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角下的满洲里中俄边境旅游发展研究

2023-10-16 00:29于海志尹力军
广西教育·D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旅游事业满洲里边境

亚 吉,于海志,尹力军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政策,并且陆续推出相应的各项举措,为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了新理念[1]。在该项倡议中,针对中蒙俄三国中的经济带和经济走廊进行了重点的规划,改善了中俄交流合作平台,实现了合作共赢、成果共享。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相关数据可知,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向“一带一路”国家派出了1.5 亿游客, 刺激了2000 亿美元的旅游消费[2]。这一快速发展为投资者提供了商机,弥补了中俄边境旅游业发展的不利条件,为促进两国更好的合作提供了良好机遇。

满洲里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地处中俄边境,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之成为我国最大的对外陆路口岸,为中国的贸易经济以及旅游行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3]。近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交流活动的举办, 其知名度也不断地提升。2019年,满洲里的国际机场增加了第五条航线,这条航线的增加促使游客的出境量不断增加, 实现了43亿人次旅客数量。同时还组建了中欧班列的运营平台,平台的数量目前已经实现55 条,每年开通的数量达到1800 列以上,实现了38.2%的增速,返回的班列数量超过800 列,增速达到56.8%。满洲里周边的旅游事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同时也引发周边各利益群体之间的相互竞争。

一、边境旅游概述

(一)边境及边境旅游的定义

“边境”所指的主要是国家领土上的界限,国家或者区域之间的边界,在军事和地缘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在边境旅游中,对于“边境”这个词汇的研究,现阶段在我国还是比较少的,该词最早出现在国外的文献里面,主要在“边界”“界限”“前线”“边境线”这几个词汇间来回。直到2006年,有学者首次提出了“tourism in borderlands”一词,正式为边境旅游的边境下了定义并被学界广泛采纳。在名词表达上,边境旅游实际上就是跨境旅游,主要指的是按照地理位置的不同,发生在两个国家以上的不同区域相邻的国家之间产生的旅游方面的经济活动[4]。

发展到1997年国家也颁布了边境旅游暂行管理办法,随着该办法的推出国家重新定义了边境旅游的概念[5]。随后,学术界对边境旅游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定义。根据本文研究的边境旅游的范畴,将边境旅游界定为:旅游者通过边境口岸进入边境地区的旅游活动,有时间限制和地域限制,活动的时限和范围一般需要双方政府协商确定。具体地说,是指旅游公司组织、接待和款待国内外人民通过边境口岸过境的一种旅游活动,是国际商务旅游公司开展国际旅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这一定义,本文的研究范围包括中俄两国居民赴满洲里旅游活动。

(二)边境旅游的特征

边境旅游除了异地性、暂时性、综合性等旅游共性特征之外,还具有政策性、敏感性、时间性等特征。

1.政策性

边境旅游不同于其他国内旅游活动,必须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开展相关的旅游活动,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边境旅游的发展受到区域内和国家之间国家政策的影响,因此,制约边境旅游活动的因素很多,政策性的影响最大[6]。只有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 出台优惠政策和法规,才能促进边境旅游的顺利发展。

2.敏感性

旅游业自身具有综合性和敏感性的属性,该属性使得旅游活动容易受到政治环境、自然灾害和人为干扰的影响。因此,环境安全、邻国关系、汇率变动等原因,会引发边境旅游发生相应变化。

3.时间性

相比较于其他的国内旅游形式,边境旅游基本都以短期旅游为主,例如“一日游”“三日游”“七日游”等形式,一半以上的边境游者是持旅游出入通行证进出口岸,该证件明确规定参游时间在十五天以下(包含十五天)。

4.区域性

根据空间特性来进行分析可知,边境在地理位置上是处于相对边缘区域的特定空间,所以,与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边境旅游仅指在两国沿边区域开展的活动,其旅游空间是有限的,旅游者的活动范围受区域限制。

5.多样性

相邻的两个国家,在社会、经济、体制等方面是会相互影响的。受到两国社会、经济、制度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边境旅游形式多样。不仅可以欣赏异域建筑,还可以体验不同的文化习俗;不仅可以享受不同的美食,还可以看到异域风情的表演。整体环境的差异凸显了边境旅游的多样性。

二、“一带一路”视角下满洲里中俄边境旅游发展现状

中俄两个国家的旅游事业起步非常早,经过许多年的积极探索和研究, 已经形成良好的产业链。随着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中俄旅游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满洲里北接俄罗斯、西接蒙古,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许多人出国旅游的必经之路。

(一)采取的措施

1.政府支持力度增加

2018年底,我国颁布了《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同时,俄罗斯旅游协会于2014年召开了世界无国界的主题会议,重点提出和中国之间的合作项目,主要是为了推动俄罗斯的旅游事业以及酒店业务等,为中国和俄罗斯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2014年俄罗斯提出了欧亚经济联盟以及大欧亚合作伙伴计划, 随着远东发展战略的推出,为中俄两国之间的边境贸易更好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推动了两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7]。2016年成功举办了中蒙俄文化旅游论坛,该论坛重点探索了三个国家未来在旅游方面的发展方向及未来规划,创建了更加完善的国际旅游路线,为中俄两国未来的旅游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2017年,我国公民可以在网上免费申请电子签证,2018年,俄罗斯和中国签署了一项新的免签证旅游协议,简化了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边境旅游程序,吸引了大量中国游客前往俄罗斯。

2.基础设施建设加强

近年来,满洲里积极争取建设国家级多区域旅游示范区。为了推进全区域旅游创业的顺利开展,满洲里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区域旅游创业国家级示范区动员大会,满洲里市委、市政府作为主要领导组建了全区域旅游创业国家示范工作组,形成了全区域旅游创业的共同管理模式。在改造的过程中,针对旅游信息咨询以及旅游卫生间等各个系统也展开更细致的升级服务,为旅游人员提供了停车场、卫生间、Wi-Fi 全覆盖等。经过改造升级后,公路出口标识牌数量达到了24 块,并新增了28 个卫生间。2017年5月份,满洲里成为唯一一家网民最喜欢的旅游地点,国家旅游局对该地区旅游事业的发展也给予高度的肯定[8]。

满洲里旅游事业得到高速发展和进步的同时,深化了与蒙古和俄罗斯之间的文化交流,这为满洲里跨境旅游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满洲里在促进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吸引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旅游博览会,包括蒙古东方开展的79年庆典活动以及2017年推出的布里亚特旅游休闲博览会等。随着中俄边境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也带动了满洲里国门红色景区工程的不断提升,如逐步开放的套娃广场和正在开工建设的世界木屋博览园等。

(二)发展成效

满洲里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拥有北方最大的淡水湖达赉湖,有三万年前的猛犸象骨架化石和一万年前的人头骨,更有邻国俄罗斯的异国风情。满洲里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边镇风情、异国情调和与之相适应的旅游资源,适时地提出建设满洲里国际商贸旅游城的目标。多年来,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建立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的同时,旅游服务环境不断改善, 中俄边境旅游市场不断拓展,旅游线路逐步从毗邻的边境地区向俄罗斯腹地延伸,先后开通了满洲里至俄罗斯红石、赤塔、莫斯科、圣彼得堡旅游线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使旅游创汇、旅游业总收入、入境旅游人数等旅游经济指标稳居全自治区前列。旅游业已成为满洲里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在2014年, 满洲里市中俄边境旅游区正式建立,面积达到500 万平方米,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旅游行业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也是满洲里重点打造的旅游景点。2016年它已成为五A 景区,在自治区中也是第三家获得五A 景区称号的景点。整个旅游景点包括套娃景区和国门景区,在这些景区可以看见明显的中国文化特点、俄罗斯的文化特点以及蒙古文化特点,各国文化特点在这里得到真正的汇聚,打造了满洲里独有的旅游特色。

2018年3月份, 满洲里经过国务院的批准成为边境旅游实验区。2018年该地区已经实现836万人次的旅游量,实现了4.26%的增速。2019年,满洲里的旅客数量达到912.13 万人次, 同比增幅9.08%。出入境旅游的人员数量,同比增幅2.79%,2020年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 满洲里旅客数量只有168.81 万人次,其中,俄国旅游人员的数量同比降低12.95%,合计约10.25 万人次,中国游客数量同比降低6.94%,合计约190.72 万人次。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满洲里针对旅游的检查程序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简化,最大化地为旅游人员提供便捷的旅游感受。创建了自助的查验通道来方便旅游人员的进入。截至目前该地区已经成为航空、铁路、公路可以出入境的国际口岸,中、俄、蒙游客可24 小时通关,为旅客带来了最大的便利,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在良好的旅游事业发展方面,满洲里也看到了良好的发展生机以及未来的发展机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刺激旅游相关活动。满洲里在发展旅游事业的过程中,通过与俄罗斯和蒙古国一些发达城市之间的友好往来,也正在打造跨境旅游“标杆”产业。

三、“一带一路”视角下满洲里中俄边境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结构单一,质量有待提高

旅游产品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是旅游业非常重要的收入之一。2015年3月建立满洲里综合保税区,是国家在“一带一路”发展方面非常重要的战略部署,为未来中、俄、蒙之间的经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三个国家未来的战略合作搭建了更好的平台。中国和俄国两个国家在旅游产品上存在很多相同的地方,由于缺乏独有的特性,要想在旅游方面占据更多的市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国的旅游产品对俄罗斯旅游人员的吸引力非常低,在满洲里主要是通过人民币展开日常的交易,但俄罗斯卢比在该地区由于缺乏足够的兑换场所,加之兑换流程非常繁琐,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旅游人员的消费积极性,对两国未来的旅游事业发展非常不利。

(二)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满洲里的经济水平经过多年的发展依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 该地区的企业数量非常有限,可以提供的就业机会不是很多,很多大学生受到就业率低的影响直接外流到其他城市。要想实现该地区旅游事业的高速发展,必须吸纳更多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满洲里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整体的业务素质能力较差。针对入境的旅游人员,他们在宣传的过程中仅仅是硬性地宣传该地区的特点,基本上都是按照文本设定的内容展开。在服务方面缺乏积极热情的服务态度,因此,也很难真正地让俄罗斯旅游人员提升满意度,无形中导致他们来此二次旅游的概率极低。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的素质能力比较低,尤其是语言人才极度缺乏,导致很多商品交易因语言沟通问题“不能成行”。这些对中俄未来的边境旅游发展非常不利。

(三)国家支撑力度不够,景区知名度较低

满洲里在发展中俄边境旅游方面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然而,其旅游发展存在国际化和标准化程度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满洲里地处偏远地区, 由于当地的企业数量非常有限,大部分的年轻人外流到其他省份,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正是因为当地很难吸引这些专业人才导致经济水平明显偏低。虽然近年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和北上广一线城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二是国家对该地区的发展缺乏充分的财政支持,由于没有充分的资金支持导致该地区配套的基础设施很难和国际先进的设备标准相比,这些对未来跨境旅游的良好发展非常不利。三是我国在旅游方面对一些发达城市给予了积极的宣传和引导,使得大量的俄国旅游人员更愿意到影响力比较大的城市旅游。四是我国居民和俄罗斯游客对中俄边境旅游的现实意义缺乏认识。五是随着中美贸易战的不断升级,严重影响了国际形势,边境旅游也面临更多风险,因此也阻碍了中国边境旅游的发展。

四、“一带一路”视角下满洲里中俄边境旅游发展对策

(一)开展多样化多层次旅游产品,提高产品质量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 中俄贸易关系较好,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为进一步发展满洲里中俄边境旅游市场,应不断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丰富产品类型,开发多元化、多层次的旅游产品。对满洲里边境旅游来说,可以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对现有旅游产品进一步升级,创新产品样式,突出区域民族特色,开展多元化旅游和文化体验旅游与度假、生态等特色旅游,使游客领略各种特色文化,增加新奇体验。

旅游目的地在开发旅游产品前,首先要对自身区域特点形成完备的了解, 了解自身旅游资源优势,为边境旅游市场的打开创造更多机遇。其中对旅游市场的调查分析尤为重要,通过对消费者旅游偏好的调查分析,进行科学的发展定位,设计出完美的旅游产品。开展民族文化、绿色食品为主题的旅游纪念品设计比赛活动,挑选出具有文化特点和纪念意义的创意性产品。对于旅游者来说,具有地方特色的山水画和土特产等,对他们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此外,应根据地方特点引入红色旅游景点,对于红色旅游爱好者来说,可提供具有中文、俄文和英文的抗战书籍。对于具有休闲养生倾向的旅游者来说,可以提供茶叶等养生类产品,分成不同的品种,建立集中销售区。

在旅游产品种类得以丰富的基础上,还要对质量给予坚决的保障。产品必须有清晰的认证表,确保整个生产流程和质量符合国际货物出口贸易标准,与此同时,可以聘请专业设计师设计、添加新元素,提高旅游产品的精致度。

(二)提高满洲里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中俄跨境旅游主要通过旅行社进行。而在这一过程中,旅游从业人员对中俄边境旅游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作用,其服务态度和服务意识都代表着中国的形象,因此,应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学习和培训。提升旅游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引导工作人员积极学习并掌握俄国本土文化特点,同时要采取多种途径吸引更多掌握两国语言的专业人才,更好地服务于跨境旅游行业。旅游从业人员要充分利用跨境旅游的优势,掌握更多的专业旅游知识,促使他们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第二,提升旅游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创建科学完善的奖惩管理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带动员工的服务意识不断提升,以此来提升俄罗斯旅游人员的顾客满意度。第三,开展专业礼仪方面的培训工作,促使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使其能够更好地展现中国文化的精神和魅力。

(三)加大资金与网络技术的支持力度,提高景区知名度

鉴于当下满洲里边境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国家支持不足等问题, 首先应解决资金方面的问题,增加财政支持。对边境旅游的经济收入需要更加合理地支配,可创建支持跨境旅游事业更好发展的专项资金项目; 要采取各种途径争取社会各界的参与,通过外部投资为我国跨境旅游事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其次,创建更加完善的网络环境。网络能推动全球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因此,满洲里中俄边境旅游应尽快完善更加科学的网络体系, 发挥5G技术优势,达到信息互通共享,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化、标准化的网络平台。再次,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在中俄两国权威媒体网络上发布跨境旅游重点内容,利用数字电视、移动媒体、博客、微博等新的传播渠道,及时更新旅游信息,提高人们的旅游意识。最后,高度关注抗风险能力的不断提升。中俄可以根据各自国家的旅游特点来创建适合两个国家共同遵循的边境旅游安全规则,针对旅游事业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展开相应的评估,并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旅游环境。

满洲里作为我国边境旅游试验区,其旅游发展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经济的发展,给满洲里中俄边境旅游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希望满洲里继续探索和开展边境旅游,开发多样化、多层次旅游产品,提升产品质量,加大资金与网络技术的支持力度,提高景区知名度,培育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以旅游带动相关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使边境旅游试验区创建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猜你喜欢
旅游事业满洲里边境
中尼边境守护营
边境扬威
陈云与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满洲里站国际货场扩能改造的研究
外加电位对X80钢在满洲里土壤应力腐蚀的影响
让民间艺术与旅游事业比翼齐飞
试论文物保护与发展旅游的关系
学讲话谋发展创新我市旅游事业振兴新模式
В первом квартале 2016 года через КПП Маньчжоули прошли 220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грузовых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х составов