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创新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究

2023-09-22 14:23冀明张楠妮米伟丽
知识窗·教师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实践育人科技创新竞赛

冀明 张楠妮 米伟丽

摘要:随着“三全育人”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如何通过科技创新进一步深化实践育人模式,逐渐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高校需要以科技文化竞赛为基础,不断夯实平台搭建、师资培训、教学体系构建、资源保障、校企合作等基础构架,进一步完善并健全实践育人机制,提高育人成效。文章以“理奥杯”竞赛平台为例,阐述高校科技创新实践育人的初步模式,分析以科技创新为依托开展实践育人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实践育人;竞赛

一、背景与意义

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所以创新创业能力也成为衡量综合素质和人才实力的重要指标。在此背景下,高校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力度,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参与各类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

高校需要就如何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积极的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同时,建立成熟的创新创业培养体系是一个长期的、整体的工程,高校要整合学校、企业、社会等多重教育资源,以激发学生科技竞赛兴趣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以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当下,随着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理念的推广和深化,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切,这是高校实现大学教育责任进程中必须遵循和践行的重要任务。

二、高校科技创新实践育人现状

如今,国内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均开设了相关的基础课程,也通过建立企业孵化器平台、举办创新创业竞赛、设立相关奖项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通过以上方式,学生普遍具有基础的创新意识,选修创新创业课程的主动性不断增强,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断增加,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然而,在创新创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些高校仍然存在创新创业意识薄弱、创新创业能力不足、教师教学经验较为缺乏等问题。

(一)科学开展实践育人的目标不明确

目前,部分高校的实践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实施过程中育人持续性较差,育人目标不明确,从而导致实践教育在学生群体中产生的影响力较小。这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实践育人目标的设置尤为重要。然而,高校的培养模式和教学目标缺乏多样性,更看重统一性,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不够重视,缺乏对个性化发展和个性化教育的规划。

在开展实践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制订清晰的实践育人目标,根据实践育人目标要求进行教学,并要求学生对照实践育人目标来学习,这就需要师生共同探索、共同发力。与此同时,高校要拓宽学生的发展渠道,让学生在科学文化的学习实践中做到有的放矢,充分发挥个性化的优势。

(二)理论教学和实践培养不均衡

当前,高校的教学模式已经比较稳定,但是高等教育发展速度较快,学生的个性特点也越来越鲜明,在实践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高校的专业指导和平台建设较为欠缺,甚至出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培养失衡、相关机构不健全、缺少发展动力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高校需要进一步完善传统理论教学机制,理论教学和实践培养之间需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教师需要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重,确保教学过程既包含必要的理论知识讲解,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大部分高校实践育人师资力量不足,需要得到人才补充,做好实践育人的后备保障。在开展实践育人的过程中,高校要做到将实践育人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最后,高校要充分整合资源,利用好校友、企业、政府的力量,加强校企、校地合作,不断强化各方与学校的沟通和联系,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实践育人氛围。

(三)实践育人制度和平台建设还需完善

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合社会环境、形势的高质量人才,是高校的首要任务。首先,高校育人工作要契合協同育人的可行性、功能性和紧迫性。在开展实践育人的过程中,高校需要提供足够的制度保障,解决教学内容高度理论化、实际动手操作欠缺的问题。其次,部分高校在提供科技竞赛平台方面有所欠缺,影响了创新创业目标的实现及实践育人水平的提升。最后,部分高校实践育人手段落后,仅停留在传统教学方式上,不符合当前的教学要求。因此,高校必须整合资源,发挥好各年级学生、专业教师、管理教师等方面的力量,利用好他们的管理、服务、教育职能,参与实践育人全过程,形成育人合力,构建实践育人的制度保障。高校还要进一步建设并完善实践育人平台,提高竞赛的战略地位,以赛促学,以学促行,通过科技竞赛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增强高校育人效果。

三、“理奥杯”科技创新竞赛平台的实践

“理奥杯”科技平台是一种“四维联动”模式,旨在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培训、竞赛平台及专业教师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最终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这种模式包括激发科创兴趣、提高科创能力、利用科创力量和形成科创文化四个方面。

“理奥杯”科技创新竞赛平台是学生科学与技术协会组织,学院教师与毕业校友协同发力,通过学生自我管理、学院倾心培育、校友反哺助力,由面到点不断聚焦,逐步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凝练优秀科技创新文化,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理奥杯”科技创新竞赛平台致力于营造“求真务实,突出特色,锐意创新,全面发展”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脚踏实地、艰苦朴素、崇尚科学、团结协作、实事求是”的自我管理能力,达到科技竞赛兴趣高涨、科技创新能力出众、科技创新文化氛围浓厚、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突出的目标,实践育人效果显著。

(一)入门引导——激发学生科技创新兴趣

1.“心有所向,未来可期”新生启航系列活动——开学第一课

高校可以针对新入校学生开展系列讲座、基础知识培训、师生座谈会等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并使其了解一定的科技制作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發布科技相关宣传报道——激发学习兴趣

高校可以定期推送各类比赛信息、相关技术知识、竞赛获奖情况及行业前沿信息等,帮助学生了解科技相关的最新情况,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二)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1.新星杯——帮助学生了解基础电子制作

在刚入学时,学生对大学生活充满好奇与向往,这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尤为重要。因此,高校要面向刚入校的学生开展基础电子作品制作活动,激发他们的科技创新兴趣,引导他们掌握基础的电子制作技能。

2.科协公开课——加强学生理论及实践水平

高校可以组织学生科学与技术协会成员定期对低年级学生进行“零门槛”式的电子制作培训和相关技术知识讲解,提高低年级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

3.“理奥杯”科技创新竞赛——搭建科技实战平台

打造科技竞赛品牌,高校将“理奥杯”科技创新竞赛举办成学生科技活动的盛会,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每年,参与“理奥杯”科技创新竞赛的学生大概有一千余人,收到论文、创意类作品四百余件。经过“理奥杯”科技创新竞赛的孵化,很多学生从中脱颖而出,能够参加更高级别的赛事,起到培养和选拔科技人才的作用。

(三)多管齐下——充分利用科创力量

1.建立科技创新基金——发动校友力量

高校可以依靠校友力量,专门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学生从事各项科技活动。在自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一定的设备支撑和场地支持,才能更好地进行科技创新。

2.设立科创导师,聘请创新创业导师——发挥导师力量

高校可以对每个班级设立科创导师,同时专门聘请创新创业导师。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他们会带领学生参加相关实验项目、课题研究,并发挥专业特长、资源优势,指导学生自主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帮助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授科技讲座——充分利用教师力量

高校聘请教授、青年教师作为科技指导教师,为学生进行指导或开展讲座。讲座力求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以科学普及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学科前沿的最新研究,主要涉及数字电路、单片机、protel等知识,各讲座和培训之间具有一定的衔接性。

(四)总结凝练——形成优秀科创文化

1.文化传承

高校可以在学生科学与技术协会内部形成形式灵活、分享自由、百家争鸣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理论观点交流、科研经验分享的平台。经过多年发展,学生科学与技术协会已经凝练出“以老带新传帮带、以干促学共成长”的优秀文化传承。

2.文化宣传

“理奥杯”科技创新竞赛平台依托学生科学与技术协会已经有三十年的历史,通过将学生科学与技术协会和“理奥杯”科技创新竞赛的历史拍摄成宣传片,大力开展文化宣传,让学生从多方位感受科技的力量与魅力,形成良好的科技氛围,做到实践育人、以文化人。

对学生来说,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教育,准备并参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项目、科技竞赛活动及相关比赛,可以提高综合能力。对高校来说,育人过程需要不断强化实践育人的作用,并不断探索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高校将实践育人贯穿到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并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实践育人模式,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践教育在高校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实践教育既需要注重传授基本的实践技能和操作方法,又需要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科技文化竞赛作为一种优秀的实践性教育手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应注重科技文化竞赛的作用,不断完善育人机制,在“三全育人”理念下,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社会的发展作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维强,强雨,杨晓庆.科技文化竞赛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研究:以成都医学院非医学专业为例[J].国际公关,2021(6).

[2]杨瑞勋.基于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5(9).

[3]李特,刘阔,刘海波,等.面向“双一流”建设的科技创新实践育人培养模式探究[J].高教学刊,2022(14).

[4]穆丽,宫春艳.基于“知识、能力、素质”的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实践育人模式研究[J].中国商论,2022(14).

[5]伍国正,那成爱,李川,等.“三链”协同融合的设计创新实践育人模式与实现路径:以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设计实践教学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6).

猜你喜欢
实践育人科技创新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