非彼眠石砚山之铭。

米芾又有《钟山帖》:“钟山石侧数字在宝公塔下,未曾刻了,告顺旨”,写于崇宁元年(1102),时年五十二岁。

米芾与苏轼初次相识于元丰五年(1082),苏轼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去世,两人相交近二十年。元祐四年(1089),米芾在扬州。时年五十四岁的苏轼,四月出京,六月往扬州访米芾,七月初三日到杭州,《东坡全集》卷七十五有《米黻石钟山砚铭》一首,即此时所作。

米芾《画史》:“吾自湖南从事过黄州,初见公(苏轼)酒酣曰:‘君贴此纸壁上’。”《独醒杂志》云:“元丰中过黄州,识苏子瞻,皆不执弟子礼特敬前辈而已”。朱靖华《苏轼简明年谱》元丰五年云:“米芾、董钺、绵竹道士杨世昌等来访雪堂。”王文诰《苏文公诗编注集总案》谓米芾来黄州访苏轼在元丰五年三月。

2.8 米芾《宝晋英光集》中的研山诗

《宝晋英光集》收录两首米芾研山诗。

卷三收“砚山”诗,序曰:“谁谓其小?可置笔砚。此石形如嵩岱,顶有一小方坛。”诗曰:“九江有奇石,趺岱而嵩头。巨灵藐一擘,嶕峣忆三休。屹嶫禀异质,嶒嶝谁刻镂。(石十二面十峰)百叠天巧尽,九盘猿未愁。阳壁宜产芝,阴崖谅潜虬。危颠方坛结,玉秘金泥修。垂手探杲日,朱轮运沧洲。一尘具一界,妙喜非难求。心欲蹑赤霄,八极皆部娄。(借)况兹对象物,其致一揆收。啑啑分别子,交戈舂其喉。”描述此石形如嵩岱,顶有一小方坛,石十二面十峰。

卷五又有“研山诗”,注曰:“新添,见英光堂帖。”诗曰:“山研云初抱,奁书客不传。北窗多异气,正对净名天。”

2.9 米芾五老峰砚山

2.10 元章款灵璧砚山

明代王圻(1530——1615)、王思义《三才图会·灵璧砚山》云:“灵璧砚山,山色淡青,峰峦四起,邃有二层,中一水池,大若小钱,深可半寸,为天生成,傍一小池。高二寸八分,长六寸,厚一寸许,下有‘元章’二字。山足天生水波一带,若浸山于中,其水脚色白黄相映,四面皆然。”

2.11 米芾远岫奇峰砚(天然砚)

《西清砚谱》记芾远岫奇峰砚山:高五寸,宽七寸,厚一寸二分。宋坑艧村石,色黄而黝,质理坚致。峰顶镌篆书“天然”二字。左峰峭壁上刻远岫奇峰,隶书四字。峰右陂陀刻行草“子昂藏”三字。峰脚直插水穴,穴上有篆书“可泉”二字。横镌“宝晋斋”三字,篆书。左镌“米芾”二字,行书。盖是砚为米芾所制,又为赵孟頫宝藏。乾隆有《御制米芾远岫奇峰砚歌》三首。

此远岫奇峰天然砚与米芾《砚史》和施闰章《学余堂文集·天然砚铭》尺寸、铭文均不同,两者应非一物。

2.12 宝晋斋三十二芙蓉砚山

李宗颢《宝晋斋三十二芙蓉砚山记》云:光绪丙申(1896)五月,余自闽海赴燕,纡道入吴,为金焦虎丘之游,偶翔步玄妙观,获见此石置摊货中,土蚀漫漶,迷离山目,高仅三寸,广不盈尺,而峰峦叠秀,池壑毕具,不假雕琢,殆有百仞一举、千里一胪之妙,询所值,以千四百钱对,如数与之,喜形于色,携归濯之清泉,剔其泥垢,绩彩奋发,石黝如墨,质坚如金,有乳白细文,击之声汤扬彻远,真灵璧佳品也。其底平如砥,上方有篆铭曰:“产泗滨,名灵璧。金其声,玉其质。龙之渊,虎之窟。从吾好,永不失。”末署“檇李项元汴题”,下方又有“墨林真赏”四分书,及“玉蕴山辉,松雪斋宝”八篆书。峰间亦镌有题字,曰“萝字峡”,曰“灵崖”,曰“莲花峰”。峰下悬崖壁立,有池曰“龟渊”,其池浑然天成,滴水经旬不耗。龟渊之左有峰,锐上分立,若俯若仰,飞瀑测湍,注壑流响,故曰“玉涧鸣琴”。又左曰“嶰谷”,其上连山插汉,远望嵾嵾,灵异秀阻,天台同状,故曰“仙都”。又左则高峰桀起,俯抱群岫,中有石脉,自巅下垂,皓如霜雪,望同悬瀑,尤为殊观,故又曰“瑶光烛汉”。其下曰“长啸崖”,崖侧曰“泐潭”。山之阴复有“仁乐”“神苑”“弧云岫”诸名,或分或篆,精妙无匹,虽洞庭涌云,鸥波沁雪不能尚也。谛审灵岩下,又有正书“口晋斋三十二芙蓉,芾”九字,首一字缺。

李宗颢(1862——1921),字煮石,号邵斋,又号萧庵、夷白,别署愤石生,清末民初南海人。善书法、绘画、治印,亦精古籍校勘之学。著有《萧庵读碑记》《萧庵印存》。此篇为最后(1897年)记载米芾“芙蓉砚山”的古文献。

记录与米芾和“芙蓉”研山有关的文献,又有宋代蔡绦《铁围山丛谈》,清代朱昆田《笛渔小稿·英石砚山歌》、高士奇《归田集·宝晋斋研山(并序)》和陈寿祺《砚山考》。这些文献对六峰宝晋斋研山和三十六峰海岳庵研山均有“芙蓉”的描述之词。

蔡绦《铁围山丛谈》云:“时东坡公亦曾作一砚山,米老则有二,其一曰‘芙蓉’者,颇奇崛。”朱昆田《笛渔小稿·英石砚山歌》云:“形模虽微气势阔,众峰朵朵芙蓉鲜。”高士奇《归田集·宝晋斋研山(并序)》云:“面面芙蓉削紫翠,隐隐萝葛随攀援。”陈寿祺《砚山考》:“按《铁围山丛谈》云:‘东坡公亦曾作一砚山,米老则有二,其一曰芙蓉者,颇奇崛,后上亦自为二砚山,咸视江南所宝流亚尔。吾在政和时,尝预召入万岁洞,至砚阁,得尽见之。’然则米易于苏者,固三十六峰奇胜;而易于薛者,即其一之芙蓉峰耶?”“是此石藏朱氏四世矣,然未知:即南唐故物耶,抑米氏之芙蓉峰耶?”

而显然,李宗颢所藏《宝晋斋三十二芙蓉砚山》,是与宝晋斋研山和海岳庵研山均不同的第三物。此三十二芙蓉砚山,在李宗颢前后均无文献记载。即便在赵孟頫和项元汴文集中,也未曾见只言片语。《宝晋斋三十二芙蓉砚山》是个孤证,仅李宗颢一家之言。

朱昆田(1652——1699),字文盎,号西畯,秀水人,朱彝尊子,太学生。尽读家中藏书,能传家学,有《笛渔小稿》《三体摭韵》。

2.13 明代孙克弘图卷中的米芾研山

明代孙克弘《云林石谱图卷》第二方,是宝晋斋六峰研山;第五方,释文描述与《砚史》中的“三层叠石研山”相同;第十方,题名“海岳”,题跋:“此石质润,肤理凝细,叩之声清。有白石凸出,横带山腰,若飞云出岫状。背有‘海岳’二小篆字,殆非人为,乃希世宝也。”

孙克弘又有《文窗清供图》,其第十段之研山着色画,下朱书隶字署“宝晋斋”三字,此研山与宝晋斋六峰研山非一物。

2.14 明代林有麟石谱中的米芾研山

明代林有麟《素园石谱》除宝晋斋研山(六峰)、海岳庵研山(三十六峰)之外,又有“永宁石”和“峨眉石”与米芾研山有关。“永宁石”释文:有臼石凸起,横带山腰,若飞云出岫状,背有“海岳”二小篆字;“峨眉石”释文,则有米芾《研山铭》(五色水,浮昆仑……)铭文。据前考,因《素园石谱》绘图多参照孙克弘《云林石谱图卷》,且一些图谱是林有麟根据想象所绘,故释文和铭文会出现张冠李戴的想象,不足信。

2.15 明代高濂称有伪造宝晋斋研山

明代高濂《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云:“有伪为者,将旧砖雕镂如宝晋斋式,用锥凿成天生纹片,用芡实浸水煮如墨色,持以愚人,每得重价。然以刀刮山底,砖质即露。有等好事者,以新应石、肇庆石、燕石加以斧凿修琢岩窦,摩弄莹滑,名曰砚山,观亦可爱。”

高濂,字深甫,号端南,浙江钱塘人。生活于万历年间(1573——1620)。明代戏曲作家。工诗词。其词多写优游林下之逍遥闲适,浅而有味,与散曲为近。有《雅尚斋诗草》《遵生八笺》、传奇《玉簪记》、词集《芳芷栖词》。《遵生八笺》成书于万历十九年。

猜你喜欢
米芾
宋 米芾 行书道祖帖
北宋·米芾《白帖》
米芾拜石
米芾与《阳朔山图》相关问题的再探讨
用“心”写字
米芾《尺牍-书札》集锦(上)
米芾学“字”的故事
石圣米芾的三个纪念地(上)
米芾《尺牍-书札》集锦(下)
米芾体硬笔行书教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