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文化资源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2023-09-26 14:47王梅杰
区域治理 2023年21期
关键词:中华学院思政

王梅杰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既是中国古代圣人的宝贵经验,又是中华5000多年来的历史积淀,它在培养我国青年一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青年一代的思想品德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高等职业学校思政教学过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进行渗透,应该成为目前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者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义与特征

在高等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具有代表性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典型事例引入到课程中去。认识并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性,提炼出其要素与特色,将其融入专业课的“思政课”中去。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如此的广博,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民的心中,同时也对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伟大民族,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它不但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也产生了辉煌的精神财富。当前,我国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文化,都是经历了长期的洗礼和沉淀后,所产生的文化精华[1]。

二、中华优秀文化在高职学生思政工作中的功能

(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将中华优秀文化纳入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中国的文明,凝聚了无数先贤的智慧,从三皇五帝到清代末年,中华的文明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也越来越有价值。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人类的知识储备虽然有限,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却是无穷无尽的,无论在哪个方面,都可以不断地挖掘和钻研,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内涵,这对于提高职业院校学子的人文素养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2]。拿传统的节日文化来说,它属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在过去的几千年中,我国广大的底层群众辛勤劳动,创造出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财富,而节日文化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艰苦的工作中,只有在节假日才能得到休息和娱乐,因此,创造出了很多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文化性的节日庆典。此外,在古老的神话传说的映衬下,我们古老的节日文化变得更加具有了一种神秘感,它来自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而在当今时代,这些节庆文化也是极有价值的文化珍品。将节庆文化引入到高等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中,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体会到我们祖国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悠久的历史[3]。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对大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我们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所以,在高等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把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方面起到了很大的帮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们的文化事业也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来自于西方文化的冲击,某些传统文化逐渐丧失了继承性,部分青年被西方文化所感染,对国外的影视、漫画等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部分人更是对中华的优秀文化嗤之以鼻。同时,由于受到了西方社会的冲击和熏陶,高等职业学校的大学生爱国意识也相对较弱[4]。在此背景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使学生重视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高职院校中华优秀文化与思想政治教学结合现状

(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不够深入

当前,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很多职业技术学院采用的是“实践性”的教学模式,而对“思想性”和“理论性”的重视程度较低。部分专业课、基础课、实训课、实验课等,缺少与课程思政事例的融合,造成了项目课程的思维强度较低,部分思政课及相关文化课的学时逐渐被专业课所压缩。部分思政课老师受到了传统思想观念的严重影响,在思政课堂上采用传统的思维模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多,教学案例也相对陈旧,导致学生学习效率较低。

(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兴趣

在当今世界,随着资讯科技的高速发展,西方的思想观念对我们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此外,网络具有的开放性,让其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教育理念。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因为学生本身的文化辨识能力不足,很容易被一些片面的价值观所影响,进而导致学生崇尚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失去了兴趣[5]。

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途径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要积极探索、挖掘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意义,积极推进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为完成中国梦汇聚起一股强劲的精神动力。

(一)发挥美术教学的优势,促进“以文化育人”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协调发展

要重视对高职专业和课程的应用,要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对与专业和课程有关的美术教学材料进行科学地选择,挖掘出丰富而优质的思想政治教学要素。结合高职院校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过程的现实需要,挖掘出文化艺术中所蕴含的思想、道德、人格等因素,并利用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把传统的文化和艺术融入教材,融入课堂,融入大学生的心灵[6]。

一是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实践中感悟,用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传承优秀的文化技术和技艺,弘扬优秀的文化和艺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传统文化的陶冶熏陶,从而受到一种有意义的思想和政治的影响。

二是利用丰富多彩的文艺表现与交流手段,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文化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它包括文学作品,设计作品,工艺作品等。通过参观,学习,交流,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把热爱工作的劳动精神,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之中。

三是要创新思政课教学的方式,弘扬传统的人文精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进行文艺创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担负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对学生进行“三观”的指引纠正,防止学生受到不合理的意识形态、不良的社会风气的左右,对学生进行积极的生活方式的探讨。

(二)构建艺术审美教育系统,提高艺术育人的渗透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高等职业学校应该准确地抓住新时期美育工作的重点,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寻求美育工作的创新和发展道路,从而指导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出崇高的道德品质。

一是要把审美教育融入课堂中去,健全审美教育的课程体系,加强对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要把中华优秀文化遗产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把它纳入公共课中去,认真做好美术院校美术学科的教学计划。要深层次地发掘各个学科中所包含的审美教育价值,将这些审美教育资源进行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审美教育的内容转化为审美教育,从而使审美教育在更广、更深的层面上,更好地体现审美教育的教育功能。在高等职业学校中,老师们应该时刻铭记着自己的育人职责,以公共基础课程、选修课程等为基础,用一种让大学生们喜欢的语言风格和表现形式来展现自己的教学内容,让这门课程成为一门让人如沐春风的课程,让学生们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意识得到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渗透。

二是把艺术教学与艺术实习有机地融合起来,拓展审美育人途径,提高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学的感染力。通过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美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促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美术教育的发展,促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美术教育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让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审美体验,直观感受美的意象,激发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热情,进而充分展现学生的文化主体性和创造力。要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感染力,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必须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个性特征。

三是把审美与人文关怀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凸显审美的特点,扩大思想政治工作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的影响。要以“大学生文艺汇演”“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品牌工程与活动为基础,突出美育活动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与活动的影响,使之更好地发挥审美教育的辐射作用,使学校文化活动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使高职院校的学生们更好地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中华民族的精神。将绘画、书法、泥塑等传统工艺,运用到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去,打造出地方和学校的审美教学活动,在创意和创作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三)构建以文化育人为核心的信息化支撑体系,以保证文化育人的实效

一是通过科技革新,扩大教育融合的范围,通过动态的回馈,提高了教育的时效性。首先,要继续满足因特网条件下融合媒介的需求,充分利用新媒介的特性和优势,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与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丰富文化艺术和思想政治的表现形态和传播途径,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立体化、多元化。

二是要根据职业技术学院的学情及专业特色,把互联网思维与媒介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互联网思想的技术内涵,并在职业技术学院的互联网教学中进行创新,使思想政治的“同屏展示”“多屏互动”成为可能,从而提高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技术经验,提高职业技术学院的育人魅力与魅力。

三是要与科技成果相结合,进行动态评估。在此基础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政课进行动态的、全面的、系统的研究,实现了思政课程的全面充实和完善,提高了思政课程的质量。

四是要注意对思政教学整合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动态的改善和管理,以动态的质量回馈和多种形式的评估为手段,促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学改革的持续创新。针对高校师生对美育、思政等方面的动态性需要,科学地改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实践,使之达到一体化、创造性的发展。

五是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评估和分析,确保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状况保持在一个更高的水准,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品质监控,提高教育效果。首先,结合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结构及课程教学现状,运用大数据评价及分析手段,对“文化”与思政教学的“互动”进行检验,并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质量管理”,强化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学的“互动”效应,提高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学的“可视性”,提高职业技术学院的“审美”与“思政”的“互动”效应。其次,从艺术表现形式、艺术表现方式、艺术传播效果等方面,对其进行相应的统计和评估,并根据职业技术学院的特色,对其进行合理的选择,使其能够更好地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之美展现在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面前,从而使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艺术和艺术的美感。重视审美评价与思政相结合的现状分析,运用大数据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进行系统、动态的评价,从而完善以“文化人”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促进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结束语

将中华优秀文化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项十分有价值的工作。然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融合过程中,却因为种种因素而出现了许多问题。为此,高等职业学校在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更为多样的教学方法,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从而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水平,培育出一批素质优良、素质过硬的职业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中华学院思政
初等教育学院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学院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