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遵化燕山书院

2023-10-09 08:35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吴洪成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山长燕山书院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吴洪成 高 璐

遵化,今属唐山市所辖的县级市,据《遵化县志》记载,此名来源于“遵循孔孟之道,教化黎民百姓”。作为联合国地名专家组所认定的“千年古县”,素有“畿东第一城”之称。在康乾年间清代书院蓬勃发展时期,燕山书院于此地诞生。

一、燕山书院的沿革

康熙年间,随着国家政治开始稳定,政权不断巩固,清政府的书院政策由顺治年间的百般抑制转向适当放宽,遵化燕山书院就诞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

燕山书院在遵化州城东街,本为义学,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 年),遵化知州刘之馄在察院遗址扩建,适龄生童纷纷前来就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文教事业的发展。“燕山”,其意一为承窦燕山兴学之遗风;二为借境内同名山脉的声誉来勉励教师和学生。当地多任官员都对燕山书院的办学活动给予了支持。乾隆三十九年(1774 年),新任遵化知州李荫椿出身进士,他从入仕的亲身经历出发,认为为国培养人才是书院义不容辞的职责,于是为燕山书院兴建讲堂正厅、仪门、厢房等建筑,使之成为一所各项设施较为完备的地方书院。

燕山书院在光绪年间达到办学鼎盛,设施条件进一步完善,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影响力扩大,成为京东、冀北区域的著名文教胜地。

二、燕山书院的管理与教学活动

在科举考试教育目标制衡下,燕山书院的课程安排以“四书”“五经”为主,甚至直接教授生徒写作八股文和其他各种考试文体。有时山长和教习也会根据科举考试训练要求,教授文学诗赋、历史典籍、法律规程,乃至于将数理医药等相关教材纳入讨论、学习范围。

“教学相长、讲学自由”是燕山书院师生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之一,燕山书院偶尔允许不同学派人士到院进行会讲,彼此切磋及争鸣。

燕山书院立有规章,在院长选聘、生童请假、酗酒赌钱以及考课蒙混等方面按章做事,以官说滥荐、名实不符、形同虚设、放任自流等流弊为耻,若有发现则惩治不贷。

在教学方法上,燕山书院与清代其他河北书院相类似,即大多以学生自主读书、刻苦钻研为主,教师辅之以启发诱导,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书院的学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自己阅读及探究,教师则是一个领路人,充当答疑或讨论、咨询者的角色,对学生读书、修身进行多方面指导,意在通过教师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刻苦钻研精神。这是燕山书院与同期地域内地方官学之别,是超越优势之所在。

山长作为书院的掌舵人和主讲者,对稳定和提升书院的教学质量至为关键。清代河北书院的山长大多是由各省督抚学臣聘请的硕学名流之士,意在由官府掌握对书院的控制权。书院山长的待遇非常丰厚。燕山书院的山长一经聘任,“每岁束金平银一百二十两,分季致送。每月薪水东钱五十吊,到斋按月致送。年节敬共东钱二百吊,端阳中秋,各送东钱六十吊,年节送东钱八十吊。”

燕山书院的考课分为官课、斋课两种,官课由地方官员命题和阅卷,一月一次,斋课则由院长命题评卷,一个月四次。考课的内容与书院日常的教学内容一致,一般内容为八股文、诗赋、古文、解经、策、论等,实际上,这样的考课形式是针对科举考试所进行的模拟式测验,具有应试教育特点。除考课外,燕山书院规定“生童各具功课一册,逐日将所读经史、诗文,一一注明某篇某行或某句止。次日早起,整理清楚”,以便山长第二天“抽取背诵,以稽勤惰”。生童需要每天在山长的名册簿上亲笔签到。

燕山书院对学生品德教育极其重视,要求书院生童严格自律,追求优良的德行,对于行为懒散、放任游荡以及道德失范者予以处分及管控。对德行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尤其是对其或危及全体,或破坏学风、践踏院规、败坏伦常的行为,书院有戒饬、开除、鸣鼓驱逐、除名并报官立案永远不许入院肄业应试等极为严厉的惩罚。燕山书院对道德伦常的重视,于今日教育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三、燕山书院的办学经费

清代河北书院经费的来源一般分为三种,分别是学田租银、官绅捐资和发商生息。自清朝雍正年间(1723—1735 年)下达“创办省会书院”的诏令后,书院办学政策趋于宽松的状态,士民以及当地官员对书院经费的补贴与捐助也逐渐增长。因此,燕山书院在雍正至乾隆时期(1723—1795 年)拥有了较为丰厚的办学资金,包括教师的聘用以及生童膏火发放的费用也有了保障。

燕山书院作为经费收入的官地有2 顷37 亩,每年秋后,大约可以收租粮21 石1 斗,为书院的日常支出以及师生膏火费用和其他费用提供了部分来源。另外,院门左右房舍每年收出租钱9000 文,也为书院提供了收入补充。遵化州邻近丰润、玉田二县,每年捐解束脩膏火银360 两。其支发未敷,知州捐俸补给。燕山书院采取了多种途径相结合的方式来保障书院的经济来源,将经费不足的风险降到最低。这无疑是办学治校的明智之举。

清代河北书院的支出项目繁多,大致分为三大类:基础设施建设开支、教学活动和管理经费开销。

在基础建设支出方面,最主要的就是用于修葺房屋和置备设施。管理、教学活动支出包括山长、教师薪水,门役、斋夫、伙夫等人员的工钱,学生膏火费及奖励,“生童课卷”印制,资助书院生徒参加科举考试等。

清代河北书院经费管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官府直接管理,另一种是官民合作,共同管理,燕山书院采取的是后者,同时又兼纳前者因素,即书院自主管理,官府从中监督。燕山书院成立董事会,选任董事来对日常院务进行督办,其中就包括对资金的管理。

四、燕山书院的“近代改制”

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和二十七年(1901年),针对书院改制和兴教育才问题,光绪皇帝先后两次颁布“谕旨”,在这一史称书院“近代改制”风暴中,燕山书院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 年)改为遵化州官立中学堂,再后来演化为现在的遵化市第一中学。

清代遵化知州李廷瑞曾为燕山书院题联:“循义塾之成规,敬业乐群多士至今思谏议;值讼庭之清暇,论文讲艺同舟何幸得林宗”。燕山书院秉持着扶持风化、造就人才的教育理念,先后为全遵化培育出100 余位时哲名宿,清代遵化州中士林大多出自燕山书院。燕山书院严谨的学风、浓厚的学术氛围、对人才的重视,至今仍对冀东北的教育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山长燕山书院
朵云书院黄岩店
无题
燕山水库
平江县率先在湖南省全面推行“山长制”
白鹿洞书院记
燕山水库
福安市率先开展一重山森林资源“山长制”绩效管理
家在燕山
山长的出身与岳麓书院的千年发展*
燕山秋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