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地区粳稻新品种区域试验

2023-10-09 09:34方忠坤徐乐斌徐建庭刘开福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15期
关键词:中感米质叶枯病

方忠坤 徐乐斌 徐建庭 刘开福

(广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安徽广德 242200)

安广德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苏浙皖三省八县(市)交界处,是山区农业县级市,有永久基本农田2.95 万hm2[1]。广德与苏浙两省毗邻接壤,而苏、浙两省粳稻种植面积很大,适宜于广德地区种植的粳稻新品种将有机会进入苏、浙两省,是安徽省审定的粳稻品种进入省外市场的“桥头堡”。笔者对2022 年安徽省广德试验点中粳迟熟组区域试验的14 个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了科粳5 号、皖粳1912、亿粳901、皖垦粳830、庆粳糯7 号5 个适宜于广德及周边地区种植的粳稻新品种[2-4],为以上地区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粳稻新品种提供了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

参试新品种共14 个,设A、B 2 组试验,每组不含对照7 个品种。其中A 组试验品种:科粳5 号、皖粳1912、九粳583、亿粳901、华糯500、皖垦粳830、皖垦糯3213;B 组参试品种:鑫香粳5129、淮粳糯998、徽粳003、稷粳2718、庆粳糯7 号、科脆粳4号、灵谷粳2 号。2 组均以当粳8 号为对照品种(CK)。

1.2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位于广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桃州镇南塘试验田,试验田肥力水平中等偏上、排灌方便、形状规正、大小合适、肥力均匀,交通方便。

1.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1.3.1 试验设计 同一试验组安排在同一田块进行,完全随机区组排列,每一品种设3次重复。小区长方形,长∶宽=2.6∶1,小区面积13.3 m2。试验小区四周设置保护行,保护行多于4行,种植对应的小区品种。小区间、小区与保护行间距≤33.3 cm[5]。

1.3.2 栽培管理 播种前利用晴天晒种半天,提高种子发芽率,并用咪鲜胺浸种消毒,5 月17 日播种,6 月15 日移栽。同一组试验所有品种同期播种、同期移栽,栽插行株距为20.0 cm×16.7 cm,常规稻每穴3~4 粒种子苗,杂交稻每穴2 粒种子苗。

栽培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①施肥水平中等偏上,施基肥(复合肥中N∶P∶K=15∶15∶15)450.0 kg/hm2,移栽后7~10 d及时追施返青肥,施尿素150.0 kg/hm2,同时加拌除草剂进行田间化学除草,拔节后追施复合肥300.0 kg/hm2、尿素112.5 kg/hm2;②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③根据植保部门提供的病虫情报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共防治2 次病虫害,田间病虫草害未对试验造成影响;④根据试验地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鸟、鼠、禽、畜等为害;⑤水分管理,浅水栽插,深水活苗,保持2~3 cm 浅水层促分蘖,当全田总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90%时及时落水烤田,至白露白根,抽穗前和抽穗后5~15 d 保持3 cm 浅水层,在此前后,保持湿润和间歇灌水,干湿交替到黄熟,并在成熟前7 d断水[5];⑥及时收割,在95%以上实粒黄熟时,利用晴好天气及时收割、晾晒、测产;⑦高温天气及时进行了田间灌水,抽穗期错开高温时间,高温等异常天气对试验影响不大。

1.3.3 田间观察记录 整个试验过程中,由专人负责观察记录,从而确保试验过程和试验结果的真实性、科学性、准确性。并按照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观察记录标准及记录表的要求进行田间观察记录、苗情调查、取样考种、全区收割、晾晒测产,然后对各品种进行综合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A组:有5 个品种比对照当粳8 号增产,增产幅度为2.45%~6.93%,有2个品种较对照减产,减产幅度为20.92%~32.74%。

B组:有6 个品种比对照当粳8 号增产,增产幅度为1.08%~9.41%,有1个品种较对照减产,减产为41.13%。

2.2 全生育期

A组:所有品种都比对照当粳8 号早熟,全生育期较对照早熟2~9 d。

B组:品种鑫香粳5129比对照当粳8号迟熟5 d,其余品种较对照早熟,全生育期较对照早熟2~11 d。

2.3 主要农艺经济性状

经田间记录、测产、室内考种,参试品种有效穗、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主要农艺经济性状详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比对照增产的品种有科粳5号、皖粳1912、九粳583、亿粳901、皖垦粳830、鑫香粳5129、淮粳糯998、徽粳003、稷粳2718、庆粳糯7 号、科脆粳4 号,其余3 个品种比对照减产;生育期比对照长的品种为鑫香粳5129,其余品种均比对照短;参试品种有效穗、株高在288.0 万~352.5 万穗/hm2、82.0~101.4 cm;穗长为13.5~18.8 cm,总粒数、实粒数及结实率分别为120.3~179.3 粒/穗、80.4~157.6 粒/穗、57.0%~93.8%;千粒重为24.1~27.7 g。

表1 参试品种生育期、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及产量表现

2.4 米质

从表2可以看出,14个参试品种中,有3个品种达到部标二等米,分别为亿粳901、皖垦粳830、徽粳003。另科粳5 号、皖粳1912、九粳583、华糯500、鑫香粳5129、稷粳2718、灵谷粳2号7个品种达部标三等米,其余4个品种为普通米,对照当粳8号为三等米。

表2 参试品种米质检测结果

表3 参试品种抗病性鉴定结果

2.5 抗病性

可以看出,所有品种都感稻瘟病,高感稻瘟病的有5 个品种,其余品种感或中感稻瘟病,对照为高感稻瘟病;中抗或抗稻曲病的品种有8 个,其余品种为感或中感稻曲病,对照为感稻曲病;所有参试品种都感或中感白叶枯病,对照中感白叶枯病。

3 品种综合评价

3.1 科粳5号

属中粳常规水稻品种。产量为9 837.45 kg/hm2,比对照当粳8 号增产6.93%,株高101.4 cm,有效穗322.5 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45.2粒,结实率91.7%,千粒重27.3 g。全生育期150 d,较对照当粳8号早熟2 d。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抗性鉴定,感稻瘟病(综合抗指4.4,稻瘟损失率7级),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1%),中感白叶枯病。经安徽省稻米及制品检测中心检验,米质为部标三等米。

3.2 皖粳1912

属中粳常规水稻品种。产量为9 649.95 kg/hm2,比对照当粳8 号增产4.89%,株高98.4 cm,有效穗303.0 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40.8粒,结实率92.7%,千粒重24.8 g。全生育期147 d,较对照当粳8号早熟5 d。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3.0,稻瘟损失率5级),抗稻曲病(病穗率2%),感抗白叶枯病。米质为部标三等米。

3.3 九粳583

属中粳常规水稻品种。产量为9 537.45 kg/hm2,比对照当粳8 号增产3.67%,株高95.0 cm,有效穗294.0 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69.6粒,结实率71.1%,千粒重27.5 g。全生育期146 d,较对照当粳8 号早熟6 d。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3.6,稻瘟损失率5 级),中抗稻曲病(病穗率5%),中感白叶枯病。米质为部标三等米。

3.4 亿粳901

属中粳常规水稻品种。产量为9 424.95 kg/hm2,比对照当粳8 号增产2.45%,株高92.6 cm,有效穗315.0 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38.4粒,结实率92.7%,千粒重24.8 g。全生育期146 d,较对照当粳8号早熟6 d。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4.1,稻瘟损失率5 级),抗稻曲病(病穗率2%),感白叶枯病。米质为部标二等米。

3.5 华糯500

属中粳常规水稻品种。产量为6 187.5 kg/hm2,比对照当粳8 号减产32.74%,株高82.0 cm,有效穗331.5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50.3粒,结实率57.0%,千粒重25.7 g。全生育期144 d,较对照当粳8号早熟8 d。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4.0,稻瘟损失率5 级),抗稻曲病(病穗率2%),感白叶枯病。米质为部标三等米。

3.6 皖垦粳830

属中粳常规水稻品种。产量为9 737.55 kg/hm2,比对照当粳8 号增产5.84%,株高97.2 cm,有效穗318.0 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49.5粒,结实率84.6%,千粒重26.0 g。全生育期143 d,较对照当粳8号早熟9 d。感稻瘟病(综合抗指4.4,稻瘟损失率7级),中抗稻曲病(病穗率5%),感白叶枯病。米质为部标二等米。

3.7 皖垦糯3213

属中粳常规水稻品种。产量为7 275.0 kg/hm2,比对照当粳8 号减产20.92%,株高83.3 cm,有效穗352.5 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20.5粒,结实率72.0%,千粒重24.1 g。全生育期145 d,较对照当粳8号早熟7 d。高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1,稻瘟损失率9 级),抗稻曲病(病穗率1%),感白叶枯病。米质为部标普通米。

3.8 鑫香粳5129

属中粳常规水稻品种。产量为10 174.95 kg/hm2,比对照当粳8 号增产9.41%,株高95.8 cm,有效穗331.5 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79.3粒,结实率87.9%,千粒重26.1 g。全生育期157 d,较对照当粳8 号迟熟5 d。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3.8,稻瘟损失率5 级),中抗稻曲病(病穗率4%),中感白叶枯病。米质为部标三等米。

3.9 淮粳糯998

属中粳常规水稻品种。产量为9 874.95 kg/hm2,比对照当粳8 号增产6.18%,株高89.0 cm,有效穗348.0 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31.5粒,结实率86.2%,千粒重25.8 g。全生育期146 d,较对照当粳8 号早熟6 d。高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8,稻瘟损失率9 级),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0%),中感白叶枯病。米质为部标普通米。

3.10 徽粳003

属中粳常规水稻品种。产量为9 587.55 kg/hm2,比对照当粳8 号增产3.09%,株高97.5 cm,有效穗303.0 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26.4粒,结实率93.8%,千粒重27.7 g。全生育期145 d,较对照当粳8 号早熟7 d。高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6,稻瘟损失率9 级),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2%),中感白叶枯病。米质为部标二等米。

3.11 稷粳2718

属中粳常规水稻品种。产量为9 499.95 kg/hm2,比对照当粳8 号增产2.15%,株高93.1 cm,有效穗351.0 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30.6粒,结实率83.1%,千粒重25.8 g。全生育期145 d,较对照当粳8 号早熟7 d。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6,稻瘟损失率7级),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2%),中感白叶枯病。米质为部标三等米。

3.12 庆粳糯7号

属中粳常规水稻品种。产量为9 687.45 kg/hm2,比对照当粳8 号增产4.17%,株高86.2 cm,有效穗288.0 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38.5粒,结实率90.8%,千粒重27.3 g。全生育期149 d,较对照当粳8 号早熟3 d。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3.9,稻瘟损失率5级),中抗稻曲病(病穗率5%),中感白叶枯病。米质为部标普通米。

3.13 科脆粳4号

属中粳常规水稻品种。产量为9 400.05 kg/hm2,比对照当粳8 号增产1.08%,株高95.5 cm,有效穗312.0 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42.2粒,结实率84.6%,千粒重27.1 g。全生育期150 d,较对照当粳8 号早熟2 d。高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1,稻瘟损失率9 级),中抗稻曲病(病穗率4%),中感白叶枯病。米质为部标普通米。

3.14 灵谷粳2号

属中粳常规水稻品种。产量为5 475.0 kg/hm2,比对照当粳8号减产41.13%,株高101.2 cm,有效穗330.0 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25.8粒,结实率66.8%,千粒重25.2 g。全生育期142 d,较对照当粳8 号早熟10 d。高感稻瘟病(综合抗指5.3,稻瘟损失率9 级),中感稻曲病(病穗率7%),中感白叶枯病。米质为部标三等米。

4 结论

经综合评价,参试品种华糯500、皖垦糯3213、灵谷粳2 号分别比对照当粳8 号减产32.74%、20.92%、41.13%,减产幅度较大;淮粳糯998、徽粳003、科脆粳4 号3 个品种高感稻瘟病;九粳583、稷粳2718 比对照当粳8 号分别增产3.67%、2.15%,增产幅度不显著,且中感稻瘟病,鑫香粳5129 全生育期比对照当粳8 号长5 d,生产上应用存地较大风险。

参试品种科粳5号、皖粳1912、亿粳901、皖垦粳830、庆粳糯7 号5 个品种在产量、抗病性、米质等综合性状上均表现突出,达到了安徽省粳稻品种审定标准,可以作为广德及周边地区优先推荐种植的中粳水稻储备新品种。

猜你喜欢
中感米质叶枯病
亚热带地区蚕种低温冷藏保护免浸酸技术研究
ATK植物营养水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张运航
家蚕新品种川山×蜀水的越年冷藏保护试验
大蒜叶枯病重发原因分析与绿色防控技术
水稻白叶枯病菌Ⅲ型效应物基因hpaF与毒力相关
苹果炭疽叶枯病在芮城县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韶关市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