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壁画工艺手法在现代插画创作中的传承及应用

2023-10-09 19:43丁眉月李莉
美与时代·上 2023年8期

丁眉月 李莉

摘  要:插画作为一种绘画语言、一种视觉艺术、一种传播文化的媒介,一直伴随在我们生活的左右。插画的出现使得文字变得有趣,使知识的传递变得生动,给平平无奇的东西赋予了灵魂。随着插画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着手于材料上的结合应用,可以说将材料的运用达到了顶峰,而中国传统壁画许多精湛的工艺手法,也在人类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沥粉工艺;贴金工艺;矿物质颜料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武陵走廊少数民族服饰纹样共同叙事研究”(22YJA760038)研究成果。

一、传统壁画工艺与材料

传统壁画艺术以其丰富的场景、婀娜多姿的造型和卓越的工艺手法,在人类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传统壁画从一开始作画的墙壁,到颜料的应用,再到效果的呈现,都是由特定的材料搭配,以及相应的工艺手法,才造就了辉煌的历史,可以说是将材料的运用达到了顶峰。纵观整个传统壁画的工艺手法与材料,其种类还是繁多的,本文将以两种工艺——沥粉工艺(如图1)、贴金工艺(如图2)和一种材料——矿物质颜料(如图3),来探究它们在现代插画中的传承及应用。而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对这几种工艺手法和材料进行一定的了解。

(一)沥粉工艺

沥粉是将调制好的粉浆(现在用立德粉、滑石粉调制),通过容器(针管或者做蛋糕的裱花袋),利用点、滴的手法应用在画面的线条处。在此过程中,需要操作者具备行云流水般的操作技术,否则沥线凝固后就会出现坍塌、干裂的现象。沥粉晾干之后可进行着色,使画面增添立体的效果。

(二)贴金工艺

贴金是将厚度极小的金、银箔片,通过镊子等辅助工具,再配合特定的胶水,在壁画中展现,常常起点缀和强调作用。在壁画中它还有强调画面中的等级地位的功能,例如帝王或者达官贵人的车饰、朝服以及贵妇人的一些饰品都会如此表现。它的使用给壁画的整体效果增添了一种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庄重感。据记载,沥粉贴金工艺最早出现在敦煌莫高窟的263窟,到盛唐时期得到广泛的运用,尤其到了明代,这项工艺的使用更加大量地出现在壁画中,例如法海寺壁画、巴蜀佛寺壁画等。

(三)矿物质颜料

矿物质颜料是壁画的作画材料,大部分传统壁画作品的颜色都是由矿物质颜料来完成的。矿物质颜料由天然矿石打磨加工而制成,无论是从颜色上、肌理上还是质地上,都具有独特的美感,而且在持色效果上相对来说也非常好,以至于在现存壁画中有些颜色还是比较完好的。如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毗卢寺壁画等石窟壁画,即便是过了那么久,还是能感受到画面中的颜色所带来的视觉效果。

二、传统壁画工艺

手法的传承和在现代插画的应用

早期的象形文字就是插画的一种,插画发展至今,从表现方式来看可以广义地分为传统手绘类和多媒体制作类,从风格上来划分有中国风格、波普风格、像素风格、酸性风格、极简风格,等等。而在此主要探讨的是以纯手绘类插画为主的现代插画,纯手绘讲究的是肌理感、色彩的时效感、绘画工艺的体验感以及气味的呈现,尽管这个类别是众多插画分支中的一小部分,但它所折射出来的文化內涵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从先秦到近现代时期,插画经历了漫长发展,受所处时代的影响,不同时期所对应的插画就具有时代的特点,这种时代感尤其是在纯手绘的表达上更为突出。对插画普遍的理解便是认为插画使得文字变得有趣、知识的传递变得生动、平平无奇的东西被赋予灵魂,同时也是创作者的一种思想表达。

纵观现代插画中的传统手绘类插画,已出现了许多新的载体,通过和其它材料的结合,使插画的种类和风格层出不穷,不仅是插画的定义更加多元化,其表现技法也更加趋于多样化。创作者们不断吸取和借鉴国内外的思想潮流,继承不同绘画技法,互相交流学习,促进了插画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换句话来说,也正因为现代插画的兼容,方使得现代大众化的插画具有了记录性、装饰性、创造性、青春性、跳跃性和艺术想象性等特点。

(一)在传承工艺手法综合技法的同时还进行了创新

1.传统壁画工艺手法表现技法的传承

对传统壁画工艺和材料进行了一定了解之后,不难发现它们的共通之处就是将其运用到了画面中,因此给观赏者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感受。现代插画之所以要向传统壁画工艺进行学习,就是因为在21世纪“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代文化背景下,插画创作者们纷纷打破传统的创作模式来推崇创新,因此会从插画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技巧出发不断地进行尝试,以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而传统壁画工艺则是很好地借鉴和集合了老祖宗的智慧,有些技术直到现在也是令人叹为观止、无法比拟,因此应该把学习的目光投放到传统壁画的工艺手法上。

一个事物的传承可以有很多种形式,而想要将传统工艺和材料运用在手绘插画中,那一定是要先传承它们的表现技法。其中对技法传承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现在的岩彩画,岩彩画发展至今呈现出了不一样的特色。“岩彩”这一名词, 并不是从古至今沿用下来的画种名称,而是由中央美术学院的胡明哲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所提出的命名。 岩彩画的的颜料一直都是采用矿物质或者岩土磨成粉混胶而成,甚至即便在没有某类颜料所对应的矿物质岩石的情况下,都要先制作这类颜色的人造岩石,再打磨成粉,运用到画面里,可见对工艺要求的严谨。而且在保存上也非常有讲究——是按照矿物质颜料颗粒的粗细,分别由不同器皿装置。在创作时,运用最多的就是粗颗粒的矿物颜料,以叠色的手法,将其运用在画面中。因为是一遍又一遍地叠色,所以岩彩画具有很强的厚重感,这也是对它的作画基底要求很高的原因,一般是各类皮质、云肌麻纸等。除此之外,沥粉工艺和贴金工艺在画面中的运用,也凸显了岩彩的传神之魅力。

说到这里,就必须提到岩彩画的一个代表人物,那就是插画师莲羊。莲羊对岩彩画有着深厚的研究,在2014年还远赴日本进一步深造。也正是由于她的推波助澜,岩彩画方以全新的活力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国内画师、学者们的关注。以莲羊的《扎基拉姆5》(如图4)和《扎基拉姆6》(如图5)为例,两幅作品的颜色都是粗细搭配的矿物质颜料进行叠色。两幅画中扎基拉姆的头发,以及《扎基拉姆5》中扎基拉姆手中的鳞纹团扇,就是结合了沥粉工艺手法。不一样的是,这里不是将沥粉滴成沥线,而是将沥粉平铺,在未干透的时候,用竹浅进行雕刻纹路,这样团扇的肌理效果就出来了,等干透后再用细颗粒进行叠色。《扎基拉姆6》中扎基拉姆右手中的首饰也运用了沥粉,以增加首饰的立体感和厚重感。贴金的使用在两幅作品中都有呈现,除扎基拉姆的头饰、项链外,还有《扎基拉姆5》中的团扇相接处和《扎基拉姆6》中扎基拉姆左手里的“吉祥八宝”,都采用了贴金处理,使画面更加地美轮美奂!莲羊还有一副作品叫做《千年一瞬》(如图6),画中人物的头饰上大量使用了金箔,而且金箔还是贴在粗颗粒的矿石上,呈现出一种浅浮雕的效果。这些技法的运用除了莲羊的岩彩画以外,国外也有,例如平山郁夫的有些插画作品中,用到了青金石和蓝铜矿;东山魁夷的有些插画作品则将矿物质颜料运用得如水彩般静雅。他们都是日本岩彩画的推广者。

由于莲羊的作品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对这些传统手工艺技法愈加感兴趣,莲羊也以多媒体和线下的形式,来分享和推广作画中所运用到的做基底、贴金银铂、沥粉、岩彩调胶等技法。同时,在莲羊举办的超话里也有许多年轻人在学习,不断地探讨着如何制作出新的肌理美和颜色美。在2023年12月,莲羊、张浩、叶露盈联合共创,从《山海经》里寻找灵感,用平板绘制了奇幻的山海经世界。

2.对传统壁画工艺手法原有表现技法进行了创新

传承并不是一味呆板地在其中临摹,而是现代思维与古代思维上的碰撞。我们应秉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的理念,这样才能使优秀的东西源远流长。因此,传统壁画工艺在传承的过程中,在画家们的创新融合中也慢慢地出现了新的形式。例如,传统的沥粉线的堆砌手法,在现代插画画面中除了如此展现之外,还引申出一种新的技法:沥粉与雕刻相结合,即作者将沥粉调好后平铺在画面中,在未干透的时候用竹浅进行雕刻。例如前文提到的《扎基拉姆5》中,除了扎基拉姆手中的团扇鳞纹用到了此方法外,还有画中右下角的仙鹤,也运用了此法。当莲羊将这个制作过程以视频的方式发布在网上时,引来了40多万的点击量,同时,在微博的插画超话里也能随处可见将这种技法运用在画面中,可见这种技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

贴金在画面中的表现也有了新的表达,它不再是简单的粘贴,而是创新成在金、银箔上进行绘画。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台湾艺术家吴逸萱,她很擅长在贴满金箔、银箔的板子上作画,例如她的《浮光》(如图7)和《春天游自在·二》(如图8),这两幅作品都可以清晰地看出是在附有银箔的板子上作的画,给人一种波光粼粼的视觉感受。值得一提的是,画面中的颜色运用的是矿物质颜料,但是却将矿物质颜料用出了水墨画的效果,把树叶的美刻画得淋漓尽致。除了这种技法外,还有一种创新形式就是烧银箔。这个“烧”是有讲究的,并不是单纯地用火直接去烧银箔,而是需要硫磺纸(也可用硫磺粉或者用硫磺皂泡过的水刷在麻纸上)作为媒介,然后盖在银箔上面,利用熨斗进行来回加热。随着温度的变化,银箔纸会被烧成不同的颜色,黄色是最常见的,然后会由黄色变成红色、紫色、蓝色,再变成绿色,最后变成灰色。此时刷上胶矾水,便可以保持颜色不被氧化。张小康的《双生1》(如图9),就是用银箔烧出肌理后用来作底的,而画面中左下角的人物颜色则是烧银箔后做出的肌理效果,这种肌理使画面韵味十足,是其它材料和颜色不能达到的。

矿物质颜料传承至今,最主要的创新便是它的颜色越来越多,色相的种类已经由传统绘画中的几十种扩大到了几百种,分目也由1-5号细分到0-15号。粗颗粒和细颗粒所呈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在画面中一般会粗细搭配着去使用,有时还会与其它技法相结合。例如岗村贵三郎教授的插画中,就是用粗颗粒方解石一层一层叠色而成,具有一定的立体感,而黑色的背景则是将画基底木板用火烧制而成。

(二)传统壁画工艺手法在现代插画中的应用

1.传统壁画工艺手法在现代插画中的应用原则

对于沥粉工艺、贴金工艺以及矿物质颜料在现代插画中的应用原则,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宁缺毋滥,对材料的讲究。在插画中应用这三种工艺手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材料与画面的完美结合,因此,对于材料的讲究也是考虑到作品后期的保存问题。将矿物质颜料应用到画面中,整个画会很重,那么就要采用纤维高的纸张。如果是使用普通的水彩紙或者水粉纸,那么后期必然会出现开裂的情况。例如,图10是中央美院的一位学生的作品,他在画面做底时就只是将三张皮纸粘在一起,然后开始作画,由于三张皮纸的延展性并不高,结果后期因为温度太高和其它原因而裂开,非常可惜。二是精益求精,对表现手法的讲究。对于沥粉工艺和贴金工艺来说,他们的应用形式比较常见的就是用来作装饰或者点缀,因此,怎样把它们用在“刀刃上”是创作者需要注意的。例如金箔的厚度极其小,且易碎,不好操作,因此,将其在画面中展现的过程是很有讲究的,要选好胶(明胶)、竹镊子(防止静电)以及蜡油纸或者离型纸,一样都不能少,这要才能将金箔平整地贴在想要点缀的地方,达到想要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贴金在画面中的应用需把握好用量,太多会显得油腻,反而会产生不好的效果。

2.传统壁画工艺手法在现代插画中应用的影响

传统壁画工艺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应用在插画中屡试不爽,使得现代插画受到了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使得插画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视觉效果。沥粉和矿物质颜料都能起到一定的立体效果,在经历了平面化的插画审美疲劳之后,这种类似三维的视觉感受能够使人眼前一亮;二是使得插画的肌理变化、纹路变化不断更新。这三种手工艺所制造出来的肌理效果是它们自身所独有的,应用在插画中能够使插画的特点更加鲜明,是画者与观赏者的一种思想交流;三是引起了创作者们对其它手工艺或者材料在插画中应用的思考与创新。手工艺或者材料的运用会使得插画拥有新的活力,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插画的领域与种类形式。

三、现代插画的发展趋势

以插画创作者的视角来赏析传统优秀文化,其中有着许许多多好的理念、素材、表现手法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扩散点或一种灵感,注入到插画创作中。此外,还可以增强插画领域的民族文化自信,壁画就是一大宝藏,取其精髓然后在插画中应用、创新,不仅能够使得插画风格多种多样,同时也使插画富含了一种民族特色,以及独特的中华之美。

以现有的结合方式来看,前文提及的插画表现工艺手法都是从矿物质颜料、沥粉、金(银)箔本身的材质属性出发,然后进行利用,创造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表现技法。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科技的发展,我们还会发现矿物质颜料、沥粉、金(银)箔中其它未知的属性,然后利用在画面中,或者将其与其它新兴材料相结合。不过不管是哪一种,都需要创作者们去进行大胆的尝试,这样才会出现新的结合方式。

四、结语

插画是一种情感表达和审美艺术的结合,中国传统壁画工艺手法博大精深,对于现代插画的发展空间有着深远的意义。而沥粉工艺、贴金工艺这两种传统壁画工艺手法和作为材料的矿物质颜料,也以它们各自的属性应用在插画中,增强了插画画面的张力和情感表达,特点鲜明地给观赏者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为插画创作开辟了新的分支。两者相结合的成功是深入挖掘和利用工艺手法的结果,为现代插画的创作带来了新的方向和新的启发,使后人更愿意去尝试新的材质与插画创作结合,激发创作者对于新方法、新材料结合的灵感,使插画更具吸引力。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创造,不断创新,不断尝试,才是插画发展的最好路径。

参考文献:

[1]张昕昉.传统矿物质颜料料在当代重彩中的应用[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

[2]柳杨.中国岩彩画发展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6.

[3]施慧生.材料概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4]李砚祖,芦影.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牛绍静.从绘画材料的角度谈现代岩彩画的教学[J].艺术教育,2013(8):133-134.

[6]庞宗超.现代岩彩画材质综合性探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46-148.

作者简介:丁眉月,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传统文化创新设计、数字化传播设计。

通讯作者:李莉,硕士,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创新设计、数字化传播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