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卦爻辞中的谣谚艺术

2023-10-14 15:58刘若彤
雨露风 2023年8期
关键词:爻辞押韵周易

刘若彤

《周易》这部书的形成,应该是经历了伏羲画八卦,文王推演为六十四卦,再到孔子作《易传》的一个漫长过程。从伏羲的八卦到周文王六十四卦和卦爻辞的编撰,《周易》实现了从萌芽到成熟的质的飞跃。自《周易》产生以来,其深邃的内涵和结构,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学者的目光,有从“义理”“象数”研究《周易》的,有从其哲学内涵和文学性上研究《周易》的等等。《周易》卦爻辞中的谣谚表现手法多样且极具内涵,章法结构灵活多变,语言特色鲜明,意境多层次,极富有文采和艺术性。因此,十分有必要对于《周易》卦爻辞中的谣谚艺术进行研究。

远古时期的群体性生活使得先民们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产生了最初的谣谚作品。而《周易》不仅具有意蕴丰富的哲理,而且卦爻辞中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表达意象,艺术表现手法也达到了较高水准。不少辞句艺术性非常高,言简意赅,意境细腻深厚,有谣谚的韵味。

一、《周易》卦爻辞中谣谚的表现手法

《周易》卦爻辞中的谣谚表现手法多样且极具内涵。卦爻辞采用借物喻人、象征、铺陈、比兴等表现手法来讲述故事,语句简短、情节简单,文辞中富含人生感悟和深刻哲理。

(一)借物喻人

一些卦爻辞中是以拟人化的动植物作为主角来讲述故事的,如《大壮》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1]151强壮的公羊羊角勾住了篱笆,无法后退和前进,无益处,只有历经磨难,内心谨慎警惕,才能获得吉祥。告诫我们做事不能莽撞、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否则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后面的“无攸利,艰则吉 ”的断辞,意思是往往经历了艰辛困境后才可能变为吉祥,给此时陷入困境的人指明方向。

(二)象征

象征主要通过暗示来表达丰富而含蓄的意蕴内涵。在《周易》中,象征被广泛运用。在《周易》卦爻辞中的谣谚上,即普遍使用了人们常见的象征意象,并且初步创造出了极具代表性的象征形象,体现出深刻的哲理。《周易》卦爻辞谣谚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作为象征性的形象来使用,这种运用使谣谚哲理的体现更加形象化、生动化。《周易》卦爻辞中象征性表达的谣谚已经达到了成熟的水平。

(三)铺陈

铺陈就是详细地叙述人物场景,是一种直书其事、体物写志的表现手法。比如《旅》卦中“旅”即离家外出,滞留他乡,“琐”指细小猥琐,“怀其资”指有收入,“得童仆贞”指有仆人侍候,“旅焚其次”指焚烧旅游住处,“旅于处”指到某地去旅行。《旅》卦的卦爻辞全都采用了铺陈的表现手法,描写了在漂泊中寻觅安居的准则。再比如《师》卦中“师”为“兵众”的意思,纪律是军队的生命,出兵以军纪为先;统帅要善于掌握分寸,迅速结束战争;将领才疏而志刚,不顾条件利害,贪功冒进,终会全军覆没;在战争中,最高决策者必须坚持两个主要原则:打一场正义的战争,善于用人;战争结束,军队凯旋,论功行赏。《师》卦的卦爻辞也采用了铺陈的表现手法,讲述了打仗的几大原则。

(四)比兴

“比”,刘勰《文心雕龙·比兴》曰:“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将一个对象与另一个对象进行比较是其最大的特性。《明夷》初九爻:“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1]156人和鸟相比较,然后从“明夷于飞”开始起兴,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眷念和怀恋,由眷念逐渐引起了忧愁,从而强调了妻子对丈夫的深厚感情。《渐》九三爻:“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1]218大雁慢慢地飞行,最后停在了高平的地方。这像是自己最爱的丈夫出征后无法回家,妻子怀孕生了孩子,但是不能养,表现了妻子和丈夫之间的牵挂之情。

二、《周易》卦爻辞中谣谚的章法结构

《周易》卦爻辞的章法结构灵活多变,大体上可以把其中的谣谚分成单爻谣谚和多爻谣谚。即为在一爻之内自成一首完整的谣谚,或者是由三爻以上的卦爻组合而成的一首完整的谣谚。

(一)单爻谣谚

葛立斌在《周易》爻辞的“套语系统”初探一文中提到,《周易》的六十四卦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爻辞可以理解为歌体结构,可以体现出相对独特的意义,也可以表现出一定的写作技巧和艺术魅力,如《需》《贲》《渐》等;第二种类型是六爻中少有的,三爻在结构和意义上可以形成一首完整的歌谣;第三种类型是可以传达歌谣特点的单独句子。[2]这三种谣谚都在一爻之内,自成一首完整的谣谚。单爻谣谚比如有《中孚》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1]243《坎》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1]132相同相似的内容反复吟咏,复沓叠唱,句式一致,达到了便于传诵的效果。

(二)多爻谣谚

这类谣谚是由三爻以上的卦爻所组成的,使谣谚的艺术渲染力更加生动形象和开阔深远。《周易》的卦爻辞在这样相对独立的基础上又产生了联系。因此,在卦爻辞中,数爻的组合结构是井然有序的,构成了意蕴丰富的多爻谣谚,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在任意的卦中,不一定会有六爻或三爻能组成多爻谣谚。同样,构成谣谚是不能把不同卦之间的爻辞强行连接的,而在同一卦中的爻辞中,整首谣谚必须要遵守谣谚的艺术特色规律,并且前后爻辞之间也必须要具有内在的联系,如此才能称之为多爻谣谚。《周易》卦爻辞中多爻谣谚也有很多可举的例子,例如《大过》:“枯杨生,老夫得其女妻;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1]126、128《需》:“需于郊,利用恒,无咎。需于沙,小有言,终吉。需于泥,致寇至。需于血,出自穴。需于酒食,貞吉。”[1]43、44在以上这些例子中需要把断辞剥离,如把“无咎、终吉”这些词省略,就能够形成一首句式基本整齐完整,内涵丰富深厚,同时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多爻谣谚。

三、《周易》卦爻辞中谣谚的语言特色

《周易》卦爻辞中的谣谚语言特色鲜明,没有固定形式,或韵或散,或长或短,有着押韵、对仗、齐言谣谚、杂言谣谚等语言特色。既有生动简明的特点,又有错落有致、灵活多变的音乐美。

(一)押韵

谣谚的重要特性之一为音乐美,而要达到音乐美的标准,押韵则为必不可少的条件。王力在《古代汉语·古汉语通论十五》认为:“《周易》大部分押韵。” [3]541卦爻辞的谣谚大部分每一个句子都是押韵的,《渐》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1]218其中的“陆、复、育”押韵。此外,有一部分卦爻辞中存在双数句押韵。《困》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1]196其中的“藜、妻”押韵。另外,还有一部分卦爻辞的谣谚是参差押韵的。《剥》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1]110第二、三句的“舆”“庐”押韵。

(二)对仗

在上古时期,成熟完备的谣谚艺术的一大进步就是《周易》卦爻辞谣谚在语言塑造中逐渐开始讲求对仗。如《师》六五:“长子帅师,弟子與尸。”[1]53《颐》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1]123《革》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1]204《损》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1]174这些卦爻辞中的谣谚十分讲究工整有序,句式基本对仗。另外,其中所蕴含的音韵也追求和谐美妙,显得十分生动而且简洁明了。

(三)齐言谣谚

1.二言句

二言即二字成句,是谣谚的原始形态之一,例如《中孚》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1]243反映了取得战争胜利后战士们兴奋喜悦的心情。遭遇敌击,或者击鼓进攻,或者罢兵回营,或者泣泪声悲,或者歌乐欢唱。通过不同的表现流露出同样的情绪。

2.三言句

三言即三字成句,三言形式很早就出现在民间的谣谚中,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4]934《周易》中,有爻辞相互结合而成的谣谚例子。《需》初九、九二、六三、六四:“需于郊,利用恒……需于沙、小有言……需于泥,致寇至;需于血,出自穴。”[1]43、44這首三言谣谚讲述了商旅生活。《讼》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1]47讲的是有个人打官司但是没有赢,最终逃回了他的封地,封地中有三百户人家,人多势众是可以保护他的。

3.四言句

四言即四字成句,是古代一种成熟的正式文体,例如《泰》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1]67没有只是平坦的路而没有陡峭的坡路的,没有只出去而不回来的。在艰苦中坚守正义就不会有灾难,不要担心无法取信于人,只坦然关注自己是有福的。

(四)杂言谣谚

在《周易》中,除了二言、三言、四言的谣谚之外,实际上还有杂言谣谚,即二、三、四言杂陈的谣谚,如《益》九五:“有孚,惠心勿问。有孚,惠我德。”[1]179这首杂言谣谚主要讲述了处理俘虏问题的相关注意事项。《归妹》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1]223描绘的是宗庙祭祀的场景,表明宗庙祭祀活动没有成功,因此断辞为“无攸利”。在卦辞或爻辞中二言、三言、四言交替使用,形成了前后对仗,虽然实为杂言,但是在整齐中又错落有致,构成了一首意境优美且完整的谣谚。

四、《周易》卦爻辞中谣谚的意境

《周易》卦爻辞中谣谚的意境广远,极富文采和艺术性。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基因、瑰丽奇诡的哲思、道德践行的规则等,对于后世文学和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文化意境

《周易》卦爻辞中具有多姿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意境,比如《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1]4君子终日任劳任怨,时刻警惕,言行谨慎。如果这样的话,虽处于险境之中,也不会遇险受挫。体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文化精神。坤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1]27坤卦象征大地。坤卦是“至和”“至静”之卦,适应天的时候,孕育万物,大地宽大,包容,有着广大的胸怀。君子要继承大地的宽厚、平稳、包容万物的品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厚德载物的高尚品德,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道德意境

丰富的道德践行规则也能通过《周易》卦爻辞来表达。比如《谦》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1]81性格十分谦虚谨慎的君子,是能够顺顺利利地跨越大河的,因此这是十分吉祥的。《六二》:“鸣谦,贞吉。”[1]82性格十分谦逊谨慎的君子名声远扬,所以君子占卜的结果是吉祥的。《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1]82而性格勤奋谦虚的君子,平日里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美德,这是吉祥的。“谦德”成为最显著的民族性格之一,《益》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1]179有政治恩惠之心,必定是吉祥的,百姓们也一定会真诚地报答我的好意。整部《易经》特别强调“守正”“守贞”,这样即使遇到困难,也最终会无咎的。这些都是在强调道德对事情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对个体的道德修养也大有裨益。

(三)哲学意境

《周易》卦爻辞中的谣谚还蕴含了深邃的哲学意境,比如《乾》初九:“潜龙,勿用。”[1]2事物发展初期,要沉潜积聚力量,不宜急躁冒进。《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1]3如果龙现身在地里,这非常有益于谒见品德高尚的人(来发展自己)。《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1]4治世后仍要修德磨炼,只有终日乾乾,自强不息,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1]5游龙也许跃潜到深渊中,不会受到灾祸。《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1]6能开拓王业的帝王之家,恰巧是帝王东山再起的良机。《上九》:“亢龙有悔。”[1]7亢奋之龙是盈满的状态,盈而亏,如果不及时收敛,必定会后悔。龙在不同时期的形状可以从《乾》卦的开始到结束反映出来。同时,它也能反映事物发展的特点。此外,《周易》的卦爻辞也反映了朴素的辩证思维。比如:泰卦和否卦的卦辞反映了对立和矛盾双方观点的变化。泰卦的意思是天地相交,万物相通,天下太平。否卦意味着天地不相交,万物无法通行,世界正在衰落。泰极否来,否极泰来,是《周易》的重要哲学思想。

五、结语

《周易》作为文学的源头之一,其卦爻辞中的谣谚艺术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揭示了《周易》在我国文学发展历史上的客观价值。此后的《诗经》《楚辞》,诸子百家竞相论著,都多多少少受到了卦爻辞的影响。一直到汉代,《周易》确立为“五经之首”,其对于文学发展的影响更是经久不衰。

注释:

〔1〕孔颖达.周易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葛立斌.《周易》爻辞的“套语系统”初探[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2):32-36.

〔3〕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4〕戴圣.礼记[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猜你喜欢
爻辞押韵周易
押韵押出韵味儿
《周易》古经“幽人”诂正
《周易》卦爻辞的空间性言说
临卦的文化意涵与生命关怀
甜甜的“蝴蝶茧”
《周易》与《孙子兵法》
我给小鸡起名字
试论《周易》卦体的性质
Watch Out
西周迁洛与《益》卦爻辞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