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可外用中药药性特点分析*

2023-10-09 07:06宋金平田硕苗明三
中医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外治外用药典

宋金平,田硕,苗明三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目前,中药外治法是起源最早的治疗疾病方法,起源于先秦,成长于汉唐,创新于宋元,发展于明清,为人类的健康事业曾做出卓越贡献[1]。纵观中医外治发展历史,最早记述中药外治作用的史籍是《山海经》,随后有《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备急千金要方》《本草纲目》等均记载了大量中药外用及外治方法,外治方药由单味到复方,外用方法由简单的局部敷贴到穴位敷贴,外用剂型由原药材简单捣碎外用发展到膏剂、散剂、喷剂、涂剂、凝胶剂等多种剂型。目前,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一部)中药外用制剂122种[2-3],外治应用从简单经验到中医外治理论初步形成。《理瀹骈文》(原名《外治医说》)的成书,则成为我国第一部外治疗法的专著[4],外用相关研究也不断增多[5-8]。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并有潜在价值的知识,已被广泛应用到中医药研究领域[9]。中药外用在长期实践中得出,中医药发展始终是与当代的科学技术融合的,可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段,揭示中药外用的应用特点,并实现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本文所统计的可外用中药均来源于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共收纳可外用中药165种[10]。

1.2 纳入标准(1)在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功能与主治】项下明确记载有外用功能或外用应用的中药;(2)【用法与用量】项下明确记载有外用用量或外用应用方法的中药。

1.3 数据处理对四气(寒、热、温、凉、平)、五味(涩、苦、甘、辛、酸、淡、咸)、归经(五脏、六腑、心包经)、有毒无毒等情况进行统计,将上述内容逐一输入Excel 2019软件建立数据库,由于药典上没有麻油相关性味及归经记载,故依据《中药大辞典》中关于麻油的相关记载,性味甘、凉,归手阳明大肠经,具有润肠通便、解毒生肌之功。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对涉及的中药功效进行分类,《中药学》中未涉及的中药,根据其功能主治及《中药大辞典》进行功效分类,如黄蜀葵花,药典上记载其功能为清利湿热、消肿解毒,根据其功能主治将其归属于清热药。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对纳入的165味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等频次进行统计,得出频数分布。采用Clementine 12.0统计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

2 结果

2.1 165种可外用中药四气、五味、归经统计分析药典中165种可外用中药四气出现频次排名前两位的分别是寒(71次,43.03%)、温(44次,26.67%),五味出现频次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苦(87次,52.73%)、辛(70次,42.42%)、甘(35次,21.21%),归经出现频次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肝经(86次,52.12%)、肺经(69次,42.82%)、脾经(48次,29.09%)。

2.2 165种可外用中药功效统计分析药典中165种可外用中药共涉及17个功效分类,其中频次排名前12位的功效分别是清热药(50次,30.30%)、活血化瘀药(18次,10.91%)、泻下药(13次,7.89%)、止血药(14次,8.48%)、化痰止咳平喘药(12次,7.27%)、补虚药(10次,6.06%)、利水渗湿药(7次,4.24%)、解表药(6次,3.64%)、温里药(5次,3.03%)、祛风湿药(5次,3.03%)、开窍药(5次,3.03%)、攻毒杀虫止痒药(5次,3.03%),见图1。

图1 165种可外用中药功效统计分析

2.3 165种可外用中药毒性统计分析药典中165种可外用中药共有42味毒性中药(25.45%),其中大毒(7味,4.24%),包括闹羊花、斑蝥、巴豆、巴豆霜、马钱子、马钱子粉、红粉;有毒(22味,13.33%),包括土荆皮、甘遂、白附子、朱砂、两头尖、京大戟、蓖麻子、半夏、木鳖子、苦楝皮、洋金花、雄黄、蟾酥、千金子、千金子霜、天南星、制天南星、芫花、轻粉、狼毒、商陆、硫黄;小毒(13味,7.88%),包括川楝子、飞扬草、红大戟、吴茱萸、苦木、蛇床子、大皂角、艾叶、鸦胆子、重楼、猪牙皂、金铁琐、两面针,统计分析见图2。

图2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可外用中药中毒性中药频次统计

2.4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可外用中药四气、五味关联规则分析采用Clementine 12.0统计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采用GRI方法进行建模,前项是四气,后项为五味,网络图71~150为不出现重复范围,其中小于110为弱链接,大于130为强链接,最大前项数为3项,对于所有的组合进行分析,共计得到核心组合7个,全部核心四气-五味的组合提升度均大于1,见图3、表1。

表1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可外用中药四气-五味组合关联规则分析

图3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可外用中药四气-五味关联规则分析网络图

2.5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可外用中药四气、归经关联规则分析采用Clementine 12.0统计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采用GRI方法进行建模,前项是归经,后项为四气,网络图80~180为不出现重复范围,其中小于110为弱链接,大于130为强链接,最大前项数为3项,选择支持度大于3.0%进行分析,共计得到核心组合13个,全部核心药性-归经的组合提升度均大于1,见图4、表2。

表2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可外用中药四气-归经核心组合关联规则分析

图4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可外用中药四气-归经关联规则分析网络图

2.6 165种可外用中药五味、归经关联规则分析采用Clementine 12.0统计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采用GRI方法进行建模,前项是五味,后项为归经,网络图80~200为不出现重复范围,其中小于120为弱链接,大于140为强链接,最大前项数为3项,选择支持度大于7.0%进行分析,共计得到核心组合10个,全部核心药味-归经的组合提升度均大于1,见图5、表3。

表3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可外用中药五味-归经核心组合关联规则分析

图5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可外用中药五味-归经关联规则 分析网络图

3 讨论

中医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致病因素(邪气)作用于人体,引起机体正邪斗争,从而导致阴阳气血偏盛偏衰或脏腑经络机能活动失常的结果。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上述病因发挥作用,是因为药物本身有自己的特性和作用。由统计分析结果可知,药典中可外用中药四气主要是寒、温,五味主要是苦、辛、甘,主要归肝经、肺经、脾经。

四气-五味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支持度排名前3位是苦-寒、甘-平、辛-热。苦-寒药性的中药多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对湿热证具有较好疗效,如黄柏,性苦寒,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治疗脚气、湿疹、瘙痒等疾病均具有较好疗效;甘-平药性的中药多数具有解表、活血、通络等作用,如合欢皮,具有解郁安神、活血消肿的功效,常被用来治疗冷性荨麻疹、慢性湿疹、扁平疣、手脚、癣伴感染、脓疱疮等皮肤科疾病[11-12];辛-热药性的中药具有祛风湿、消痈肿的功效,如两头尖对风寒湿痹、痈肿溃烂等具有较好疗效[13]。中药外用在皮肤病的治疗中保持着显著优势[14],数据挖掘结果与传统的中药外用临床应用结果一致。

四气-归经关联规则分析支持度前3位是寒-肺经、寒-大肠经、寒-肝经-大肠经。寒性中药常具有清热、解毒、化痰等作用;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与皮毛相互为用,肺气宣发,可以滋养皮毛,使其红润有光泽,另肺气可宣散卫气于皮毛,可以防御外邪侵袭。肺与大肠相表里,病变上常相互影响。寒性与肺、肝、大肠配伍的中药多数具有解毒、消肿散结、凉血等功效,与可外用中药临床应用治疗疾病相吻合。

五味-归经关联规则分析支持度前3位是苦-肝经、辛-脾经、苦-脾经。传统的根据五味配五脏的归经,则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酸入肝,而根据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的结果显示,药典中可外用中药的五味与归经支持度排名前3位的是苦-肝经、辛-脾经、苦-脾经,根据中医五味对五脏的理论,可知外用药性与药味的配伍与内服的配伍不一致,说明用内服的理论指导临床中药外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以后的中药外用研究中,要根据中药外用的特点,在继承中医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探索中药外治理论的现代作用特点,在现代临床实践中寻找中医外治理论的新发展,形成中药外用特色的外治理论,指导临床外用,提高外用疗效,扩大外用中药应用范围。

通过频次分析可知,药典中可外用中药主要分布为清热药、活血化瘀药、泻下药、止血药等。清热药在皮肤科外用制剂中最常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清热药具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对于一些感染或炎症较为严重的皮肤病疗效明显[15],能够迅速杀菌并抑制皮肤炎症,减少皮肤屏障功能损伤。马齿苋外用以治疗湿疹、扁平疣、尖锐湿疣最为常见[16];重楼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常被用来治疗慢性湿疹[17];秦皮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临床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等[18]。活血祛瘀药能行血散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可改善血液流变性、抗血栓、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管的通透性,作用于皮肤后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清除局部有害因子,减少皮肤损伤而起到保护皮肤屏障的作用。血竭为活血疗伤药,可治疗银屑病、压疮、接触性皮炎、老年带状疱疹等,并可促进创伤皮肤恢复[19]。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止血药具有收缩局部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作用,如三七,临床常用来治疗扁平疣、单纯疱疹、褥疮、压疮等[20]。

近年来,随着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道日益增多,毒性中药外用也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数据挖掘可知,《中国药典》(一部)中165种可外用中药中有42味毒性中药(25.61%)。中药外用不经过胃肠道吸收,通过穴位直接作用于患病局部[21],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毒性中药的不良作用,但是关于毒性中药外用,药典上的用量用法项下多记载为外用适量,这在很大程度上使毒性中药外用无依据可寻,应加强对毒性中药外用相关毒理、用法用量研究[22],规范毒性中药外用,进一步提高其疗效。如白附子在临床外治中常用于面部疾病面神经炎、黄褐斑[23];半夏外用以治疗化疗所致消化道不良反应、癌性疼痛、哮喘最为常见,且外用时多与生姜配伍以减毒[24]。

由于不经过胃肠道吸收,中药外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25],且对一些癌性疼痛[26]、化疗相关性便秘[27]、食管癌[28]等现代疾病也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外用中药的相关研究多为散在的临床案例,而系统的外用中药研究并不多见。《中国药典》(一部)中关于可外用中药相关的记载也应根据现代研究及临床用药需要不断完善及发展。

猜你喜欢
外治外用药典
消淋巴结核的外用有情方
干眼不舒,中医外治有妙招
鼻窦炎中医外治十法
川芎外治 止痛功良
中医外治杂志
2015年版《中国兽药典》编制完成
《中国药典》2010版毒性中药分析
自拟黄芪红花膏外用治疗感染性创面50例
消癥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38例
中药合剂外用治疗Ⅲ期与Ⅳ期褥疮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