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三地州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3-10-16 00:29李智涛
广西教育·D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南疆政府部门普通话

李智涛

(1.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北京 100081;2.喀什大学 中国语言学院, 新疆 喀什 844008)

实现乡村振兴是带领南疆三地州地区完成脱贫、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路径,也是发展南疆三地州地区经济的紧迫任务。介于南疆三地州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较多,为巩固脱贫的成果,有关部门需要在南疆三地州地区大力推广普通话,使普通话推广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这也是当下南疆三地州地区工作的关键与核心。

一、南疆三地州推广普通话与乡村振兴实践的影响因素

(一)南疆三地州的语言状况

南疆三地州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区,在南疆三地州地区的日常生活用语中,既可以听到汉语,也可以听到维吾尔语,还可以听到哈萨克语,呈现出语言混杂的情况,但总体来看,以普通话为主。普通话不仅是方言区人们之间标准的交流工具,也是实现各民族之间有效沟通的通用语言[1]。

(二)影响因素

1.自然环境影响因素

南疆三地州地区的水资源匮乏, 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旱且自然灾害频发。受此影响,人们生活的重心更倾向于生产,对文化事业关心较少。因此,在应用普通话、规范用语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少,这为南疆三地州地区推广普通话带来了一定的困难[2]。

2.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南疆三地州地区约有9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人均GDP 较低,仅占新疆人均GDP 的30%,经济发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普通话的推广[3]。

3.社会制度保障因素

南疆三地州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国家有关部门的部署下,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包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内容, 南疆三地州地区可以根据当地的发展情况,建立一个符合南疆三地州地区发展方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社会制度保障因素的覆盖率,优化南疆三地州地区社会制度保障的因素[4]。

二、南疆三地州地区推广普通话面临的困境与实践思路

(一)推广普通话的困境

南疆三地州地区少数民族人数较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文化教育事业一般,所以推广普通话工作有一定难度。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文化事业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就会在文化发展中投入更多的精力。目前,南疆三地州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普通话推广工作的进展。

(二)推广普通话的思路

1.加大宣传力度

在南疆三地州地区推广普通话先要加大宣传的力度,提升社会各界人们对普通话的重视,比如可从政府和学校这两个部门入手,树立先进的普通话学习典型,逐步影响南疆三地州地区的文化交流环境,推行普通话交流模式,使学习普通话、使用普通话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那么南疆三地州地区的人们就会人人效仿[5]。

2.开展汉语研究

南疆三地州地区的语言文化工作者要以专业的普通话知识为推广普通话出力。为做好普通话推广工作,可以针对南疆三地州地区的语言环境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使用的普通话推广方案,使更多的人民群众受益。

3.改善客观条件

南疆三地州地区推广普通话之所以存在诸多难题,主要是因为客观经济环境与条件的限制。先带领人民致富,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人们才有精力学习普通话。而且推广普通话与实现乡村振兴之间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的,乡村振兴为推广普通话创造良好的基础环境,而推广普通话可以助力乡村振兴迈向新的阶段,两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4.加强基层建设

在南疆三地州地区推广普通话的工作中,加强基层建设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到南疆三地州地区“地广人稀”的现状,有关部门要派遣大量的工作人员深入到基层去,走到“田间地头”和人民群众交流,推广普通话的知识,拉近人民群众与普通话之间的距离,在生活中有意识地使用普通话交流。

5.增强整体联系

推广普通话不是某一个村子的工作,也不是某一个地区的工作,需要从局部到整体加强联系。政府部门要将南疆三地州地区的普通话推广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要认识到推广普通话是为乡村振兴服务的。为南疆三地州地区的普通话推广工作创造条件,使普通话在南疆三地州地区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6]。

6.扩大推广范围

普通话在南疆三地州地区的各行各业中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为实现当地的乡村振兴目标,推广普通话就成为该地区各个生产领域与外界交流的媒介,从而为南疆三地州地区经济发展奠定语言交际基础。当地的政府部门要持续扩大普通话的影响范围,以普通话的应用优势作用于各行业的经济发展中。

7.做好政策扶持

政府部门要为南疆三地州地区推广普通话做好政策扶持工作,同时也要注重对普通话的推广尺度, 不要以强制性的措施约束群众的语言习惯,以免在群众的认知中对普通话形成抵触心理,而是用柔和的方式促进当地群众了解普通话、 接受普通话。此时需要政府部门做好政策扶持工作,比如在南疆三地州的乡村推广普通话,可以举办普通话交流比赛,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激发当地群众学习普通话的热情,有利于乡村振兴工作中文化振兴的发展[7]。

8.赢得社会支持

政府部门在开展普通话推广工作之前,可以先以获得群众支持为首要前提,先赢得良好的群众基础,再以下基层推广的方式让群众认识到普通话对自身生活的影响。无论是从消除人际交流障碍的角度讲,还是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方面讲,普通话都对当地群众有百利而无一害。

9.参照历史因素

政府部门在开展普通话推广工作时,要参照南疆三地州地区当地的历史因素,根据这些具体因素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政府部门要在参照历史因素的前提下,合理地推广普通话。

10.发挥自身优势

南疆三地州地区的政府部门也具有自身的优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民群众解决了温饱问题,使得他们信赖政府、支持政府展开的各项工作。因此,政府部门在开展普通话推广工作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客观优势,在下一阶段的普通话推广工作中,政府部门要延续优势,加强后续工作的科学部署,更好地彰显自身的优势[8]。

三、南疆三地州地区推广普通话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

(一)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当前南疆三地州地区正处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时期。一方面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初步胜利,国家在南疆三地州地区解决了历史性的绝对贫困问题;另一方面,若想巩固脱贫攻坚战的成果,彻底解决南疆三地州地区农村发展滞后的问题,必须推进南疆三地州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意味着农民群众需要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与政府下派的技术人员之间充分交流,根据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来制定科学的农业发展措施。所以当地的农民群众要具备一定的普通话交流能力,才能更好地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知识,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奠定乡村振兴的基础。

(二)推广普通话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体现

当地政府部门要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从长远的发展目标来看,南疆三地州地区要实现长期的乡村振兴,要注重普通话的推广。在短期发展目标中,可以先设置一些重点的试验区,号召这些区域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完成日常的活动, 以小区域带动南疆三地州地区整体的大区域,就可以实现“由点到面”的文化影响,增强农村地区的基础建设,提升南疆三地州地区社会公共的服务水平[9]。

(三)脱贫攻坚与推广普通话的相互作用

为进一步完善南疆三地州地区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避免南疆三地州地区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中出现政策断层的问题,当地政府部门需要增强脱贫攻坚工作与普通话推广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并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政府部门需要充分地考虑到南疆三地州地区农村社会的客观发展规律及特殊的要求,尤其是在推广普通话的工作中,考虑到当地的人民群众对“乡音”、本民族用语的情结,避免急于求成,要让当地的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到使用普通话的便利与好处。这样才更有益于南疆三地州地区的普通话推广工作,使推广普通话可以为当地的脱贫攻坚战提供助力[10]。

四、南疆三地州地区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

(一)自身发展内在动力严重不足

南疆三地州地区农村的基础力量比较薄弱,相关基层的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够完善,各基层面临的发展困境也有所不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依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政府部门可以从文化方面入手,先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再寻求合适的发展路径[11]。

(二)劳动力富余但专业人才匮乏

南疆三地州地区人口资源比较丰富,但是缺乏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南疆三地州地区普遍存在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 导致当地的教育水平低下,部分青少年会在适学年龄辍学回家。社会调查中发现, 南疆三地州地区文盲人数占据贫困人口的15%,小学文化人数占据贫困人口的47.15%,初中文化人数占据贫困人口的31.47%。文化水平低下导致这些人难以掌握国家的通用语言,也会阻碍他们融入社会、找到工作,致使他们陷入贫困的境地。这为乡村振兴与普通话推广也带来了难题。

(三)粗放式农业管理模式的落后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南疆三地州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加工产业链日益得到完善。但是当地的地域性观念与传统观念很强,多数农村还保留着家庭农耕方式与巴扎交易方式,这与现代农业生产的模式与理念是完全违背的。传统的粗放式农业生产方式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非常低, 并且当地许多农产品难以在全国市场中流通,农民群众获得的利润较低。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又使得南疆三地州地区当地的农业家庭收入非常依赖这些农产品,收入形式比较单一,就必然会在现代社会经济中呈现出一定的落后性,不利于南疆三地州地区经济的均衡化发展[12]。

五、南疆三地州地区推广普通话与乡村振兴的路径

(一)促进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协调发展

南疆三地州地区的农村已经脱贫摘帽,但是发展基础仍然非常薄弱,对此,南疆三地州地区要培养特色产业,加强对特色产业的扶持与帮助。可以学习新疆省其他地区的发展经验,引入南疆三地州地区的发展战略中,为经济发展指引方向。比如阿克苏地区政府扶持发展的案例。

(二)促进生态扶贫与生态宜居的协调发展

因为南疆三地州地区水资源匮乏,且容易发生风沙灾害,不仅限制了南疆三地州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也会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及安全。自20 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政府部门在南疆三地州地区坚持造林、防风、固沙的工作,做好生态治理以巩固发展基础。南疆三地州地区因地制宜——山地种果树。现今,南疆三地州地区建立了林果类生产示范基地, 不仅改善了南疆三地州地区的生态环境,也为当地的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效益。

(三)促进志智双扶与乡村文明的协调发展

南疆三地州地区当地的乡村文明要与志智双扶工作联系到一起。当地政府非常重视普通话的推广工作,作为乡村文明的一大象征,普通话推广的范围扩大也标志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为大大提升南疆三地州地区剩余劳动力的劳动技能水平,当地的乡村文明应当围绕着中华民族的核心进行,而不能仅关注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推广普通话就是维系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方式[13]。

(四)推进五个认同与乡村文明的融合发展

为牢筑南疆三地州地区长治久安的社会基础,在当地的文化振兴战略中,政府部门要加强五个认同的工作,积极弘扬传统文化,推进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倡导现代文明新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引领,守住南疆三地州地区意识形态阵地,引导农民群众跟着党走。

(五)增强推普工作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

要想改变南疆三地州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建立起一支专业能力出色、职业素养一流的工作队伍是非常重要的。政府部门可以将普通话水平作为工作队伍的一项基本考核,增强普通话在促进南疆三地州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当地的群众开辟眼界,与政府一道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在南疆三地州地区的普通话推广中,道路虽然是曲折的,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相信在政府的科学决策和部署下,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而南疆三地州地区的乡村振兴也会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夯实根基,稳步实现。

猜你喜欢
南疆政府部门普通话
南疆木棉红似火
南疆最美是春天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批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
浅谈在政府部门推行绩效文化的作用和途径
筑梦南疆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政府部门间G2G信息资源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17
新疆南疆一起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