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面花的文化内涵及传承探究

2023-09-23 12:00张娜李可可刘明姣
东方收藏 2023年7期
关键词:设计应用文化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娜 李可可 刘明姣

摘要:关中面花是关中农村地区使用面粉制作的具有人情礼仪、时节祭祀意义的面食,它承载着地域文化,寄托了关中人民的个体生命情感。其不仅是黄河流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还是具有实用价值和观赏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研究关中面花,分析其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通过图形再设计应用,探索关中面花文化新的艺术形式,从而推进面花艺术的现代传承,探寻面花艺术融入现代生活的创新方式和传承路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中面花;文化内涵;设计应用

面花又称花花馍、花馍、面塑、礼馍等,是一种广泛流行于陕西、山东、甘肃、山西等中国北方农村地区,使用面粉制作的具有人情礼仪、时节祭祀意义的面食。其中,陕西面花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大多分布于关中地区。关中面花因其张扬、强烈的审美风格,寓意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民俗文化,从而具有鲜明的特性,在关中民间十分盛行。关中面花贯穿了关中民众的一生,更与岁时节令、民间礼仪息息相关,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本文对其进行分析认知,期望能够对面花艺术的创新传承与发展提供帮助。

一、关中面花概述

关中面花演化至今,是关中人民礼尚往来、联系感情必不可少的礼品。关中人民常用拟人拟物、谐音寓意等手法将面团捏塑出丰富多样的造型,把他们对生命的热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亲友的祝福等情感渗透进面团,使之成为具有审美意味和个体生命情感的艺术品。而礼俗类别面花更是与人息息相关,伴随着出生、周岁、婚嫁、乔迁、寿宴、丧葬等民间礼仪,不同造型的面花被用于不同场合,用来相互赠送表示祝福,增进情感。

二、关中面花的精神文化内涵分析

面花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本,立足于民俗文化,是以技艺、形象、造型等为外在表现形式,以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和精神内涵为核心的“活”的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下,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席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关中面花深深扎根于关中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之中,承载着地域文化,寄托了关中人民的个体生命情感,蕴藏着传统民俗文化的根源。由此,对关中面花抽丝剥茧,把握住其精神思想的核心,能够更好地推动关中面花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一)就地取材的艺术——乐观的生活态度

因关中地区的气候适宜小麦生长,從考古发现商周即出现麦子以来,到先秦时期关中地区已经开始种植小麦了。汉代石磨技术和魏晋时期发酵技术的掌握,让面食成为关中人民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从最开始的“坼作十字”开花馒头,到后来造型丰富的面花,关中人民对白花花的面团有着自己的审美理解与加工创造。关中人民不满足于简单的馒头造型,而是怀着喜悦的心情,用灵巧的双手将一团团普通的面团捏塑成身边的花果鸟、人事物或想象中的祥瑞事物。关中面花呈现出关中人民的审美习惯,寄托了他们对生命的热情追求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同时,关中面花也因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地域文化以及创作者个体情感而成为具有食用价值的艺术品。

关中面花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创作,饱含着当地民俗文化的独特内容。人民与土地是相依相存的,关中人民在日复一日、繁忙枯燥的农耕生活中随手取用身边最常见的材料来抒发情感、满足精神,用一双巧手去创造生活的艺术。乐观的生活态度让关中人民安乐自足,将平淡的生活也装饰得充满趣味。

(二)从祭祀到民俗——对天地、生命的敬畏

据宋代高承《事物纪原》中的记载:“诸葛武侯之征孟获,南迁将渡泸水,土俗以人首祭神,亮令杂用牛、羊、豕肉包之,以面像人头代之。馒头名始此也。”[1]这可以说是面花艺术的雏形与起源。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面花应用的场合与范围越来越广。到如今,其依然是关中地区民众祭祀祖先必不可少的物品,同时它也会被应用在各种节日和民间礼仪活动中。如元宵节制作花灯形状的年灯馍,希望驱病除灾、前程光明美好;小孩子出生时赠送圈圈子面花,期望孩子健康平安;老人过寿时赠送寿桃馍等,祝福老人健康长寿……不同造型的面花寓意不同,应用场合和数量也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这些面花中都饱含着民众对天地、生命的敬畏。因为敬畏,所以拿出最宝贵的食物,花大量的时间、精力,用手工捏造出各种造型,并按照已有的审美习惯去装饰它们,最后将美观的面花用于供奉祖先、赠送亲人,祈望能够风调雨顺、丰衣足食,亲人平安顺遂、生活幸福美好。在当下,这种对天地、自然、生命的敬畏之心,显得尤为重要与明智。

(三)能吃下去的祝福——纯朴节约的美德

面花由于其材料语言的特性,虽不能像刺绣、剪纸、年画等其他民间美术那样保存很长时间,但与民众却多了一些“血脉相连”之感。从制作、赏玩到最后食用,面花与民众的联系十分密切、亲近。面粉制作的面花美观、生趣,除了专门用于观赏的面花以外,通常祭祀、送礼的面花都会在供奉、馈赠结束之后被拿来食用。即使如今的物质生活相对富足了,但是这一纯朴节约的良好美德依旧保存了下来。如红白喜事时亲友送给主家的面花可以被用来宴请宾客,同时也减轻了主家筹办宴席的负担。

此外,面花饱含着民众对亲人、朋友真挚的祝福,关中人民普遍认为吃下面花就是受了福,面花中包含的美好祝愿就能成真。如七夕乞巧节时,奶奶会为孙子、孙女制作各种水果造型、针线笸箩和砚台造型的面花供奉给“巧娘娘”,合乎乞巧的意思,之后会专门将上供过的面花作为礼物送给男孩女孩,孩子们在欢快把玩后就会将其吃掉;在除夕的“接神”、祭祖等活动中,关中人民会上供“敬爷馍”,献过的“敬爷馍”可被当作晚辈给长辈拜年之后,长辈赠予晚辈的回礼,食用这种“敬爷馍”也就意味着得到了先祖、神灵的祝福。

三、关中面花艺术的传承

关中面花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流传,其造型特色和精神文化内涵都深深根植于陕西民族文化土壤之中,记录着关中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和地方文化脉络,代表的是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地区文化底蕴深厚,这里的华州面花、澄城面花、合阳面花等都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花所蕴含的特色传统习俗和精神文化内涵需要传承,只有不断地传承下去,保持其以人为本的技艺、经验、精神的活态流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精神、文化内核传承——民俗化转变

面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强调的是其文化内涵的活态流变。不顾民俗文化特点和精神内涵,只一味地迎合现代时代特征和审美情趣,会使面花艺术丧失其本来面目和内在精神。关中面花艺术中饱含着关中人民对于生活、生命的精神和态度,是人际交往中联系感情、表达祝福与爱意的媒介,因此,面花的传承不能脱离其精神、文化的实质,而是要将面花制作转变为关中人民在重大节日、礼仪活动时的固定民俗活动,变成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生活方式。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方李莉谈道:“文化是生活方式的总和,传统文化的复兴首先要让其融入我们的现代生活,成为我们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其脱离了我们的现代生活,只存在于博物馆或舞台的表演中,其生命力就消失了。”[2]文化的传承如果脱离了人、脱离了生活,那么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生命力可言。面花属于优秀的民俗文化,其传承应与人民紧密结合在一起,与民众生活相连,内化为地方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如除夕时,北方人通常会吃饺子,而南方人会选择吃汤圆,这样的固定习俗与大众印象一样,做面花可被塑造为关中人过节及重大场合时的固定民俗活动、地方特色,甚至让面花成为离乡游子思乡的“明月”。

(二)表现形式上创新传承

精神文化的传承使得面花艺术源远流长,面花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享受和物质上的满足。而这种民间艺术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其外在表现形式上需要创新才能实现其现代化传承,才能与现代化生活相融得更加和谐。关中面花应立足于非遗文化,通过现代设計方法的运用进行表现形式上的创新,进而让其融入现代生活之中。以活态形式保留其原生态形式的传统工艺,区别于市场主流消费文化的元素,发展独特的历史和传承方式,将传统的民间手工艺进行设计应用,融合现代设计方法,让非遗文化走进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之中。

面花不仅是一门手工艺,同时还是一类艺术品。对于面花艺术元素进行提取应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将其文化和特色保留,融入现代生活,通过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创造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产品[3]。因此,要在充分保留关中面花地域特征和艺术特色的同时,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对其艺术元素进行再设计并应用到现代生活之中。

以“老虎馍”为例,将面花造型进行局部或整体的矢量绘图转换,并整理线条,使其在视觉画面上效果统一。运用矢量、标准的转化手法对图形进行合适的变换和编辑,从而使面花艺术能够更加适应现代生活的土壤。这种方式的核心在于将面花视为一个完整图案,有目的地进行删减、混合、排除和重新利用[4]。

四、结语

无论面花的外在表现形式和传承途径如何改变,万变不离其宗,都不能改变其精神文化内涵的本质,不能将其从文化常态中剥离。在进行现代化传承的同时也要避免面花艺术被现代性同化,这也是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应从文化本位上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中面花蕴含着关中人民对天地自然、人和生命的精神与态度,是关中地区重要的饮食文化,是民族个性的显现,其保护、传承和创新需要更多人的重视与参与。

参考文献:

[1][宋]高承.事物纪原[M].北京:中华书局,1989.

[2]方李莉.设计·手艺与中国文化复兴——方李莉谈“设计与文化”[J].设计,2020,33(02):34-38.

[3]史耀增.合阳面花的艺术特色及民俗应用[J].民艺,2020(03):105-108.

[4]张琛,弓太生.面花艺术元素在皮具设计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皮革,2021,50(11):117-121+125.

作者简介:

张娜(1983—),女,汉族,山东诸城人。博士,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陕西特色传统民俗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李可可(1998 —),女,汉族,河南信阳人。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研究。

刘明姣(1998—),女,汉族,河南平顶山人。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设计应用文化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
浅析陕西土布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绘本书籍中插图语言的应用
装置艺术介入城市邻里空间的应用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